图所示为一组团式布局的港口城市总体规划方案示意图。该城市规划人口规模为6 5万人。港口所在组团为西区(省道以南为新发展区),东、北两个组团为新建区。有两条省道与该城市联系,其中一条为过境高速公路,另一条省道系以该城市为起讫点的一级公路,通往省内其他地区。【问题】 就该城市总体规划方案示意图评析其铁路、公路及组团间联系通道等主要交通设施布局存在的问题。

题目

图所示为一组团式布局的港口城市总体规划方案示意图。该城市规划人口规模为6 5万人。港口所在组团为西区(省道以南为新发展区),东、北两个组团为新建区。有两条省道与该城市联系,其中一条为过境高速公路,另一条省道系以该城市为起讫点的一级公路,通往省内其他地区。



【问题】


就该城市总体规划方案示意图评析其铁路、公路及组团间联系通道等主要交通设施布局存在的问题。




相似考题
参考答案和解析
答案:
解析:

(1)编组站位置不当。


(2)铁路穿越西组团不合理。


(3)高速公路和省道穿越市北、东组团不合理。


(4)客运码头与火车站、公路客运站布局分散,不利于换乘;各组团交通联系道路不足。


【解析】


铁路:图中铁路与城市建设发生关系的部分主要在西组团,通向货运码头,并且在这里安排了火车站。实践表明,铁路、高速公路、过境公路等对城市发展有很大的分割和阻碍作用,往往形成天然的一道屏障。图中铁路由南北向纵贯西组团,将对这个组团的建设和发展产生重大的不利影响。


公路:同样的道理,两条省道为高速公路和一级公路,分别穿越北、东两个城市组团,对这两个组团同样存在不利的影响。


组团间联系道路:作为一个大城市的三个组团,从图上看发展规模差距不大,但组团间的联系道路明显缺少。东组团和西组团之间仅有一条城市主干道相连,另一条作为省道的一级公路是不能主要承担起组团间的联系功能的;西组团和北组团之间同样仅有一条城市主干道相连;北组团和东组团之间则没有直接相连的道路,是靠高速公路上的两座立交来组织的交通联系。


干线铁路和通往码头的铁路构成了三角线,而组团间联系道路与铁路三角线之间多次交叉,这在工程上是很不合理的。


分折了题面上点出来的三个方面问题后,我们再看看是否还有什么其他的“主要交通设施”。由图面上的内容看,还存在公路客运站、火车站、客运码头、港口编组站4种内容。这些内容都存在一定的问题,这些问题在题目中并没有直接提出,需要大家结合平日里的实践工作经验去分析、去发现,可以说是对“潜题”的解答。“潜题”是否存在,需要具体分析。而在本例中,公路客运站、火车站、客运码头、港口编组站等存在问题,就构成“潜题”。这是需要相当的功夫才能把握住的。所以历年的注册城市规划师考试中,总是“规划实务”的平均分最低。就此题看,还有如下问题需要发现:


公路客运站、火车站、客运码头都是交通人流集中的位置,虽然都位于西组团,但是相距很远,人流疏散、换乘组织将会很困难。


编组站是为货运列车服务的专业性车站,承担车辆解体、汇集、甩挂和改变的业务。编组站由到发场、出发场、编组场、驼峰、机务段和通过场组成,用地范围一般比较大,其位置要避免与城市相互干扰,同时也要考虑职工的生活。很明显,规划的新建港口编组站位置不合适,应离开城市一定的距离安排。


更多“图所示为一组团式布局的港口城市总体规划方案示意图。该城市规划人口规模为6 5万人。港口所在组团为西区(省道以南为新发展区),东、北两个组团为新建区。有两条省道与该城市联系,其中一条为过境高速公路,另一条省道系以该城市为起讫点的一级公路,通往省内其他地区。 ”相关问题
  • 第1题:

    我国某大城市,市域内北部为丘陵地区,南部为平原地区,市域范围内现状有两个主要城市Y和Z,两城市相距60km,另外有若干中小城市。城市Y为市域的中心城市,规划人口规模为100万,城市Z为临海的港口城市,规划人口规模为40万,其他的中小城市人口规模为10万~20万不等。现状有一条国家级的高速公路南北向穿过市域,为协调市域城镇发展,配合全市的经济社会发展要求,提出了以石化为主的工业区A、以电子为主的工业区B、区域性物流园区C及4D级新机场等规划布局意见,同时还规划了环形高速公路等内容。
    根据提供的规划示意图(如图5所示),指出该规划在项目布局和道路交通方面存在的主要问题。


    答案:
    解析:
    存在的问题如下。
    1.石化工业区未靠近港口和铁路,交通运输不便,而且靠近水库不利于生态环境保护。
    2.区域性物流园区距离主要对外交通设施太远,布局不合理。
    3.机场未选址在区域中心城市Z和城市Y之间,不利于区城基础设施共享。
    4.市域中心城市Y与港口城市Z之间没有高速公路联系,而其他中小城市之间却有高速公路联系,不合理。

  • 第2题:

    图所示为某城市2000~2020年总体规划。该市为南方一座中等城市,规划人口3 5万人。城市西侧为由山和湖组成的省级风景区,一条省道沿南北向经过该市。



    【问题】


    请指出城市布局和交通方面的主要问题。



    答案:
    解析:

    (1)工业用地布局分数,且西侧的工业用地邻近风景区不利于风景区的保护与利用,位置不合理。


    (2)二、三类工业用地对环境影响较大,与教育科研用地、公共服务设施用地、居住用地之间缺少必要的隔离带。


    (3)公共服务设施主要分布在城市北区,城市南侧和西北侧缺少公共设施用地。


    (4)仓储用地布置宜靠近产业用地,规划中仓储用地邻近居住用地不合理,不利于使用,同时也对居住区造成一定影响。


    (5)污水处理厂不应布置在城市水系上游,而应布置在城市水系下游。


    (6)危险品仓库离居住区过近,而且缺少必要的隔离带,存在安分问题。


    (7)快速路穿越市区,将对城市功能和景观造成影响,布局不合理。


    (8)道路网没有结合河流布置,不利于城市景观的组织,不合理。


    (9)由于飞机的起降有净空要求,而且机场的噪声影响范围也较大,机场距离城市一般在30km左右,规划中机场与城市距离过近,机场端净空应避免穿越市区,机场选址不合理。


    【解析】


    本案例题意中说明了该市的基本规划情况,并请指出布局及交通方面的问题,是一个反顾。解答此题主要的方法,应该从图上寻找给出的各个规划内容,看是否存在问题。由于问题的范围增大,难度也相应增加,难在不容易答得全面。


    我们来看看图中各项用地的布局:(1)居住用地,可结合其他用地和交通问题来讨论。(2)工业用地,布局比较分散,而且西侧的二、三类工业用地显然对风景区的保护和利用造成不良影响;北侧二、三类工业用地与教育科研用地、公共服务设施用地、居住用地之间应有隔离带;南侧工业用地与居住用地之间同样存在这个问题。(3)公共服务设计用地,集中的城市公共服务设施用地位于城市北侧,南侧和西北侧较少,应增设。(4)教育科研用地,存在与工业用地未适当隔离的问题,可结合工业用地的问题统一作答。(5)仓储用地,一般城市仓储用地宜结合主要产业区来布置,配套使用方便,而且应考虑交通的便捷。在图中,仓储用地周边都是居住用地,显然在功能使用上不合理,而且对居住区的环境也存在一定的影响。(6)危险品仓库,分析出题者的思路,这类用地最易形成“潜题”。因,为题面的篇幅有限,不可能对总体规划的内容描述得面面俱到,而且危险品仓库又有一些特殊的要求,一旦在题目中出现,非常可能在布局上存在问题。对这一类用地,还有“风景区”、“污水处理厂”等等,大家一定要保持足够的敏感。这道题中的危险品仓库同居住区之间就距离太近,而且缺少必要的隔离带,存在安全问题。(7)快速路,作为省道的快速路穿越城市,对城市造成环境和功能的干扰。(8)道路网,一般来讲,城市中如果有河流穿过,道路网应结合河流走向布置,不仅仅在工程上合理,而且有利于组织城市景观。图中的主干道网显然与河流走向关系生硬,考虑不够。(9)河流,河流本身没有问题,但是大家要仔细读图,河流的水流方向与规划污水处理厂位置是有矛盾的,污水处理厂应择址于城市的下游。“污水处理厂”结合河流的水流方向,就构成了一个“潜题”。(10)机场,机场的选址要求较多,飞机的起降有净空要求,而且机场的噪声影响区范围也较大,一般应离开城市一段距离。图中机场显然距离城市过近,而且飞机跑道方向正对城市,飞机起飞净空穿越市区,这是不合理的。


  • 第3题:

    某大城市在城市中心区外围规划有一处独立建设组团,主要功能为居住和公共服务,可容纳居住人口约4万人。组团整体地势北高南低,南临城市主要行洪河道,北倚山地林区,有东西方向的轻轨和干道与东部城市中心区联系,有三条南北向干道向北通往山地林区,其中,中间的南北向干道是通往市级风景区的主要通道。
    根据市卫生主管部门的要求,为完善城市中心区现状综合医疗中心的功能,在该组团选址建设处综合医疗中心分院,服务人口约6万人,满足该组及部分中心区居住人口的就医管求。设置标准按40床/万人,用地规模按115m2/床。
    医院建设单位提出如下选址方案报建综合医疗中心分院占地约5公顷,将原规划居住、绿化用地调整为医疗卫生用地,保留地块内行洪河道,具体位置如图所示。
    【问题】:试分析该选址方案不合理之处。



    答案:
    解析:
    (1)建设单位擅自调整原规划地块性质不合法,调整原规划居住、绿化用地为医疗卫生用地,不合法。应该在公共服务设施用地内选址。
    (2)选址位置过偏,未充分结合轻轨及通往大城市的主要道路,不方便就医,同时不利于与大城市医院间的病患转移。
    (3)选址临近通往景区的主要干道旁不合理,会对景区造成影响。
    (4)用地被行洪河道一分为二不合理,影响行洪且有安全隐患,增加建设投资,不利于内部交通组织,且医疗垃圾废水可能对河流水质造成影响。
    (5)该选址紧邻山体,存在地质灾害的安全隐患。
    (6)选址邻近中小学用地不合理,影响学生心理。
    (7)用地规模过大不合理。5公顷用地按照标准可服务10万人,而本区总计服务人口才6万人。

  • 第4题:

    某大城市在城市中心区外围规划有一处独立建设组团,主要功能为居住和公共服务,可容纳居住人口约4 万人。组团整体地势北高南低,南临城市主要行洪河道,北倚山地林区,有东西方向的轻轨和干道与东部城市中心区联系,有三条南北向干道向北通往山林地区,其中,中间的南北向干道是通往市级风景区的主要通道。
      根据市卫生主管部门的要求.为完善城市中心现状综合医疗中心的功能,在该组团选址建设一处综合医疗中心分院,服务人口约6 万人,满足该组团及部分中心区居住人口的就医需求,设置标准按40 床/万人,用地规模按115m2/床。
    医院建设单位提出如下选址方案:拟建综合医疗中心分院占地约5 公顷,将原规划居住、绿化用地调整为医疗卫生用地,保留地块内行洪河道。具体位置如图所示。



    图5 拟建医疗卫生设施选址示意图
      【问题】
    试分析该选址方案不合理之处。


    答案:
    解析:
    ①用地规模过大不合理;5 公顷用地按照提供的设计标准可服务10 万人,而本区总
    计服务人口才4 万人。
      ②医院建设单位擅自调整原规划地块性质不合法,在原居住用地和绿化用地内选址不合法。应该在公共服务设施用地内选址。
      ③选址邻近小学用地不合理,影响学生心理健康。
      ④选址西临通往景区的主要干道旁不合理.影响游客心情。
      ⑤用地被行洪河道一分为二不合理,增加建设投资,且医疗垃圾废水可能对河流水质造成影响。
      ⑥选址位置过偏不便于服务人口的使用。

  • 第5题:

    某地级市总体规划确定,主城区在现状基础上仍分为5个组团,该市地势西北高,东南低,有3条河流,主导风向东北风,主城区现状常住人口60万人,规划为90万人。城市总体规划用地现状示意图如图1一5所示,城市总体规划用地布局规划示意图如图1一6所示。
    规划要点:
    1.城市性质:省城北部区域中心城市,新型工业基地。
    2.总体布局:为“二主三副”的组合型空间布局结构,二个核心为A、E组团,三副即B、C、D功能组团。各组团之间保留农田和生态绿地进行分隔。
    3.道路交通:增建高速公路出入口 3,规划连接各组团的城市快速路系统。
    4.工业布局:规划1处工业区,在A组团安排机械制造和生物制药园区;C组团安排新型建材及水泥厂;E组团为电子信息高新技术园区;B组团安排物流中心;D组团安排旅游设施;规划1处均不安排大的工业项目。
    5.在组团隔离带内留出高压电力线走廊,新规划1个水厂,4个污水处理厂。
    请指出上述规划要点中不合理之处,并简述理由。


    答案:
    解析:
    1.总体布局结构为“二主三副”不合理(E组团没有成为核心组团的条件)。
    2.没有新增加高速公路出入口 3的必要。
    3.城市快速路系统设置不合理。
    4. E组团与A组团之间只有一条城市主干道不合理。
    5.在上风上水方向的C组团安排新型建材、水泥厂选址不当。
    6.污水处理厂1在水厂3上游选址不当,污水处理厂数量偏多。

  • 第6题:

    图1所示为某组团式布局的港口城市总体规划方案示意图。该城市规划人口规模为65万。港口所在组团为西区(省道以南为新发展区),东、北两个组团为新建区。有两条省道与该城市联系,其中一条为过境高速公路,另一条省道系以该城市为起讫点的一级公路,通往省内其他地区。


    就该城市总体规划方案示意图评析其铁路、公路及组团间联系通道等主要交通设施布局存在的问题。


    答案:
    解析:
    1.编组站位置不当。
    2.铁路穿越西组团不合理。
    3.高速公路和省道穿越城市北、东组团不合理。
    4.客运码头与火车站、公路客运站布局分散,不利于换乘;各组团交通联系道路不足。

  • 第7题:


    图所示为某市2 5万人口的城市主城区总体规划示意图。


    该市的东、南有高速公路和铁路,南部设有客货兼营火车站一座,西边为一湖泊,东南方向离某特大城市约70km,西北方向离某地级市约50km。


    该市确定以发展无污染工业和旅游度假服务为主导的综合性城市。规划以河流、绿带为轴,贯穿城市中部,分北城区、南城区、东组团三区片。北城区为全市公共活动中心和居住区,南城区为工业、仓储区,东组团为新规划的居住区。沿湖风景优美,规划两座度假村。



    【问题】


    请指出该总体规划布局的主要不当之处并说明理由。



    答案:
    解析:

    (1)在南北城区尚有空闲建设用地的情况下,不宜跨越高速公路和铁路发展东组团。


    (2)南北城区功能划分不尽合理,增加居民出行距离和形成上下班交通拥挤。


    (3)规划布局没有充分考虑火车站的客运功能,主要居住用地远离火车站。


    (4)南北城区之间联系的道路偏少。


    (5)度假村A不应该安排在防洪区内。


    (6)东组团与南城区的交通联系不便。


    【解析】


    高速公路、铁路、河流等会对城市产生分割作用,且跨越这些要素发展会对道路交通、工程管线等城市基础设施提出较高的要求,建设成本也高。所以跨越发展需达到一定条件时才发生,比如不跨越的话已经没有继续发展的用地空间。


    跨越河流道路不宜过多,因为架桥成本高。也不宜过少,否则会在过河处形成蜂腰,不同道路而来的大量车流汇聚到有限的几条过河道路上,会造成交通堵塞。


    功能布局上,工业主要在南城区,居住主要在北城区,会造成上下班距离过远,并行成早晚钟摆式交通。火车站既是客货兼运,应考虑对工业仓储区和层住区服务兼顾。


    从防灾角度,防洪堤与湖泊之间地带不应建设永久性建筑。


  • 第8题:

     我国某大城市,市域内北部为丘陵地区,南部为平原地区。市域范围内现状有两个主要城市Y 和Z,两城市相距约60km,另外有若干中小城市。城市Y 为市域的中心城市,规划人口规模为100 万;城市Z 为临海的港口城市,规划人口规模为40万;其他中小城市人口规模为10 万~20 万不等。现状有一条国家级的高速公路南北向穿过市域,为协调市域城镇发展,配合全市的经济社会发展要求,提出了以石化为主的工业区A、以电子为主的工业区B、区域性物流园C 及4D 级新机场等的规划布局意见,同时还规划了环形高速公路等内容。



    图1 某市规划示意图
      【问题】
      根据提供的规划示意图,指出该规划在项目布局和道路交通方面存在的主要问题。


    答案:
    解析:
    (1)该规划在项目布局方面存在的主要问题有:
      ①石化工业园区布局不合理。其选址考虑因素主要为对外交通条件和环境影响因素,但其选址不靠近港口和铁路,交通运输不便,且靠近水源地布置,不符合生态环境保护要求。
      ②区域性物流园区布局不合理。区域性物流园区离主要对外交通设施太远,对外交通条件差。
      ③机场选址不合理。机场选址应综合考虑服务范围和运营的经济效益。机场选址位于Y 城市西侧,不利于X、Y 两个城市共享,进而造成运营经济效益不佳,其选址应位于X、Y 两个城市之间,以利于两个城市共享。
      (2)该规划在道路交通方面存在的主要问题有:
      高速公路环的规划不合理。规划新增的高速公路环应结合现状国家级高速公路,形成空间骨架,重点加强主要城市X、Y 之间的交通联系,同时兼顾中小城市的交通需求。而规划高速公路环未考虑与现状国家级高速公路的关系,规划后X、Y 两个城市之间没有高速公路联系,而中小城市之间却用高速公路相连,不合理。

  • 第9题:

    附图为某市市区总体规划示意图,该市位于我国中部丘陵地区,为人口规模约70万人的大城市,某河流将该市分为南北两个组团,其中南组团为城市中心区,北组团为城市新区,重点是教育科研产业,河流两岸有大片滨河绿地,有一个岛(D),为省级风景名胜区,试评析道路网络结构的不合理之处。


    答案:
    解析:
    (1)城市路网结构不清晰,北部组团城市干道路网密度过大。
    (2)D桥选址不合理,破坏风景名胜资源,建议另行选址。
    (3)南北组团桥梁布置不合理,东西部分布不均,支路跨河桥梁B可取消。
    (4)北组团沿河安排的东西向高速公路影响城市南北联系,且对滨河景观带的环境造成破坏,建议在城市外围另行选线建设。
    (5)道路网安排没有考虑和滨河绿地的关系,应沿河绿地增设支路和步行道路系统,方便市民充分利用良好的环境和景观。

  • 第10题:

    图3 为一组团式布局的港口城市总体规划方案示意图。该城市规划人口规模为60 万人,港口所在组团为西区(省道以南为新发展区),东、北两个组团为新建区。有两条省道与该城市联系,其中一条为过境高速公路,另一条省道系以该城市为起迄点的一级公路,通往省内其它地区。



    图3 某港口城市总体规划方案示意
      【问题】
      试就该城市总体规划方案示意图评析其铁路、公路及组团间联系通道等主要交通设施布局存在的问题。


    答案:
    解析:
    其铁路、公路及组团间联系通道等主要交通设施布局存在的问题包括:
      (1)港口编组站位置不当;
      (2)铁路穿越西组团不合理;
      (3)高速公路和省道穿越城市北、东两个组团不合理;
      (4)公路客运站、火车站及客运码头布置分散,不利于换乘;
      (5)城市各组团交通联系道路不足;
      (6)组团间联系道路与铁路三角线交叉过多,不合理。

  • 第11题:

    该规划中的不合理之处包括:
    (1)总体布局结构为“二主、三副”不合理(E 组团没有成为核心组团的条件);
     (2)道路交通中没有新增加高速公路出入口3 的必要;
      (3)城市快速路系统设置不合理;
      (4)E 组团与A 组团之间只有一条城市主干道,交通联系不便,不合理;
      (5)在上风上水方向的C 组团安排新型建材及水泥厂,不利于环境保护,选址不当;
      (6)污水厂1 在水厂3 上游选址不当,污水厂数量偏多,基础设施重复建设造成费。


    答案:
    解析:
    图2 为某市25 万人口的城市主城区总体规划示意图。
      该市的东部、南部有高速公路和铁路,设有客货兼营火车站一座,西边为一湖泊,东南方向离某特大城市约70km,西北方向离某地级市约50km。
      该市确定以发展无污染工业和旅游度假服务为主导的综合性城市。规划以河流、绿化带为轴,贯穿城市中部,分北城区、南城区、东组团三区片。北城区为全市公共活动中心和居住区,南城区为工业、仓储区,东组团为新规划的居住区,沿湖风景优美,规划两座
    度假村。

    {图}

    图2 某城市主城区总体规划示意图
      【问题】
      请指出该总体规划布局的主要不当之处及理由。

  • 第12题:

    问答题
    某地级市总体规划确定,主城区在现状基础上仍分为5个组团,该市地势西北高,东南低,有3条河流,主导风向东北风,主城区现状常住人口60万人,规划为90万人(见现状图和规划示意图) 规划要点: 1.城市性质:省城北部区域中心城市,新型工业基地 2.总体布局:为"二主三副"的组合型布局结构,二个核心为A,E组团;三副即B,C,D功能组团;各组团之间 保留农田和生态绿地进行分隔 3.道路交通:增建告诉公路出入口3,规划连接各组团的城市快速路系统 4.工业布局:规划4处工业区,在A组团安排机械制造和生物制药园区:C组团安排新型建材及水泥厂,E组团为电子信息高新技术园区,B组团安排物流中心 5.在组团隔离带内留出高压电力线走廊,新规划1个水厂,4个污水处理厂 试指出上述规划中不合理之处。

    正确答案: 1.布局结构为“二主、三副”不合理,(E组团没有成为核心组团的条件)。
    2.没有新增加高速公路出入口3的必要。
    3.城市快速路系统设置不合理。
    4.E组团与A组团之间只有一条城市主干道不合理。
    5.在上风上水方向的C组团安排新型建材、水泥厂选址不当。
    6.污水厂1在水厂3上游,选址不当,污水厂数量偏多。
    解析: 暂无解析

  • 第13题:

    图为某市市区总体规划示意图,该市位于我国中部丘陵地区,为人口规模约7 0万的大城市。某河流将该市分为南北两个组团,其中南组团为城市中心区,北组团为城市新区,重点是教育科研产业。河流两岸有大片滨河绿地,河流中有一小岛(D处),为省级风景名胜区。



    【问题】


    试评析道路网结构的不合理之处。




    答案:
    解析:

    (1)城市路网结构不清晰,北部组团城市干道路网密度过大。


    (2)D桥选址不合理,破坏风景名胜资源,建议另行选址。


    (3)南北组团桥梁布置不合理,东西部分布不均,支路跨河桥梁B可取消。


    (4)北组团沿河安排的东西向快速路影响城市南北联系,且对滨河景观带的环境造成破坏。建议在城市外围另行选线建设。


    (5)路网安排没有考虑与滨河绿地关系,应沿滨河绿地增设支路和步行道路系统,方便市民充分利用良好的环境与景观。


    【解析】


    对外联系性道路上,过境公路不宜穿越城市内部,不宜沿主要景观河道走线,应改线。城市内部道路上,考虑不同等级道路间距、密度、路网结构。有河流分隔城市用地情况下,考虑过河道路桥梁的位置、分布、数量,避免河两岸联系不便及交通拥堵。


    河心岛为省级风景保护区,不应设桥梁穿越。沿河设绿地,考虑滨河景观道路设计。


  • 第14题:

    我国东北某市某小区,占地约25 hm2,安排居住人口约9000,小区北邻市区交通性主干路,西侧是城市生活性主干路及该市最大的综合性公园,东侧为农村民房,南侧有一条河流 通过。
    小区规划采用了组团小区的结构模式,形成1个中心、3个小区,8个组团,组团向心布置。该小区修建性详细规划如图2所示。
    试对该方案进行评价。


    答案:
    解析:
    1.方案优点如下。
    (1)该小区规划布局完整,结构清晰。
    (2)住宅的布置合理适用。
    (3)小区道路等级、结构清晰,交通组织基本合理。
    (4)小区在中心位置布置了一片大的绿地,又在每个组团中都保证一个小的绿化组团,绿地布置均匀,等级明确。
    2.存在的主要问题及调整措施如下。
    (1)小区公共设施配置不完善。小区居住人口约9000,应配建小学、幼儿园,而方案中只配建了一所中学,因此应在中心绿地附近补上。
    (2)小区级公建配置设施位置不当,应布置在交通方便、人流集中、与小区居民日常活动流向相符合的位置。本方案中应布置在中心绿地或湖后附近较合适。
    (3)小区北侧对城市主干开口过多(3个),其间距远远小于150m,应保留中间位置小区主路开口,封闭小区支路在城市主干路上的开口。
    (4)北邻城市主干路的建筑过长,已超过160m,中间设消防通道,显然不符合防火要求,应在中间位置加设不小于4m×4m的消防车通道,保证消防通道不小于80m。
    (5)小区南部通向河滨的路是一条尽端式道路,根据图中比例尺其长度已超过120m,不符合居住小区道路规划要求,应将这条道路与小区东侧道路连起来,或缩短长度,并设不小于15m×15m的消防车回车场(兼作回车场)。
    (6)人工湖西侧有2栋多层住宅距离太近,小于6m的防火距离要求。同样靠近小区南侧边缘的高层住宅间距也不满足高层之间13m的防火间距要求。必须加大其间的距离,满足防火要求。
    (7)小区南侧有一条河流,但小区并没有很好地利用滨河绿地来设计小区的景观环境和绿化。可以通过借景手法,设置垂直于河滨的景观绿带与小区联系,为小区创造一个较好的景观环境。

  • 第15题:

    图2-6-5所示为一组团式布局的港口城市总体规划方案示意图。该城市规划人口规模为65万人。港口所在组团为西区(省道以南为新发展区),东、北两个组团为新建区。有两条省道与该城市联系,其中一条为过境高速公路,另一条省道系以该城市为起讫点的一级公路,通
    往省内其他地区。

    就该城市总体规划方案示意图评析其铁路、公路及组团间联系通道等主要交通设施布局存在的问题。


    答案:
    解析:
    1.编组站位置不当。

    2.铁路穿越西组团不合理。

    3.高速公路和省道穿越城市北、东组团不合理。

    4.客运码头与火车站、公路客运站布局分散,不利于换乘;各组团交通联系道路不足。

  • 第16题:

    图3所示为人口25万的某城市主城区总体规划示意图。
    该市的东、南有高速公路和铁路,南部设有客货兼营火车站一座,西边为一湖泊,东南方向离某特大城市约70 km,西北方向离某地级市约50 km。

    该市确定以发展无污染工业和旅游度假服务为主导的综合性城市。规划以河流、绿带为轴,贯穿城市中部,分北城区、南城区、东组团3片。北城区为全市公共活动中心和居住区,南城区为工业、仓储区,东组团为新规划的居住区。沿湖风景优美,规划两座度假村。
    请指出该总体规划布局的主要不当之处并说明理由。


    答案:
    解析:
    1.在南、北城区尚有空闲建设用地的情况下,不宜跨越高速公路和铁路发展东组团。
    2.南、北城区功能划分不尽合理,会产生上下班的交通问题。
    3.规划布局没有充分考虑火车站的客运功能,主要居住用地远离火车站。
    4.南、北城区之间联系的道路偏少。
    5.度假村A不应该安排在防洪区内。
    6.东组团与南市区的交通联系不便。

  • 第17题:

    某地级市总体规划确定,主城区在现状基础上仍分为5个组团,该市地势西北高,东南低,有3条河流,主导风向东北风,主城区现状常住人口 60万人,规划为90万人。城市总体规划用地现状示意图如图2-8-2所示,城市总体规划用地布局规划示意图如图2-8-3所示。


    规划要点如下。
    1.城市性质:省城北部区域中心城市,新型工业基地。
    2.总体布局:为“二主三副”的组合型空间布局结构,两个核心为A、E组团,三副为B、C、D功能组团。各组团之间以农田和生态绿地进行分隔。
    3.道路交通:增建高速公路出人口 3,规划连接各组团的城市快速路系统。
    4.工业布局:规划1处工业区,在A组团安排机械制造和生物制药园区;C组团安排新型建材及水泥厂;E组团安排电子信息高新技术园区;B组团安排物流中心;D组团安排旅游设施;规划1处均不安排大的工业项目。
    5.在组团隔离带内留出高压电力线走廊,新规划1个水厂、4个污水处理厂。
    请指出上述规划要点中不合理之处,并简述理由。


    答案:
    解析:
    1.总体布局结构为“二主三副”不合理(E组团没有成为核心组团的条件)。
    2.没有新增加高速公路出入口3的必要。
    3.城市快速路系统设置不合理。
    4.E组团与A组团之间只有一条城市主干道不合理。
    5.在上风上水方向的C组团安排新型建材、水泥厂选址不当。
    6.污水处理厂1在水厂3上游选址不当,污水处理厂数量偏多。

  • 第18题:

    图2 为某大城市外围一个新城的总体规划示意图。该区现状为一般农田,河流以西和高速公路以东也为一般农田及少量村庄,已建有高速公路一条,呈南北走向(北至主城,南至邻市),北有城市快速路,南有郊区公路,西南部有河流通过(规划蓝线100 米)。
      新城规划人口30 万,确定为综合性新城,具有疏散市区部分工作单位和人口的功能。



    图2 某新城总体规划方案示意图
      【问题】
      请指出该总体规划方案用地布局中的不当之处。


    答案:
    解析:
    该总体规划方案用地布局中的不当之处包括:
      (1)在新城以西有发展可能的条件下,不宜跨越高速公路规划建设用地;
      (2)高速公路以东都安排工业、仓储、公共设施用地,居住用地又全部安排在西区,功能分区不合理;
      (3)高速公路西侧没有安排绿化隔离带;
      (4)东西区之间联系道路少,且分布也不够合理;
      (5)不应在高速公路及与主干路A 交叉口处沿路布置商业用地;
      (6)污水处理厂不应安排在河流的上流。

  • 第19题:

    某地级市总体规划确定,主城区在现状基础上仍分为5个组团。该市地势西北高,东南低,有3条河流,主导风向东北风。主城区现状常住人口60万人,规划为90万人。城市总体规划用地现状示意图如图1-1所示,城市总体规划用地布局规划示意图如图1-2所示。




    规划要点如下:
    (1)城市性质:省城北部区域中心城市,新型工业基地。
    (2)总体布局:为“二主三副”的组合型空间布局结构,两个核心为A、E组,三副为B、C、D功能组团。各组团之间以农田和生态绿地进行分隔。
    (3)道路交通:增建高速公路出入口3,规划连接各组团的城市快速路系统。
    (4)工业布局:规划1处工业区;在A组团安排机械制造和生物制药园区;C组团安排新型建材及水泥厂;E组团安排电子信息高新技术园区;B组团安排物流中心;D组团安排旅游设施;均不安排大的工业项目。
    (5)在组团隔离带内留出高压电力线走廊,新规划1个水厂、4个污水处理厂。
    【问题】
    请指出上述规划要点中不合理之处,并简述理由。


    答案:
    解析:
    (1)总体布局结构为“二主三副”不合理(E组团没有成为核心组团的条件)。
    (2)没有新增加高速公路出入口的必要。
    (3)城市快速路系统设置不合理。
    (4)E组团与A组团之间只有一条城市干路不合理。
    (5)在上风上水方向的C组团安排新型建材、水泥厂选址不当。
    (6)污水处理厂1在水厂3上游选址不当,污水处理厂数量偏多。
    答案解析:
    本案例属于总规题。
    城市为组团式发展,注意城市结构、组团布局是否合理。道路交通上,考虑组团间道路等级,走线位置(地形、现状用地性质),交通组织便利性,区域性道路与城市道路衔接(高速下线口位置)。功能布局上,考虑各组团分担职能,不同功能片区对环境的影响,对交通基础设施、服务腹地的要求。区域工程基础设施上,考虑高压走廊防护、水厂选址,对各组团的服务性,污水处理厂位置对环境的影响。

  • 第20题:


    某地级市总体规划确定,主城区在现状基础上仍分为5个组团。该市地势西北高,东南低,有3条河流,主导风向东北风。主城区现状常住人口6 0万人,规划为9 0万人。城市总体规划用地现状示意图如图1—1所示,城市总体规划用地布局规划示意图如图1-2所示。




    规划要点如下:


    (1)城市性质:省城北部区域中心城市,新型工业基地。


    (2)总体布局:为“二主三副”的组合型空间布局结构,两个核心为A、E组,三副为B、C、D功能组团。各组团之间以农田和生态绿地进行分隔。


    (3)道路交通:增建高速公路出入口3,规划连接各组团的城市快速路系统。


    (4)工业布局:规划1处工业区;在A组团安排机械制造和生物制药园区;C组团安排新型建材及水泥厂;E组团安排电子信息高新技术园区;B组团安排物流中心;D组团安排旅游设施;均不安排大的工业项目。


    (5)在组团隔离带内留出高压电力线走廊,新规划1个水厂、4个污水处理厂。


    【问题】


    请指出上述规划要点中不合理之处,并简述理由。



    答案:
    解析:

    (1)总体布局结构为“二主三副”不合理(E组团没有成为核心组团的条件)。


    (2)没有新增加高速公路出入口的必要。


    (3)城市快速路系统设置不合理。


    (4)E组团与A组团之间只有一条城市干路不合理。


    (5)在上风上水方向的C组团安排新型建材、水泥厂选址不当。


    (6)污水处理厂1在水厂3上游选址不当,污水处理厂数量偏多。


    【解析】


    本案例属于总规题。


    城市为组团式发展,注意城市结构、组团布局是否合理。道路交通上,考虑组团间道路等级,走线位置(地形、现状用地性质),交通组织便利性,区域性道路与城市道路衔接(高速下线口位置)。功能布局上,考虑各组团分担职能,不同功能片区对环境的影响,对交通基础设施、服务腹地的要求。区域工程基础设施上,考虑高压走廊防护、水厂选址,对各组团的服务性,污水处理厂位置对环境的影响。


  • 第21题:

    图2-1-6所示为某市25万人口的城市主城区总体规划示意图。
    该市的东、南有高速公路和铁路,南部设有客货兼营火车站一座,西边为一湖泊,东南方向离某特大城市约70 km,西北方向离某地级市约50 km。
    该市确定以发展无污染工业和旅游度假服务为主导的综合性城市。规划以河流、绿带为轴,贯穿城市中部,分北城区、南城区、东组团三片。北城区为全市公共活动中心和居住区,南城区为工业、仓储区,东组团为新规划的居住区。沿湖风景优美,规划两座度假村。
    请指出该总体规划布局的主要不当之处并说明理由。


    答案:
    解析:
    1.在南北城区尚有空闲建设用地的情况下,不宜跨越高速公路和铁路发展东组团。
    2.南北城区功能划分不尽合理,会产生上下班的交通问题。
    3.规划布局没有充分考虑火车站的客运功能,主要居住用地要远离火车站。
    4.南北城区之间联系的道路偏少。
    5.度假村A不应该安排在行洪区内。

  • 第22题:

    图2为某市市Ⅸ总体规划示意图,该市位于我国中部丘陵地区,为人口规模约70万的大城市。某河流将该市分为南北两个组团,其中南组团为城市中心区,北组团为城市新区,重点是教育科研产业。河流两岸有大片滨河绿地,河流中有一小岛(D处),为省级风景名胜区。



    【问题】
    试评析道路网结构的不合理之处。


    答案:
    解析:
    (1)城市路网结构不清晰,北部组团城市干道路网密度过大。
    (2)D桥选址不合理,破坏风景名胜资源,建议另行选址。
    (3)南北组团桥梁布置不合理,东西部分布不均,支路跨河桥梁B可取消。
    (4)北组团沿河安排的东西向快速路影响城市南北联系,且对滨河景观带的环境造成破坏。建议在城市外围另行选线建设。
    (5)路网安排没有考虑与滨河绿地关系,应沿滨河绿地增设支路和步行道路系统,方便市民充分利用良好的环境与景观。
    答案解析:
    对外联系性道路上,过境公路不宜穿越城市内部,不宜沿主要景观河道走线,应改线。城市内部道路上,考虑不同等级道路间距、密度、路网结构。
    有河流分隔城市用地情况下,考虑过河道路桥梁的位置、分布、数量,避免河两岸联系不便及交通拥堵。
    河心岛为省级风景保护区,不应设桥梁穿越。沿河设绿地,考虑滨河景观道路设计。

  • 第23题:

    到2020年,孝感要基本建成以百万人口组团式大城市为核心的现代城镇体系。()


    正确答案:正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