患者,男性,38岁,头部外伤后持续头痛、呕吐数次、嗜睡,急诊入院,CT检查显示颅内占位,初步诊断为:颅内占位伴颅内压增高。下列哪项是颅内压增高的三主征A.血压升高B.脉压增大C.视乳头水肿D.脉搏慢而有力E.呼吸深而慢

题目

患者,男性,38岁,头部外伤后持续头痛、呕吐数次、嗜睡,急诊入院,CT检查显示颅内占位,初步诊断为:颅内占位伴颅内压增高。

下列哪项是颅内压增高的三主征

A.血压升高

B.脉压增大

C.视乳头水肿

D.脉搏慢而有力

E.呼吸深而慢


相似考题
参考答案和解析
正确答案:C
颅内压增高的三主征:头痛、呕吐、视乳头水肿。
更多“患者,男性,38岁,头部外伤后持续头痛、呕吐数次、嗜睡,急诊入院,CT检查显示颅内占位,初步诊断为:颅 ”相关问题
  • 第1题:

    共用题干
    男性,30岁。头痛,时有呕吐,逐渐加重1个月,近期嗜睡,反应迟钝,时有头晕、猝倒,无头部外伤及急性炎症病史,血压正常。检查见视神经盘水肿,血常规、红细胞沉降率正常。

    初步的临床诊断应考虑为
    A:颅脑损伤
    B:颅内肿瘤
    C:颅内感染
    D:急性脑疝
    E:椎动脉型颈椎病

    答案:B
    解析:
    ①患者有颅内高压三主征(头痛、呕吐、视神经盘水肿)及意识障碍,无头部外伤史及急性炎症病史,应考虑颅内肿瘤。颅脑损伤多有头部外伤史。颅内感染近期多有急性炎症史,血常规示白细胞增高,红细胞沉降率增快。急性脑疝多有意识障碍,瞳孔改变。椎动脉型颈椎病常表现为颈痛,双上肢麻木,猝倒但改变体位后缓解,不会出现颅内高压三主征。②诊断颅内肿瘤,首选的检查是头颅MRI,其分辨能力远高于CT,MRI因无颅骨伪硬,较CT更适合颅后窝肿瘤和脑干肿瘤的诊断。目前,CT为颅内肿瘤应用最广泛的检查方法,但不是首选检查。头颈X线摄片主要用于颅盖骨骨折的诊断及部分颅内肿瘤的辅助检查。颅内高压患者严禁行腰椎穿刺,否则易诱发脑疝。脑血管造影主要用于颅内血管瘤的诊断。

  • 第2题:

    患者,男性,55岁。头痛3个月,多见于清晨,常出现癫痫发作,经检查诊断为颅内占位性病变、颅内压增高,拟行开颅手术。

    为明确诊断,首选的检查是
    A.脑血管造影
    B.头部CT或MRI
    C.脑超声
    D.腰穿
    E.胸部CT

    答案:B
    解析:
    2.选项A脑血管造影主要用于疑有脑血管畸形者。选项C、E对颅内占位性病变无诊断价值;颅内高压时禁止做腰穿。CT是诊断颅内占位性病变的首选辅助检查措施。可进一步行MRI检查,以利于确诊。故选B。

  • 第3题:

    12、男性,47岁,头部四周紧箍样持续胀痛4个月。工作紧张后可出现,但静心或休息时消失。无恶心、呕吐,神经系统检查无异常,仅有双颞肌明显压痛。脑脊液压力、生化检查以及头颅CT无异常。可能的诊断为

    A.颅内占位病变

    B.偏头痛

    C.短暂性脑缺血发作

    D.低颅压性头痛

    E.紧张型头痛


    低颅压性头痛

  • 第4题:

    男性,30岁。头痛,时有呕吐,逐渐加重1个月, 近期嗜睡,反应迟钝,时有头晕、猝倒,无头部外伤及 急性炎症病史,血压正常。检查见视神经乳头水肿, 血常规、血沉正常。初步的临床诊断应考虑为
    A.颅脑损伤
    B.颅内肿瘤
    C.颅内感染
    D.急性脑疝
    E.椎动脉型颈椎病


    答案:B
    解析:
    颅内高压典型是:头痛,呕吐,视乳头水肿。 原因可能是损伤,占位,感染,患者无其他征象, 故考虑占位。

  • 第5题:

    患者男性,65岁。头痛3个月,多见于清晨,经检查诊断颅内占位性病变、颅内压增高,拟行开颅手术。患者入院3天后,体温:38.5℃,烦躁,入院后未排便。

    当患者颅内压增高明显时,应避免进行的检查是
    A.CT
    B.腰穿
    C.MRI
    D.静脉取血
    E.血气检查

    答案:B
    解析:
    1.高压灌肠,有诱发脑疝的危险,故此题应选D。

    2.腰穿当颅内压增高明显时,有促成枕骨大孔疝的危险,应避免进行。第2小题应选B。

    3.冬眠降温疗法是应用药物和物理方法降低体温,使患者处于亚低温状态,目的是降低脑耗氧量和脑代谢率,减少脑血流量,增加脑对缺血缺氧的耐受力,减轻脑水肿。时间一般为3~5天。故此题应选B。