更多“心跳、呼吸骤停后最容易发生病理变化的脏器是A、肺B、脑C、肝D、肾E、心 ”相关问题
  • 第1题:

    患者,男,40岁。因触电心跳呼吸骤停送来医院,经急诊抢救成功,转入外科ICU对其监护,下列哪组监护项目最重要

    A、胃、肾、血液

    B、肺、脑、肝

    C、脑、肝、胃

    D、肝、胃、肾

    E、心、肺、脑


    参考答案:E

  • 第2题:

    心跳、呼吸骤停后最容易发生病理变化的脏器是

    A.肺
    B.脑
    C.肝
    D.肾
    E.心

    答案:B
    解析:
    心跳呼吸骤停首先导致机体缺氧和二氧化碳潴留。最容易发生病理变化的脏器是脑。因脑耗氧量占全身耗氧量的20%~50%,严重缺氧使脑组织受损害,一旦呼吸心跳停止,脑血循环停止,迅速出现昏迷,心跳呼吸停止4~6min即可导致脑细胞死亡。故答案为B。

  • 第3题:

    患者女性,45岁。因触电心跳呼吸骤停,急诊复苏成功后,入ICU病房,对其观察的重点是

    A.心、脑、肾
    B.心、肝、肾
    C.心、肺、脑
    D.肺、脑、肝
    E.脑、肝、肾

    答案:C
    解析:
    心脏呼吸骤停复苏成功后,对患者要全面观察,特别重点观察心和肺,以及观察和处理由于缺氧带来的脑水肿。

  • 第4题:

    心跳骤停最容易发生病理变化的器官是

    A.肺
    B.肾脏
    C.肝脏
    D.脑
    E.心脏

    答案:D
    解析:
    心跳骤停后循环骤停,全身器官缺血缺氧,由于脑细胞对缺血缺氧最为敏感,一般4分钟就可发生不可逆的损害,10分钟就可能发生脑死亡。因此,心跳骤停后最容易发生病理变化的器官是脑。故选D。解题关键:心跳骤停必缺氧,首先造成脑损伤。

  • 第5题:

    心搏骤停最容易发生病理变化的器官是

    A:肺
    B:肾
    C:肝
    D:脑
    E:心脏

    答案:D
    解析:
    【考点】心搏骤停的病理生理【精析】正常人体大脑对氧的需求量很大,占全身总耗氧量的20%,心脏停搏4~6分钟即可导致脑细胞死亡。【避错】本题部分考生易选A,认为心脏骤停首先表现为没有呼吸,肺必先受累,这是不对的,心搏骤停机体严重缺氧,无氧代谢增加致代谢性酸中毒和能量供给锐减,抑制心肌收缩力和细胞膜功能,致细胞内钠、水潴留和细胞外高钾,促发心室颤动而停搏。由于脑耗氧量占全身的20%~50%,心脏停搏4~6分钟即可导致脑细胞死亡。因此,本题选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