参考答案和解析
正确答案: (1)V区的功能:识别和结合特异性抗原产生生物学效应。
(2)C区的功能:①激活补体。②结合细胞表面的Fc受体发挥调理作用、ADCC作用和介导Ⅰ型超敏反应。③穿过胎盘,仅见于IgG。④穿过黏膜,仅见于SIgA。
更多“简述抗体的功能。”相关问题
  • 第1题:

    工程抗体又称重组抗体;双特异性抗体又称双功能抗体。( )


    正确答案:正确

  • 第2题:

    简述抗原抗体反应的特点。


    正确答案:抗原抗体反应的特点是特异性、可逆性、比例性和阶段性。
    特异性是指抗原分子与抗体结合的专一性,是由抗原表位与抗体分子高变区之间空间构型的互补性所决定的;
    可逆性是指抗原抗体结合形成的复合物并不牢固,在一定条件下解离为游离的抗原和抗体的特性;
    比例性是指抗原与抗体发生可见反应需遵循一定的量比关系;
    阶段性是指抗原抗体反应分为特异性结合阶段和可见阶段。

  • 第3题:

    简述抗体分子的基本结构,它有哪些生理功能?


    正确答案: 抗体分子的基本结构:由两两相对称的四条肽链组成,其中两条长的多肽链称为重链,短的称为轻链。抗体的每条肽链的基本结构由大约110个氨基酸残基组成的多肽,经折叠并由链内二硫键拉近连接成环形构型,此为结构域,成为功能区。轻链由2个功能区组成,其N端区的氨基酸序列多变,称为可变区,C端区其氨基酸序列比较保守,称为恒定区。重链由一个N端的V区和3到4个C端恒定区组成。
    生理功能
    (1)识别抗原;
    (2)体液中的Ig与相应抗原结合后可发挥阻抑作用;
    (3)Ag-Ab的特异性结合,对于抗体来说,Fab片断起决定性作用;在体外这种结合是各种免疫学技术的基础。

  • 第4题:

    简述抗原与抗体对的区别


    正确答案:能够在机体中引起特异性免疫应答的物质称为抗原,抗体是在抗原刺激下机体免疫应答的产物。所有抗体都具有与抗原特异性结合的能力。抗体的化学本质是免疫球蛋白即γ-球蛋白。不过只有当免疫球蛋白针对已知抗原时,才能够称这种免疫球蛋白为抗体。

  • 第5题:

    问答题
    简述抗体的基本结构。

    正确答案: 抗体的基本结构:
    (1)抗体典型的Ig基本结构(Ig单体)由四条多肽链,即两条相同的重链和两条相同的轻链通过疏水作用结合在一起,并由二硫键连接。Ig为糖蛋白,糖基存在于重链上.现以IgG基本结构为例说明。
    (2)重链约由450个氨基酸残基组成,相对分子质量较大,约为50000.其中多肽链的氨基端(N端)1/4的区域由于氨基酸组成及排顺序复杂多变,称为重链可变区.该区内第31-37、51-68、84-91和101-110位置上的氨基酸显示出更大的变异性,所以将这些部位称为超变区或互补决定区,CDR1-CDR3可特异性结合Ag。在重链可变区非HV区部位的氨基酸组成和排列顺序相对比较保守,称为骨架区,重链剩余3/4区域氨基酸组成和排列顺序变化较小且糖含量相对稳定,称重链区的恒定区。
    (3)轻链约由214个氨基酸残基组成,相对分子质量较小,约为25000。其中多肽链的氨基端1/2区域因氨基酸组成及排列复杂多变,称为轻链可变区.该区内第26~32、50~56、89~95位置上的氨基酸显示出更大的变异性,故将这些部位称为超变区.轻链剩余1/2区域氨基酸组成及排列顺序变化较小且糖的含量相对稳定,故称轻链恒定区。
    解析: 暂无解析

  • 第6题:

    判断题
    工程抗体又称重组抗体;双特异性抗体又称双功能抗体。( )
    A

    B


    正确答案:
    解析: 暂无解析

  • 第7题:

    问答题
    简述抗原抗体反应的特点。

    正确答案: 抗原抗体反应的特点是特异性、可逆性、比例性和阶段性。
    特异性是指抗原分子与抗体结合的专一性,是由抗原表位与抗体分子高变区之间空间构型的互补性所决定的;
    可逆性是指抗原抗体结合形成的复合物并不牢固,在一定条件下解离为游离的抗原和抗体的特性;
    比例性是指抗原与抗体发生可见反应需遵循一定的量比关系;
    阶段性是指抗原抗体反应分为特异性结合阶段和可见阶段。
    解析: 暂无解析

  • 第8题:

    简述抗体的种类和功能。


    正确答案: IgG://是哺乳动物最主要的血清免疫球蛋白。有抗菌和抗病毒作用也能中和毒素,使其失去活性,在体液免疫中效果最为显著。
    IgM:当抗原刺激后,血清中最早出现的免疫球蛋白,在补体的参与下能使细胞裂解。
    IgA:有抗菌和抗病毒作用,可以通过乳汁传给幼畜。
    IgD://目前仅在人血清中发现。
    IgE://是一种致敏抗体,无抗感染作用,也不能固定补体,IgE容易牢固地吸附在细胞的表面,当与相应抗原结合后引起过敏反应。

  • 第9题:

    简述温抗体型AIHA治疗原则。


    正确答案:病因治疗;糖皮质激素;脾切除;免疫抑制剂。溶血性贫血脾切除的指征。

  • 第10题:

    何为抗体?简述免疫球蛋白的基本结构。


    正确答案: 抗体是指机体在抗原物质刺激下所形成的一类与抗原特异性结合的血清活性成分,又称免疫球蛋白。
    免疫球蛋白(Ig)分子是由两两对称的四条多肽链借二硫键和非共价键连接而成。其中两条长的多肽链称为重链H,短的两条多肽链称为轻链L,重链与轻链,重链与重链之间均由二硫键相连,组成的Ig单体分子通式写作H2L2。Ig每条肽链的基本结构是由约100个氨基酸长的肽段经β折叠由链内二硫键拉近连成的环状构型,称为功能区。轻链由二个功能区组成,N端区其序列多变称为可变区VL,C端区序列保守称为稳定区CL。重链由一个N端V区和3-4个C端稳定区组成。轻链的V区和重链的V区共同组成了抗体的抗原结合部位,一个Ig单体有两个抗原结合部位,称为两价。

  • 第11题:

    问答题
    简述抗体的功能。

    正确答案: (1)V区的功能:识别和结合特异性抗原产生生物学效应。
    (2)C区的功能:①激活补体。②结合细胞表面的Fc受体发挥调理作用、ADCC作用和介导Ⅰ型超敏反应。③穿过胎盘,仅见于IgG。④穿过黏膜,仅见于SIgA。
    解析: 暂无解析

  • 第12题:

    问答题
    简述抗体的种类和功能。

    正确答案: IgG://是哺乳动物最主要的血清免疫球蛋白。有抗菌和抗病毒作用也能中和毒素,使其失去活性,在体液免疫中效果最为显著。
    IgM:当抗原刺激后,血清中最早出现的免疫球蛋白,在补体的参与下能使细胞裂解。
    IgA:有抗菌和抗病毒作用,可以通过乳汁传给幼畜。
    IgD://目前仅在人血清中发现。
    IgE://是一种致敏抗体,无抗感染作用,也不能固定补体,IgE容易牢固地吸附在细胞的表面,当与相应抗原结合后引起过敏反应。
    解析: 暂无解析

  • 第13题:

    问答题
    简述抗体分子的基本结构,它有哪些生理功能?

    正确答案: 抗体分子的基本结构:由两两相对称的四条肽链组成,其中两条长的多肽链称为重链,短的称为轻链。抗体的每条肽链的基本结构由大约110个氨基酸残基组成的多肽,经折叠并由链内二硫键拉近连接成环形构型,此为结构域,成为功能区。轻链由2个功能区组成,其N端区的氨基酸序列多变,称为可变区,C端区其氨基酸序列比较保守,称为恒定区。重链由一个N端的V区和3到4个C端恒定区组成。
    生理功能
    (1)识别抗原;
    (2)体液中的Ig与相应抗原结合后可发挥阻抑作用;
    (3)Ag-Ab的特异性结合,对于抗体来说,Fab片断起决定性作用;在体外这种结合是各种免疫学技术的基础。
    解析: 暂无解析

  • 第14题:

    问答题
    简述抗体的种类和主要功能

    正确答案: 抗体依据重链抗原性不同分为五类:IgG、IgA、IgM、IgD、IgE
    IgG://血清中含量最高,是最重要的抗感染分子,包括抗菌、抗病毒、抗毒素等。还能激活补体,增强巨噬细胞的吞噬功能,可穿过胎盘保护胎儿及新生儿免受感染。
    IgA:分为单体和双体两种。单体存在于血清中,双体存在于粘膜表面及分泌物中,是粘膜局部抗感染的重要因素。
    IgM:是分子量最大、体内受感染后最早产生的抗体,具有很强的激活补体作用和调理作用,常用于诊断早期感染。
    IgD://主要存在于成熟B细胞表面,是B细胞识别抗原的受体。
    IgE://血清中含量最少,某些过敏性体质的人血清中可检测到,参与介导Ⅰ型超敏反应。
    解析: 暂无解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