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律-羞愧”危机消极解决的结果是( )A、坏的感觉,不信任自己和他人,悲观B、刻板严厉,过度自责、怀疑,关注自我,空虚C、对深思的目标和取得的成就感到罪疚D、角色混乱,没有固定标准,感到虚伪E、不适合感和自卑感,不能完成工作

题目

“自律-羞愧”危机消极解决的结果是( )

A、坏的感觉,不信任自己和他人,悲观

B、刻板严厉,过度自责、怀疑,关注自我,空虚

C、对深思的目标和取得的成就感到罪疚

D、角色混乱,没有固定标准,感到虚伪

E、不适合感和自卑感,不能完成工作


相似考题
更多““自律-羞愧”危机消极解决的结果是( )A、坏的感觉,不信任自己和他人,悲观B、刻板严厉,过度自责、 ”相关问题
  • 第1题:

    根据艾瑞克森的心理社会发展学说,此年龄段患儿主要解决的危机是

    A.信任对不信任

    B.自主对羞愧

    C.勤奋对自卑

    D.主动对内疚

    E.自我认同对角色紊乱


    正确答案:D
    5岁患儿,根据艾瑞克森的心理社会发展学说,这一年龄判断属于生殖一运动期,因此要解决主动对内疚的危机。

  • 第2题:

    如患儿危机解决不良,可能出现的人格障碍是

    A.对他人不信任、退缩

    B.缺乏自信、消极、过于限制自己的活动

    C.自私、纵容自己、缺乏责任心

    D.角色紊乱、缺乏生活目标、甚至堕落

    E.缺乏人际交往能力、逃避责任


    正确答案:B
    在生殖一运动期的儿童,如果总是指责批评就会使之产生内疚心理,从而缺乏自信,消极、过于限制自己的活动。

  • 第3题:

    埃里克森心理社会性发展阶段论中,自我同一性发展阶段所需要解决的心理任务是

    A.信任对不信任

    B.自主对羞愧

    C.勤奋对自卑

    D.整合对危机


    埃里克森十分注重个人与环境的交互作用对人格的影响,认为人格是在个体与环境不断相互作用中发展成长起来的。他建构了个人发展的“心理社会性发展”模型。这个模型用他的新心理分析的观点和概念说明人的发展,并把这个发展过程扩展到人的一生。他把人的一生发展划分为8个阶段:基本的信任感对基本的不信任感(0 —1.5岁);自主感对羞耻感与怀疑(1.6—3岁);主动感对内疚感(4—5岁);勤奋感对自卑感(6—11岁);自我同一性对角色混乱(12—18岁);亲密感对孤独感(成年早期:19— 25岁);繁殖感对停滞感(成年中期:26—60岁);自我整合对绝望感(成年晚期:61岁以上)。每个阶段都有具体的发展任务和存在的心理社会危机,并分析了这一危机解决成功和解决失败分别带来的影响,并给出了引导每一阶段走出危机、成功发展的方法。

  • 第4题:

    根据艾瑞克森的心理社会发展学说此年龄段患儿主要解决的危机是

    A.信任对不信任

    B.自主对羞愧

    C.勤奋对自卑

    D.主动对内疚

    E.自我认同对角色紊乱


    正确答案:D

  • 第5题:

    如患儿危机解决不良,可能出现的人格障碍是

    A.对他人不信任、退缩

    B.缺乏自信、消极、过于限制自己的活动

    C.自私、纵容自己、缺乏责任心

    D.角色紊乱、缺乏生活目标、甚至堕落

    E.缺乏人际交往能力、逃避责任


    正确答案:B

    如果处于生殖运动期的患儿危机解决不良会缺乏自信,态度消极,怕出错,过于限制自己的活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