哺乳母猪和妊娠母猪最好实行()的饲养体制,以便饲料从二次转化率的()提高到一次转化率的()。

题目

哺乳母猪和妊娠母猪最好实行()的饲养体制,以便饲料从二次转化率的()提高到一次转化率的()。


相似考题
更多“哺乳母猪和妊娠母猪最好实行()的饲养体制,以便饲料从二次转化率的”相关问题
  • 第1题:

    妊娠母猪的饲养方式有()()()三种。母猪的泌乳高峰一般出现在分娩后的第()天。


    正确答案:抓两头顾中间;步步登高;前精后粗;20-30

  • 第2题:

    妊娠母猪饲养管理过程中应注意哪些问题?


    正确答案: 妊娠母猪饲养管理过程中应注意以下两个方面的问题:
    1、饲养管理方式的安全性:包括运动的控制、群体的调整(妊娠的与未妊娠的分开)、驱赶方式等。
    2、饲料的安全性:冰冻的饲料、有刺激性气味的饲料、含有毒成分的饲料等一律不能饲喂。

  • 第3题:

    步步登高的饲养方式适合于初产及哺乳期间配种的母猪。


    正确答案:正确

  • 第4题:

    膘情好的妊娠母猪可采取()方式饲养。


    正确答案:前粗后精

  • 第5题:

    妊娠母猪的饲养有哪几种方式?它们分别适用于哪种类型的母猪?


    正确答案: 1、“步步登高式”:此方式适用于青年母猪和哺乳期配种的母猪(前者本身尚处于生长发育阶段,同时又要负担胎儿的生长发育;后者必须满足泌乳与胎儿生长发育的双重需要),即在整个妊娠期内,初期以青粗饲料为主,随妊娠期的延长逐步提高营养水平,增加蛋白质和矿物质饲料的比例,至产前5d左右减少30%的日粮喂量。
    2、“抓两头、顾中间式”:此方式适用于断奶后体况差的经产母猪,即妊娠初期(20d左右)增加精料,提高能蛋水平,待体况恢复后,降低能蛋浓度,增加青粗饲料喂量,到妊娠后期(80d以后)再增加精料喂量,提高日粮营养水平。
    3、“前粗后精式”:此方式适用于体况良好的母猪,即在妊娠前期(前80D.仍按配种前日粮饲喂,以青粗饲料为主,妊娠后期(80d以后)再增加精料,提高能蛋水平。

  • 第6题:

    母猪的饲养中经常饲喂青饲料,因为青饲料中含有一种酚氧化酶,能够促进泌乳。


    正确答案:正确

  • 第7题:

    母猪妊娠是孕育生命的关键时期,必须保证母猪有足够的饲料供给,这个期间最好实行自由采食(判断该题的正确性,并说明理由)。


    正确答案:错误,实行限制饲养。
    妊娠母猪限制饲养的好处:
    ⑴增加胚胎的存活率;
    ⑵减轻母猪的分娩困难;
    ⑶减少母猪压死初生仔猪;
    ⑷减少母猪哺乳期间的体况消耗;
    ⑸降低饲养成本;
    ⑹减少乳房炎的发生率;
    ⑺增加使用年限。
    母猪妊娠期的饲料消耗量与哺乳期饲料消耗量呈反比关系,这意味着当妊娠期采食量增加,哺乳期采食量就减少。

  • 第8题:

    经产母猪要选择“前精后粗”的饲养方式;初产母猪、在哺乳期参加配种的母猪要选择“()”的饲养方式。


    正确答案:一贯加强

  • 第9题:

    妊娠母猪饲养管理的目的是()。


    正确答案:保证母猪不流产,胎儿能正常生产发育,母猪有正常的体况

  • 第10题:

    ①产后任意采食 ②产后头几天不宜过饱饲喂 ③饲料配合多样化 ④适当多喂动物性饲料 ⑤适当多喂青绿多汁饲料 ⑥供给充足饮水以上属于哺乳母猪饲养技术要点的是()。

    • A、②③④⑥
    • B、②③⑤⑥
    • C、①③④⑥
    • D、①②③④
    • E、①③⑤⑥

    正确答案:A

  • 第11题:

    对体况较好的经产母猪,往往采用“()”的饲养方式;对体况较弱的经产母猪,往往采用“抓两头带中间”的饲养方式;对初产母猪或哺乳期配种的母猪,不论体况好坏,往往采用“()”的饲养方式。


    正确答案:前粗后精;步步高

  • 第12题:

    问答题
    论述妊娠母猪的营养特点,应采取的饲养方式和饲养体制。

    正确答案: 1.合成代谢率高。妊娠母猪对饲料营养不仅具有较强的同化能力,而且当营养不足时,还可以分解自身体内营养,以保证胎儿发育。妊娠母猪在激素(孕酮、生长激素)作用下,对能量和蛋白质的利用率提高(同一饲粮,妊娠母猪对消化N利用率为99%,而空怀母猪为69%)。妊娠母猪在低能量、低蛋白水平下,仍能获得满意的产仔数和仔猪初生重即基于上述原因。NRC在20年内,将妊娠母猪的营养需要下降33%。
    2.妊娠母猪的营养用于维持、母体组织和胎儿生长三个方面。妊娠前期,胚胎小,所需营养物质少,母体本身增重多,而后期胎儿增重快,所需营养物质多,母猪本身增重减少。
    3.妊娠期与哺乳期的相关变化:1)妊娠期采食量多,则哺乳期采食量减少。2)母猪妊娠期增重多,则哺乳期减重多。3)妊娠母猪过肥,会导致产后食欲不振,故应避免妊娠期增重过多。
    由于妊娠母猪营养需要的特殊性,母猪在妊娠期的饲养,应采取“前低后高”的饲养方式。妊娠后期(最后一个月)提高饲粮营养水平或增加喂料量,可提高仔猪的初生重和成活率,还能促进母猪乳腺的充分发育,为产后泌乳奠定基础。
    饲养机制:1.饲养方式:可分为小群饲养和单栏饲养。小群饲养将配种期相近、体重、大小、性情强弱相近的2-3头母猪关在同一圈中饲养,每头占地不少于3平方米,优点是可自由活动,吃食争抢可促进食欲;缺点是吃食不均匀,应激多,易流产,卫生差。单栏笼养优点是吃食均匀,应激少,便于管理,卫生好。缺点是缺乏运动,肢蹄病多。
    2.前期控料:夏日喂全价料2KG左右;冬2.2KG。按体况、气候条件、饲料营养含量等确定喂料量。后期增加喂量(妊娠80天后至产前3天)冬2.5-3.0KG;夏2.3-2.5KG。
    3.严禁喂发霉、腐烂、带有毒性和强烈刺激性的饲料。粉浆、粉渣、有刺激性的酒糟等要避免用于怀孕母猪。菜籽饼、棉籽饼不脱毒时尽量不要喂,脱毒后可按日喂量的10-15%加入。
    4.防止机械性流产。日常管理中要防止挤、打、咬、跌。前期可合群,后期最好单栏饲养。
    5.防暑降温,减少热应激的危害。
    6.防病。如流行性脑炎(乙型脑炎)夏天秋初产仔期发生较多,尤其1-2胎的小母猪发生较多。蚊子和吸血昆虫是乙脑病毒的传播者,在头一年被蚊子咬过的母猪都具有免疫性,故初产母猪最易发生。目前本病尚无有效疗法,头胎母猪预防乙脑一般在流行期前一个月前后注射乙脑弱毒疫苗。此外,猪细小病毒、伪狂犬病等都会引起母猪流产、死胎等。初产母猪和后备母猪在配种前一个月一定要打细小病毒疫苗。
    解析: 暂无解析

  • 第13题:

    空怀、妊娠母猪最常用的一种饲养方式是分组大栏群饲,一般每栏饲养空怀母猪4-5头、妊娠母猪2-4头。生长、育肥舍和后备母猪舍均采用大栏地面群养方式。


    正确答案:正确

  • 第14题:

    种母猪在妊娠期间最好饲喂青饲料,是因为青饲料中含有一种物质—酚氧化酶,能促进乳腺的发育和泌乳的作用。


    正确答案:正确

  • 第15题:

    哺乳母猪饲养管理的目的是让母猪多产乳,尽量减少体重的损失,为()打下基础。


    正确答案:下一个繁殖周期

  • 第16题:

    哺乳母猪饲养标准温度为()

    • A、16℃
    • B、18℃
    • C、20℃
    • D、24℃

    正确答案:A

  • 第17题:

    成年母猪的饲养方案应是高妊娠、低泌乳。


    正确答案:错误

  • 第18题:

    妊娠母猪饲养管理特点?


    正确答案: (1)对于断乳后体况差的经产母猪应采取“抓两头,顾中间”的饲养方式。
    (2)对于配种前体况良好的母猪,应采用“前粗后精”的饲养方式。
    (3)对于青年母猪、哺乳期内妊娠的母猪,应采用步步登高的饲养方式。

  • 第19题:

    妊娠母猪饲养管理的主要任务是什么?


    正确答案:保证胎儿在母体内得到正常发育,防止流产;每窝都能生产大量健壮、生活力强、出生重大的仔猪;保持母猪有中上等的体况。

  • 第20题:

    单圈或小群饲养适合于()的管理方式。

    • A、空怀母猪
    • B、后备母猪
    • C、妊娠母猪
    • D、泌乳母猪
    • E、发情母猪

    正确答案:C

  • 第21题:

    以下哪一项是分娩舍饲养员的工作职责()

    • A、负责跟踪、监控本组生产数据的记录工作
    • B、负责本组猪舍设备设施维护和检修工作
    • C、负责哺乳母猪、仔猪的饲养管理工作,每人负责48~56个产栏
    • D、做好哺乳母猪与仔猪的免疫注射工作

    正确答案:C

  • 第22题:

    怎样饲养管理哺乳母猪?


    正确答案: 在饲养上注意多喂给母猪利于泌乳的饲料,如鱼粉、豆饼及青绿多汁饲料,并充分供应饮水,增加饲喂次数,少喂勤添,每次不要喂太多,以免引起消化不良。饲喂要定时、饲料要多样化。仔猪断奶前3~5天逐渐减少母猪的精饲料和多汁料的喂量。每栏饲养一头哺乳母猪,产后3~5天可放出圈舍活动,晒太阳,以促进血液循环和消化机能。每天清洗饲槽一次,并保持圈舍干燥、清洁。

  • 第23题:

    为什么要对妊娠母猪实行限制饲养?确定妊娠期饲养水平要考虑哪些因素?


    正确答案:妊娠母猪限制饲养的好处:
    ⑴增加胚胎的存活率;
    ⑵减轻母猪的分娩困难;
    ⑶减少母猪压死初生仔猪;
    ⑷减少母猪哺乳期间的体况消耗;
    ⑸降低饲养成本;
    ⑹减少乳房炎的发生率;
    ⑺增加使用年限。
    母猪妊娠期的饲料消耗量与哺乳期饲料消耗量呈反比关系,这意味着当妊娠期采食量增加,哺乳期采食量就减少。
    在没有严重的寄生虫感染、单独饲喂的适当环境条件下,妊娠母猪每天饲喂1.8~2.7kg饲料是适宜的。确定妊娠期饲养水平要考虑以下因素:
    ⑴母猪的体格大小与体况;
    ⑵圈舍类型与环境;
    ⑶饲养方式;
    ⑷猪群的健康水平;
    ⑸生产性能水平;
    ⑹管理的标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