患者,女性,33岁,因吃刺激性食物时双颊疼痛1年多就诊。查体见双颊较大面积珠光色白纹,右颊伴直径约2cm糜烂面,周围无放射状白纹;余口腔黏膜未见异常;皮肤(一)。下列符合本病的组织病理学特点的一项是()A、棘层松解,上皮内疱B、淋巴细胞在血管周围浸润C、固有层中密集的淋巴细胞呈带状浸润D、-上皮细胞内水肿,胞核固缩或消失,出现空泡性变E、出现以上皮样细胞为主的结节

题目

患者,女性,33岁,因吃刺激性食物时双颊疼痛1年多就诊。查体见双颊较大面积珠光色白纹,右颊伴直径约2cm糜烂面,周围无放射状白纹;余口腔黏膜未见异常;皮肤(一)。下列符合本病的组织病理学特点的一项是()

  • A、棘层松解,上皮内疱
  • B、淋巴细胞在血管周围浸润
  • C、固有层中密集的淋巴细胞呈带状浸润
  • D、-上皮细胞内水肿,胞核固缩或消失,出现空泡性变
  • E、出现以上皮样细胞为主的结节

相似考题
更多“患者,女性,33岁,因吃刺激性食物时双颊疼痛1年多就诊。查体见双”相关问题
  • 第1题:

    四十岁女性,双颊糜烂、疼痛3个月,进食刺激性食物时疼痛加剧。查体:双颊可见大面积珠光白色条纹,条纹间及四周黏膜充血,可见1cm×1cm大小糜烂,覆盖灰白色假膜。临床诊断最有可能是()。

    • A、盘状红斑狼疮
    • B、口腔扁平苔藓
    • C、颊癌
    • D、多形性红斑
    • E、口腔梅毒

    正确答案:B

  • 第2题:

    患者,女性,33岁,因吃刺激性食物时双颊疼痛1年多就诊。查体见双颊较大面积珠光色白纹,右颊伴直径约2cm糜烂面,周围无放射状白纹;余口腔黏膜未见异常;皮肤(一)。下列符合本病的组织病理学特点的一项是()

    • A、棘层松解,上皮内疱
    • B、淋巴细胞在血管周围浸润
    • C、固有层中密集的淋巴细胞呈带状浸润
    • D、-上皮细胞内水肿,胞核固缩或消失,出现空泡性变
    • E、出现以上皮样细胞为主的结节

    正确答案:C

  • 第3题:

    单选题
    患者,女性,33岁,因吃刺激性食物时双颊疼痛1年多就诊。查体见双颊较大面积珠光色白纹,右颊伴直径约2cm糜烂面,周围无放射状白纹;余口腔黏膜未见异常;皮肤(-)。本病病损的最好发部位为()。
    A

    口底黏膜

    B

    唇黏膜

    C

    颊黏膜

    D

    舌背黏膜

    E

    牙龈


    正确答案: C
    解析: 暂无解析

  • 第4题:

    单选题
    四十岁女性,双颊糜烂、疼痛3个月,进食刺激性食物时疼痛加剧。查体:双颊可见大面积珠光白色条纹,条纹间及四周黏膜充血,可见1cm×1cm大小糜烂,覆盖灰白色假膜。应嘱咐患者避免下列哪一项()。
    A

    缓解精神压力

    B

    充分休息

    C

    服用大量抗生素

    D

    药完复诊

    E

    戒烟、戒酒


    正确答案: E
    解析: 暂无解析

  • 第5题:

    患者,女性,33岁,因吃刺激性食物时双颊疼痛1年多就诊。查体见双颊较大面积珠光色白纹,右颊伴直径约2cm糜烂面,周围无放射状白纹;余口腔黏膜未见异常;皮肤(一)。本病病损的最好发部位为()

    • A、口底黏膜
    • B、唇黏膜
    • C、颊黏膜
    • D、舌背黏膜
    • E、牙龈

    正确答案:C

  • 第6题:

    患者,女性,33岁,因吃刺激性食物时双颊疼痛1年多就诊。查体见双颊较大面积珠光色白纹,右颊伴直径约2cm糜烂面,周围无放射状白纹;余口腔黏膜未见异常;皮肤(一)。该患者的诊断最可能是()

    • A、天疤疮
    • B、OLP
    • C、状红斑狼疮
    • D、多形性红斑
    • E、口腔红斑

    正确答案:B

  • 第7题:

    单选题
    四十岁女性,双颊糜烂、疼痛3个月,进食刺激性食物时疼痛加剧。查体:双颊可见大面积珠光白色条纹,条纹间及四周黏膜充血,可见1cm×1cm大小糜烂,覆盖灰白色假膜。该病目前的治疗原则不包括()。
    A

    彻底根治

    B

    防止继发感染

    C

    缓解症状

    D

    密切观察,防止癌变

    E

    促进黏膜愈合


    正确答案: A
    解析: 暂无解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