根据《城市居住区规划设计规范》(GB50180—1993)的规定,下列关于城市居住区的竖向、管线综合与技术经济指标的基本要求表述中,不正确的是( )。A.居住区的竖向规划,应包括地形地貌的利用、确定道路控制高程和地面排水规划等内容 B.居住区内应设置给水、污水、雨水和电力管线 C.居住区规划应有综合技术经济分析,综合经济指标项目应包括必要指标和可选用指标 D.采用分散供热居住区内还应增设供热管线

题目
根据《城市居住区规划设计规范》(GB50180—1993)的规定,下列关于城市居住区的竖向、管线综合与技术经济指标的基本要求表述中,不正确的是( )。

A.居住区的竖向规划,应包括地形地貌的利用、确定道路控制高程和地面排水规划等内容
B.居住区内应设置给水、污水、雨水和电力管线
C.居住区规划应有综合技术经济分析,综合经济指标项目应包括必要指标和可选用指标
D.采用分散供热居住区内还应增设供热管线

相似考题
更多“根据《城市居住区规划设计规范》(GB50180—1993)的规定,下列关于城市居住区的竖向、管线综合与技术经济指标的基本要求表述中,不正确的是( )。”相关问题
  • 第1题:

    根据《城市居住区规划设计规范》(GB50180-1993)的规定,下列关于城市居住区的竖向、管线综合与技术经济指标的基本要求表述中,不正确的是()

    A.居住区的竖向规划,应包括地形地貌的利用、确定道路控制高程和地面排水规划等内容
    B.居住区内应设置给水、污水、雨水和电力管线
    C.居住区规划应有综合技术经济分析,综合经济指标项目应包括必要指标和可选用指标
    D.采用分散供热居住区内还应增设供热管线

    答案:D
    解析:
    采用集中供热居住区内还应增设供热管线。

  • 第2题:

    在《城市居住区规划设计规范》中规定,对于居住区道路可分为居住区道路、小区路、组团路和宅间小路四级,其中小区路中,建筑控制线之间的宽度需敷设供热管线的不宜小于( )m。

    A.20
    B.14
    C.10
    D.8

    答案:B
    解析:
    《城市居住区规划设计规范》(GB50180—1993)(2016修订版)第8.0.2条规定,居住区内道路可分为居住区道路、小区路、组团路和宅间小路四级。其道路宽度应符合下列规定:①居住区道路红线宽度不宜小于20m;②小区路,路面宽6~9m,建筑控制线之间的宽度,需敷设供热管线的不宜小于14m,无供热管线的不宜小于10m;③组团路,路面宽3~5m,建筑控制线之间的宽度,需敷设供热管线的不宜小于10m,无供热管线的不宜小于8m;宅间小路路面宽不宜小于2.5m。

  • 第3题:

    根据《城市居住区规划设计规范》的规定,下列不属于居住区公共服务设施类别的是( )。

    A.教育
    B.商业服务
    C.金融邮电
    D.科研

    答案:D
    解析:
    《城市居住区规划设计规范》(GB50180—93)(2016年修订版)第6.0.1条规定,居住区公共服务设施应包括教育、医疗卫生、文化体育、商业服务、金融邮电、市政公用、行政管理和其他八类;凡国家确定的一、二类人防重点城市均应按规定配建防空地下室,并将居住区使用部分面积,按其使用性质纳入配套公共服务设施。

  • 第4题:

    根据《城市居住区规划设计规范》规定,居住区内应设置给水、污水、雨水和( )。

    A.电力管线
    B.闭路电视
    C.电视共用天线
    D.通信管线

    答案:A
    解析:
    《城市居住区规划设计规范》(GB50180—1993)(2002年版)第10.0.1条规定,居住区内应设置给水、污水、雨水和电力管线。在采用集中供热居住区内还应增设供热管线。同时,还应考虑燃气、通讯、电视共用天线、闭路电视、智能化等管线的设置或预留埋设位置。

  • 第5题:

    下列关于城市居住区综合技术经济指标的公式中,错误的是(  )。



    答案:A
    解析:
    A项,住宅建筑套密度(毛)=住宅建筑套数÷居住区用地(套/hm2);住宅建筑套密度(净)=住宅建筑套数÷住宅用地(套/hm2)。

  • 第6题:

    现行国家标准《城市居住区规划设计规范》GB50180第5.0.3条规定,在()类建筑气候区,居住小区规划设计主要应考虑居住建筑夏季放热和组织自然通风、导风入室的要求

    • A、Ⅰ、Ⅱ
    • B、Ⅱ、Ⅲ
    • C、Ⅲ、Ⅳ
    • D、Ⅰ

    正确答案:C

  • 第7题:

    《城市居住区规划设计规范》中规定旧区改建的居住区内绿地率不宜低于()。

    • A、25
    • B、30
    • C、35
    • D、40

    正确答案:A

  • 第8题:

    《城市居住区规划设计规范》中规定,我国城市新建居住区绿地率不得低于(),旧区改造不宜低于()的规划指标。

    • A、30%,25%
    • B、25%,30%
    • C、35%,25%
    • D、30%,20%

    正确答案:A

  • 第9题:

    根据《城市居住区规划设计规范》的规定,下列不属于居住区公共服务设施类别的是()。

    • A、教育
    • B、商业服务
    • C、金融邮电
    • D、科研

    正确答案:D

  • 第10题:

    多选题
    根据《城市居住区规划设计规范》(GB50180~1993)(2002年版),居住区内绿地应包括()。
    A

    公共绿地

    B

    宅旁绿地

    C

    配套公建所属绿地

    D

    道路绿地

    E

    庭院绿地


    正确答案: D,B
    解析: 暂无解析

  • 第11题:

    单选题
    根据《城市居住区规划设计规范》的规定,下列不属于居住区公共服务设施类别的是()。
    A

    教育

    B

    商业服务

    C

    金融邮电

    D

    科研


    正确答案: D
    解析: 暂无解析

  • 第12题:

    单选题
    《城市居住区规划设计规范》中规定,我国城市新建居住区绿地率不得低于(),旧区改造不宜低于()的规划指标。
    A

    30%,25%

    B

    25%,30%

    C

    35%,25%

    D

    30%,20%


    正确答案: A
    解析: 暂无解析

  • 第13题:

    根据《城市工程管线综合规划规范》的规定,下列关于城市工程管线综合规划的说法不正确的是( )。

    A.城市工程管线规划应重视远景发展规划,根据需要考虑近期建设发展规划
    B.城市工程管线应与城市道路交通、城市居住区等各项专业规划相协调
    C.城市工程管线规划主要内容包括确定城市工程管线在地下敷设时的排列顺序和工程管线间的最小水平净距、最小垂直净距
    D.城市工程管线规划主要内容包括确定城市工程管线在地下敷设时的最小覆土深度

    答案:A
    解析:
    《城市工程综合管线规划规范》(GB50289—2016)第1.0.3条规定,城市工程管线综合规划应远近结合,考虑远景发展需要,并应结合城市的发展合理布置,充分利用地上、地下空间,与城市用地、城市交通、城市景观、综合防灾和城市地下空间利用等规划相协调。

  • 第14题:

    下列应用的技术标准中,标准名称与所属分类对应关系不正确的是( )。

    A.《城市规划基本术语标准》
    B.《城市用地分类与规划建设》
    C.《城市居住区规划设计规范》
    D.《镇规划标准》

    答案:B
    解析:
    B选项为“分类”基础标准

  • 第15题:

    根据《城市居住区规划设计规范》的规定,下列关于城市居住区内道路的基本要求表述中正确的是()

    A:组团路的建筑控制线之间的宽度,无供热管线的不宜小于10m
    B:居住区内主要道路可根据实际需要最多设置两个方向与外围道路相连
    C:组团路建筑控制线之间的宽度,需敷设供热管线的不宜小于10m
    D:居住区内道路可分为:居住区道路、小区路、组团路三级

    答案:C
    解析:
    城市居住区内道路可分为居住区道路、小区路、组团路和宅间小路四级,其道路宽度应符合下列规定:居住区道路红线宽度不宜小于20m;小区路路面宽6~9m,建筑控制线之间的宽度,需敷设供热管线的不宜小于14m,无供热管线的不宜小于10m,组团路路面宽3~5m,建筑控制线之间的宽度,需敷设供热管线的不宜小于10m,无供热管线的不宜小于8m;宅间小路路面宽不宜小于2.5m。

  • 第16题:

    下列关于城市居住区综合技术经济指标的公式中,错误的是(  )。(2007年真题)



    答案:A
    解析:
    A项,住宅建筑套密度(毛)=住宅建筑套数÷居住区用地(套/hm2);住宅建筑套密度(净)=住宅建筑套数÷住宅用地(套/hm2)。

  • 第17题:

    根据《城市居住区规划设计规范》的规定,居住区按居住户数或人口规模可分为( )。

    A.小区、居住区、居住综合体三级
    B.邻里单位、小区、居住区三级
    C.邻里单位、居住区、居住综合体三级
    D.居住区、小区、组团三级

    答案:D
    解析:
    居住区的组织形式与空间布局形式是不同的概念。居住区的组织形式是居住区规模与配套的关系,根据《城市居住区规划设计规范》,居住区按居住户数或人口规模可分为居住区、小区、组团三级,并相应提供配套设施;而空间布局形式是住宅、道路、绿地和配套服务设施等的具体空间布局形态。

  • 第18题:

    《城市居住区规划设计规范》规定:居住区内绿地应符合下列规定:新区建设绿地率不应低于25%;旧区改建绿地率不宜低于30%。


    正确答案:错误

  • 第19题:

    1993年我国制定的国家标准《城市居住区规划设计规范》,规定新建居住区绿地率不应低于()

    • A、20%
    • B、30%
    • C、40%
    • D、50%

    正确答案:B

  • 第20题:

    根据《城市居住区规划设计规范》(GB50180~1993)(2002年版),居住区内绿地应包括()。

    • A、公共绿地
    • B、宅旁绿地
    • C、配套公建所属绿地
    • D、道路绿地
    • E、庭院绿地

    正确答案:A,B,C,D

  • 第21题:

    在《城市居住区规划设计规范》中规定,对于住宅层数应根据城市规划要求和综合经济效益,来确定经济的住宅层数与合理的层数结构,无电梯住宅不应超过()。

    • A、四层
    • B、五层
    • C、六层
    • D、七层

    正确答案:C

  • 第22题:

    单选题
    根据《城市居住区规划设计规范》,下列关于居住区内绿地的基本要求不正确的是(    )
    A

    新区建设绿地率不低于30%,旧区改建不低于25%

    B

    应根据居住区不同的规划布局形式,设置相应的中心绿地

    C

    旧区改造可酌情降低指标,但不得低于相应指标的60%

    D

    组团内公共绿地的总指标应不低于0.5㎡/人


    正确答案: A
    解析:

  • 第23题:

    单选题
    1993年我国制定的国家标准《城市居住区规划设计规范》,规定新建居住区绿地率不应低于()
    A

    20%

    B

    30%

    C

    40%

    D

    50%


    正确答案: C
    解析: 暂无解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