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征税收入,是指从性质和根源上不属于企业营利性活动带来的经济利益、不负有纳税义务并不作为应纳税所得额组成部分的收入。依照《企业所得税法》的规定,收入总额中的下列( )为不征税收入。A.财政拨款B.依法收取并纳入财政管理的行政事业性收费、政府性基金C.国务院规定的其他不征税收入D.在中国境内设立机构、场所的非居民企业从居民企业取得与该机构、场所有实际联系的股息、红利等权益性投资收益

题目

不征税收入,是指从性质和根源上不属于企业营利性活动带来的经济利益、不负有纳税义务并不作为应纳税所得额组成部分的收入。依照《企业所得税法》的规定,收入总额中的下列( )为不征税收入。

A.财政拨款

B.依法收取并纳入财政管理的行政事业性收费、政府性基金

C.国务院规定的其他不征税收入

D.在中国境内设立机构、场所的非居民企业从居民企业取得与该机构、场所有实际联系的股息、红利等权益性投资收益


相似考题
参考答案和解析
正确答案:ABC
《企业所得税法》中首次引入了不征税收入的概念。所谓不征税收入,是指从性质和根源上不属于企业营利性活动带来的经济利益、不负有纳税义务并不作为应纳税所得额组成部分的收入。《企业所得税法》规定,收入总额中的下列收入为不征税收入:财政拨款;依法收取并纳入财政管理的行政事业性收费、政府性基金;国务院规定的其他不征税收入。本题中选项D属于免税项目,并非不征税收入。
更多“不征税收入,是指从性质和根源上不属于企业营利性活动带来的经济利益、不负有纳税义务并 ”相关问题
  • 第1题:

    不征税收入是指专门从事特定目的,从性质和根源上不属于营利性活动带来的经济利益,不负有纳税义务并不作为应纳税所得额组成部分的收入,比如财政拨款,行政事业性收费等;免税收入是纳税人应税收入的重要组成部分,只是国家为了实现某些经济和社会目标,在特定时期或对特定项目取得的经济利益给予的税收优惠照顾,而在一定时期又可能恢复征税的收入。
    根据上述定义,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A.某农产品企业获得了当地政府对农业加工产品的专项财政补贴,该补贴属于不征税收入
    B.国家规定,企业技术转让所得年净收入在30万元以下的,暂免征收所得税,因此这部分所得属于免税收入
    C.为鼓励纳税人积极购买国债,国家规定国债所得利息收入暂不计入应纳税所得额,不征收企业所得税,因此国债利息收入属于不征税收入
    D.为鼓励高新技术企业自主创新,政府规定,在近两年内对这类企业研发产品的销售收入暂不收税,因此企业在研发产品上的销售收入属于免税收入

    答案:C
    解析:
    第一步,看提问方式,本题属于选非题。
    第二步,找关键信息。
    多定义,考查“不征税收入”和“免税收入”,其关键信息如下:
    (1)不征税收入:①专门从事特定目的;②不属于营利性活动带来的经济利益。
    (2)免税收入:①国家为了实现某些经济和社会目标;②在特定时期或对特定项目取得的经济利益给予的税收优惠照顾,一定时期又可能恢复征税的收入。
    第三步,辨析选项。
    A项:某农产品企业,符合“专门从事特定目的”,当地政府对农业加工产品的专项财政补贴属于“财政拨款”,即“不属于盈利性活动带来的经济利益”,属于不征税收入,说法正确;
    B项:对企业技术转让所得年净收入暂免征收所得税,属于“国家为了实现某些经济和社会目标,在特定时期或对特定项目取得的经济利益给予的税收优惠照顾,一定时期又可能恢复征税的收入”,属于免税收入,说法正确;
    C项:为鼓励纳税人积极购买国债,属于“国家为了实现某些经济和社会目标”,国债所得利息收入暂不计入应纳税所得额,属于“在特定时期或对特定项目取得的经济利益给予的税收优惠照顾”,且“暂不计入”符合“一定时期又可能恢复征税”,属于免税收入,说法错误;
    D项:为鼓励高新技术企业自主创新,在近两年内对这类企业研发产品的销售收入暂不收税,属于“国家为了实现某些经济和社会目标,在特定时期或对特定项目取得的经济利益给予的税收优惠照顾”,只是说近两年,符合“一定时期又可能恢复征税”,属于免税收入,说法正确。

  • 第2题:

    应纳税所得额是指企业每一纳税年度的收入总额,减除以下()等项目。

    • A、不征税收入
    • B、免税收入
    • C、各项扣除
    • D、允许弥补的以前年度亏损后的余额

    正确答案:A,B,C,D

  • 第3题:

    企业的不征税收入和免税收入同属于税收优惠,在进行纳税调整时,均应该从收入总额中减除,只是具体包括的内容不同而已。


    正确答案:错误

  • 第4题:

    税法中规定的“不征税收入”概念,不属于税收优惠的范畴,这些收入不属于赢利活动带来的经济利益,是专门从事特定目的的收入,这些收入从企业所得税原理上讲应永久不列为征税范围的收入范畴。


    正确答案:正确

  • 第5题:

    单位纳税人是指负有纳税义务的企业和从事生产经营的事业单位。


    正确答案:错误

  • 第6题:

    国外投资企业所得收入纳税与国内企业纳税的主要区别在于()。

    • A、税种不同
    • B、税率不同
    • C、征税基础不同
    • D、国际投资可能会负有双重纳税义务

    正确答案:D

  • 第7题:

    下面关于企业所得税的表述不正确的是()。

    • A、企业每一纳税年度的收入总额,减除不征税收入、免税收入、各项扣除后余额,为应纳税所得额
    • B、企业的应纳税所得额乘以适用税率,为应纳税额
    • C、所有的非居民企业都仅就其来源于中国境内的所得缴纳企业所得税
    • D、企业以货币形式和非货币形式从各种来源取得的收入,为收入总额。收入总额中包括征税收入、不征税收入、免税收入

    正确答案:A,B,C

  • 第8题:

    亏损,是指企业依照企业所得税法和实施条例的规定将每一纳税年度的收入总额减除不征税收入、免税收入和各项扣除后小于零的数额。


    正确答案:正确

  • 第9题:

    多选题
    下面关于企业所得税的表述不正确的是()。
    A

    企业每一纳税年度的收入总额,减除不征税收入、免税收入、各项扣除后余额,为应纳税所得额

    B

    企业的应纳税所得额乘以适用税率,为应纳税额

    C

    所有的非居民企业都仅就其来源于中国境内的所得缴纳企业所得税

    D

    企业以货币形式和非货币形式从各种来源取得的收入,为收入总额。收入总额中包括征税收入、不征税收入、免税收入


    正确答案: A,D
    解析: 暂无解析

  • 第10题:

    判断题
    对纳税人按照应税收入额定率核定征收企业所得税的,不得从收入总额中减去不征税收入和免税收入。
    A

    B


    正确答案:
    解析: 对纳税人按照应税收入额定率核定征收企业所得税的,应从收入总额中减去不征税收入和免税收入。

  • 第11题:

    单选题
    企业所得税的应纳税所得额的计算公式为()。
    A

    应纳税所得额=总利润-各项扣除-弥补以前年度亏损

    B

    应纳税所得额=总利润-不征税收入-免税收入

    C

    应纳税所得额=收入总额-不征税收入-免税收入-各项扣除-弥补以前年度亏损

    D

    应纳税所得额=收入总额-不征税收入-免税收入-各项扣除+弥补以前年度亏损


    正确答案: B
    解析: 暂无解析

  • 第12题:

    多选题
    根据企业所得税法律制度的规定,下列关于不征税收入的表述中,正确的有( )。
    A

    不征税收入的性质等同于免税收入

    B

    不征税收入应计入企业应纳税所得额

    C

    企业的不征税收入用于支出所形成的费用,不得在计算应纳税所得额时扣除

    D

    企业的不征税收入用于支出所形成的资产,其计算的折旧、摊销不得在计算应纳税所得额时扣除


    正确答案: C,B
    解析:

  • 第13题:

    企业所得税应纳税所得额是指企业每一纳税年度的收入总额,减除不征税收入免税收入,各项扣除以及允许弥补的以前年度亏损后的余额。


    答案:对
    解析:
    本题正确。企业所得税应纳税所得额是指企业每一纳税年度的收入总额,减除不征税收入免税收入,各项扣除以及允许弥补的以前年度亏损后的余额。

  • 第14题:

    对纳税人按照应税收入额定率核定征收企业所得税的,不得从收入总额中减去不征税收入和免税收入。


    正确答案:错误

  • 第15题:

    企业每一纳税年度的收入总额,减除不征税收入、免税收入、各项扣除后的余额,为应纳税所得额。


    正确答案:错误

  • 第16题:

    税法中规定的"不征税收入"概念,不属于税收优惠的范畴,这些收入不属于赢利性活动带来的经济利益,是专门从事特定的目的的收入,这些收入从企业所得税原理上讲应永久不列为征税范围的收入范畴。


    正确答案:正确

  • 第17题:

    纳税人是税法上规定的()

    • A、直接负有纳税义务的单位
    • B、直接负有纳税义务的个人
    • C、直接负有纳税义务的单位和个人
    • D、直接负有纳税义务的政府机关

    正确答案:C

  • 第18题:

    征税的对象是指()

    • A、税收法律关系中权利义务承担者
    • B、纳税主体
    • C、征税客体
    • D、负有纳税义务的自然人、法人和其他组织

    正确答案:D

  • 第19题:

    企业的不征税收入用于支出所形成的费用,不得在计算应纳税所得额时扣除;企业的不征税收入用于支出所形成的资产,其计算的折旧、摊销不得在计算应纳税所得额时扣除。


    正确答案:正确

  • 第20题:

    判断题
    税法中规定的“不征税收入”概念,不属于税收优惠的范畴,这些收入不属于赢利活动带来的经济利益,是专门从事特定目的的收入,这些收入从企业所得税原理上讲应永久不列为征税范围的收入范畴。
    A

    B


    正确答案:
    解析: 暂无解析

  • 第21题:

    判断题
    亏损,是指企业依照企业所得税法和实施条例的规定将每一纳税年度的收入总额减除不征税收入、免税收入和各项扣除后小于零的数额。
    A

    B


    正确答案:
    解析: 暂无解析

  • 第22题:

    判断题
    企业的不征税收入和免税收入同属于税收优惠,在进行纳税调整时,均应该从收入总额中减除,只是具体包括的内容不同而已。
    A

    B


    正确答案:
    解析: 企业的不征税收入不属于税收优惠,不征税收入用于支出所形成的费用或者财产,不得扣除或者计算对应的折旧、摊销扣除。

  • 第23题:

    判断题
    税法中规定的"不征税收入"概念,不属于税收优惠的范畴,这些收入不属于赢利性活动带来的经济利益,是专门从事特定的目的的收入,这些收入从企业所得税原理上讲应永久不列为征税范围的收入范畴。
    A

    B


    正确答案:
    解析: 暂无解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