女,18岁,诉胸骨后疼痛,气促,平卧刺激性咳嗽明显,坐位稍好转,MRI示"右上纵隔7cm×9cm肿块",拟行"纵隔肿瘤切除术"。关于该患者的情况下列叙述正确的是()提示:麻醉结束后20分钟患者出现微弱的自主呼吸,给予新斯的明0.25mg进行拮抗,随之吞咽反射、呛咳反射也呈活跃,四肢活动满意。但在以后90分钟内潮气量始终仅有50ml左右,不得不改为鼻插管送病房进行机械呼吸,148小时后撤离呼吸机。A、由于使用琥珀胆碱,术毕使用肌力恢复不满意时,不可以静脉注射新斯的明B、自主呼吸微弱可能存在肌松药的残余作用或

题目

女,18岁,诉胸骨后疼痛,气促,平卧刺激性咳嗽明显,坐位稍好转,MRI示"右上纵隔7cm×9cm肿块",拟行"纵隔肿瘤切除术"。关于该患者的情况下列叙述正确的是()提示:麻醉结束后20分钟患者出现微弱的自主呼吸,给予新斯的明0.25mg进行拮抗,随之吞咽反射、呛咳反射也呈活跃,四肢活动满意。但在以后90分钟内潮气量始终仅有50ml左右,不得不改为鼻插管送病房进行机械呼吸,148小时后撤离呼吸机。

  • A、由于使用琥珀胆碱,术毕使用肌力恢复不满意时,不可以静脉注射新斯的明
  • B、自主呼吸微弱可能存在肌松药的残余作用或新斯的明拮抗不足
  • C、术前哌替啶与异丙嗪的应用可能导致术后呼吸抑制延长
  • D、术前即有延髓性麻痹及呼吸肌麻痹的患者,甚至可能出现外周肌群肌力完全恢复却仍不易保持呼吸道通畅及正常的自主呼吸
  • E、对延迟拔管患者强调维持术前抗胆碱酯酶药与激素的治疗
  • F、应给予阿托品

相似考题
参考答案和解析
正确答案:B,C,D,E
更多“女,18岁,诉胸骨后疼痛,气促,平卧刺激性咳嗽明显,坐位稍好转,”相关问题
  • 第1题:

    男性,65岁,剧烈咳嗽后突然出现左胸刀割样疼痛,觉气促、不能平卧。体格检查:左侧胸廓稍饱满,左侧触觉语颤减弱,左肺叩诊鼓音,呼吸音较右肺明显减弱。

    为明确诊断下列何种检查最有价值( )
    A.血气分析
    B.心肌酶学检查
    C.X线透视
    D.ECG和心脏彩超

    答案:C
    解析:
    高度怀疑气胸时X线胸片是最重要的诊断方法,可显示肺受压程度,肺内病变情况以及有无胸膜粘连、胸腔积液及纵隔移位等。

  • 第2题:

    女,43岁,近日来咳嗽,痰少,气喘,心悸,活动后症状明显。查体:端坐位,口唇稍发绀,双肺散在哮鸣音,心率100次/分,律齐。用下列哪种药物治疗最合适( )

    • A、毛花苷丙
    • B、呋噻米
    • C、肾上腺素
    • D、阿托品
    • E、氨茶碱

    正确答案:E

  • 第3题:

    患者,女,57岁,因不明原因腰背痛半年就诊,经骨密度测定等确诊为骨质疏松症,以下哪项不会是该患者腰背痛的特点()。

    • A、长久站立或坐位时疼痛可加重
    • B、仰卧休息后疼痛减轻
    • C、日间疼痛较夜间明显
    • D、清晨醒来时疼痛加重
    • E、疼痛程度可因弯腰、咳嗽、用力排便而加重

    正确答案:C

  • 第4题:

    患者女,60岁,因“反复发作进食后胸骨后烧灼样痛6个月”入院。疼痛于饱食、平卧、弯腰、用力、咳嗽等可诱发,而站立位和吞咽后可改善。最可能的诊断是()

    • A、胆管疾病
    • B、心绞痛
    • C、胃炎
    • D、食管裂孔疝
    • E、膈肌麻痹

    正确答案:D

  • 第5题:

    女,18岁,诉胸骨后疼痛,气促,平卧刺激性咳嗽明显,坐位稍好转,MRI示“右上纵隔7cm×9cm肿块”,拟行“纵隔肿瘤切除术”。有关纵隔肿瘤的叙述哪些是正确的()。

    • A、胸腺瘤、畸胎瘤和神经源性肿瘤为纵隔肿瘤前三位
    • B、100%胸腺瘤患者有重症肌无力症状
    • C、大多数为良性,但可恶性变
    • D、纵隔镜检查可直接观察到肿瘤,明确其部位与表面情况
    • E、纵隔肿瘤主要行手术切除治疗
    • F、胸腺瘤的临床症状产生于对周围器官的压迫和肿瘤本身特有的症状——合并综合征

    正确答案:A,C,D,E,F

  • 第6题:

    单选题
    患者女,60岁,因“反复发作进食后胸骨后烧灼样痛6个月”入院。疼痛于饱食、平卧、弯腰、用力、咳嗽等可诱发,而站立位和吞咽后可改善。最可能的诊断是()
    A

    胆管疾病

    B

    心绞痛

    C

    胃炎

    D

    食管裂孔疝

    E

    膈肌麻痹


    正确答案: B
    解析: 暂无解析

  • 第7题:

    问答题
    患者,女,40岁,反复发作右上腹及肩胛部疼痛3年,再发1周入院。曾行B超等诊断为胆囊结石,胆囊炎。查体:腹软,无压痛反跳痛,默菲征阴性,CT及B超提示:胆囊结石,胆囊炎,胆总管不扩张。血常规正常。拟诊胆囊炎,胆囊结石,经消炎解痉治疗,疼痛无明显缓解,疼痛渐加重,平卧后肩胛背区疼痛加重,晚间睡眠差。请疼痛科医师会诊 会诊查体:痛苦面容,神检倦怠,低颈半坐位,颈部活动明显受限,呈被动位,颈后广泛压痛,颈后伸肩背疼痛加剧,C右侧棘旁压痛更明显,压痛疼痛向右肩胛放射,臂丛牵拉征阴性,肱二三头肌腱反射稍弱,双手肌力感觉正常。请提出可能的诊断与辅助检查。

    正确答案: 可能诊断:颈椎病。
    辅助检查:颈椎正侧位片及颈椎MRI。
    解析: 暂无解析

  • 第8题:

    多选题
    患者女,18岁。诉胸骨后疼痛,气促,平卧刺激性咳嗽明显,坐位稍好转,MRI示"右上纵隔7cm×9cm肿块",拟行"纵隔肿瘤切除术"。有关纵隔肿瘤的叙述,正确的是()。
    A

    胸腺瘤、畸胎瘤和神经源性肿瘤发生率居纵隔肿瘤前三位

    B

    100%胸腺瘤患者有重症肌无力症状

    C

    大多数为良性,但可恶性变

    D

    纵隔镜检查可直接观察到肿瘤,明确其部位与表面情况

    E

    纵隔肿瘤主要行手术切除治疗

    F

    胸腺瘤的临床症状产生于对周围器官的压迫和肿瘤本身特有的症状--合并综合征


    正确答案: B,C
    解析: 暂无解析

  • 第9题:

    单选题
    下列哪项不是急性食管炎的症状()
    A

    胸骨后疼痛

    B

    疼痛常放射至后背及肩胛部

    C

    服制酸药物无解痛作用

    D

    常伴高热和咳嗽

    E

    进热食、粗硬食物及刺激性食物时疼痛加重


    正确答案: C
    解析: 急性食管炎无高热及咳嗽

  • 第10题:

    张某,女,70岁,因支气管哮喘急性发作入院治疗,经静脉输入药物2天后病情缓解。今日输液1小时后,患者突然面色苍白、呼吸困难、气促、咳嗽加重、咯粉红色泡沫样痰。需要立即给患者安置的体位是()

    • A、平卧位
    • B、左侧卧位
    • C、头高足低位
    • D、端坐位
    • E、休克卧位

    正确答案:D

  • 第11题:

    [病案分析]患者,男,43岁。自述前2日因大便干结,排便努责后突然出现肛门部剧烈疼痛,行走不便,触之肛门左右两侧各有一樱桃大小的肿物,压痛明显。咳嗽、行走、坐位时疼痛加剧。 专科检查:截石位3、9点肛门缘各有一青紫色圆形肿物,直径约1cm,质稍硬,触痛明显。


    正确答案: 要求:
    ⑴诊断
    血栓性外痔(双侧)
    ⑵病因病理
    因大便秘结,而在排便时用力过猛,致痔外静脉破裂,血块凝结而形成血栓。
    ⑶治则及代表方剂
    治宜清热凉血,用凉血地黄汤加减;
    ⑷外治药物及手术名称
    外治用苦参汤洗,外敷黄连膏。手术名称为血栓外痔剥离术。
    评分标准:本题为20分。要求⑴占6分,只答血栓性外痔得3分;要求⑵占4分;要求⑶占5分,其中治则、代表方剂各占2.5分;要求⑷占5分,其中外治药物、手术名称各占2.5分。

  • 第12题:

    患者,女,56岁,在输液过程中突然出现咳嗽,伴有泡沫血痰,心慌、气促不能平卧。请判断病人发生了何种情况?如何护理?


    正确答案: 病人出现了心衰肺水肿。
    (1)立即停止输液,使病人端坐双腿下垂,以减少静脉回流,减轻心脏负担。
    (2)通知医生,加压给氧,湿化瓶中加入20%~30%乙醇湿化氧气。
    (3)按医嘱使用镇静剂、血管扩张药物和强心剂。
    (4)四肢轮扎止血带阻断静脉回流。

  • 第13题:

    女,18岁,诉胸骨后疼痛,气促,平卧刺激性咳嗽明显,坐位稍好转,MRI示“右上纵隔7cm×9cm肿块”,拟行“纵隔肿瘤切除术”。入院后进一步检查表明患者为重症肌无力合并胸腺瘤,拟行“胸腺瘤切除术”,下列有关重症肌无力的麻醉前处理哪些正确()。

    • A、麻醉前应重点检查有无延髓支配肌群受累
    • B、应用抗胆碱酯酶药物、激素及免疫抑制剂
    • C、术前借助肌肉松弛监测仪测试神经-肌肉传递功能有助于了解肌无力的程度,为合理选用肌肉松弛药提供依据
    • D、术前镇静剂的使用应以能镇静但又不抑制呼吸为原则,保持病人情绪稳定
    • E、多数病人不需做肺功能测验

    正确答案:A,B,C,D

  • 第14题:

    女,18岁,诉胸骨后疼痛,气促,平卧刺激性咳嗽明显,坐位稍好转,MRI示"右上纵隔7cm×9cm肿块",拟行"纵隔肿瘤切除术"。针对该类患者的麻醉处理正确的是()。提示:该患者麻醉前1小时肌注哌替啶50mg、异丙嗪25mg。使用氯化琥珀胆碱于气管插管及静吸复合麻醉维持并实行控制呼吸。

    • A、麻醉前常规给予小剂量阿托品
    • B、氯化琥珀胆碱应绝对禁止使用
    • C、应足量使用非去极化肌松药
    • D、术毕使用非去极化肌松药肌力恢复不满意时,可静脉注射新斯的明
    • E、吸入麻醉剂有箭毒样作用,可能增强术后病人的呼吸麻痹
    • F、氯胺酮无肌松作用,止痛效果好,麻醉诱导时选用氯胺酮可使麻醉诱导期循环功能更加平稳
    • G、硬膜外麻醉+全身麻醉具有较完善的局部镇痛和肌松作用,并能降低病人应激反应

    正确答案:A,D,E,F,G

  • 第15题:

    单选题
    张某,女,70岁,因支气管哮喘急性发作入院治疗,经静脉输入药物2天后病情缓解。今日输液1小时后,患者突然面色苍白、呼吸困难、气促、咳嗽加重、咯粉红色泡沫样痰。需要立即给患者安置的体位是()
    A

    平卧位

    B

    左侧卧位

    C

    头高足低位

    D

    端坐位

    E

    休克卧位


    正确答案: E
    解析: 暂无解析

  • 第16题:

    单选题
    女,43岁,近日来咳嗽,痰少,气喘,心悸,活动后症状明显。查体:端坐位,口唇稍发绀,双肺散在哮鸣音,心率100次/分,律齐。用下列哪种药物治疗最合适( )
    A

    毛花苷丙

    B

    呋噻米

    C

    肾上腺素

    D

    阿托品

    E

    氨茶碱


    正确答案: D
    解析: 暂无解析

  • 第17题:

    多选题
    女,18岁,诉胸骨后疼痛,气促,平卧刺激性咳嗽明显,坐位稍好转,MRI示“右上纵隔7cm×9cm肿块”,拟行“纵隔肿瘤切除术”。入院后进一步检查表明患者为重症肌无力合并胸腺瘤,拟行“胸腺瘤切除术”,下列有关重症肌无力的麻醉前处理哪些正确()。
    A

    麻醉前应重点检查有无延髓支配肌群受累

    B

    应用抗胆碱酯酶药物、激素及免疫抑制剂

    C

    术前借助肌肉松弛监测仪测试神经-肌肉传递功能有助于了解肌无力的程度,为合理选用肌肉松弛药提供依据

    D

    术前镇静剂的使用应以能镇静但又不抑制呼吸为原则,保持病人情绪稳定

    E

    多数病人不需做肺功能测验


    正确答案: A,B,C,D
    解析: 暂无解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