更多“中国国际市场的基本格局是亚太地区为主体,非洲和中东为两翼. ( ) ”相关问题
  • 第1题:


    与2010年相比,2016年原油进口量和出口量占世界比重变化最大的地区分别是( )。

    A.北美和中东
    B.北美和非洲
    C.亚太地区和中东
    D.亚太地区和非洲

    答案:D
    解析:
    第一步,本题考查简单比较中和差比较问题。
    第二步,定位表格材料。
    第三步,由于选项中两个地区分别为与2010年相比,2016年原油进口量和出口量占世界比重变化最大的地区,故分别考虑,先比较北美和亚太地区的进口量占比情况,北美:24.7%-19.5%=5.2%,即相差5.2个百分点;亚太地区:49.2%-40.1%=9.1%,即相差9.1个百分点;相比亚太地区变化最大,排除AB选项。再来比较中东和非洲的出口量占比情况,中东:43.5%-38.8%=4.7%,即4.7个百分点;非洲:18.6%-13.0%=5.6%,即5.6个百分点;则非洲地区变化最大,排除C选项。
    因此,选择D选项。

  • 第2题:

    2、从全世界国际旅游接待量的地区分布格局看,全球国际旅游者集中活动于(),而其他地区所占的比重很小,并且这一分布格局在整个20世纪基本没有出现太大的变化。

    A.欧洲

    B.非洲

    C.北美

    D.亚太地区


    欧洲;亚太

  • 第3题:

    2007年中国进口石油主要来自于()。

    A.中东地区

    B.非洲地区

    C.亚太地区


    中东地区

  • 第4题:

    主体功能区规划提出的战略是推进形成主体功能区的最高纲领,是编制实施主体功能区规划和区域政策的基本依据,不属于其格局的是( )。

    A、城市化战略格局
    B、生态战略格局
    C、工业战略格局
    D、农业战略格局

    答案:C
    解析:
    [考点]主体功能区规划编制工作的主要内容。主体功能区规划提出的战略是推进形成主体功能区的最高纲领,是编制实施主体功能区规划和区域政策的基本依据,主要包括城市化战略格局、生态战略格局、农业战略格局。

  • 第5题:

    国际旅游客源的地区分布格局:北美居首位,欧洲次之,亚太地区居第三位,其余份额很少的国际旅游客源则由非洲和中东产生。


    ⑴客流:在排序前20位的国家中,欧洲地区的国家占到了半数以上,美洲地区始终只有美国、加拿大和墨西哥,亚洲地区的国家虽然数目不多,但处于稳步增长阶段,位次不断上升,数量不断增加。 ⑵客源:在国际旅游消费方面一直稳居世界前15位的国际旅游支出国主要包括:美国、德国、日本、英国、法国、意大利、加拿大、荷兰、奥地利、瑞典、比利时。它们主要分布在欧洲、美洲和东亚太平洋地区。这些国家中的绝大多数都是世界经合组织成员国,也就是说,大多都是经济发达国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