更多“试述口服葡萄糖耐量试验的原理、方法及意义。”相关问题
  • 第1题:

    口服葡萄糖耐量试验2小时血糖<7.8mmol/LA.糖尿病B.空腹血糖受损C.糖耐量受损D.胰岛素抵抗E.血糖

    口服葡萄糖耐量试验2小时血糖<7.8mmol/L

    A.糖尿病

    B.空腹血糖受损

    C.糖耐量受损

    D.胰岛素抵抗

    E.血糖正常


    参考答案:E

  • 第2题:

    试述口服葡萄糖耐量试验的方法及临床意义。


    正确答案:口服葡萄糖耐量试验的方法:于清晨空腹抽血,然后将75g(儿童1.75 g/kg)葡萄糖溶于200 ml温水内口服,分别抽取O.5、1、2、3小时时的静脉血标本,连同空腹血标本一并送验血糖,同时定性测尿糖各1次。临床上对有糖尿病可疑而空腹及饭后血糖正常或轻度升高,不能作出肯定诊断者可采用此项试验。

  • 第3题:

    诊断糖尿病的血糖标准是() 

    • A、空腹血浆葡萄糖≥6.1mmol/L;或口服葡萄糖耐量试验2小时血浆葡萄糖≥7.8mmol/L
    • B、空腹血浆葡萄糖≥7.8mmol/L;或口服葡萄糖耐量试验2小时血浆葡萄糖≥l1.1mmol/L
    • C、空腹血浆葡萄糖≥5.6mmol/L;或口服葡萄糖耐量试验2小时血浆葡萄糖≥7.8mmol/L
    • D、空腹血浆葡萄糖≥7.0mmol/L;或口服葡萄糖耐量试验2小时血浆葡萄糖≥l1.1mmol/L
    • E、空腹血浆葡萄糖≥7.0mmol/L;或口服葡萄糖耐量试验2小时血浆葡萄糖≥7.8mmol/L

    正确答案:D

  • 第4题:

    简述口服葡萄糖耐量试验及其临床意义。


    正确答案:WHO标准化的口服葡萄糖耐量试验(OGTT)是:试验前3日,每日食物中糖含量应不低于150g,且维持正常活动。影响试验的药物应在3日前停用。试验前病人应10~16小时不进食。坐位取血后5分钟内饮入250ml含75g无水葡萄糖的糖水,以后每隔30分钟取血1次,共4次,历时2小时。整个试验中不可吸烟、喝咖啡、喝茶或进食。儿童给予葡萄糖量为1.75g/kg体重。于采血的同时,每隔1小时留取尿液做尿糖半定量试验。必要时可适当延长血标本的收集时间,可长达口服葡萄糖后6小时。
    OGTT是一种葡萄糖负荷试验,用以了解机体对葡萄糖的调节能力。当空腹血浆葡萄糖浓度在6~7mmol/L之间而又怀疑为糖尿病时,作此试验,结合空腹血糖(FPG)可以帮助诊断糖耐量减退、空腹血糖损害和妊娠期糖尿病等糖尿病相关状态:①血浆FPG<7.0mmol/L和2hPG≥7.8mmol/L,<11.1mmol/L为糖耐量减退(IGT);②血浆FPG≥6.1mmol/L但<7.0mmol/L,2hPG<7.8mmol/L为空腹血糖损害(IFG);③FPG正常,并且2hPG<7.8mmol/L为正常糖耐量。

  • 第5题:

    试述孕激素试验的方法及意义。


    正确答案: 方法:黄体酮20mgimQd×3-5天或安宫黄体酮10mg×5天。意义:停药后3-7天出现撤药性流血者为阳性结果,提示子宫内膜功能受一定水平雌激素的影响,对孕酮起反应而剥脱;未出现出血者为阳性可能是已存在妊娠,或雌激素水平低或子宫内膜病变

  • 第6题:

    确诊妊娠期糖尿病的实验室检查是()

    • A、空腹血糖及糖耐量试验
    • B、糖筛查
    • C、空腹血糖测定
    • D、尿糖测定
    • E、口服葡萄糖耐量试验

    正确答案:A

  • 第7题:

    名词解释题
    口服葡萄糖耐量试验(OGTT)

    正确答案: 是作为诊断糖尿病的试验,因大约30%新诊断的糖尿病患者空腹血浆血糖正常。OGTT是唯一用于确认IGT个体的试验方法,并且常常需要用OGTT试验以排除症状不典型的糖耐量异常个体。OGTT试验适用于空腹血浆血糖波动于6.1~6.9mmol/L的个体,以弄清其糖耐量状态。
    解析: 暂无解析

  • 第8题:

    问答题
    试述口服葡萄糖耐量试验(OGTT)的方法及判断标准。

    正确答案: 对可疑糖尿病但血糖未达到诊断标准者,应进行OGTT试验。方法为:
    成人试验前3日每日碳水化合物摄入量不少于200g,试验日晨空腹取血后将葡萄糖75g溶于200~300ml水中,于5~15分钟内服下,服后30、60、120、180分钟取血测血糖。判断标准:如空腹血糖≥7.8mmol/L,服糖后2小时血糖在7.8~11.1mmol/L之间为糖耐量异常。
    解析: 暂无解析

  • 第9题:

    问答题
    试述口服葡萄糖耐量试验的原理、方法及意义。

    正确答案: (1)原理:正常人一次食人大量葡萄糖后,其血糖浓度略有升高,一般不超过8.88mmol/L,于2小时内恢复正常,这种现象为耐糖现象。
    (2)方法:空腹抽血,1次口服葡萄糖75g,然后于30分钟、1小时、2小时、3小时各抽血分别测血糖及胰岛素。
    (3)结果及诊断意义:葡萄糖耐量试验中2小时血浆葡萄糖<7.8mmol/L为正常,≥7.8~<11.1mmol/L为糖耐量减低,≥11.1mmol/L考虑为糖尿病。
    解析: 暂无解析

  • 第10题:

    问答题
    口服葡萄糖耐量试验(OGTT)

    正确答案:
    解析:

  • 第11题:

    标准口服葡萄糖耐量试验葡萄糖负荷量应为A.609B.659C.709D.759SX

    标准口服葡萄糖耐量试验葡萄糖负荷量应为

    A.609

    B.659

    C.709

    D.759

    E.809


    正确答案:D
    0标准口服葡萄糖耐量试验,又称.GTT试验,是在当血糖升高的程度未达到糖尿病诊断标准,使诊断模棱两可时,而进行的一种进一步确诊糖尿病的检验措施。让患者在空腹情况下口服759葡萄糖,于2h后抽血检查血糖水平,如果要诊断糖尿病则服糖后2h血糖>11.1mmol/L,故本题选D考点:标准口服葡萄糖耐量试验的临床应用

  • 第12题:

    请简述口服葡萄糖耐量试验(OGTT)的参考值以及临床意义


    正确答案: 1.参考值:
    ①FPG3.9~6.1mmol/L;
    ②口服葡萄糖后30分钟至1小时,血糖达高峰(一般为7.8~9.0mmol/L),峰值<11.1mmol/L;
    ③2小时血糖<7.8mmol/L;
    ④3小时血糖恢复至空腹水平;
    ⑤各检测时间点的尿糖均为阴性。
    2.临床意义
    (1)诊断糖尿病:临床上有以下条件者即可诊断糖尿病:
    ①具有糖尿病症状,FPG>7.0mmol/L;
    ②OGTT血糖峰值>11.1mmol/L,OGTT2hPG>11.1mmol/L;
    ③具有临床症状,随机血糖>11.1mmol/L,伴有尿糖阳性者。临床症状不典型者,需要另一天重复检测确诊,但一般不主张做第3次OGTT。
    (2)判断IGT:FPG<7.0mmol/L,2hPG为7.8~11.1mmol/L且血糖到达高峰时间延长至1小时后,血糖恢复正常的时间延长至2~3小时后,同时伴有尿糖阳性者为IGT。IGT常见于2型糖尿病、肢端肥大症、甲亢、肥胖症及皮质醇增多症等。
    (3)平坦型糖耐量曲线:FPG降低,口服葡萄糖后血糖上升也不明显,2hPG仍处于低水平状态。见于胰岛β细胞瘤、肾上腺皮质功能亢进症、腺垂体功能减退症,也可见于胃排空延迟、小肠吸收不良等。
    (4)储存延迟型糖耐量曲线:口服葡萄糖后血糖急剧升高,提早出现峰值,且>11.1mmol/L,而2hPG又低于空腹水平。见于胃切除或严重肝损伤。
    (5)鉴别低血糖:
    ①功能性低血糖:FPG正常,口服葡萄糖后出现峰值时间及峰值均正常,但2~3小时后出现低血糖,见于特发性低血糖症。
    ②肝源性低血糖:FPG低于正常,口服葡萄糖后血糖高峰提前并高于正常,但2hPG仍处于高水平,且尿糖阳性。见于广泛性肝损伤、病毒性肝炎等。

  • 第13题:

    口服葡萄糖耐量试验(OGTT)


    正确答案:是作为诊断糖尿病的试验,因大约30%新诊断的糖尿病患者空腹血浆血糖正常。OGTT是唯一用于确认IGT个体的试验方法,并且常常需要用OGTT试验以排除症状不典型的糖耐量异常个体。OGTT试验适用于空腹血浆血糖波动于6.1~6.9mmol/L的个体,以弄清其糖耐量状态。

  • 第14题:

    试述简易凝血活酶生成试验及纠正试验的原理及临床意义。


    正确答案:简易凝血活酶生成试验(STGT)的原理是用受检者稀释全血溶液作为试验所需的全部凝血因子的来源,自身红细胞溶解产物替代PF3按一定时间加入基质血浆(提供凝血酶原和纤维蛋白原),测定凝血活酶生成所需时间,以检查内源凝血系统凝血活酶生成有无障碍。
    纠正试验:在STGT延长的受检稀释全血溶血液中分别加入1/100容量的正常BaS04浆、正常吸附血清、正常血清和正常新鲜血浆,分别测定正常基质血浆的最短凝固时间,以确定内源性凝血活酶生成缺陷的因子。

  • 第15题:

    试述孕妇葡萄糖耐量试验变化特点。


    正确答案: 孕妇口服50g葡萄糖后的耐量试验会发生两种变化,一是高峰迟缓现象即血糖达到最高值的时间推迟,二是血糖最高值高于非孕妇,孕妇血中升高血糖的激素水平也增高。

  • 第16题:

    问答题
    口服葡萄糖耐量试验临床意义

    正确答案:
    解析:

  • 第17题:

    问答题
    简述口服葡萄糖耐量试验及其临床意义。

    正确答案: WHO标准化的口服葡萄糖耐量试验(OGTT)是:试验前3日,每日食物中糖含量应不低于150g,且维持正常活动。影响试验的药物应在3日前停用。试验前病人应10~16小时不进食。坐位取血后5分钟内饮入250ml含75g无水葡萄糖的糖水,以后每隔30分钟取血1次,共4次,历时2小时。整个试验中不可吸烟、喝咖啡、喝茶或进食。儿童给予葡萄糖量为1.75g/kg体重。于采血的同时,每隔1小时留取尿液做尿糖半定量试验。必要时可适当延长血标本的收集时间,可长达口服葡萄糖后6小时。
    OGTT是一种葡萄糖负荷试验,用以了解机体对葡萄糖的调节能力。当空腹血浆葡萄糖浓度在6~7mmol/L之间而又怀疑为糖尿病时,作此试验,结合空腹血糖(FPG)可以帮助诊断糖耐量减退、空腹血糖损害和妊娠期糖尿病等糖尿病相关状态:①血浆FPG<7.0mmol/L和2hPG≥7.8mmol/L,<11.1mmol/L为糖耐量减退(IGT);②血浆FPG≥6.1mmol/L但<7.0mmol/L,2hPG<7.8mmol/L为空腹血糖损害(IFG);③FPG正常,并且2hPG<7.8mmol/L为正常糖耐量。
    解析: 暂无解析

  • 第18题:

    问答题
    请简述口服葡萄糖耐量试验(OGTT)的参考值以及临床意义

    正确答案: 1.参考值:
    ①FPG3.9~6.1mmol/L;
    ②口服葡萄糖后30分钟至1小时,血糖达高峰(一般为7.8~9.0mmol/L),峰值<11.1mmol/L;
    ③2小时血糖<7.8mmol/L;
    ④3小时血糖恢复至空腹水平;
    ⑤各检测时间点的尿糖均为阴性。
    2.临床意义
    (1)诊断糖尿病:临床上有以下条件者即可诊断糖尿病:
    ①具有糖尿病症状,FPG>7.0mmol/L;
    ②OGTT血糖峰值>11.1mmol/L,OGTT2hPG>11.1mmol/L;
    ③具有临床症状,随机血糖>11.1mmol/L,伴有尿糖阳性者。临床症状不典型者,需要另一天重复检测确诊,但一般不主张做第3次OGTT。
    (2)判断IGT:FPG<7.0mmol/L,2hPG为7.8~11.1mmol/L且血糖到达高峰时间延长至1小时后,血糖恢复正常的时间延长至2~3小时后,同时伴有尿糖阳性者为IGT。IGT常见于2型糖尿病、肢端肥大症、甲亢、肥胖症及皮质醇增多症等。
    (3)平坦型糖耐量曲线:FPG降低,口服葡萄糖后血糖上升也不明显,2hPG仍处于低水平状态。见于胰岛β细胞瘤、肾上腺皮质功能亢进症、腺垂体功能减退症,也可见于胃排空延迟、小肠吸收不良等。
    (4)储存延迟型糖耐量曲线:口服葡萄糖后血糖急剧升高,提早出现峰值,且>11.1mmol/L,而2hPG又低于空腹水平。见于胃切除或严重肝损伤。
    (5)鉴别低血糖:
    ①功能性低血糖:FPG正常,口服葡萄糖后出现峰值时间及峰值均正常,但2~3小时后出现低血糖,见于特发性低血糖症。
    ②肝源性低血糖:FPG低于正常,口服葡萄糖后血糖高峰提前并高于正常,但2hPG仍处于高水平,且尿糖阳性。见于广泛性肝损伤、病毒性肝炎等。
    解析: 暂无解析

  • 第19题:

    问答题
    试述孕妇葡萄糖耐量试验变化特点。

    正确答案: 孕妇口服50g葡萄糖后的耐量试验会发生两种变化,一是高峰迟缓现象即血糖达到最高值的时间推迟,二是血糖最高值高于非孕妇,孕妇血中升高血糖的激素水平也增高。
    解析: 暂无解析

  • 第20题:

    问答题
    试述简易凝血活酶生成试验及纠正试验的原理及临床意义。

    正确答案: 简易凝血活酶生成试验(STGT)的原理是用受检者稀释全血溶液作为试验所需的全部凝血因子的来源,自身红细胞溶解产物替代PF3按一定时间加入基质血浆(提供凝血酶原和纤维蛋白原),测定凝血活酶生成所需时间,以检查内源凝血系统凝血活酶生成有无障碍。
    纠正试验:在STGT延长的受检稀释全血溶血液中分别加入1/100容量的正常BaS04浆、正常吸附血清、正常血清和正常新鲜血浆,分别测定正常基质血浆的最短凝固时间,以确定内源性凝血活酶生成缺陷的因子。
    解析: 暂无解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