患者男性,78岁,既往慢性阻塞性肺病20余年,突发神志不清5小时来院。血气分析提示Ⅱ型呼吸衰竭,于急诊经口气管插管呼吸机辅助通气,气道分泌物较多,测得气道阻力为25cmHO/1,下列哪项处理是不对的()A、气管内加强吸痰B、雾化吸入支气管扩张药C、气道湿化D、调整呼吸机模式,改为容量控制通气E、加用氨茶碱和激素

题目

患者男性,78岁,既往慢性阻塞性肺病20余年,突发神志不清5小时来院。血气分析提示Ⅱ型呼吸衰竭,于急诊经口气管插管呼吸机辅助通气,气道分泌物较多,测得气道阻力为25cmHO/1,下列哪项处理是不对的()

  • A、气管内加强吸痰
  • B、雾化吸入支气管扩张药
  • C、气道湿化
  • D、调整呼吸机模式,改为容量控制通气
  • E、加用氨茶碱和激素

相似考题
更多“患者男性,78岁,既往慢性阻塞性肺病20余年,突发神志不清5小时”相关问题
  • 第1题:

    患者男性,78岁,既往慢性阻塞性肺病20余年,突发神志不清5小时来院。血气分析提示Ⅱ型呼吸衰竭,于急诊经口气管插管呼吸机辅助通气,气道分泌物较多,测得气道阻力为25cmH2O/1,下列哪项处理是不对的()

    • A、气管内加强吸痰
    • B、雾化吸入支气管扩张药
    • C、气道湿化
    • D、调整呼吸机模式,改为容量控制通气
    • E、加用氨茶碱和激素

    正确答案:D

  • 第2题:

    慢性阻塞性肺病患者常出现呼吸困难,为什么?


    正确答案:⑴慢性阻塞性肺病(COPD)是由肺气肿或慢性支气管炎所致的持续性气道阻塞。它的特征性病变是气流受限,是小气道病变和肺实质破坏共同作用的结果;
    ⑵这两种情况都会导致呼吸时气道阻力增加;
    ⑶正常情况下,肺泡簇与小气道(细支气管)相连,形成固定的结构并保持气道开放。肺气肿时,肺泡壁被毁损,导致细支气管的支撑结构丧失,呼气时细支气管出现塌陷;
    ⑷慢性支气管炎患者存在小气道壁瘢痕形成、肿胀,以及由粘液和平滑肌收缩造成支气管部分狭窄。从而影响机体交换,所以会出现呼吸困难。

  • 第3题:

    单选题
    男性,66岁,因突发右侧胸痛2小时伴呼吸困难、大汗就诊,既往有慢性支气管炎10余年,吸烟史30余年。体检:口唇发绀,右肺呼吸音消失,P2>A2,三尖瓣区可闻及收缩期杂音,肝肋下3cm,双下肢凹陷性水肿。该患者最可能的诊断是()。
    A

    慢性阻塞性肺病,自发性气胸

    B

    慢性阻塞性肺病并发肺栓塞

    C

    慢性支气管炎

    D

    急性肺源性心脏病

    E

    急性心肌梗死


    正确答案: D
    解析: 暂无解析

  • 第4题:

    男性,56岁,因突发"右侧胸痛2小时伴呼吸困难、大汗"来诊,既往有慢性支气管炎10余年,吸烟30余年。体检:唇发绀,右肺呼吸音消失,P2>A,三尖瓣区闻及收缩期杂音,肝肋下3cm,双下肢可凹性水肿,最可能的诊断是()

    • A、慢性阻塞性肺病、自发性气胸
    • B、慢性阻塞性肺病并发肺栓塞
    • C、慢性支气管炎、干性胸膜炎
    • D、右室梗塞
    • E、急性肺源性心脏病

    正确答案:A

  • 第5题:

    单选题
    男性,56岁,因突发"右侧胸痛2小时伴呼吸困难、大汗"来诊,既往有慢性支气管炎10余年,吸烟30余年。体检:唇发绀,右肺呼吸音消失,P2>A,三尖瓣区闻及收缩期杂音,肝肋下3cm,双下肢可凹性水肿,最可能的诊断是()
    A

    慢性阻塞性肺病、自发性气胸

    B

    慢性阻塞性肺病并发肺栓塞

    C

    慢性支气管炎、干性胸膜炎

    D

    右室梗塞

    E

    急性肺源性心脏病


    正确答案: D
    解析: 暂无解析

  • 第6题:

    单选题
    患者,男性,78岁。既往慢性阻塞性肺疾病20余年,突发神志不清5小时来院。血气分析提示Ⅱ型呼吸衰竭,于急诊经口气管插管呼吸机辅助通气,气道分泌物较多,测得气道阻力为25cmH2O/L,下列处理不对的是()
    A

    气管内加强吸痰

    B

    雾化吸入支气管扩张药

    C

    气道湿化

    D

    调整呼吸机模式,改为容量控制通气

    E

    加用氨茶碱和激素


    正确答案: C
    解析: 气道阻力与气道压力和气体流速有关,并与气道长度和管径等密切相关。其正常值为每秒1~3cmH2O·s/L,气道阻力增加反映了气道内分泌物增多、支气管痉挛等,因此吸痰、雾化、解痉及抗感染等都有助于降低气道阻力,当气道阻力大于25~30cmH2O·s(2.5~3.0kPa),应选用压力控制(PCV)、压力支持(PSV)或双相压力通气(BIPAP)的通气方式,以降低气道压及改善肺内气体分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