女,25岁,发热1周,体温38.5℃~39℃,检查皮肤散布紫癜。颈部及腋下可触及0.5~1.5cm大小淋巴结5~6个,脾肋下3cm,血红蛋白85g/L,白细胞10×109/L,血小板25×109/L。 此患者在治疗3周后,出现高热,头痛、呕吐、Kernig征(+),应采取治疗方案()A、应用广谱抗生素B、链霉素、雷米封、利福平联合治疗C、化疗+鞘内注射MTXD、肾上腺糖皮质激素+先锋霉素E、输血小板

题目

女,25岁,发热1周,体温38.5℃~39℃,检查皮肤散布紫癜。颈部及腋下可触及0.5~1.5cm大小淋巴结5~6个,脾肋下3cm,血红蛋白85g/L,白细胞10×109/L,血小板25×109/L。 此患者在治疗3周后,出现高热,头痛、呕吐、Kernig征(+),应采取治疗方案()

  • A、应用广谱抗生素
  • B、链霉素、雷米封、利福平联合治疗
  • C、化疗+鞘内注射MTX
  • D、肾上腺糖皮质激素+先锋霉素
  • E、输血小板

相似考题
更多“女,25岁,发热1周,体温38.5℃~39℃,检查皮肤散布”相关问题
  • 第1题:

    犬正常的体温范围是()

    A.38-39.5℃;

    B.37.5-39℃;

    C.36.5-38.5℃;

    D.37.5-38.5℃。


    正确答案:B

  • 第2题:

    用腋表测体温,高热的标准是

    A、38.5~39℃

    B、39~40℃

    C、39~41℃

    D、39.5~40℃

    E、38.5~40℃


    参考答案:C

  • 第3题:

    发热伴血小板减少综合征的主要临床表现为发热,体温多在( )以上

    A、37.3℃

    B、38℃

    C、38.5℃

    D、38.6℃

    E、39℃


    参考答案:B

  • 第4题:

    患者,女,15岁。发热5天,每天体温最高40℃,最低39℃,该热型属于( )


    正确答案:B

  • 第5题:

    知识点:女2岁 A 麻疹
    女,2岁,发热3天,体温39度,流涕,咳重。皮肤出现红色斑丘疹,体温升至40度。颊粘膜粗糙,可见白色斑点。最可能的诊断是
    A.麻疹
    B.风疹
    C.水痘
    D.猩红热
    E.肺炎


    答案:A
    解析:
    该患儿临床表现符合麻疹出疹期特征

  • 第6题:

    女,25岁,发热1周,体温38.5℃~39℃,检查皮肤散布紫癜。颈部及腋下可触及0.5~1.5cm大小淋巴结5~6个,脾肋下3cm,血红蛋白85g/L,白细胞10×109/L,血小板25×10/9L。此病人在发热、头痛、呕吐第2日做脑脊液检查,最可能的发现为()

    • A、脑脊液中性粒细胞增高
    • B、细菌培养阳性
    • C、脑脊液发现结核杆菌
    • D、脑脊液蛋白量显著增高、糖定量减低
    • E、脑脊液白血病细胞增多

    正确答案:D

  • 第7题:

    口腔体温划分低热的范围()

    • A、37~37.2℃
    • B、37.5~37.9℃
    • C、38~38.5℃
    • D、38.5~39℃

    正确答案:B

  • 第8题:

    女,25岁,发热1周,体温38.5℃~39℃,检查皮肤散在紫癜。颈部及腋下可触及0.5~1.5cm大小淋巴结5~6个,脾肋下3cm,血红蛋白85g/L,白细胞10×109/L,血小板25×109/L。 对诊断帮助最大的检查()

    • A、血细菌培养
    • B、白细胞分类
    • C、胸部X线片
    • D、骨髓象检查
    • E、血小板抗体测定

    正确答案:D

  • 第9题:

    单选题
    女,25岁,发热1周,体温38.5℃~39℃,检查皮肤散布紫癜。颈部及腋下可触及0.5~1.5cm大小淋巴结5~6个,脾肋下3cm,血红蛋白85g/L,白细胞10×109/L,血小板25×10/9L。此病人在发热、头痛、呕吐第2日做脑脊液检查,最可能的发现为()
    A

    脑脊液中性粒细胞增高

    B

    细菌培养阳性

    C

    脑脊液发现结核杆菌

    D

    脑脊液蛋白量显著增高、糖定量减低

    E

    脑脊液白血病细胞增多


    正确答案: A
    解析: 中枢神经系统白血病脑脊液压力升高,白细胞数增加,蛋白质增多,而糖定量减少。正常情况下脑脊液中没有白血病细胞,在白血病患者中如果能从脑脊液中检出白血病细胞即可诊断为中枢神经系统白血病,但脑脊液中的白血病细胞检出率并不高。

  • 第10题:

    单选题
    女,25岁,发热1周,体温38.5℃~39℃,检查皮肤散布紫癜。颈部及腋下可触及0.5~1.5cm大小淋巴结5~6个,脾肋下3cm,血红蛋白85g/L,白细胞10×109/L,血小板25×109/L。 对诊断帮助最大的检查()
    A

    血细菌培养

    B

    白细胞分类

    C

    胸部X线片

    D

    骨髓象检查

    E

    血小板抗体测定


    正确答案: D
    解析: 暂无解析

  • 第11题:

    单选题
    发热致体温()℃时应用冰袋降温。
    A

    38℃

    B

    38.5℃

    C

    39℃

    D

    39.5℃

    E

    40℃


    正确答案: D
    解析: 暂无解析

  • 第12题:

    单选题
    女,25岁,发热1周,体温38.5℃~39℃,检查皮肤散布紫癜。颈部及腋下可触及0.5~1.5cm大小淋巴结5~6个,脾肋下3cm,血红蛋白85g/L,白细胞10×109/L,血小板25×109/L。 此患者在治疗3周后,出现高热,头痛、呕吐、Kernig征(+),应采取治疗方案()
    A

    应用广谱抗生素

    B

    链霉素、雷米封、利福平联合治疗

    C

    化疗+鞘内注射MTX

    D

    肾上腺糖皮质激素+先锋霉素

    E

    输血小板


    正确答案: A
    解析: 暂无解析

  • 第13题:

    高热的体温范围为

    A、38.1~38.5℃

    B、38.5~39℃

    C、39.1~41℃

    D、41.1~41.5℃

    E、41.5℃以上


    参考答案:C

  • 第14题:

    高热为体温超过

    A、38℃

    B、38.5℃

    C、39℃

    D、39.5℃

    E、40℃


    参考答案:C

  • 第15题:

    发热致体温()℃时应用冰袋降温。

    A.38℃

    B. 38.5℃

    C.39℃

    D. 39.5℃

    E.40℃


    正确答案:C

  • 第16题:

    女,2岁,发热3天,体温39度,流涕,咳重。皮肤出现红色斑丘疹,体温升至40度。颊粘膜租糙,可见白色斑点。最可能的诊断是

    A.麻疹

    B.风疹

    C.水痘

    D.猩红热

    E.肺炎


    正确答案:A
    该患儿临床表现符合麻疹出疹期特征

  • 第17题:

    患者男,50岁。主诉头痛、发热、乏力、全身酸痛、恶心。面色潮红、皮肤干燥、发烫,呼吸音粗糙,体温38.5℃。

    属于客观资料的信息是
    A.头痛
    B.体温38.5℃
    C.乏力
    D.全身酸痛
    E.恶心

    答案:B
    解析:
    此题属于临床实践类考题,比较简单。根据资料来源不同,可分为客观资料和主观资料。主观资料即患者的主诉,多为患者的主观感受,例如头晕、感到疼痛、感到不舒服等;客观资料是需要通过观察、体格检査或借助医疗仪器、实验室检查获得的,如保护性体位、血压、体温、A细胞上升等。故选B

  • 第18题:

    女,4岁。发热4天,体温39℃,流涕,咳重。皮肤岀现红色斑丘疹,体温升至40℃。颊黏膜粗糙,可见白色斑点。最可能的诊断是()

    • A、麻疹
    • B、风疹
    • C、水痘
    • D、猩红热
    • E、肺炎

    正确答案:A

  • 第19题:

    发热致体温()℃时应用冰袋降温。

    • A、38℃
    • B、38.5℃
    • C、39℃
    • D、39.5℃
    • E、40℃

    正确答案:C

  • 第20题:

    女,25岁,发热1周,体温38.5℃~39℃,检查皮肤散在紫癜。颈部及腋下可触及0.5~1.5cm大小淋巴结5~6个,脾肋下3cm,血红蛋白85g/L,白细胞10×109/L,血小板25×109/L,此病人在发热、头痛、呕吐第2日做脑脊液检查,最可能的发现为()

    • A、脑脊液中性粒细胞增高
    • B、细菌培养阳性
    • C、脑脊液发现结核杆菌
    • D、脑脊液蛋白量显著增高、糖定量减低
    • E、脑脊液白血病细胞增多

    正确答案:D

  • 第21题:

    单选题
    女,25岁,发热1周,体温38.5℃~39℃,检查皮肤散在紫癜。颈部及腋下可触及0.5~1.5cm大小淋巴结5~6个,脾肋下3cm,血红蛋白85g/L,白细胞10×109/L,血小板25×109/L。 对诊断帮助最大的检查()
    A

    血细菌培养

    B

    白细胞分类

    C

    胸部X线片

    D

    骨髓象检查

    E

    血小板抗体测定


    正确答案: D
    解析: 暂无解析

  • 第22题:

    单选题
    女,4岁。发热4天,体温39℃,流涕,咳重。皮肤岀现红色斑丘疹,体温升至40℃。颊黏膜粗糙,可见白色斑点。最可能的诊断是()
    A

    麻疹

    B

    风疹

    C

    水痘

    D

    猩红热

    E

    肺炎


    正确答案: C
    解析: 麻疹是由麻疹病毒引起的传染性呼吸道疾病。可表现呼吸道卡他炎症,发热第2~3天口腔麻疹黏膜斑;皮疹特点为红色斑丘疹,退疹后有色素沉着及细小脱屑;发热3~4天后出疹,出疹期为发热高峰。患儿高热、流涕,皮肤出现红色斑丘疹,出疹时体温升高,且出现白色的麻疹黏膜斑,为典型的麻疹(A对)。风疹(B错):全身症状轻,症状出现后1~2天出疹。水痘(C错)在发病24小时内出现皮疹,皮疹先发于头皮、躯干受压部分,呈向心性分布猩红热(D错):发热1~2天出疹,出疹时高热。肺炎(E错)多有咳嗽咳痰等呼吸道症状。

  • 第23题:

    单选题
    发热伴血小板减少综合征的主要临床表现为发热,体温多在()以上。
    A

    37.3℃

    B

    38℃

    C

    38.5℃

    D

    38.6℃

    E

    39℃


    正确答案: A
    解析: 发热伴血小板减少综合征表现: 潜伏期尚不十分明确,可能为1周~2周。急性起病,主要临床表现为发热医|学教育网收集整理,体温多在38℃以上,重者持续高热,可达40℃以上,部分病例热程可长达10天以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