试述急性尿潴留产生的原因、处理方法及护理要点。

题目

试述急性尿潴留产生的原因、处理方法及护理要点。


相似考题
参考答案和解析
正确答案: 发病原因:
(1)机械性梗阻:膀胱颈部和尿道的任何梗阻性病变,都可以引起急性尿潴留。常见有前列腺增生、尿道损伤、尿道狭窄、膀胱尿道结石、肿瘤、异物、盆腔肿瘤等。
(2)动力性梗阻:排尿反射功能障碍,如麻醉、手术后尿潴留,肛管直肠手术后,以及中枢和周围神经系统损伤、炎症、肿瘤等都可以引起急性尿潴留。
处理方法:
(1)导尿:严格无菌操作,一般无须保留,但对前列腺增生、神经性膀胱功能障碍、昏迷、颅脑损伤、肛门手术等急性尿潴留应保留导管。
(2)在导尿失败时可采用耻骨上膀胱穿刺抽尿或经皮膀胱穿刺造瘘。
(3)耻骨上膀臆造瘘。
(4)原发病的处理。
护理要点:
(1)选择对组织刺激性小的导尿管,以F16号为宜。
(2)操作正规、无菌、轻柔以免再损伤或致感染。
(3)尿液应缓慢放出,放出过多过快引起膀胱内迅速减压,造成膀胱出血。
(4)每日清洁尿道口。
(5)定期更换消毒接管及引流袋。
(6)持续引流间歇开放并训练逼尿肌功能。
(7)注意造瘘管处皮肤护理。
更多“试述急性尿潴留产生的原因、处理方法及护理要点。”相关问题
  • 第1题:

    试述甲状腺危象的主要原因、主要临床表现及护理要点。


    正确答案:引起甲状腺危象的主要原因是:①术前准备不足,甲亢症状未能很好控制;②手术的应激反应使儿茶酚胺大量释放;③手术操作时大量甲状腺激素进入血流。主要临床表现:危象多发生于术后12~36小时内,表现为高热(可达40~42℃),脉快而弱(>120次/min),烦躁不安,大汗淋漓,谵妄,甚至昏迷,常伴呕吐,腹泻。如果处理不及时或不当,患者很快因心力衰竭、休克而死亡。护理要点:术后护理要密切注意患者生命体征,一旦出现危象,应立即给予有效物理降温,给氧,静脉输液,在密切监测心脏情况的同时根据医嘱用10%碘化钠5—10mL加入10%葡萄糖溶液500mL中静脉滴注。氢化可的松200—400mg/d,分次静脉滴注。普萘洛尔5 mg加入葡萄糖溶液100 mL静脉滴注,同时要加用镇静药。

  • 第2题:

    试述“阳极振打或阴极振打失灵”的现象,分析产生的原因及处理方法?
    现象:
    1、二次电流下降。
    2、出现“反电晕”现象。
    3、就地运行有异音。
    4、振打电机跳闸。
    原因:
    1、机械保险销断裂。
    2、振打锤头脱落,且数量较多或振打锤头磨损较严重。
    3、瓷轴损坏或杆子断。
    4、电机过流烧坏。
    5、电机保险熔断或失去电源。
    处理:查时原因,联系检修处理。

  • 第3题:

    试述肾结核临床症状及护理要点。


    正确答案: 肾结核约85%为单侧,15%为双侧病变.肾结核为内源性结核杆菌感染,主要源于肺结核,结核杆菌经血行感染肾脏。早期肾结核因病灶局限于双侧肾皮质,多无明显症状,称为病理性肾结核。一般肾结核是指有症状的临床肾结核,多发生在成人,男性多于女性。
    临床症状:①膀胱刺激征。4/5的病人有尿频、尿急、尿痛等膀胱刺激征且进行性加重。②终末血尿。③脓尿。轻重不一,重者尿液似米泔水。④肾区疼痛和肿块不多见。⑤全身症状一般不明显。晚期病人有发热、盗汗、消瘦、贫血、乏力、食欲不振和血沉快等。50%~80%的病例可能合并附睾结核及其他结核病。
    护理要点:①留尿标本找抗酸杆菌时应注意容器及包皮清洁,以免被包皮垢杆菌污染。尿结核杆菌培养较为准确可靠。②观察抗结核药物的毒性反应,使用时碱化尿液以加强链霉素杀菌作用,同时服用维生素B6。对胃肠道有反应的药物宜餐后服用。③告诉患者,只有在肾脏破坏严重或泌尿系有严重并发症时,如输尿管狭窄、膀胱挛缩时才需要手术治疗,故正确使用药物极为重要,是肾结核治疗计划的关键部分。④肾切除后要观察尿频、尿急、尿痛症状改善情况以及每次排尿量,以判断有无膀胱挛缩及治疗效果。⑤行扩大膀胱术后的护理,重点是观察高氯性酸中毒,常规口服小苏打,以保持正常血液pH值。此外还要注意定期冲洗膀胱,防止粘液造成梗阻。

  • 第4题:

    试述急性肾功能衰竭的护理要点。


    正确答案: (1)控制入水量:少尿期应严格控制入水量,每日进水量为前一天液体排出量加500mL,若患者体重增加,表明水分摄入过多
    (2)供给足够的热量,限制蛋白质摄入,蛋白质限制在每日20g以下,葡萄糖每日不少于150g,根据病情给适量脂肪。若热量不足,蛋白质分解,会加重氮质血症和高血钾。
    (3)密切观察患者的尿量、尿相对密度、尿色及利尿的效果。
    (4)做好口腔、皮肤护理及导尿管的护理,保持会阴部清洁,预防尿路感染。
    (5)多尿期要注意脱水和低钾低钠,并及时给予补充。蛋白质可逐日加量,以利组织修复。
    (6)恢复期应定期复查肾功能,避免用损害肾脏的药物。

  • 第5题:

    试述颅脑术后尿崩症产生的原因及观察要点。


    正确答案: 尿崩症指每24小时尿量在4000mL以上,相对密度在1.005以下,病人出现口渴、多饮。颅脑术后尿崩症常见于第三脑室前部肿瘤,尤其是颅咽管瘤或鞍区附近肿瘤的手术后。丘脑下部的视上核、室旁核细胞产生抗利尿激素,经垂体束输送至垂体后叶贮存。术中这些部位任何一处受损均可使抗利尿激素分泌减少,导致肾水分重吸收减少,尿液不能浓缩,尿量异常增多,尿相对密度降低。
    颅脑术后尿崩症表现为不同过程:
    (1)一过性多尿:术后开始,持续数日后消失。
    (2)三相型:术后2~6日出现多尿,数日后减轻或消失,几天后,再次出现持续性尿崩。
    (3)持续性多尿:术后长期持续尿崩。
    观察要点:
    (1)准确记录24小时出入水量,必要时记录1小时入量和尿量,以利维持水平衡。
    (2)注意观察病人有无脱水及水、电解质平衡失调的表现,并及时报告医师。
    (3)使用抗利尿激素时,防止尿量突然减少而发生水中毒,并观察用药后有无血压升高等副作用。

  • 第6题:

    试述急性淋巴管炎和淋巴结炎的护理要点。


    正确答案: 肢体感染者,应卧床休息,抬高患肢,适当被动活动关节;鼓励患者经常翻身,预防血栓性静脉炎;注意保持个人卫生;积极预防和处理原发病灶;及时、准确应用抗生素。

  • 第7题:

    试述轴承产生杂音的原因及解决方法。


    正确答案:声音现象:出现断续的嘶哑声,可能是轴承内不清洁;出现尖哨音是轴承内缺少润滑油或过紧造成的;出现冲击或振动时是轴承内外圈或滚动体发生剥落、麻点、锈蚀的原因造成的。有时因安装尺寸过紧过松也易产生杂音。
    解决办法:当出现杂音时,应进行检查,必要时,要拆卸轴承,进行清洗,加润滑脂,当发现轴承内外圈及滚动体出现剥落、麻点、锈蚀时应及时更换轴承。

  • 第8题:

    简述急性尿潴留时导尿的护理要点是什么?


    正确答案:⑴选择对组织刺激性小的导尿管,并选择合适的型号。
    ⑵操作正规、无菌、轻柔以免再损伤或致感染。
    ⑶尿液应缓慢放出,放出过多过快引起膀胱内迅速减压,造成膀胱出血。
    ⑷每日清洁尿道口。
    ⑸定期更换引流袋。
    ⑹持续引流间歇开放并训练逼尿肌功能。

  • 第9题:

    问答题
    试述脑溢血的病因及观察、护理要点。

    正确答案: 病因:高血压和动脉粥样硬化是脑溢血最常见的病因。先天性脑血管畸形、脑动脉瘤以及血液病、脑动脉炎均可引起脑溢血。
    观察要点:
    (1)降低血压是控制出血的关键。24小时内是否能将收缩压降至理想水平直接与预后有关。每2~4小时测意识、瞳孔、血压、脉搏、呼吸1次,以了解病情变化。如果压眶反射消失或昏迷加深、血压升高、瞳孔散大、脉搏缓慢并出现去大脑强直或呼吸不规则时,提示出血扩展,要及时处理。
    (2)及时发现脑疝前驱症状。如剧烈头痛,频繁呕吐,意识障碍加深,血压急剧上升,脉搏变慢或出现一侧瞳孔扩大,对光反射迟钝等为脑疝的前驱症状,应紧急处理。
    护理要点:
    (1)尽量减少不必要的搬动。为促进静脉回流,减轻脑水肿,降低颅内压,患者的头部可置一软枕,并抬高约15~30°。患者的头应偏向一侧,并及时抽吸口、鼻内的分泌物,必要时做气管切开。
    (2)起病72小时内禁食,静脉维持营养。如无呕吐及胃出血,于第3天放置胃管,给予低脂、低盐、易消化的流汁。按昏迷及截瘫病人的护理常规护理,防止并发症发生。
    (3)高热时要进行物理降温。
    解析: 暂无解析

  • 第10题:

    问答题
    试述急性肾功能衰竭的护理要点。

    正确答案: (1)控制入水量:少尿期应严格控制入水量,每日进水量为前一天液体排出量加500mL,若患者体重增加,表明水分摄入过多
    (2)供给足够的热量,限制蛋白质摄入,蛋白质限制在每日20g以下,葡萄糖每日不少于150g,根据病情给适量脂肪。若热量不足,蛋白质分解,会加重氮质血症和高血钾。
    (3)密切观察患者的尿量、尿相对密度、尿色及利尿的效果。
    (4)做好口腔、皮肤护理及导尿管的护理,保持会阴部清洁,预防尿路感染。
    (5)多尿期要注意脱水和低钾低钠,并及时给予补充。蛋白质可逐日加量,以利组织修复。
    (6)恢复期应定期复查肾功能,避免用损害肾脏的药物。
    解析: 暂无解析

  • 第11题:

    问答题
    试述急性尿潴留产生的原因、处理方法及护理要点。

    正确答案: 发病原因:
    (1)机械性梗阻:膀胱颈部和尿道的任何梗阻性病变,都可以引起急性尿潴留。常见有前列腺增生、尿道损伤、尿道狭窄、膀胱尿道结石、肿瘤、异物、盆腔肿瘤等。
    (2)动力性梗阻:排尿反射功能障碍,如麻醉、手术后尿潴留,肛管直肠手术后,以及中枢和周围神经系统损伤、炎症、肿瘤等都可以引起急性尿潴留。
    处理方法:
    (1)导尿:严格无菌操作,一般无须保留,但对前列腺增生、神经性膀胱功能障碍、昏迷、颅脑损伤、肛门手术等急性尿潴留应保留导管。
    (2)在导尿失败时可采用耻骨上膀胱穿刺抽尿或经皮膀胱穿刺造瘘。
    (3)耻骨上膀臆造瘘。
    (4)原发病的处理。
    护理要点:
    (1)选择对组织刺激性小的导尿管,以F16号为宜。
    (2)操作正规、无菌、轻柔以免再损伤或致感染。
    (3)尿液应缓慢放出,放出过多过快引起膀胱内迅速减压,造成膀胱出血。
    (4)每日清洁尿道口。
    (5)定期更换消毒接管及引流袋。
    (6)持续引流间歇开放并训练逼尿肌功能。
    (7)注意造瘘管处皮肤护理。
    解析: 暂无解析

  • 第12题:

    问答题
    试述胸部外伤后纵隔及皮下气肿的产生原因、处理原则及护理要点。

    正确答案: 原因:肺泡破裂造成间质性肺气肿.气体进入纵隔和皮下。张力性气胸时胸腔内空气在高压下被挤入纵隔和皮下组织引起皮下气肿。
    处理:及时施行胸腔闭式引流进行减压是处理纵隔气肿的关键。由肺泡破裂造成的纵隔气肿。呼吸循环功能受影响者,可在颈根部做一切口排气,紧急需要时还可在胸骨切迹上方,切开皮下组织及气管前筋膜,使气体排出;亦可在皮下气肿张力最大处,做小切口减压。如患者已做气管切开术,为避免造成纵隔感染,此时可在两侧锁骨上切开减压。
    护理:注意血压、脉搏、呼吸及气管是否受压等,同时要保持胸腔引流通畅。严格消毒防止感染。应经常协助患者变换体位,以利胸腔内气体排出。
    解析: 暂无解析

  • 第13题:

    试述引起甲状腺危象的主要原因、主要表现及护理要点。


    正确答案:引起甲状腺危象的主要原因、临床表现和护理要点如下: (1)主要原因:①术前准备不足,甲状腺功能亢进症状未能很好控制;②手术的应激反应使儿茶酚胺大量释放;③手术操作时,大量甲状腺激素进入血流。(2)临床表现:甲状腺危象多发生于术后12~36小时内,表现为高热(司达40~42C),脉快而弱(>120次/vain),烦躁不安,大汗淋漓,谵妄,甚至昏迷,常伴呕吐、腹泻。若处理不及时或不当,患者很快因心力衰竭、休克死亡。 (3)护理要点:术后护理要密切注意患者生命体征,一旦出现危象,应立即给予有效物理降温,给氧,静脉输液。在密切监测心脏情况的同时,根据医嘱用10%碘化钠5~10mL加入10%葡萄糖溶液500 mL中静脉滴注。氢化可的松200~400mg/d,分次静脉滴注。普萘洛尔5 mg加入葡萄糖溶液100mL。静脉滴注,同时要加用镇静药。

  • 第14题:

    试述急性尿潴留产生的原因?


    正确答案:⑴机械性梗阻:小儿包茎、尿道结石、尿道损伤、前列腺增生、膀胱肿瘤等尿道和膀胱颈梗阻性疾病均可引起急性尿潴留。
    ⑵排尿反射机能障碍:颅脑损伤或肿瘤、脊髓病变、骨盆骨折、肛门直肠手术后以及应用影响排尿反射的药物均可引起排尿障碍。

  • 第15题:

    试述脑溢血的病因及观察、护理要点。


    正确答案: 病因:高血压和动脉粥样硬化是脑溢血最常见的病因。先天性脑血管畸形、脑动脉瘤以及血液病、脑动脉炎均可引起脑溢血。
    观察要点:
    (1)降低血压是控制出血的关键。24小时内是否能将收缩压降至理想水平直接与预后有关。每2~4小时测意识、瞳孔、血压、脉搏、呼吸1次,以了解病情变化。如果压眶反射消失或昏迷加深、血压升高、瞳孔散大、脉搏缓慢并出现去大脑强直或呼吸不规则时,提示出血扩展,要及时处理。
    (2)及时发现脑疝前驱症状。如剧烈头痛,频繁呕吐,意识障碍加深,血压急剧上升,脉搏变慢或出现一侧瞳孔扩大,对光反射迟钝等为脑疝的前驱症状,应紧急处理。
    护理要点:
    (1)尽量减少不必要的搬动。为促进静脉回流,减轻脑水肿,降低颅内压,患者的头部可置一软枕,并抬高约15~30°。患者的头应偏向一侧,并及时抽吸口、鼻内的分泌物,必要时做气管切开。
    (2)起病72小时内禁食,静脉维持营养。如无呕吐及胃出血,于第3天放置胃管,给予低脂、低盐、易消化的流汁。按昏迷及截瘫病人的护理常规护理,防止并发症发生。
    (3)高热时要进行物理降温。

  • 第16题:

    试述胸部外伤后纵隔及皮下气肿的产生原因、处理原则及护理要点。


    正确答案: 原因:肺泡破裂造成间质性肺气肿.气体进入纵隔和皮下。张力性气胸时胸腔内空气在高压下被挤入纵隔和皮下组织引起皮下气肿。
    处理:及时施行胸腔闭式引流进行减压是处理纵隔气肿的关键。由肺泡破裂造成的纵隔气肿。呼吸循环功能受影响者,可在颈根部做一切口排气,紧急需要时还可在胸骨切迹上方,切开皮下组织及气管前筋膜,使气体排出;亦可在皮下气肿张力最大处,做小切口减压。如患者已做气管切开术,为避免造成纵隔感染,此时可在两侧锁骨上切开减压。
    护理:注意血压、脉搏、呼吸及气管是否受压等,同时要保持胸腔引流通畅。严格消毒防止感染。应经常协助患者变换体位,以利胸腔内气体排出。

  • 第17题:

    试述甲状腺危象的临床表现及护理要点。


    正确答案: 甲状腺危象是在甲状腺功能亢进症未控制的情况下,由于外界的各种应激因素致甲状腺功能亢进症病情突然加剧,出现危及生命的状态。
    ①早期表现为原有甲状腺功能亢进症症状的加重。②继而有高热(体温>39℃),心率快(140~240次/min),可伴有心房纤颤或心房扑动。③烦躁不安、呼吸急促、大汗淋漓、厌食、恶心、呕吐、腹泻等。④患者大量失水导致虚脱、休克、嗜睡、谵妄或昏迷。
    护理要点:(1)绝对卧床休息,呼吸困难时取半卧位,立即给氧,迅速建立静脉通道。
    (2)及时准确按医嘱使用PTU、复方碘溶液、β肾上腺素能受体阻滞剂、氢化可的松等药物。使用PTU及碘剂时注意观察病情变化,严格掌握碘剂的剂量,并观察中毒或过敏反应。准备好抢救物品,如镇静剂、血管活性药物、强心剂等。
    (3)密切观察病情变化:定期测量生命体征,准确记录24小时出入水量,观察神志变化。
    (4)对症护理:体温过高者给予冰敷或者乙醇擦浴予以降低体温;躁动不安者使用床栏保护患者安全;昏迷者加强皮肤、口腔的护理,定时翻身,防止压疮、肺炎的发生。

  • 第18题:

    试述吸收塔液位异常的现象、产生的原因及处理方法。


    正确答案: 吸收塔液位异常指液位过高、过低或波动过大。
    造成吸收塔液位异常的原因有:
    (1)吸收塔液位计不准。
    (2)浆液循环管道泄漏。
    (3)各种冲洗阀关闭不严。
    (4)吸收塔泄漏。
    (5)吸收塔液位控制模块故障。
    相应的处理方法是:
    (1)冲洗或检查校正液位计。
    (2)检查修补循环管道。
    (3)检查更换阀门。
    (4)检查吸收塔及底部排污阀。
    (5)更换模块。

  • 第19题:

    试述宫外孕的诊断及术后护理要点。


    正确答案: ⑴诊断:典型的病例具有急性腹痛,短期闭经及不规则点滴阴道流血。腹部有明显压痛、反跳痛尤以患侧为重;肌紧张不明显,腹腔出血多时可叩出移动性浊音,血凝后可触及包块。盆腔检查,宫颈呈紫蓝色、变软,宫口及阴道内有血性分泌物;宫颈举、摆痛,子宫稍大变软,与停经日期不符;患侧可触及包块,剧烈压痛,腹腔血多时子宫呈浮球感。同时出现休克,病人常有不孕及附件炎病史。对可疑病例可用以下辅助检查:①阴道后穹窿穿刺;②尿妊娠试验;③超声波检查④诊断性刮宫;⑤腹腔镜。
    ⑵术后护理要点:
    采用各种护理措施减轻病人的痛苦和不适。
    密切观察和记录病情改变,及时发现问题,为医生提供治疗依据。
    有预见性地防止各种术后可能出现的并发症。
    帮助病人适应手术带来的暂时困难。

  • 第20题:

    问答题
    试述引起甲状腺危象的主要原因、主要表现及护理要点。

    正确答案: 引起甲状腺危象的主要原因、临床表现和护理要点如下:(1)主要原因:①术前准备不足,甲状腺功能亢进症状未能很好控制;②手术的应激反应使儿茶酚胺大量释放;③手术操作时,大量甲状腺激素进入血流。(2)临床表现:甲状腺危象多发生于术后12~36小时内,表现为高热(可达40~42℃),脉快而弱(>120次/min),烦躁不安,大汗淋漓,谵妄,甚至昏迷,常伴呕吐、腹泻。若处理不及时或不当,患者很快因心力衰竭、休克死亡。(3)护理要点:术后护理要密切注意患者生命体征,一旦出现危象,应立即给予有效物理降温,给氧,静脉输液。在密切监测心脏情况的同时,根据医嘱用10%碘化钠5~10mL加人10%葡萄糖溶液500mL中静脉滴注。氢化可的松200~400mg/D,分次静脉滴注。普萘洛尔5mg加入葡萄糖溶液100mL静脉滴注,同时要加用镇静药。
    解析: 暂无解析

  • 第21题:

    问答题
    试述脑卒中急性期的康复护理内容及方法。

    正确答案:
    解析:

  • 第22题:

    问答题
    试述急性上呼吸道感染的护理要点?

    正确答案: (1)注意呼吸道隔离,防止交叉感染,保持病室空气流通。
    (2)做好对症护理,督促病人多饮水,维持水电平衡。寒战时保暖,高热时降温。咽疼、声嘶时给予雾化吸入处理。
    (3)预防并发症,如有耳痛,耳鸣、听力减退、外耳道流脓等提示有中耳炎发生;若病人发热,头痛加重,伴脓涕,鼻窦有压痛应考虑鼻窦炎,并及时通知医生。
    (4)症状消退后,嘱病人继续忌烟,进行有规律合适的体育锻炼,坚持冷水浴或冷水洗脸,以提高机体对寒冷的适应能力,预防疾病的发生。恢复期若出现眼睑水肿、心悸、关节痛等症状,应及时请医生诊治。
    解析: 暂无解析

  • 第23题:

    问答题
    试述颅脑术后尿崩症产生的原因及观察要点。

    正确答案: 尿崩症指每24小时尿量在4000mL以上,相对密度在1.005以下,病人出现口渴、多饮。颅脑术后尿崩症常见于第三脑室前部肿瘤,尤其是颅咽管瘤或鞍区附近肿瘤的手术后。丘脑下部的视上核、室旁核细胞产生抗利尿激素,经垂体束输送至垂体后叶贮存。术中这些部位任何一处受损均可使抗利尿激素分泌减少,导致肾水分重吸收减少,尿液不能浓缩,尿量异常增多,尿相对密度降低。
    颅脑术后尿崩症表现为不同过程:
    (1)一过性多尿:术后开始,持续数日后消失。
    (2)三相型:术后2~6日出现多尿,数日后减轻或消失,几天后,再次出现持续性尿崩。
    (3)持续性多尿:术后长期持续尿崩。
    观察要点:
    (1)准确记录24小时出入水量,必要时记录1小时入量和尿量,以利维持水平衡。
    (2)注意观察病人有无脱水及水、电解质平衡失调的表现,并及时报告医师。
    (3)使用抗利尿激素时,防止尿量突然减少而发生水中毒,并观察用药后有无血压升高等副作用。
    解析: 暂无解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