用铜氨溶液吸收法分析氧气纯度,在吸收液的配制中,要求氯化铵饱和溶液和浓度为18-25%的氨水的体积比为()A、1:2B、1:1C、2:1D、3:1

题目
用铜氨溶液吸收法分析氧气纯度,在吸收液的配制中,要求氯化铵饱和溶液和浓度为18-25%的氨水的体积比为()

A、1:2

B、1:1

C、2:1

D、3:1


相似考题
更多“用铜氨溶液吸收法分析氧气纯度,在吸收液的配制中,要求氯化铵饱和溶液和浓度为18-25%的氨水的体积比为() ”相关问题
  • 第1题:

    以下选项中属于半直接法制取硫铵的叙述的是( )。

    A.将煤气初冷至25~35℃,用硫酸在饱和器或喷洒式酸洗塔内吸收煤气中的氨,用适量浓度的硫酸溶液与焦炉煤气接触回收煤气中氨
    B.将煤气初冷却至25~35℃.经捕集焦油雾后,送入饱和器回收氨,同时将剩余氨水中蒸出的氨也用于制取硫铵
    C.在初冷器中把煤气中含氨量降为4~8g/m3,以捕集焦油雾,生产浓氨水或氨分解.磷铵吸收氨,生产无水氨
    D.在初冷器中把煤气中含氨量降为4~8g/m3,采用混合氨水流程,硫酸吸收氨,生产硫铵

    答案:B
    解析:

  • 第2题:

    在一逆流操作的吸收塔中用清水吸收氨--空气混合气中的氨,混合气流量为0.025kmol/s,混合气入塔含氨摩尔分数为0.02,出塔含氨摩尔分数为0.001。吸收塔操作的总压为101.3kPa,温度为293K,在操作浓度范围内,氨水系统的平衡方程为y*=1.2x,总传质系数Kya为0.0522kmol/(s·m3)。若塔径为1m,实际液气比为最小液气比的1.2倍。试求:①塔底液相浓度x1;②所需填料层高度H。


    当填料层为无限高时气体出口组成将达到极限组成此时操作线与平衡线相交。对逆流操作平衡线与操作线的交点位置可能出现在塔顶或塔底它取决于操作线的斜率 和平衡线的斜率m的相对大小。当 时操作线ad与平衡线交于塔顶(点a)如本题附图所示。由平衡关系可求得出塔气体的最低组成即Y 2min =mX 2 =0由物料衡算关系可求得液体出口组成即 当 时操作线a'b'与平衡线交于塔底(点b')如本题附图所示。由平衡关系可求得出塔液体的最大组成即 由物料衡算关系可求得气体出口组成为 由本题可以看出,当时,出塔气体的极限组成决定于吸收剂进塔组成X2;而当时,出塔气体的极限组成随的增加而降低。

  • 第3题:

    在填料吸收塔中,用清水吸收混于空气中的氨,其中氨的体积分数为6%,该吸收过程属于()。

    A.物理吸收

    B.化学吸收

    C.等温吸收

    D.低组成吸收


    物理吸收;等温吸收;低组成吸收

  • 第4题:

    在填料层高度为4米的常压逆流吸收塔内,用清水吸收空气中的氨。已知入塔空气中含氨5%(体积分数),要求氨回收率为90%,实际液气比为0.98。在该塔操作条件下,已知y=mx (m为常数,x、y为液相、气相中的摩尔分数),且测得与含氨1.77%(体积分数)的混合气体充分接触后的水中氨的浓度为18.89g氨/1000g水。求:该填料塔的气相总传质单元高度为 米。(保留到小数点后三位)


    D

  • 第5题:

    在一逆流操作的吸收塔中用清水吸收氨--空气混合气中的氨,混合气流量为0.025kmol/s,混合气入塔含氨摩尔分数为0.02,出塔含氨摩尔分数为0.001。吸收塔操作的总压为101.3kPa,温度为293K,在操作浓度范围内,氨水系统的平衡方程为y*=1.2x,总传质系数Kya为0.0522kmol/(s·m3)。若塔径为1m,实际液气比为最小液气比的1.2倍。试求:①塔底液相浓度x1;②所需填料层高度H。(0.0139;6m)


    当填料层为无限高时气体出口组成将达到极限组成此时操作线与平衡线相交。对逆流操作平衡线与操作线的交点位置可能出现在塔顶或塔底它取决于操作线的斜率 和平衡线的斜率m的相对大小。当 时操作线ad与平衡线交于塔顶(点a)如本题附图所示。由平衡关系可求得出塔气体的最低组成即Y 2min =mX 2 =0由物料衡算关系可求得液体出口组成即 当 时操作线a'b'与平衡线交于塔底(点b')如本题附图所示。由平衡关系可求得出塔液体的最大组成即 由物料衡算关系可求得气体出口组成为 由本题可以看出,当时,出塔气体的极限组成决定于吸收剂进塔组成X2;而当时,出塔气体的极限组成随的增加而降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