肺内病灶体层摄影的用途()A、显示肺内肿块并确定其部位和性质B、确定病灶内有无空洞及空洞性质C、显示肺部病变与支气管的关系D、显示肺门纵隔淋巴结肿大和肿块E、以上都是

题目

肺内病灶体层摄影的用途()

  • A、显示肺内肿块并确定其部位和性质
  • B、确定病灶内有无空洞及空洞性质
  • C、显示肺部病变与支气管的关系
  • D、显示肺门纵隔淋巴结肿大和肿块
  • E、以上都是

相似考题
更多“肺内病灶体层摄影的用途()”相关问题
  • 第1题:

    关于体层摄影中体层厚度的概念,正确的叙述为

    A.病灶的大小即为体层厚度

    B.病灶中心到边缘的距离

    C.病灶中心到床面的距离

    D.被照部位的体厚的一半

    E.体层片上成像清晰的组织厚度


    正确答案:E

  • 第2题:

    体层摄影中体层面是指A.X线管运动轨迹平面B.欲选成像层面C.病灶所在层面SX

    体层摄影中体层面是指

    A.X线管运动轨迹平面

    B.欲选成像层面

    C.病灶所在层面

    D.胶片所在平面

    E.床面


    正确答案:B
    体层摄影中体层面是指欲选成像层面,体层面又称指定层。

  • 第3题:

    体层摄影层间距的确定,与下列哪项关系不大:()

    • A、病灶的形态
    • B、病灶的大小
    • C、被照体厚度
    • D、病灶的密度
    • E、照射角的大小

    正确答案:D

  • 第4题:

    怎样分析肺部病灶体层摄影片?


    正确答案: 在分析病灶体层摄影片之前,首先应评价X线照片的质量,如体层面是否合适,对比度和清晰度是否满意等。假如体层面不在病灶中心而在病灶边缘,条件又不合适,病灶阴影还不如平片清楚,那么根据这样的体层片做诊断就容易发生错误。我们认为这一点非常重要。一张合适的球形病灶体层片,应具备以下条件:
    1、在通过病灶中心的体层片上病灶的最大径应大于平片上的球形病灶的最大径,不能小于平片上的球形病灶的最大径;
    2、病灶与肺野有良好的对比度;
    3、病灶轮廓和内部结构比平片清楚;
    4、包括一定范围的病灶周围肺组织。
    分析体层片上球形病灶阴影时,第一要把每一张体层片X线所见搞清楚,第二要把各体层片上X线所见联系起来,第三要把体层片所见与平片所见结合起来。只有这样才能得出正确结论。在分析每张病灶体层时要观察一下几项:
    (1)病灶:
    形态:如结节状、肿块状、不规则浸润或有2~3个或更多的小结节构成的病灶。
    密度:均匀或不均匀,有无充气支气管象,有无空洞和钙化。
    边缘:清楚或模糊,有无凹凸不平等表现,有无分叶,有无小锯齿状或光芒状边缘。
    (2)病灶周围变化:
    是否有周围纹理变形、增多或减少,纹理是否增宽,病灶与肺门之间有无条索状阴影。
    病灶附近有无胸膜凹陷或增厚。
    病灶附近支气管有无异常。
    病灶周围有无卫星病灶。
    为了说明各观察项目的重要意义,可举肺癌为例,据文献报导,周围型肺癌有以下特点:
    (1)瘤灶:
    形态:不规则形状,有时可见病灶由2~3个小结节构成,进而融合成为一个瘤灶。
    密度:不均匀为68%,均匀为32%;溶解占8.5%(见于直径2.5cm以上球灶)。
    边缘:不清楚88%,多弧边为81%,小锯齿、光芒状占65%。
    (2)瘤灶周围变化:肿瘤周围纹理有变化占71%。胸膜肥厚为59%,胸膜凹陷占20.4%,肿瘤附近胸膜肥厚占33%。
    在日常诊断工作中,初学者分析病灶层时,往往仅把注意力集中于找空洞、钙化和分叶边缘上,毫无疑问,这些方面是比较重要的,但对于其他方面也不能忽视。

  • 第5题:

    纵隔旁肺内孤立性结节针刺活检术,应选用的导向方法为()

    • A、X线体层摄影
    • B、超声
    • C、CT
    • D、MRI
    • E、DSA

    正确答案:C

  • 第6题:

    填空题
    肺部正位体层摄影时的定层为在侧位胸片上,测量(),作为中心层体层深度,并根据病灶大小和厚度,决定(),还可以根据病灶所在肺段的()取层。体层方式为(),病灶直径小于2cm者,可选用()。也可选用()轨迹。

    正确答案: 病灶中心至背部皮肤的距离,摄取张数,具体深度,直线30°~40°,直线10°~15°,椭圆、弧线
    解析: 暂无解析

  • 第7题:

    单选题
    体层摄影中选择层间距大小的依据是()
    A

    被照体的厚度

    B

    被照体的密度

    C

    被检病灶大小

    D

    照射角的大小

    E

    体层面的深度


    正确答案: D
    解析: 暂无解析

  • 第8题:

    单选题
    发现肺内小病灶最好的检查方法是()
    A

    USG

    B

    MRI

    C

    CT

    D

    X线正、侧位片

    E

    X线体层片


    正确答案: A
    解析: 暂无解析

  • 第9题:

    单选题
    X线体层摄影与CT的区别有()
    A

    体层摄影成像慢

    B

    体层摄影无法连续获得断层

    C

    体层摄影射线束与成像层面垂直

    D

    体层摄影图像易受其他组织干扰

    E

    以上都是


    正确答案: E
    解析: 暂无解析

  • 第10题:

    关于影响体层摄影中层间距的因素,错误的是

    A.被照体厚度

    B.病灶的形态

    C.病灶的大小

    D.病灶的密度

    E.照射角大小


    正确答案:D

  • 第11题:

    体层摄影中选择层间距大小的依据是()

    • A、被照体的厚度
    • B、被照体的密度
    • C、被检病灶大小
    • D、照射角的大小
    • E、体层面的深度

    正确答案:C

  • 第12题:

    球形病灶用直线或椭圆形轨迹,长条形病灶用圆形或与之垂直的直线形轨迹进行体层摄影。


    正确答案:正确

  • 第13题:

    发现肺内小病灶最好的检查方法是()

    • A、USG
    • B、MRI
    • C、CT
    • D、X线正、侧位片
    • E、X线体层片

    正确答案:C

  • 第14题:

    肺内病灶体层摄影的用途()

    • A、显示肺内肿块并确定其部位和性质
    • B、确定病灶内有无空洞及空洞性质
    • C、显示肺部病变与支气管的关系
    • D、显示肺门纵隔淋巴结肿大和肿块
    • E、以上都是

    正确答案:E

  • 第15题:

    单选题
    体层摄影层间距的确定,与下列哪项关系不大:()
    A

    病灶的形态

    B

    病灶的大小

    C

    被照体厚度

    D

    病灶的密度

    E

    照射角的大小


    正确答案: E
    解析: 暂无解析

  • 第16题:

    单选题
    肺内病灶体层摄影的用途()
    A

    显示肺内肿块并确定其部位和性质

    B

    确定病灶内有无空洞及空洞性质

    C

    显示肺部病变与支气管的关系

    D

    显示肺门纵隔淋巴结肿大和肿块

    E

    以上都是


    正确答案: D
    解析: 暂无解析

  • 第17题:

    问答题
    怎样分析肺部病灶体层摄影片?

    正确答案: 在分析病灶体层摄影片之前,首先应评价X线照片的质量,如体层面是否合适,对比度和清晰度是否满意等。假如体层面不在病灶中心而在病灶边缘,条件又不合适,病灶阴影还不如平片清楚,那么根据这样的体层片做诊断就容易发生错误。我们认为这一点非常重要。一张合适的球形病灶体层片,应具备以下条件:
    1、在通过病灶中心的体层片上病灶的最大径应大于平片上的球形病灶的最大径,不能小于平片上的球形病灶的最大径;
    2、病灶与肺野有良好的对比度;
    3、病灶轮廓和内部结构比平片清楚;
    4、包括一定范围的病灶周围肺组织。
    分析体层片上球形病灶阴影时,第一要把每一张体层片X线所见搞清楚,第二要把各体层片上X线所见联系起来,第三要把体层片所见与平片所见结合起来。只有这样才能得出正确结论。在分析每张病灶体层时要观察一下几项:
    (1)病灶:
    形态:如结节状、肿块状、不规则浸润或有2~3个或更多的小结节构成的病灶。
    密度:均匀或不均匀,有无充气支气管象,有无空洞和钙化。
    边缘:清楚或模糊,有无凹凸不平等表现,有无分叶,有无小锯齿状或光芒状边缘。
    (2)病灶周围变化:
    是否有周围纹理变形、增多或减少,纹理是否增宽,病灶与肺门之间有无条索状阴影。
    病灶附近有无胸膜凹陷或增厚。
    病灶附近支气管有无异常。
    病灶周围有无卫星病灶。
    为了说明各观察项目的重要意义,可举肺癌为例,据文献报导,周围型肺癌有以下特点:
    (1)瘤灶:
    形态:不规则形状,有时可见病灶由2~3个小结节构成,进而融合成为一个瘤灶。
    密度:不均匀为68%,均匀为32%;溶解占8.5%(见于直径2.5cm以上球灶)。
    边缘:不清楚88%,多弧边为81%,小锯齿、光芒状占65%。
    (2)瘤灶周围变化:肿瘤周围纹理有变化占71%。胸膜肥厚为59%,胸膜凹陷占20.4%,肿瘤附近胸膜肥厚占33%。
    在日常诊断工作中,初学者分析病灶层时,往往仅把注意力集中于找空洞、钙化和分叶边缘上,毫无疑问,这些方面是比较重要的,但对于其他方面也不能忽视。
    解析: 暂无解析

  • 第18题:

    单选题
    影响体层摄影层内组织清晰度的因素不包括()
    A

    焦点大小

    B

    增感屏质量

    C

    放大率

    D

    机械装置精度

    E

    病灶的形状


    正确答案: D
    解析: 暂无解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