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4、育雏温度偏低,雏鸡行动缓慢,身体发抖,食欲不好,大量饮水。

题目

14、育雏温度偏低,雏鸡行动缓慢,身体发抖,食欲不好,大量饮水。


相似考题
参考答案和解析
错误
更多“14、育雏温度偏低,雏鸡行动缓慢,身体发抖,食欲不好,大量饮水。”相关问题
  • 第1题:

    育雏温度适宜的情况有()。

    • A、雏鸡表现活泼
    • B、食欲良好
    • C、饮水较多
    • D、张口呼吸
    • E、鸡群满天星形工分布

    正确答案:A,B,E

  • 第2题:

    雏鸡前3天的育雏温度是()℃

    • A、30-32
    • B、33-35
    • C、36-38
    • D、38-40

    正确答案:B

  • 第3题:

    雏鸡有哪些生理特点、根据特点在育雏过程中应采取相应什么措施?


    正确答案: 1生长发育迅速。育雏期的日粮中营养物质的需要量必须严格按照营养标准予以满足,不仅要提高蛋白质水平,还要求氨基酸平衡,并且保证恰当的能量水平,配置营养丰富的全家日粮。
    2体温调节机能弱。初生的幼雏体小娇嫩,大脑的体温调节机能还没有完全发育完善,自体产热能力也较弱,雏鸡对环境温度适应力很低,既怕冷又怕热,顾要为雏鸡创造温度,干燥,卫生,安全的环境条件。
    3消化机能尚未健全。雏鸡代谢旺盛,生长发育快,但是消化器官容积小,消化功能差。因此在饲喂上要求给与粗纤维低,易消化,营养全面而平衡的日粮,特别是与生长有关的蛋白质,氨基酸,维生素,微量元素必须满足。
    4抗病能力差。雏鸡体小娇弱,对疾病抵抗力很弱,易感疾病,如鸡白痢,大肠杆菌病,法氏囊病,球虫病,慢性呼吸道病等。育雏阶段要严格控制环境卫生,切实做好防疫隔离。
    5胆小,群居性强。雏鸡比较敏感,胆小怕惊吓。雏鸡生活环境一定要保持安静,避免有噪音或惊吓,非工作人员应避免进入育雏舍,在雏鸡舍和运动场上应增加防护设备,以防鼠,蛇,猫,狗,老鹰等的袭击和侵害。
    6羽毛生长快,更换勤。后备鸡羽毛生长极为迅速,在4~5,7~8,12~13,18~20周龄分别脱换4次羽毛,羽毛中蛋白质含量为80%~82%,为肉中蛋白质的4~5倍。因此,雏鸡对日粮中蛋白质(尤其是含硫氨基酸)水平要求高。

  • 第4题:

    一周领雏鸡育雏温度以()℃为宜。

    • A、15--20
    • B、20—22
    • C、28—30
    • D、32—35
    • E、38—39

    正确答案:C

  • 第5题:

    如何通过雏鸡的动态表现判断育雏舍温度是否适宜?


    正确答案: 操作要点:
    1)雏鸡精神旺盛,饮水适度,羽毛平整光亮,夜间休息时均匀分布在温源附近,说明温度适宜。
    2)雏鸡密集成群,向热源靠近,夜间不安静,发出“唧唧”叫声,食欲下降,排稀便,说明育雏舍温度低。
    3)雏鸡远离热源,精神不振,张嘴喘息,且呼吸频率增加,两翅张开下垂,并大量饮水导致食欲减退,易感冒,说明育雏舍温度过高。

  • 第6题:

    育雏期饲料雏鸡饮水后开始饲喂饲料,开始1~2天可在笼底铺报纸,将全价颗粒饲料撒到报纸上,以便鸡群采食。随着日龄增大,可撤掉报纸,换上料槽。育雏期喂料,()、(),可每(),当雏鸡到达()龄断喙时,应增加饲料厚度,减少断喙造成的应激。


    正确答案:少量;勤添为主;2小时添加1次;7~9日

  • 第7题:

    结合雏鸡生理特点,试述提高雏鸡育雏成活率的技术措施。


    正确答案: 雏鸡通常指出壳——6周龄的鸡。
    (1)体温调节能力差,怕冷怕热。温度是关键。必须严格作好雏鸡保温工作,防止温度变化过大。可采取温室育雏、保温伞育雏等。注意观察温度是否适宜,并及时调整。
    (2)消化系统不完善,但生长发育快。日粮配制应营养全面,容易消化,满足生长需要。少喂勤添,增加饲喂次数,防止饲料浪费。
    (3)胆小怕惊,抗病力差。保持环境安静,防止惊群。做好清洁卫生、环境消毒、免疫接种。

  • 第8题:

    ()时,雏鹅远离热源,张口喘气,行动不安,饮水频繁,食欲下降。

    • A、温度适宜
    • B、温度过低
    • C、温度过高
    • D、湿度过大

    正确答案:C

  • 第9题:

    育雏鸡的条件有哪些?


    正确答案:(一)合适的温度;
    (二)良好的通风;
    (三)适宜的光照;
    (四)合理的密度。

  • 第10题:

    雏鸡如挤堆,闭目无神,身体发抖,不时发出尖叫声,拥挤在热源周围,说明育雏()

    • A、温度太低
    • B、温度太高
    • C、湿度太大
    • D、湿度太小

    正确答案:A

  • 第11题:

    单选题
    提高雏鸡成活率的关键在于控制好育雏的()。
    A

    湿度

    B

    温度

    C

    日粮

    D

    饮水


    正确答案: C
    解析: 暂无解析

  • 第12题:

    问答题
    雏鸡育雏有哪些基本条件要求?

    正确答案: 育雏时必须注意以下条件:
    (1)要有合适的温度:这是育雏成功的关键。初生雏的体温较低,且体温调节机能不完善。因此必须对初生雏实行人工保温。具体育雏温度因家禽种类等因素而异。
    (2)提供全价的营养:雏鸡生长迅速,必须保证供给完善的营养,对蛋白质、维生素和矿物质等尤应特别注意供给。应按品种、品系的要求来配制饲粮。
    (3)合适的湿度:在育雏的头10天内,由于育雏温度稍高,垫料又较干燥,雏鸡个体小,室内湿度常偏低,此时要求相对湿度为65%左右。10日龄后,由于雏鸡的排粪量增大,呼出的水气增多,易致垫料潮湿,影响生长发育,也易诱发球虫病,故宜勤换垫料,加强通风,保持相对湿度为60%左右。
    (4)良好的通风换气:雏鸡新成代谢旺盛。若育雏室内通风不良,常致空气污浊,影响雏鸡的生长发育,也是降低雏鸡抗病力、诱发或并发其他疾病的重要原因。因此,应加强通风换气。
    (5)适宜的光照:对蛋用型和肉用型雏鸡应有不同的光照原则。对蛋用型雏鸡的光照原则是:每日光照的时间不得延长,光照的强度不得增加。应严格按品种、品系的要求和当地日照时间进行。
    (6)合理的密度:应根据禽的品种禽舍育雏设备室温及通风情况等因素确定。
    解析: 暂无解析

  • 第13题:

    试述雏鸡育雏的环境条件。


    正确答案: 育雏的环境条件:1,温度:开始32-35度,随周龄变化而降低,每周降3度,直到育雏器温度与室温18-24度相同,停止供温。育雏舍内分高、中、低三个温区,便于雏鸡自己选择。温度是否合适,可观察雏鸡的表现和听叫声。温度高时,雏鸡远离热源,翅嘴张开,发出吱吱的叫声;温度低时,靠近热源,扎堆,发出叽叽叽的叫声;温度合适,雏鸡活泼好动,分布均匀。
    2,湿度:10天内,湿度要求60-70%。湿度太低时,腹中剩余蛋黄吸收不良。饮水过多下痢,脚趾干瘪,羽毛生长慢。可用地面洒水或防水盆。10天之后相对湿度要求50-60%。此时湿度太大,易造成环境污染,引发球虫病。
    3,通风:由于雏鸡体温高,呼吸快,代谢旺盛,单位体重排出的CO2约比大家畜高2倍,且粪便和垫料在水、微生物的作用下,产生氨气、硫化氢,有害健康。所以必须注意通风换气。
    4,密度。合理的密度使雏鸡有足够的饮食和活动空间,防止垫料过于潮湿。密度过大,鸡群拥挤,发育不整齐,易感染疾病和发生恶癖,密度因品种、饲养方式、日龄的不同而不同。
    5,光照。密封式育雏:0-3天(平面育雏)或1周(笼养),昼夜连续23小时光照,强度10-30勒克斯。1周龄-20周,8-9小时,强度5-10勒克斯。刚孵出的小鸡视力弱,为了活动、觅食、饮水方便,光照强度可大些。强度的控制有3种方法:一是改变灯泡瓦数;二是控制开灯数量;三是用调压变压器控制。
    6,卫生、防疫:定期消毒,做好预防免疫,搞好日常清洁卫生。

  • 第14题:

    提高雏鸡成活率的关键在于控制好育雏的()。

    • A、湿度
    • B、温度
    • C、日粮
    • D、饮水

    正确答案:B

  • 第15题:

    地面育雏方式是在水泥地面上培育雏鸡,地面上铺设垫料,垫料厚度为20—25厘米的饲养方式。


    正确答案:正确

  • 第16题:

    沼气灯育雏鸡的原理是什么?


    正确答案: 早春气温低,空气湿度大,雏鸡体温调节机能不全,若此时补给一定的光照和温度,对满足雏鸡生长发育具有重要作用。

  • 第17题:

    雏鸡育雏温度最初几天为()、以后每周降低()。


    正确答案:34-35℃;2-3℃

  • 第18题:

    培育雏鸡最初的适宜温度为()℃。

    • A、5—10
    • B、13—20
    • C、25—30
    • D、33—34

    正确答案:D

  • 第19题:

    鹅育雏期的温度,育雏结束时育雏室育雏期的温度,应保持()。

    • A、自然温度
    • B、26℃-27℃
    • C、30℃-32℃

    正确答案:A

  • 第20题:

    育雏阶段()时,雏鹅分布均匀,安静无声,食欲旺盛。

    • A、温度适宜
    • B、温度过低
    • C、温度过高

    正确答案:A

  • 第21题:

    温度和湿度可以影响雏鸡的采食行为。在适宜的温度环境中,雏鸡可以很快学会饮水、吃料。环境温度高于()℃时,刚出壳的雏鸡就会由于感觉太热而处于热应激状态,不利于雏鸡的开食。雏鸡对温度的依赖性随着雏鸡日龄的增长而逐渐降低,14日龄以上的雏鸡,可以在()℃左右的常温下正常采食。


    正确答案:36;25

  • 第22题:

    填空题
    温度和湿度可以影响雏鸡的采食行为。在适宜的温度环境中,雏鸡可以很快学会饮水、吃料。环境温度高于()℃时,刚出壳的雏鸡就会由于感觉太热而处于热应激状态,不利于雏鸡的开食。雏鸡对温度的依赖性随着雏鸡日龄的增长而逐渐降低,14日龄以上的雏鸡,可以在()℃左右的常温下正常采食。

    正确答案: 36,25
    解析: 暂无解析

  • 第23题:

    问答题
    试述雏鸡育雏的环境条件。

    正确答案: 育雏的环境条件:1,温度:开始32-35度,随周龄变化而降低,每周降3度,直到育雏器温度与室温18-24度相同,停止供温。育雏舍内分高、中、低三个温区,便于雏鸡自己选择。温度是否合适,可观察雏鸡的表现和听叫声。温度高时,雏鸡远离热源,翅嘴张开,发出吱吱的叫声;温度低时,靠近热源,扎堆,发出叽叽叽的叫声;温度合适,雏鸡活泼好动,分布均匀。
    2,湿度:10天内,湿度要求60-70%。湿度太低时,腹中剩余蛋黄吸收不良。饮水过多下痢,脚趾干瘪,羽毛生长慢。可用地面洒水或防水盆。10天之后相对湿度要求50-60%。此时湿度太大,易造成环境污染,引发球虫病。
    3,通风:由于雏鸡体温高,呼吸快,代谢旺盛,单位体重排出的CO2约比大家畜高2倍,且粪便和垫料在水、微生物的作用下,产生氨气、硫化氢,有害健康。所以必须注意通风换气。
    4,密度。合理的密度使雏鸡有足够的饮食和活动空间,防止垫料过于潮湿。密度过大,鸡群拥挤,发育不整齐,易感染疾病和发生恶癖,密度因品种、饲养方式、日龄的不同而不同。
    5,光照。密封式育雏:0-3天(平面育雏)或1周(笼养),昼夜连续23小时光照,强度10-30勒克斯。1周龄-20周,8-9小时,强度5-10勒克斯。刚孵出的小鸡视力弱,为了活动、觅食、饮水方便,光照强度可大些。强度的控制有3种方法:一是改变灯泡瓦数;二是控制开灯数量;三是用调压变压器控制。
    6,卫生、防疫:定期消毒,做好预防免疫,搞好日常清洁卫生。
    解析: 暂无解析

  • 第24题:

    单选题
    培育雏鸡最初的适宜温度为()℃。
    A

    5~10

    B

    13~20

    C

    25~30

    D

    33~34


    正确答案: B
    解析: 暂无解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