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1年1月1日,甲公司以1500万元购入某上市公司30%的股份,另支付相关税费10万元,采用权益法核算。取得投资时,被投资企业所有者权益的账面价值为4500万元(与可辨认净资产的公允价值相同)。被投资企业2011年度实现净利润500万元,可供出售金融资产的公允价值上升50万元,宣告发放100万元的现金股利。假定不考虑其他因素,甲公司该长期股权投资2011年12月31日的账面余额为( )万元。A.1510B.1650C.1665D.1645

题目

2011年1月1日,甲公司以1500万元购入某上市公司30%的股份,另支付相关税费10万元,采用权益法核算。取得投资时,被投资企业所有者权益的账面价值为4500万元(与可辨认净资产的公允价值相同)。被投资企业2011年度实现净利润500万元,可供出售金融资产的公允价值上升50万元,宣告发放100万元的现金股利。假定不考虑其他因素,甲公司该长期股权投资2011年12月31日的账面余额为( )万元。

A.1510

B.1650

C.1665

D.1645


相似考题
更多“2011年1月1日,甲公司以1500万元购入某上市公司30%的股份,另支付相关税费10万元,采用权益法核算。 ”相关问题
  • 第1题:

    甲公司2007年1月1日从乙公司购入其持有的B公司10%的股份(B公司为非上市公司),甲公司以银行存款支付买价600万元,同时支付相关税费10万元。甲公司购入B公司股份后准备长期持有,B公司2007年1月1日的所有者权益账面价值总额为6000万元,B公司可辨认净资产的公允价值为6500万元。则甲公司应确认的长期股权投资初始投资成本为( )万元。

    A.600

    B.610

    C.650

    D.660


    正确答案:B
    甲公司应确认的长期股权投资的初始投资成本=600 10=610(万元)。

  • 第2题:

    2012年1月1日,甲公司以2000万元购入乙公司30%的股份,另支付相关费用5万元,采用权益法核算。取得投资时,乙公司所有者权益的账面价值为7000万元(与可辨认净资产的公允价值相同)。乙公司2012年度实现净利润1000万元。假定不考虑其他因素,甲公司该长期股权投资2012年12月31日的账面余额为( )万元。

    A.2400

    B.2305

    C.2405

    D.2300


    正确答案:A
    【答案】A
    【解析】甲公司该长期股权投资2012年12月31日的账面余额=7000×30'% +1000×30%=2400(万元)。

  • 第3题:

    甲公司2015年1月1日从乙公司购入其持有的B公司30%的股份,甲公司以银行存款支付买价520万元,同时支付相关税费5万元。甲公司购入B公司股份后准备长期持有,B公司2015年1月1日的所有者权益账面价值总额为1500万元,B公司可辨认净资产的公允价值为1700万元。则甲公司应确认的长期股权投资初始投资成本为( )万元。

    A.520
    B.525
    C.500
    D.550

    答案:B
    解析:
    甲公司应确认的长期股权投资的初始投资成本=520+5=525(万元)。

  • 第4题:

    甲、乙公司均为境内上市公司,适用的所得税税率均为33%。甲公司采用成本与市价孰低法按单项投资计提短期投资跌价准备,股权投资差额按10年的期限平均摊销,按净利润的10%和5%分别提取法定盈余公积和法定公益金。甲公司其他有关资料如下:

    (1)2002年1月1日,甲公司以453.60万元的价格购买乙公司10%的股份,实际支付的价款中包括乙公司的宣告但尚未支付的现金股利4.5万元。另支付税费0.9万元。作为短期投资核算。

    (2)2002年5月3日,甲公司收到乙公司支付的上述现金股利,存入银行。

    (3)2002年度,乙公司实现净利润600万元。2002年12月31日甲公司持有乙公司股份的市价合计为360万元。

    (4)2003年1月1日,甲公司决定将持有的乙公司的股份作为长期投资,采用成本法核算。按当时市价计算的甲公司持有乙公司该股份的价值合计为345万元。(5)2003年1月1日,乙公司股东权益账面价值合计为3000万元。2003年度、2004年度乙公司实现净利润分别为450万元、300万元。假定乙公司除实现的净利润外,股东权益无其他变动。(6)2004年1月2日,甲公司以988万元的价格购买乙公司20%的股份,另支付税费2万元。至此甲公司持有乙公司30%的股份份额,改用权益法核算此项投资。(7)2004年12月31日,甲公司对乙公司长期股权投资的预计可收回1500万元。

    要求:

    (1) 根据上述资料,编制甲公司与该投资相关的会计分录。

    (2) 计算甲公司对乙公司的投资在2004年年末时的账面价值,以及股权投资差额的账面余额。


    正确答案:
    (1)2002年1月1日,甲公司购买股票 
    借:短期投资 (453.60+0.9)—4.50=450 
    应收股利 4.50 
    贷:银行存款 453.60+0.9=454.50 
    (2)2002年5月3日,甲公司收到乙公司支付的上述现金股利 
    借:银行存款 4.50 
    贷:应收股利 4.50 
    (3)2002年12月31日,计提短期投资跌价准备 
    借:投资收益—计提的短期资跌价准备 90 
    贷:短期投资跌价准备 450—360=90 
    (4)2003年1月1日,甲公司将短期投资转为长期投资,短期投资划转为长期投资应按成本与市价孰低结转,差额计入“投资收益”。 
    借:长期股权投资—乙公司 345 
    短期投资跌价准备 90 
    投资收益 15 
    贷:短期投资 450 
    (5)2004年1月2日,甲公司改用权益法核算此项投资 
    ①追溯调整 
    2003年1月1日成本法改权益法时的股权投资差额 
    =345—3000×10% 
    =45(万元) 
    2003年度应摊销的股权投资差额 
    =45÷10 
    =4.50(万元) 
    2003年度由于实现净利润而应确认投资收益 
    =450×10% 
    =45(万元) 
    2004年成本法改为权益法时的累积影响数 
    = —4.50+45 
    =40.50(万元) 
    会计分录为 
    借:长期股权投资—乙公司(投资成本) 345—45=300 
    长期股权投资—乙公司(股权投资差额) 45—4.50=40.50 
    长期股权投资—乙公司(损益调整) 450×10%=45 
    贷:长期股权投资—乙公司 345 
    利润分配—未分配利润 —4.50+45=40.50 
    借:利润分配—未分配利润 40.5×15%=6.08 
    贷:盈余公积 6.08 
    借:长期股权投资—乙公司(投资成本) 45 
    贷:长期股权投资—乙公司(损益调整) 45 
    ②追加调整 
    股权投资差额 
    =(988+2)—(3000+450)×20% 
    =300(万元) 
    借:长期股权投资—乙公司(投资成本) 988+2=990 
    贷:银行存款 990 
    借:长期股权投资—乙公司(股权投资差额) 300 
    贷:长期股权投资—乙公司(投资成本) 300 
    (6)2004年12月31日 
    借:长期股权投资—乙公司(损益调整) 90 
    贷:投资收益 300×30%=90 
    (7)2004年12月31日摊销股权投资差额 
    股权投资差额摊销金额 
    =40.5÷9+300÷10 
    =34.50(万元) 
    借:投资收益 34.50 
    贷:长期股权投资—乙公司(股权投资差额) 34.50  
    (8)长期股权投资2004年年末账面价值=300+40.5+45+990+90-34.5=1431(万元) 
    股权投资差额的帐面余额=(40.5+300)—34.50=306(万元)

  • 第5题:

    甲股份有限公司于2×18年4月1日购入面值为1 000万元的3年期债券并划分为以摊余成本计量的金融资产,实际支付的价款为1 500万元,其中包含已到付息期但尚未领取的债券利息20万元,另支付相关税费10万元。该项债投资的初始入账金额为( )万元。

    A.1510
    B.1490
    C.1500
    D.1520

    答案:B
    解析:
    债权投资的初始入账金额=1 500-20+10=1 490(万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