某测绘单位采用全野外数字测图方法完成了某铁路枢纽1∶500全要素数字地形图测绘项目。 测区地势平坦,分布有居民地、铁路、公路、农田、林地、沙地和河流等要素。测图作业中,基本控制点采用一级GPS网和四等水准路线联测;图根点采用图根导线和图根水准联测;地形图数据采用全站仪极坐标法野外采集,由内业编辑处理生成1∶500地形图数据,要素包括测量控制点,居民地及设施、管线、境界、地貌等八类;地形图的平面和高程精度采用高于数据采集精度的方法实地检测;项目成果按规范要求整理提交。 成果质量检验时,对火车站候车室所在图幅

题目

某测绘单位采用全野外数字测图方法完成了某铁路枢纽1∶500全要素数字地形图测绘项目。


测区地势平坦,分布有居民地、铁路、公路、农田、林地、沙地和河流等要素。测图作业中,基本控制点采用一级GPS网和四等水准路线联测;图根点采用图根导线和图根水准联测;地形图数据采用全站仪极坐标法野外采集,由内业编辑处理生成1∶500地形图数据,要素包括测量控制点,居民地及设施、管线、境界、地貌等八类;地形图的平面和高程精度采用高于数据采集精度的方法实地检测;项目成果按规范要求整理提交。


成果质量检验时,对火车站候车室所在图幅进行平面精度检测,获得了明显地物点的图上点位较差Δ1~Δ30(单位:mm),计算得到点位较差的平方和[ΔΔ]=4. 80mm2


【问题】


1.以框图形式绘制本项目外业生产开始后的测图作业流程图。


2.根据测区情况,指出题中未列出的三类1∶500数字地形图要素。


3.计算火车站候车室所在图幅地物点的图上点位中误差(计算结果保留两位小数)。




相似考题
更多“某测绘单位采用全野外数字测图方法完成了某铁路枢纽1∶500全要素数字地形图测绘项目。 ”相关问题
  • 第1题:

    对采用全野外数字测图方法测绘的大比例尺数字地形图进行数学精度的实地检测时,一般每幅图至少选取(  )个点采用散点法检测点位中误差。

    A 5 B 10 C 15 D 20


    答案:D
    解析:

  • 第2题:

    采用全野外数字测图进行 1:500 地形图测绘时, 每平方公里图根点个数最少不低于 ( ) 个。

    A.50
    B.64
    C.100
    D.150

    答案:B
    解析:
    详见《城市测量规范》 6.3.3 规定。

  • 第3题:

    某化工厂全部建设完成后,某测绘单位承担1:500数字地形图测绘项目,厂区面积1. 5km2


    项目要求严格执行国家有关技术标准,主要包括《1:500 1:1000 1:2000外业数字测图技术规程》(GB/T 14912—2005),《国家基本比例尺地图图式第1部分:1:5 0 0 1:1 00 01:2000地形图图式》(GB/T 20257. 1—2007)。


    地形图图幅按矩形分幅,规格为50cm*50cm。


    在测区首级控制完成后,按三个作业组测图进行了测区划分,作业组按野外全要素进行了外业数据采集、编辑处理、测区接边等工作,最终提交的成果资料包括:(1)测图控制点展点图、水准路线图、埋石点点之记;(2)地形图数据文件、元数据文件等各种数据文件;(3)输出的地形图;(4)产品检查报告等内容。


    【问题】


    1.计算该厂区面积折合满幅1:500地形图图幅数量。


    2.简述测区划分的原则。


    3.补充完善提交的成果资料中所缺少的内容。




    答案:
    解析:

    1.根据题意,地形图图幅按矩形分幅,规格为50cm*50cm,则每幅图的实际面积为0.0625km2,厂区面积1.5km2,所以该厂区面积折合满幅1:500地形图图幅数量为:地形图折合整幅数=1. 5/0. 0625=24(幅)。


    2.测区划分原则:分界线两侧相互联系的地物最少(如厂区道路),三个组工作量基本相同(兼顾面积大小、难易程度和交通耗时),同一组的范围尽量相邻或相近。


    3.提交资料还应包括如下内容:


    (1)测量技术设计书(含项目设计书);


    (2)测量技术总结;


    (3)控制测量平差计算成果表;


    (4)仪器检验报告(复印件);


    (5)测绘资质证书(复印件);


    (6)产品验收报告;


    (7)委托方要求而国家法律法规又允许提供的其他资料。


  • 第4题:

    某测绘单位承担了某机械厂1:500数字地形图测绘项目,厂区面积1.5km2。项目要求严格执行国家有关技术标准,主要包括《1:500 1:1000 1:2000外业数字测图技术规范》HGB/T 14912—2005),《国家基本比例尺地图图式第1部分:1:500 1:1000 1:2000地形图图式》(GB/T 2025 7.1—2007),地形图图幅按地形分幅,规格为50cm*50cm。根据厂区的情况,布设了一附和导线进行图根控制测量,如下图所示:



    【问题】


    1.附和导线有哪几个检核条件?


    2.完成以上附和导线的内业计算。




    答案:
    解析:

    1.附和导线检核条件包括:一个坐标方位角条件,两个坐标增量条件。


    2.完成以上附和导线的内业计算,见下表。



  • 第5题:

    在为大比例尺地形图全野外数字测图项目配置生产设备资源时,下列测绘仪器设备中,通常不会选择的是()。

    A全站仪

    B水准仪

    CGPS测量系统

    D数字摄影测量系统


    D

  • 第6题:

    在为大比例尺地形图全野外数字测图项目配置生产设备资源时,下列测绘仪器设备中,通常不会选择的是()。

    • A、全站仪
    • B、水准仪
    • C、GPS测量系统
    • D、数字摄影测量系统

    正确答案:D

  • 第7题:

    关于数字地形图和传统模拟法纸质地形图说法正确的有()

    • A、数字地形图比纸质地形图易于保存
    • B、数字地形图保密性能比纸质地形图高
    • C、数字地形图比纸质地形图易于修测更改
    • D、数字地形图测绘比传统模拟法纸质地形图测绘方便,效率更高
    • E、数字地形图和传统模拟法纸质地形图相比较,更加便于利用

    正确答案:A,C,D,E

  • 第8题:

    大比例尺地形图的传统测绘方法又称()

    • A、水准测图
    • B、数字化测图
    • C、平板测图
    • D、全站仪测图

    正确答案:C

  • 第9题:

    单选题
    对采用全野外数字测图方法测绘的大比例数字地形图进行数学精度的实地检侧时,一般每幅图至少选取()个点采用散点法监测点位中误差。
    A

    5

    B

    10

    C

    15

    D

    20


    正确答案: D
    解析: 暂无解析

  • 第10题:

    单选题
    在为大比例尺地形图全野外数字测图项目配置生产设备资源时,下列测绘仪器设备中,通常不会选择的是()。
    A

    全站仪

    B

    水准仪

    C

    GPS测量系统

    D

    数字摄影测量系统


    正确答案: D
    解析: 暂无解析

  • 第11题:

    问答题
    某测绘单位采用全野外数字测图方法完成了某铁路枢纽1:500全要素数字地形图测绘项目。测区地势平坦,分布有居民地、铁路、公路、农田、林地、沙地和河流等要素。测图作业中,基本控制点采用一级GPS网和四等水准路线联测;图根点采用图根导线和图根水准联测;地形图数据采用全站仪极坐标法野外采集,由内业编辑处理生成1:500地形图数据,要素包括测量控制点,居民地及设施、管线、境界、地貌等八类;地形图的平面和高程精度采用高于数据采集精度的方法实地检测;项目成果按规范要求整理提交。 成果质量检验时,对火车站候车室所在图幅进行平面精度检测,获得了明显地物点的图上点住较差△1~△30(单位:mm),计算得到点位较差的平方和[△△]=4.80mm2。 【问题】 1.以框图形式绘制本项目外业生产开始后的测图作业流程图。 2.根据测区情况,指出题中未列出的三类1:500数字地形图要素。 3.计算火车站候车室所在图幅地物点的图上点位中误差(计算结果保留两位小数)。

    正确答案:
    解析:

  • 第12题:

    单选题
    采用全野外数字测图进行1:500地形图测绘时,每平方千米图根点个数最少不低于()个。
    A

    50

    B

    64

    C

    100

    D

    150


    正确答案: D
    解析: 暂无解析

  • 第13题:

    地形图的测绘方法可分为模拟法和数字法两种。目前,地形图测绘主要采用数字法,以下属于数字法测图的方法有()。

    A:GPSRTK测图
    B:平板仪测图
    C:经纬仪测图
    D:全站仪测图
    E:遥感测图方法

    答案:A,D,E
    解析:
    常用的数字法测图的方法有:全站仪测图、GPSRTK测图、数字摄影测量、遥感测图方法等。B、C选项(平板仪测图、经纬仪测图)属于模拟法测图。故选ADE。

  • 第14题:

    某测绘单位承担了某机械厂1:500数字地形图测绘项目,厂区面积1.5km2。项目要求严格执行国家有关技术标准,主要包括《1:500 1:1000 1:2000外业数字测图技术规范》HGB/T 14912—2005),《国家基本比例尺地图图式第1部分:1:500 1:1000 1:2000地形图图式》(GB/T 2025 7.1—2007),地形图图幅按地形分幅,规格为50cm*50cm。根据厂区的情况,布设了一附和导线进行图根控制测量,如下图所示:



    【问题】


    1.附和导线有哪几个检核条件?


    2.完成以上附和导线的内业计算。






    1.附和导线检核条件包括:一个坐标方位角条件,两个坐标增量条件。


    2.完成以上附和导线的内业计算,见下表。





    答案:
    解析:

  • 第15题:

    某测绘单位承担了菜机械厂1:500数字地形图测绘项目,厂区面积1.5km2,项同要求严格执行国家有关技术标准,主要包括《1:500 l:1000 1:2000外业数字测图技术规范》HGB/T 14912—2005)《国家基本比例尺地图图式第1部分1:500 1:1000 :1:2000地形图图式》(GB/T 20257.1-2007),地形图图幅按地形分幅,规格为50cm×50cm。根据厂区的情况,布设了一附和导线进行图根控制测量,如下图所示:



    1小题>
    附和导线有哪几个检核条件
    2小题>
    完成以上附和导线的内业计算。


    答案:
    解析:
    1小题>主要考查的是附和导线检核条件。附和导线是由一个已知点出发开始测量,经过若干未知点-到达另一个已知点,然后通过平差计算得到未知点平面坐标的导线测量。附和导线平差的一般步骤:绘制计算草图,在图上填写已知数据和测量数据;角度闭合差的计算与调整;按新的角值,计算各边坐标增量;坐标增量闭合差的计算与调整;根据坐标增量计算坐标。故附和导线检核条件包括一个坐标方位角条件,两个坐标增量条件。

    2小题>主要考查的是附和导线的内业计算。计算见此问答案中图表所示。

  • 第16题:

    测绘单位承接了某城市1:5 00地形图测绘任务,测区范围为3km*4km,测量控制资料


    齐全,测图按50cm*50cm分幅。


    依据的技术标准有《城市测量规范》( CJJ/T 8—2011),《1:500 1:1000 1:2000外业数字测图技术规程》(GB/T 14912—2005),《数字测绘成果质量检查与验收》(GB/T 18316—2008),《测绘成果质量检查与验收》(GB7T 24356—2009)等。


    外业测图采用全野外数字测图,其中某条图根导线边长测量时采用单向观测、一次读数,图根导线测量完成后发现边长测量方法不符合规范要求,及时进行了重测,碎部点采集了房屋、道路、河流、桥梁、铁路、树木、池塘、高压线、绿地等要素,经对测量数据进行处理和编辑后成图。


    作业中队检查员对成果进行了100%的检查;再送交所在单位质检部门进行检查;然后交甲方委托的省级质监站进行验收,抽样检查了1 5幅图.


    【问题】


    1.上述图根导线边长测量方法为什么不符合规范要求?


    2.按照地形图要素分类,说明外业采集的碎部点分别属于哪些大类要素。


    3.测量成果检查验收的流程和验收抽样比例是否符合规范要求?说明理由。




    答案:
    解析:

    1.根据<1:500 1:1000 1:2000外业数字测图技术规范》(GB/T 14912—2005)要求可知,图根导线测量的边长采用测距仪单向施测一测回。一测回进行两次读数,由此可知上述图根导线边长测量方法不符合规范要求。


    2.由《基础地理信息要素分类与代码》(GB/T 13923—2006),地形图要素主要包括八大类:(1)定位基础;(2)水系;(3)居民地及设施;(4)交通;(5)管线;(6)境界与政区;(7)地貌;(8)植被与土质。按照地形要素分类,上述外业采集的碎部点所属地类要素如下:房屋属于居民地及设施类;道路、铁路、桥梁属于交通类;高压线属于管线类;河流、池塘属于水系类;树木和绿地属于植被与土质类。


    3.测量成果检查验收的流程和验收抽样比例符合规范要求。测绘成果通过二级检查一级验收的方式进行控制,即测绘成果应依次通过测绘单位作业部门的过程检查、测绘单位质量管理部门的最终检查和项目管理单位组织的验收或委托具有资质的质量检验机构进行质量验收。过程检查和最终检查采用全数检查,验收一般采用抽样检查。抽样检查样本量按照下表执行。


    批量与样本量对照表



    由题知,该项目图幅总共有1 92幅,按照表格可知,抽样检查样本量应为1 5幅。


  • 第17题:

    对采用全野外数字测图方法测绘的大比例数字地形图进行数学精度的实地检侧时,一般每幅图至少选取()个点采用散点法监测点位中误差。

    • A、5
    • B、10
    • C、15
    • D、20

    正确答案:D

  • 第18题:

    地形图的内容可归纳为四大要素,以下属于整饰要素的是()。

    • A、测图比例尺和坐标格网
    • B、文字和数字注记
    • C、图名、图号及图框
    • D、测绘机关全称、测绘日期、测图方法说明

    正确答案:C,D

  • 第19题:

    给定一个测区范围,要求测绘该地区的大比例尺地形图,请给出全野外数字测图的方案、作业过程等。


    正确答案:1)项目概述:项目来源,内容,目的
    2)测区概况和已有资料情况
    3)执行标准和文件:法律法规等
    4)主要技术指标:坐标系统,比例尺等
    5)技术设计书编写
    6)控制测量
    7)野外数据采集
    8)地形图的编辑,整饰与输出
    9)质量检查与验收
    10)编写技术总结,提交相关资料。

  • 第20题:

    ()方法工作量轻,采集速度快,是我国测绘基本图的主要方法。

    • A、航测法
    • B、数字化仪法
    • C、野外数字测图法
    • D、模拟测图法

    正确答案:A

  • 第21题:

    问答题
    某化工厂全部建设完成后,某测绘单位承担1:500数字地形图测绘项目,厂区面积1.5km2。项目要求严格执行国家有关技术标准,主要包括《1:500 l:1000 1:2000外业数字测图技术规程》( GB/T  14912-2005)、《国家基本比例尺地图图式第1部分:1:500 1:1000 1:2000地形图图式》( GB/T 20257. 1-2007)。地形图图幅按矩形分幅,规格为50cm×50cm。在测区首级控制完成后,按三个作业组测图进行了测区划分,作业组按野外全要素进行了外业数据采集、编辑处理、测区接边等工作,最终提交的成果资料包括:(1)测图控制点展点图、水准路线图、埋石点点之记;(2)地形图数据文件、元数据文件等各种数据文件;(3)输出的地形图;(4)产品检查报告等内容。【问题】1.计算该厂区面积折合满幅1:500地形图图幅数量。2.简述测区划分的原则。3.补充完善提交的成果资料中所缺少的内容。

    正确答案:
    解析:

  • 第22题:

    单选题
    下列选项中属于铁路勘测定测阶段工作的是()
    A

    曲线测设,纵横断面测设,局部地形图测绘,1:2000带状地形图测绘

    B

    曲线测设,纵横断面测设,局部地形图测绘,导线测量

    C

    纵横断面测设,局部地形图测绘,1:2000带状地形图测绘

    D

    纵横断面测设,局部地形图测绘,导线测量,1:2000带状地形图测绘


    正确答案: B
    解析: 暂无解析

  • 第23题:

    单选题
    1:1000全野外地形图测绘,若测制面积为0.2k㎡的1:1000地形图,则测算的测绘成本费用为()万元。
    A

    1.6

    B

    2

    C

    2.6

    D

    3


    正确答案: D
    解析:

  • 第24题:

    问答题
    测绘单位承接了某城市1:500地形图测绘任务,测区范围为3km x4km.测量控制资料齐全,测图按50cm x50cm分幅。 依据的技术标准有《城市测量规范》(CJJ/T 8-2011)、《1: 500 1:1000 1:2000外业数字测图技术规程》( GB/T 14912-2005)、《数字测绘成果质量检查与验收》(GB/T 18316-2008)、《测绘成果质量检查与验收》( GB/T 24356-2009)等。 外业测图采用全野外数字测图,其中某条图根导线边长测量时采用单向观测、一次读数,图根导线测量完成后发现边长测量方法不符合规范要求,_及时进行了重测,碎部点采集了房屋、道路、河流、桥梁、铁路、树木、池塘、高压线、绿地等要素,经对测量数据进行处理和编辑后成图。 作业中检查员对成果进行了100%的检查;再递交所在单位质检部门进行检查;然后交甲方委托的省级质监站进行验收,抽样检查了15幅图。 【问题】 1上述图根导线边长测量方法为什么不符合规范要求? 2按照地形图要素分类,说明外业采集的碎部点分别属于哪些大类要素。 3.测量成果检查验收的流程和验收抽样比例是否符合规范要求?说明理由。

    正确答案:
    解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