更多“试述呼吸衰竭的临床表现。”相关问题
  • 第1题:

    1.呼吸衰竭分为哪两型? 2.试述慢性呼吸衰竭的处理原则。 复习思考题: 1.试述支气管哮喘的临床特征。 2.如何鉴别支气管哮喘与心源性哮喘。 3.试述支气管哮喘急性发作期的治疗。


    正确答案:

  • 第2题:

    试述引起呼吸衰竭的原因。


    正确答案: 呼吸衰竭是由肺通气障碍或/和肺换气功能障碍所致。
    (1)肺通气功能障碍:①限制性通气不足、呼吸肌活动障碍,胸廓和肺的顺应性降低以及胸腔积液和气胸等原因均可引起吸气时肺泡的扩张受限制,导致肺泡通气不足。②阻塞性通气不足:常因气道狭窄或阻塞引起通气不足。
    (2)气体交换障碍:①弥散障碍:可因肺泡膜面积减少、肺泡膜厚度增加造成气体弥散障碍。②肺泡通气与血流比例失调:肺的总通气虽正常,但肺通气或/和血流不均匀,造成肺泡通气与血流比例失调,也可引起气体交换障碍,导致呼吸衰竭,这是肺部疾患引起呼吸衰竭最常见最主要的机制。

  • 第3题:

    什么叫呼吸衰竭?试述呼吸衰竭的血气诊断标准、分型及氧疗的原则。


    正确答案: 呼吸衰竭是指由于各种原因引起的肺通气或换气功能严重障碍,以致不能进行有效的气体交换,导致缺氧,并伴有(或不伴)二氧化碳潴留引起的一系列生理功能或代谢紊乱的临床综合征。
    血气诊断标准:在海平面大气压下,静息条件呼吸室内空气,排除肺或心内分流和排出量降低因素后,PaO2<7.89kPa(60mmHg)伴(或不伴)PaCO2>6.65kPa(50mmHg)。
    临床分型:根据血气改变,将呼衰分为两型:
    Ⅰ型呼衰:又称低氧血症型,PaO2<7.89kPa,PaCO2正常或轻度下降。可给予高浓度氧疗,以纠正缺氧。
    Ⅱ型呼衰:又称高碳酸血症型,既有缺氧,又有二氧化碳潴留,PaO2<7.89kPa,伴PaCO2>6.65kPa。此型患者常有明显的二氧化碳潴留,二氧化碳对呼吸中枢已失去刺激作用,因而缺氧就成为维持呼吸的惟一动力,若给予吸入高浓度氧纠正缺氧,则缺氧对颈动脉窦及主动脉体化学感受器的刺激减弱或消失,呼吸中枢兴奋性降低,呼吸变浅、慢、甚至停止,通气量下降,加重二氧化碳潴留;故应采用低浓度(低流量)持续给氧。

  • 第4题:

    试述呼吸衰竭的临床表现。


    正确答案:呼吸衰竭的临床表现有:呼吸困难,发绀,精神神经症状,血液循环系统症状,消化系统和泌尿系统症状。

  • 第5题:

    问答题
    何谓呼吸衰竭?试述引起呼吸衰竭常见的原因。

    正确答案: 呼吸衰竭是指由于外呼吸功能严重障碍,以致在静息时动脉血氧分压低于正常范围,伴有或不伴有二氧化碳分压增高的病理过程。其原因如下:(1)肺通气功能障碍:①限制性通气不足;②阻塞性通气不足。(2)气体交换障碍:①气体弥散障碍;②肺泡通气与血流比例失调。
    解析: 暂无解析

  • 第6题:

    问答题
    试述肺水肿引起呼吸衰竭的机制。

    正确答案: ①肺间质水肿使弥散面积减少和弥散距离扩大而造成弥散障碍;
    ②肺泡水肿使通气减少而血流量未相应减少,使通气/血流比例下降,即静脉血掺杂,引起呼吸衰竭;
    ③水肿液稀释肺泡表面活性物质及阻塞气道,分别可产生限制性通气和阻塞性通气不足。
    解析: 暂无解析

  • 第7题:

    问答题
    什么叫呼吸衰竭?试述呼吸衰竭的血气诊断标准、分型及氧疗的原则。

    正确答案: 呼吸衰竭是指由于各种原因引起的肺通气或换气功能严重障碍,以致不能进行有效的气体交换,导致缺氧,并伴有(或不伴)二氧化碳潴留引起的一系列生理功能或代谢紊乱的临床综合征。
    血气诊断标准:在海平面大气压下,静息条件呼吸室内空气,排除肺或心内分流和排出量降低因素后,PaO2<7.89kPa(60mmHg)伴(或不伴)PaCO2>6.65kPa(50mmHg)。
    临床分型:根据血气改变,将呼衰分为两型:
    Ⅰ型呼衰:又称低氧血症型,PaO2<7.89kPa,PaCO2正常或轻度下降。可给予高浓度氧疗,以纠正缺氧。
    Ⅱ型呼衰:又称高碳酸血症型,既有缺氧,又有二氧化碳潴留,PaO2<7.89kPa,伴PaCO2>6.65kPa。此型患者常有明显的二氧化碳潴留,二氧化碳对呼吸中枢已失去刺激作用,因而缺氧就成为维持呼吸的惟一动力,若给予吸入高浓度氧纠正缺氧,则缺氧对颈动脉窦及主动脉体化学感受器的刺激减弱或消失,呼吸中枢兴奋性降低,呼吸变浅、慢、甚至停止,通气量下降,加重二氧化碳潴留;故应采用低浓度(低流量)持续给氧。
    解析: 暂无解析

  • 第8题:

    问答题
    简述呼吸衰竭的临床表现。

    正确答案:
    解析:

  • 第9题:

    问答题
    试述COPD与呼吸衰竭的关系。

    正确答案: COPD是引起慢性呼吸衰竭最常见的原因
    ①阻塞性通气障碍因炎细胞浸润、充血、水肿、黏液腺及杯状细胞增殖、肉芽组织增生引起的支气管壁肿胀;因气道高反应性、炎症介质作用引起的支气管痉挛;因黏液分泌多、纤毛细胞损伤引起的支气管堵塞;因小气道阻塞、肺泡弹性回缩力降低引起的气道等压点上移;
    ②限制性通气障碍因型上皮细胞受损及表面活性物质消耗过多引起的肺泡表面活性物质减少;因营养不良、缺氧、酸中毒、呼吸肌疲劳引起呼吸肌衰竭;
    ③弥散功能障碍因肺泡壁损伤引起的肺泡弥散面积减少和肺泡膜炎性增厚;
    ④肺泡通气与血流比例失调因气道阻塞不均引起的部分肺泡低通气,因微血栓形成引起的部分肺泡低血流。
    解析: 暂无解析

  • 第10题:

    试述周围性呼吸衰竭的临床表现。


    正确答案:周围性呼吸衰竭的主要临床表现:呼吸困难,早期多为浅促呼吸,以后呼吸乏力而呼吸节律整齐,周围性呼吸衰竭一般多伴有中枢性呼吸衰竭。

  • 第11题:

    何谓呼吸衰竭?试述引起呼吸衰竭常见的原因。


    正确答案: 呼吸衰竭是指由于外呼吸功能严重障碍,以致在静息时动脉血氧分压低于正常范围,伴有或不伴有二氧化碳分压增高的病理过程。其原因如下:(1)肺通气功能障碍:①限制性通气不足;②阻塞性通气不足。(2)气体交换障碍:①气体弥散障碍;②肺泡通气与血流比例失调。

  • 第12题:

    试述COPD与呼吸衰竭的关系。


    正确答案:COPD是引起慢性呼吸衰竭最常见的原因
    ①阻塞性通气障碍因炎细胞浸润、充血、水肿、黏液腺及杯状细胞增殖、肉芽组织增生引起的支气管壁肿胀;因气道高反应性、炎症介质作用引起的支气管痉挛;因黏液分泌多、纤毛细胞损伤引起的支气管堵塞;因小气道阻塞、肺泡弹性回缩力降低引起的气道等压点上移;
    ②限制性通气障碍因型上皮细胞受损及表面活性物质消耗过多引起的肺泡表面活性物质减少;因营养不良、缺氧、酸中毒、呼吸肌疲劳引起呼吸肌衰竭;
    ③弥散功能障碍因肺泡壁损伤引起的肺泡弥散面积减少和肺泡膜炎性增厚;
    ④肺泡通气与血流比例失调因气道阻塞不均引起的部分肺泡低通气,因微血栓形成引起的部分肺泡低血流。

  • 第13题:

    问答题
    试述Ⅰ型呼吸衰竭与Ⅱ型呼吸衰竭的血液气体分析特点。

    正确答案: Ⅰ型呼吸衰竭只有动脉血氧分压降低,不伴有动脉血二氧化碳升高,故又称低氧血症型;Ⅰ型呼吸衰竭,既有动脉血氧分压降低,又伴有动脉血二氧化碳分压升高,故又称高碳酸血症型呼吸衰竭。
    解析: 暂无解析

  • 第14题:

    问答题
    试述呼吸衰竭导致右心衰竭的机制。

    正确答案: ⑴血液H+浓度过高,引起肺小动脉收缩,肺动脉压升高增大右心后负荷。
    ⑵肺血管壁增厚和硬化,管腔变窄,形成持久肺肺动脉压高压。
    ⑶慢性缺氧刺激肾脏和骨髓使红细胞增多,血液粘滞度增高,肺循环阻力增大。
    ⑷肺毛细血管受压、破坏和减少,毛细血管内皮细胞肿胀或微血栓形成等,均是肺动脉高压的病因。
    ⑸呼吸困难时,用力吸气胸内压异常降低,增加右心收缩负荷,用力呼气时胸内压异常增高,限制心脏舒张。
    ⑹缺氧、高碳酸血症、高钾血症降低心肌舒缩功能。
    解析: 暂无解析

  • 第15题:

    问答题
    试述呼吸衰竭的临床表现。

    正确答案: 呼吸衰竭的临床表现有:呼吸困难,发绀,精神神经症状,血液循环系统症状,消化系统和泌尿系统症状。
    解析: 暂无解析

  • 第16题:

    问答题
    试述呼吸衰竭的处理原则。

    正确答案: 呼吸衰竭的处理原则是:在保持呼吸道通畅的条件下,迅速纠正缺氧和二氧化碳潴留,纠正酸碱失衡和代谢紊乱,防治多器官功能受损,积极治疗原发病,消除诱因,预防和治疗并发症。
    解析: 暂无解析

  • 第17题:

    问答题
    试述急性呼吸衰竭的治疗原则和护理措施。

    正确答案:
    解析:

  • 第18题:

    问答题
    试述周围性呼吸衰竭的临床表现。

    正确答案: 周围性呼吸衰竭的主要临床表现:呼吸困难,早期多为浅促呼吸,以后呼吸乏力而呼吸节律整齐,周围性呼吸衰竭一般多伴有中枢性呼吸衰竭。
    解析: 暂无解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