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述泌乳牛如何进行饲养管理?

题目

论述泌乳牛如何进行饲养管理?


相似考题
更多“论述泌乳牛如何进行饲养管理?”相关问题
  • 第1题:

    如何根据奶牛不同泌乳阶段的生理特点,进行科学的饲养管理?


    正确答案: 牛在产后开始泌乳到下次干乳期前的一段时期称为泌乳期。奶牛的泌乳期为10个月左右,总体上根据泌乳初期、泌乳高峰期、泌乳中期和泌乳后期。
    1.泌乳初期泌期初期是指母牛产后10~15天这一段时间,也叫身体恢复期。饲养管理的要点是;针对母牛在分娩过程中消耗很大、损失大量水分、体力很差的特点,先给母牛喂养温热的麸皮盐水粥(麸皮1~2㎏、食盐0.1~0.15㎏、碳酸钙0.05~0.10㎏、红糖200g、温水15~20㎏)以补充水分,有助于体力恢复和胎衣的排出,并给予优质干草让其自由采食。对体质好、没有乳房水肿的奶牛,产后第1天就可喂多汁饲料和精料,根据消化情况适当增加精料量和多汁饲料量。体质弱的母牛,产后3天内只喂优质干草,从第4天起开始增加精料和多汁料喂量,每天增加的精料量不超过1㎏。体质好的牛产后第一天按产前日粮饲喂,从第2天开始每日增加0.5~1.0㎏精料喂量,2~3天后每日增加0.5~1.5㎏精料喂量,只要产奶量继续上升,精料给量就继续增加,直到产奶量不再上升为止。
    2.泌乳高峰期泌乳高峰期是指泌乳初期到产乳高峰期,即产后15~60或90天这段时期。饲养管理的重点是提高饲料干物质采食量。高产牛的干物质采食量应占体重的3.6%以上,中产牛干物质的采食量应占体重的2.8%。多喂优质干草,青贮水分不要过高(小于60%)。干草进食不足可导致瘤胃酸中毒和乳脂率下降。多喂精料,提高饲料能量浓度,必要时可在精料中加入保护性脂肪。日粮精粗比例为60:40到65:35。
    3.泌乳中期泌乳中期是指泌乳高峰期之后至210~240天这段时间。这一时期奶牛的产奶量逐渐下降,日下降幅度为5%~7%。母牛体重自第20周开始恢复,日增重为0.5㎏。此期奶牛饲养的主攻方向是抓稳产,应尽量降低泌乳量的下降幅度。随着泌乳量的下降,要逐渐按产量调整精粗料比例。饲料的下降速度应慢于产奶量的下降速度。
    4.泌乳后期泌乳后期是指干乳之前的60~90天这段时间。此期的饲养重点是减缓降奶速度,保胎并恢复体重。日粮的组成以产奶量和体重为依据,每7~10按产乳量调整一次精料的喂量,使母牛在此期间尽早、尽可能快地恢复体重,这不仅对健康有利,还可缓解产奶量的下降,节省饲料。一般情况,日粮干物质采禽量应占体重的3.0%~3.2%,精粗比为30:70。

  • 第2题:

    泌乳牛常规饲养法是什么?


    正确答案:青饲料、粗饲料和部分精饲料可满足乳牛维持营养的需要,再用精饲料满足产奶的营养需要,乳牛每产3公斤奶喂给1公斤混合精料,这种“按奶给料”的饲养方法称为乳牛的常规饲养法。

  • 第3题:

    泌乳牛的饲养管理分为哪几个时期?


    正确答案: 泌乳牛在一个生产周期中的生理变化可分为5个时期,即:
    (1)干乳期:断奶到分娩前(约两个月)。
    (2)围产期:分娩前后15天;其中,分娩后15天称恢复期。
    (3)盛产期:产后16-100天。分娩15天后到泌乳高峰结束。泌乳量是整个泌乳期的50%
    (4)泌乳中期:产后101-200天。泌乳量开始下降,一般下降5-7%。
    (5)泌乳后期:产后201-干奶。泌乳继续下降,一般下降8%以上,甚至更多。

  • 第4题:

    乳牛泌乳初期的生理特点及饲养要点?


    正确答案: (1)生理特点:
    消化能力差;易发生产后瘫痪;抗病能力差;易发生乳房水肿。
    (2)饲养要点
    喂较易消化的食物;产后1-4天不要把奶全部挤出;发后乳房水肿的要太时治疗;高产奶牛按引导法饲养。

  • 第5题:

    夺取乳牛高产的关键时期为()。

    • A、泌乳初期
    • B、泌乳高峰期
    • C、泌乳中期
    • D、泌乳后期

    正确答案:B

  • 第6题:

    试述如何对妊娠母马进行科学的饲养管理?


    正确答案: 妊娠母马根据胎儿发育程度可分为妊娠前、中、后三个时期。
    (1)妊娠前期(前3个月):胎儿较小,需要的营养物质不太多。日粮标准可与空怀母马相同,但质量应稍高于一般母马,多喂给优质干草和蛋白质含量高的饲料。
    (2)妊娠中期(4-8个月):胎儿生长速度渐快。前8个月,胎儿能长到初生体重的1/3,心、肺、肠、脑等重要器官,均在经期完成发育,故日粮应适当增加一些精料。
    (3)妊娠后期(9-11个月):胎儿生长速度最快,它要在三个月内完成初生体重的2/3,这就需要大量营养。因此,要喂给母马质量好,营养丰富、容易消化的饲料。
    到分娩前的10-15天,应适当减少日粮中的精料量,特别是蛋白质含量丰富的饲料,否则易造成母马消化不良,或生后母乳中蛋白含量过高,致使小驹下痢。

  • 第7题:

    乳牛在不同的泌乳阶段泌乳量有什么变化?


    正确答案: 乳牛在产奶初期产奶量较低并逐渐增加;产奶期盛产奶量迅速上升在2—3月龄时达到高峰;产奶中期产奶量相对稳定并开始下降;产奶后期产奶量迅速下降。

  • 第8题:

    剩料如何处理()

    • A、扔掉
    • B、无需处理,直到奶牛吃光
    • C、泌乳牛剩料饲喂青年牛
    • D、高产牛剩料可以饲喂低产牛

    正确答案:C,D

  • 第9题:

    泌乳牛群分群原则按产量-体况-妊娠情况-泌乳天数顺序


    正确答案:错误

  • 第10题:

    我国肉类市场中的牛肉来自于淘汰的役用牛、淘汰的老乳牛、淘汰的小乳牛、专门饲养育肥的()。


    正确答案:肉牛

  • 第11题:

    论述在实际生产中如何运用饲养标准。


    正确答案: ⑴饲养标准的定义:根据大量饲养试验结果和动物实际生产的总结,对各种特定动物所需的各种营养物质的定额作出的规定。简言之,特定动物的系统的成套的营养定额。
    ⑵饲养标准是对动物实行标准化饲养的技术指南的科学依据。饲养标准是动物营养需要研究应用于动物饲养饲养实践的最有权威的表述。反映了动物生存和生产对饲料和营养物质的客观要求。高度概括和总结了营养研究和生产实践的最新进展,具有很强的科学性和广泛的指导性。它是动物生产计划中组织饲料供给,设计饲料配方、生产平衡饲粮和对动物实行标准化饲养的技术指南和科学依据。
    ⑶在具体运用中,饲养标准也有其局限性和条件性。饲养标准是动物饲养的准则,但它不能保证动物饲养者饲养好所有的动物,因为实际生产中影响动物饲养和营养需要的因素很多,而饲养标准是具有广泛性和普遍性的指导原则。不可能对所有影响因素都在制定标准的过程中加以考虑。如动物的个体差异、饲料的适口性、物理特性、环境条件、饲养水平、市场影响等因素。从而影响动物的需要和饲养。因此,只能根据实际情况,按饲养标准规定的原则灵活应用。可见饲养标准规定得数值,并不是任何条件下都不变的。它随着饲养标准制定条件以外的因素的变化而变化。
    ⑷在实际应用中,对饲养标准要正确理解、灵活应用。既要看到饲养标准的先进性和科学性,也要重视其条件性和局限性。饲养标准中的营养定额是一定试验结果的平均值,其实用性是有条件的,也是有局限性的。

  • 第12题:

    问答题
    简述饲养场、乳牛的卫生与管理。

    正确答案: 1、饲养场的卫生要求:
    (1)奶畜养殖场、养殖小区应当有健全配套的卫生设施;
    (2)有对奶畜粪便、废水和其他固体废物进行综合利用的设施;
    (3)其用水应符合《生活饮用水的卫生标准》。
    为了防止微生物的污染,要经常保持牛舍、牛床、运动场、牛体及乳房的清洁,牛舍、牛床及运动场还应保持平整、干燥、无污物。
    2、乳牛疾病的污染。
    1)结核病畜乳的处理:若结核素试验为阳性反应奶牛的奶,可经巴氏消毒后加工成奶制品,但有明显结核症状奶牛的奶禁止食用。
    2)患布氏杆菌病奶牛的奶,须经巴氏消毒后才能出售。
    3)患口蹄疫奶牛的奶,挤出后马上煮沸5分钟,喂养犊牛或其他幼畜。
    4)患乳房炎奶牛的奶,若是轻度感染且奶的性状正常时,挤出后立即消毒方可食用,如果因葡萄球菌感染而引起的严重化脓性症状者的奶(乳中带有较多的细菌),须销毁。
    5)患炭疽、鼻疽等奶牛的奶,应销毁。
    3、抗生素、激素残留的污染。饲养场一般都采用直接注射抗生素对乳牛进行疾病治疗。凡经抗生素治疗过的乳牛,其牛乳在一定时期内仍残存着抗生素,一般休药期为7天,即提前7天对要挤奶的乳畜停药。不少饲养场使用催乳激素,也会造成牛乳污染。
    4、饲料的污染:饲料霉菌及霉菌毒素的污染、农药污染、金属毒物污染、放射性的污染。
    5、挤奶的卫生与管理:挤奶应按操作规程进行,为做好取乳工作,应注意以下几点:
    ①挤乳人员的卫生:直接从事挤奶工作的人员应当持有有效的健康证明,挤乳时应穿好清洁的工作服、戴好工作帽、洗手至肘部。
    ②挤乳用容器的卫生:对挤奶设施、生鲜乳贮存设施等应当及时清洗、消毒,避免对生鲜乳造成污染。
    ③乳畜的卫生:挤乳前1h停止喂干料并消毒乳畜乳房,保持乳畜的清洁及挤乳环境的卫生。一般用45~50℃清洁水清洗乳房,然后用干净的毛巾擦干,可以减少牛乳的带菌量,而且对预防隐性乳房炎也效果良好。
    ④挤乳的要求:开始挤出的一、二把奶、产犊前15天的胎乳、产犊后7天的初乳、应用抗菌素期间和停药后5天内的乳汁、乳房炎乳及变质乳等均不得供食用。
    解析: 暂无解析

  • 第13题:

    论述犊牛的饲养管理要点。


    正确答案: 1.初生犊牛的护理
    (1)清除黏液∶犊牛出生后,应首先清除口及鼻部的黏液,以免妨碍呼吸;其次是略擦拭犊牛体躯上的黏液,并将犊牛放在母牛前面,让母牛舔干。母牛舔干犊牛身上的羊水,还有利于子宫收缩复原,便于排出胎衣。
    (2)正确断脐∶一般情况下,在擦净犊牛体躯后,犊牛会自行锉断脐带,如果不能自行锉断时,可以人工剪断脐带。方法是在距犊牛腹部10~12cm处握紧脐带,用手指用力揉搓脐带并挤出脐带中的血液,然后用消毒剪刀剪断脐带,用5%碘酊浸泡脐带断口消毒,不必包扎。一般脐带可在1周左右干燥而脱落。
    (3)称重和编号∶在犊牛出生后就应称重和编号记入犊牛档案。编号主要采用塑料耳标,并用不褪色的色笔写上号码,然后固定在犊牛的耳朵上。
    2.哺乳卫生
    (1)给犊牛喂奶时,要做到∶定时、定量、定温、定人。要切记哺乳用具的卫生,每次用后,一定要洗净,最好经过蒸汽消毒,放置妥当。饲槽用后也要刷洗干净,定期消毒。尤其患有结核或布病的人不能饲养犊牛。
    (2)犊牛擦嘴∶每次喂奶后,要用干净毛巾将犊牛口、鼻周围残留的乳汁擦干。然后用颈架挟住,防止互相舔而养成“舔癖”。“舔癖”的危害很大,常使被舔的犊牛造成脐炎、乳头炎或睾丸炎,以致丧失其利用价值或降低生产性能。同时,有这种“舔癖”的犊牛,容易舔吃牛毛,久之在瘤胃中形成许多扁圆形的毛球,这些大小不一的毛球往往堵塞食道、贲门或幽门而导致犊牛死亡。
    3.饮水∶
    哺乳期要供给充足的饮水。因为奶中所含水分不能满足犊牛正常代谢需要,补水的方法最初可在牛奶中加1/2~1/3的温热开水,同时在运动场内设水槽,任其自由饮水。
    4.运动
    运动对骨骼、肌肉、循环系统、呼吸系统等都会产生深刻的影响,尤其犊牛正处在生长发育旺盛的时期,运动尤为重要。一般情况下,生后10天就要将其驱赶到运动场,每天进行0.5~1小时的驱赶运动,1月龄后增至2~3小时,分上、下午2次进行。
    5.犊牛管理要做到“三净”
    即饲料净、畜体净和工具净。(1)饲料净是指牛饲料和饮用的牛奶不能有发霉变质和冻结冰块现象,不能含有铁丝、铁钉、牛毛、粪便等杂质。(2)牛体净就是保证犊牛不被污泥浊水和粪便污染,减少疾病发生。坚持每天1~2次刷拭牛体,促进牛体血液循环,又可调教牛犊。刷拭时要用软刷,手法要轻,使牛有舒适感。(3)工具净就是犊牛所用的工具必须保持清洁卫生。
    6.做好定期消毒
    冬季每月至少进行一次,夏天10天一次,用苛性钠、石灰水或来苏儿对地面、墙壁、栏杆、饲槽、草架全面彻底消毒。
    7.除角
    7~10日龄除角,最晚不超过15日龄。
    (1)用电烙铁去角法∶把电烙铁顶端做成杯状,大小与犊牛角的底部一致,通电加热后,烙铁的温度各部分一致。使用时将烙铁顶部放在犊牛角部,烙到犊牛角四周的组织变为古铜色为止。用此法除角不出血,在全年任何季节都可用,但只能用于35日龄以内的犊牛。
    (2)用气体除角器(打火机用气体填充式,1罐气体可够50头用)除角法∶1人将犊牛头部固定后,实施手术者先确认两面需要除角部分(突起的角),用剃毛剪刀剪下周围的毛。然后拿好除角器按在突起角部分上,左右稍微拧几下,待周围皮肤烧变颜色后,将突起角部分剥掉。最后确认周围皮肤没有出血,用碘酒消毒。
    8.保健护理∶犊牛保健要做到“三勤”,即勤打扫、勤换垫草、勤观察。因为犊牛生活的环境应保持清洁、干燥、温暖、宽敞和通风,所以要勤打扫、勤更换垫草。并做到“喂奶时观察食欲、运动时观察精神、扫地时观察粪便”。健康犊牛一般表现为机灵、眼睛明亮、耳朵竖立、被毛闪光,否则就有生病的可能。特别患下痢的犊牛常常表现为眼睛下陷、耳朵下垂、皮肤包紧、腹部卷缩、后躯粪便污染、拉稀便,这时,应暂停喂乳一两次,可喂饮温开水,并口服氯霉素片10~20mg/kg体重、乳酶生2g、酵母片5g。若是患肺炎的犊牛常表现为耳朵垂下、伸颈张口、眼中有异样分泌物,这时,可采用每kg体重肌肉注射青霉素1.3万~1.4万IU、链霉素3万~3.5万IU,每日两次治疗.犊牛的下痢和肺炎,对犊牛威胁很大,要认真预防和治疗。

  • 第14题:

    乳牛的饲养方法有哪些?


    正确答案: 常规饲养法:青饲料、粗饲料和部分精饲料可满足乳牛维持营养的需要,再用精饲料满足产奶的营养需要,乳牛每产3公斤奶喂给1公斤混合精料,这种“按奶给料”的饲养方法称为乳牛的常规饲养法。
    预支饲养法:亦称短期优饲法。从母牛产后15天~20天开始,在采食足青、粗、精料的前提下,在按奶给料满足维持和泌乳的实际营养需要的基础上,再多给1.0~1.5公斤的混合精料,作为提高产乳量的预付饲料,加料后若产乳量持续上升,隔一周再调整一次,直至增加精料后产乳量不再上升为止。

  • 第15题:

    干奶期奶牛如何进行科学的饲养管理?


    正确答案: 1.加强户外运动,以防止肢蹄病和难产,并可促进维生素D的合成,以防止产后瘫痪的发生
    2.避免剧烈运动以防止机械性流产
    3.冬季饮水水温应在15℃以上,不饮冰冻的水,不喂腐败发霉变质的饲料,以防止流产
    4.母牛妊娠期皮肤代谢旺盛,易生皮垢,因而要加强刷拭,促进血液循环
    5.加强干奶牛舍及运动场的环境卫生,有利于防止乳房炎的发生。

  • 第16题:

    目前乳牛饲养中不必考虑氨基酸的需要。


    正确答案:正确

  • 第17题:

    论述干乳期母牛如何进行饲养管理。


    正确答案: 1、做好保胎工作,防止流产、难产、胎衣滞留,为此要保持饲料的新鲜和质量,局对不能饲喂冰冻的块根饲料,腐败没烂的饲料,冬季不可饮过冷的水
    2、每天坚持适当运动。夏季可在良好的草场放牧,让其自由运动,但必须与其他牛群分开,以免互相挤撞而流产,冬季可在运动场逍遥运2~4h,产前停止运动
    3、加强皮肤刷拭,保持皮肤清洁
    4、做好乳房按摩。促进乳腺发育,一般在干乳10天后开始按摩,每天一次,但产前出现乳房水肿的牛停止按摩

  • 第18题:

    如何对怀妊母猪进行饲养管理?。


    正确答案: 怀妊母猪营养需要的总要求是前期供给数量相对较少,但饲料品质要好;后期供给数量要大,品质也要好。
    饲养方式采用:
    (1)“两头精、中间粗”的饲养方式。适用于体况较差的经产母猪。
    (2)“步步升高”的饲养方式。适用于初产母猪。
    (3)“前粗后精”的饲养方式。适用于体况较好的经产母猪。

  • 第19题:

    以下属于牧场饲养部职责的是()

    • A、负责对牧场泌乳牛每月进行体况评分并上报畜牧公司饲养部。
    • B、负责对牧场饲养状况进行分析、对存在的问题提出整改建议并跟踪执行情况。
    • C、负责饲草料(垫料)的感官验收并参与饲草料(垫料)的取样工作。
    • D、监督育种部工作(主要是产后平均泌乳天数在合理范围)。

    正确答案:A,C,D

  • 第20题:

    TMR车发料顺序应该()

    • A、TMR车发料要从泌乳牛舍开始
    • B、泌乳牛舍按照挤奶先后顺序发料
    • C、TMR车发料要从后备牛舍开始
    • D、可以随意

    正确答案:A,B

  • 第21题:

    饲养部分群时,应该将泌乳牛分为()

    • A、1000头规模以下牧场将泌乳牛分为初产群、高产群、中低产群
    • B、1000头以上规模牧场将泌乳牛分为初产群、高产群、中产群及低产群
    • C、都需分为初产群、高产群、中产群及低产群
    • D、有胎群、无胎群

    正确答案:A,B

  • 第22题:

    根据有关品种、饲养原理,分析怎样提高乳牛的产奶量?


    正确答案: 1.饲养高产优质牛品种。对低产奶牛采用高产牛冻精配种,进行改良;
    2.干乳牛饲养:干乳前期以粗饲料为主,干乳后期增加精饲料用量,为体重的1—1.5%,使母牛的膘情达到中上等水平;
    3.泌乳牛按阶段饲养。
    恢复期以恢复母牛体质为主,自由采食优质青干草,精料按0.5—1kg/天增加,直至泌乳高峰期或奶产量不再增加时为止。
    泌乳盛期采用高能量、高蛋白质饲料饲养,干物质采食量占体重的3.5%以上。
    泌乳中后期,适当减少饲料,大量使用优质粗饲料和副料,加强管理,防止产奶量下降过快。

  • 第23题:

    问答题
    如何根据奶牛不同泌乳阶段的生理特点,进行科学的饲养管理?

    正确答案: 牛在产后开始泌乳到下次干乳期前的一段时期称为泌乳期。奶牛的泌乳期为10个月左右,总体上根据泌乳初期、泌乳高峰期、泌乳中期和泌乳后期。
    1.泌乳初期泌期初期是指母牛产后10~15天这一段时间,也叫身体恢复期。饲养管理的要点是;针对母牛在分娩过程中消耗很大、损失大量水分、体力很差的特点,先给母牛喂养温热的麸皮盐水粥(麸皮1~2㎏、食盐0.1~0.15㎏、碳酸钙0.05~0.10㎏、红糖200g、温水15~20㎏)以补充水分,有助于体力恢复和胎衣的排出,并给予优质干草让其自由采食。对体质好、没有乳房水肿的奶牛,产后第1天就可喂多汁饲料和精料,根据消化情况适当增加精料量和多汁饲料量。体质弱的母牛,产后3天内只喂优质干草,从第4天起开始增加精料和多汁料喂量,每天增加的精料量不超过1㎏。体质好的牛产后第一天按产前日粮饲喂,从第2天开始每日增加0.5~1.0㎏精料喂量,2~3天后每日增加0.5~1.5㎏精料喂量,只要产奶量继续上升,精料给量就继续增加,直到产奶量不再上升为止。
    2.泌乳高峰期泌乳高峰期是指泌乳初期到产乳高峰期,即产后15~60或90天这段时期。饲养管理的重点是提高饲料干物质采食量。高产牛的干物质采食量应占体重的3.6%以上,中产牛干物质的采食量应占体重的2.8%。多喂优质干草,青贮水分不要过高(小于60%)。干草进食不足可导致瘤胃酸中毒和乳脂率下降。多喂精料,提高饲料能量浓度,必要时可在精料中加入保护性脂肪。日粮精粗比例为60:40到65:35。
    3.泌乳中期泌乳中期是指泌乳高峰期之后至210~240天这段时间。这一时期奶牛的产奶量逐渐下降,日下降幅度为5%~7%。母牛体重自第20周开始恢复,日增重为0.5㎏。此期奶牛饲养的主攻方向是抓稳产,应尽量降低泌乳量的下降幅度。随着泌乳量的下降,要逐渐按产量调整精粗料比例。饲料的下降速度应慢于产奶量的下降速度。
    4.泌乳后期泌乳后期是指干乳之前的60~90天这段时间。此期的饲养重点是减缓降奶速度,保胎并恢复体重。日粮的组成以产奶量和体重为依据,每7~10按产乳量调整一次精料的喂量,使母牛在此期间尽早、尽可能快地恢复体重,这不仅对健康有利,还可缓解产奶量的下降,节省饲料。一般情况,日粮干物质采禽量应占体重的3.0%~3.2%,精粗比为30:70。
    解析: 暂无解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