参考答案和解析
参考答案:(1)动作发展正常;
(2)认知活动积极;
(3)情绪积极向上;
(4)人际关系融洽;
(5)性格特征良好;
(6)没有严重的心理健康问题
更多“婴幼儿心理健康的标志有哪些? ”相关问题
  • 第1题:

    心理健康的标准有哪些?


    正确答案:
    33.心理健康的六条标准:(1)对现实的有效知觉;(2)自知自尊与自我接纳;(3)自我调控能力;(4)与人建立亲密关系的能力;(5)人格结构的稳定与协调;(6)生活热情与工作高效率。

  • 第2题:

    简述婴幼儿心理健康的标志。
    ①智力发展正常;
    ②情绪稳定,情绪反应适度;
    ③乐于与人交往,人际关系融洽;
    ④行为统一和谐;
    ⑤性格特征良好。

  • 第3题:

    教师心理健康的标准有哪些?
    教师心理健康的标准主要有:
    第一,对教师角色的认同。
    第二,有良好和谐的人际关系。
    第三,能正确地了解自我,体验自我和控制自我。
    第四,具有教育独创性。
    第五,在教育活动和日常生活中能真实地感受情绪并恰如其分地控制情绪。

  • 第4题:

    心理健康教育的途径有哪些?


    答案:
    解析:
    (1)专题训练:专题训练过程一般由“判断鉴别一训练策略一反思体验” 三个彼此衔接的基本环节构成。判断鉴别是让学生了解自己某方面心理素质发展的现状,以此引起学生的认同感或缺失感,进而体会、感受该种心理素质对自己学习、生活、交往及成长的意义。训练策略就是针对该课主题和在判断鉴别中所发现的问题,提出若干解决该问题的具体而有效的方法和技巧,通过组织学生参与讨论和操作活动来感受、理解,进而选择。反思体验就是对训练中的心理感受、情感体验、行为变化、活动过程及效果。 (2)学科渗透:是指教师在进行常规的学科教学时,自觉地、有意识地运用心理学的理论、方法和技术,让学生在掌握知识、形成能力的同时,完善各种心理品质,特别是诸如情感、意志、个性品质等方面。学科渗透要求教师具有心理教育意识和课程内容组织 能力,能够将学科教学的知识与心理辅导有 机结合起来。 (3)咨询与辅导:是指通过开展专门的心理咨询和心理辅导活动,对个别存在心理问题或出现心理障碍的学生及时进行认真、耐心、科学的心理辅导,帮助学生解除心理障碍。一般心理咨询与辅导需要较为专业的心理咨询师或从业者进行,采用较为专业的心理测量工具及量表,针对学生常见心理问题 进行早期的诊断、过程中的干预、愈后的评 估等工作。部分具备条件的学校可以设立专 门的心理咨询室和专职咨询辅导人员,接受学生各种类型的心理问题咨询和辅导,并定期开展科普活动及心理健康讲座。

  • 第5题:

    衡量心理健康的方法有哪些?
    (1)心理测量与统计学方法,又称常模比较法;
    (2)社会适应判定法;(又称社会离差法,它以人的行为的社会意义及个人社会适应性为出发点,以社会行为规范为准则,借以判定其心理健康水平)。
    (3)生活适应判定法;
    (4)主观病痛法;
    (5)症状判定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