专家们在破译“西南文字”时,遇到了哪些难题?(3分)

题目

专家们在破译“西南文字”时,遇到了哪些难题?(3分)


相似考题

1.阅读下面文章,完成16-18题。(8分)专家破译欧洲远古文字获进展①200多年来,科学家们一直试图破译被认为是欧洲最古老的语言之一、伊比利亚半岛最古老的书面语言的“西南文字”。去年,当考古学家们在葡萄牙南部发现一块写有文字的大石板时,他们简直难以掩饰心中的喜悦。②这是一件非同寻常的东西。在这块棱角分明的泛黄的石板上,刻着一些有规律弯曲着的神秘符号,它们带有明显的古伊比利亚语言风格。这种被称为“西南文字”的语言目前已经绝迹。这块石板上共刻有86个字符,是迄今为止发现的最长的铁器时代文本。③目前已经发现了约30块刻有古代文字的石板,但大多已经不完整。其中一些文字看上去歪歪扭扭,还有一些像交叉的木棍。其中一个像是数字“4",还有一个就像一个蝴蝶结。它们都是被认真刻在石板上的。整篇文字笔迹连续,字与字之间没有间隔,念法应当是从右到左。④尽管随着新石板的不断出土,科学家们掌握了越来越多的依据,但他们的研究还是困难重重。科学家们几乎没有任何原始资料,也没有掌握来自这一时期和这一地区的任何可读的文字。西南文字专家皮埃尔?斯威格斯说:“对当时人们的日常生活习惯或宗教信仰,我们几乎一无所知。”⑤逐渐达成的一项共识是,这些文字来自2500年至2800年前。多数专家认为,它们是由一个名叫塔特西安斯部落的人们创造的,但几个世纪后他们便消失了。⑥破译工作的另一个难题是这些字迹并不标准。似乎可以肯定的是,它们改编自腓尼基语或希腊字母,因为它们沿袭了其中的一些书写习惯。然而,它们却又打破了这些规律,创造了新的规律。⑦目前,专家们已经确认了代表15个音节的符号,包括7个辅音字母和5个元音字母。(摘自《参考消息》,有删改)16.“这是一件非同寻常的东西”,其“非同寻常”表现在哪里?(3分)

更多“专家们在破译“西南文字”时,遇到了哪些难题?(3分) ”相关问题
  • 第1题:

    在今天西南联大旧址中,矗立着一块“国立西南联合大学纪念碑”,碑文中有句褒扬西南联大的文字,是这样写的:“联合大学以其兼容并包之精神,转移社会一时之风气,内树学术自由之规模,外来民主堡垒之称号”。


    图书馆

  • 第2题:

    西南地区少数民族服饰特点 在本讲中你都学到了哪些西南地区少数民族的生活习惯和服饰都有什么特点呢?请举例说明,在对服饰特点的说明中,请结合服饰设计三要素(款式、色彩、材料)来进行分析。 要求: 1.文字在1000字左右。 2.请将作业保存为pdf格式的文件,通过“+上传附件”按钮以附件形式进行提交。


    拼接;分割

  • 第3题:

    请同学们简述自己在语言文字规范化方面做了哪些工作?收获如何?


    语言文字规范,是指依据语言文字的发展规律,确立约定俗成或明文规定的标准,使语言文字在实际使用中符合这个标准,以减少分歧,增加统一性。 语言文字规范,具有自发规范和自觉规范两种形式。 自发规范,就是人们在使用语言文字的时候,潜移默化地按照约定俗成的标准,来调整自己的说话和写字的行为,使其为社会所接受,被别人所理解。 例如,小孩从牙牙学语开始,就不断用试错的方法来学习语言的规则,来纠正自己的话语。当他学会了“一头猪”“一头牛”的用法后,有时就会将它迁移到“一头马”的用法上去。而当“一头马”的用法遭到父母的嘲笑以后,他就意识到这种说法是错误的,于是就去注意别人是怎么说马的。当他后来听到大人们说“一匹马”之后,就知道了这是说马的正确方式,以后在自己说话的时候,就会选择这种规范的形式来表达了。这就是一个自发规范的过程。 自觉规范,就是人们根据语言文字发展的内在规律和外在要求,明文确定相关标准,有意识地采取某些措施,对语言文字进行干预,以保证语言文字准确、高效地使用。确定自觉规范标准的主体包括政府和学者。政府一般通过颁布政令来确立语言文字规范的标准,其规范行为带有一定的强制性。

  • 第4题:

    女学生们使用白话受到了哪些影响?请举例说明。


  • 第5题:

    面对未来广告发展,同学们在平时的学习中,需要做哪些准备和改变?请做500字以内的文字论述。


    1)广告首先为现代社会提供全面的信息服务。 2)广告在社会的政治生活中发挥着作用。 3)广告在未来经济方面的影响将越来越大。 4)在社会文化方面,广告不仅仅是提高人们物质生活水平的手段,而且也是提高人们精神文明水准的工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