参考答案和解析
参考答案:C
更多“()是最后把关的校对。A、毛校B、初校C、校红D、三校 ”相关问题
  • 第1题:

    下列关于校对工序的表述,正确的有( )。

    A.从初校开始,校对者就要履行校异同和校是非的职责
    B.初校、二校不能使用同一份校样
    C.通读是指脱离原稿审读校样,只能由责任校对承担.
    D.对片只能由责任校对承担
    E.改样后的新校样都应首先依据前次校样进行核红

    答案:A,C,E
    解析:
    B项,二校一般与初校使用同一份校样(即初校样)。这种流程安排称为“初、二连校”。有时,由于排版质量不高而导致校改动较大,在初校之后的初校样上继续进行二校已难以保证校对质量,可在初校后即改版并输出二校样进行二校。D项,对片工作可由校对人员承担,也可由出版部门的技术编辑承担。

  • 第2题:

    下列对图书校对工作的安排,错误的有( )。

    A.指定一名具有一级校对专业技术职务的专职校对人员为责任校对
    B.校样在经过初校、二校、三校后即付印
    C.终校由外社初级专业技术职务的人员兼任
    D.责任校由中级专业技术职务的人员担任
    E.专业校对不少于三个校次

    答案:B,C,D
    解析:
    B项,任何书刊的校样都必须经过初校、二校、三校和通读检查,随意减少校次就会导致不良后果;C项,各种书刊的终校(即最后一次校对,一般是三校,也可能是四校、五校等)必须由本出版单位具有中级或高级出版专业职业资格的专职校对人员担任。;D项,出版单位每出一种书,都要指定一名具有中级或高级出版专业职业资格的专职校对人员为责任校对,负责校样的文字技术整理工作,监督检查各校次的质量,并负责付印样的通读工作。

  • 第3题:

    排版单位在提校之前自行安排的一次校对,称为( )。

    A.初校
    B.一校
    C.自校
    D.毛校

    答案:D
    解析:
    排版、校对和改版进程中不同环节打印出来的校样,可分为毛校样、初校样、二校样、三校样、付印样、付印清样等。毛校样是排版单位在向出版单位正式提交校样之前,将已经排好的版面打印出来进行毛校的样张。

  • 第4题:

    可穿插进行的校对操作基本工序是( )。

    A.初校、二校
    B.核红
    C.三校
    D.对片

    答案:B
    解析:
    B项,在校对工作过程中可以穿插进行的校对操作基本工序,有核红、誊样和文字技术整理。ACD三项,需要严格依次进行的校对操作基本工序是初校、二校、三校、通读和对片。

  • 第5题:

    关于校对基本工序的说法,正确的有( )。

    A.初校、二校、三校、通读需要依次进行
    B.誊样可以穿插在初校、二校或三校完成之后进行
    C.通读是对照原稿通篇审读校样,在三校后进行
    D.核红又称“过红”,在对每份新校样完成校对后进行
    E.文字技术整理在校样校对完毕后进行

    答案:A,B,E
    解析:
    C项,通读是指脱离原稿审读校样。通读者面对的一般是已经三校过的二校样;有时二校样改动很多,要先改版,通读者面对的就是新输出的三校样。D项,核红又称“核对”,是指检查、核对前次(或前几次)校样上色笔批改之处在后次校样上是否已经改正,并校正其漏改或错改之处的工作。誊样又称“过红”或“并样”,一般由责任编辑承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