更多““澶渊之盟”签约国是( )。”相关问题
  • 第1题:

    “澶渊之盟”是北宋与下列哪国签订的?()

    • A、金
    • B、辽
    • C、西夏
    • D、蒙古

    正确答案:B

  • 第2题:

    公元1120年,宋派人与金议和约,合力攻辽,灭辽后,燕云十六州还宋。此事史称()

    • A、践土之盟
    • B、澶渊之盟
    • C、绍兴和议
    • D、海上之盟

    正确答案:D

  • 第3题:

    北宋和辽国经过数次战争,最后在澶州城下达成合议,签订了一份休战协议,史称()

    • A、澶州协议
    • B、澶渊之盟
    • C、澶州之盟
    • D、澶州之约

    正确答案:B

  • 第4题:

    宋金第三次合议指的是()。

    • A、绍兴和议
    • B、嘉定和议
    • C、澶渊之盟
    • D、海上之盟

    正确答案:B

  • 第5题:

    历史上订立“澶渊之盟”的是()和辽。


    正确答案:北宋

  • 第6题:

    澶渊之盟签订于下面哪一年:()

    • A、1034年
    • B、1024年
    • C、1014年
    • D、1004年

    正确答案:D

  • 第7题:

    问答题
    “澶渊之盟”以后,宋与哪国形成对峙局面?

    正确答案: 与辽国形成对峙局面。
    解析: 暂无解析

  • 第8题:

    名词解释题
    澶渊之盟

    正确答案: 1004年秋(宋真宗景德元年),辽萧太后与辽圣宗亲率大军南下,深入宋境。有的大臣主张避敌南逃,宋真宗也想南逃,因宰相寇准的力劝,才至澶州督战。宋军坚守辽军背后的城镇,又在澶州城下射杀辽将萧挞览(一作凛)。辽害怕腹背受敌,提出和议。宋真宗畏敌,历来主张议和,先通过降辽旧将王继忠与对方暗通关节,后派曹利用前往辽营谈判,于十二月间(1005年1月)与辽订立和约,规定宋每年送给辽岁币银10万两、绢20万匹。因澶州在宋朝亦称澶渊郡,故史称“澶渊之盟”。
    解析: 暂无解析

  • 第9题:

    多选题
    “澶渊之盟”是北宋______皇帝和辽国签订的?
    A

    宋太宗

    B

    宋真宗

    C

    宋高宗

    D

    宋徽宗


    正确答案: A,C
    解析:
    1004年(宋真宗景德元年),辽萧太后与辽圣宗亲率大军南下,深入宋境。宋真宗畏敌,历来主张议和,派曹利用前往辽营谈判,于十二月与辽订立和约,规定:宋每年送给辽岁币银10万两、绢20万匹。因澶州在宋朝亦称澶渊郡,故史称“澶渊之盟”。

  • 第10题:

    多选题
    “澶渊之盟”签约国是(     )。
    A

    B

    C

    西夏

    D

    北宋

    E

    南宋


    正确答案: E,A
    解析:

  • 第11题:

    单选题
    “澶渊之盟”是北宋与下列哪国签订?(  )
    A

    B

    C

    西夏

    D

    蒙古


    正确答案: C
    解析:
    1005年1月北宋与辽与澶洲经过多次战争,双方难分胜负,辽主动议和,订立和约,规定宋每年送给辽岁币银10万两、绢20万匹,因澶州在宋朝又称澶渊郡,故史称“澶渊之盟”。

  • 第12题:

    填空题
    弭兵之盟的发起国是().

    正确答案: 宋国
    解析: 暂无解析

  • 第13题:

    “澶渊之盟”的议定地点澶州是今天的()。

    • A、河南开封
    • B、河南濮阳
    • C、安徽合肥
    • D、安徽芜湖

    正确答案:B

  • 第14题:

    澶渊之盟后,宋辽边境“生育蕃息,牛羊被野,戴白之人(白发年迈的人),不识干戈。”这说明澶渊之盟()①削弱了北宋的军事力量②加重了北宋政府的财政负担③使宋辽维持了长久的和平④促进了北方畜牧业发展

    • A、①②
    • B、③④
    • C、①②③
    • D、②③④

    正确答案:B

  • 第15题:

    澶渊之盟后,宋辽之间维持了()多年的和平并存。


    正确答案:100

  • 第16题:

    澶渊之盟是()之间的盟约。

    • A、北宋和西夏
    • B、北宋和辽
    • C、南宋与西夏

    正确答案:B

  • 第17题:

    澶渊之盟


    正确答案: 1005年初,辽签订盟约,议定两国各守旧界,双方结为兄弟之国,每年北向辽纳“岁币”银10万两,绢20万匹。和约是在澶州订的,史称“澶渊之盟”。签约后,宋辽形成长期并立的形势,双方没有发生大的战争。

  • 第18题:

    弭兵之盟的发起国是().


    正确答案:宋国

  • 第19题:

    多选题
    “澶渊之盟”是北宋与下列哪国签订的?(  )
    A

    B

    C

    西夏

    D

    蒙古


    正确答案: D,B
    解析:
    宋真宗景德元年(1004年),辽军南下侵宋。宋真宗前往澶渊督战,经多次战争后,辽方提出议和。双方于十二月(1005年1月)订立和约,规定宋每年送给辽岁币银10万两、绢20万匹,互约为兄弟之国,礼尚往来,百余年间无战事。

  • 第20题:

    单选题
    澶渊之盟是()之间的盟约。
    A

    北宋和西夏

    B

    北宋和辽

    C

    南宋与西夏


    正确答案: B
    解析: 暂无解析

  • 第21题:

    问答题
    试述“澶渊之盟”的内容,并作适当评价。

    正确答案: (1)宋辽维持旧疆,仍以白沟河为界,约为兄弟之国,辽圣宗与宋真宗互称兄弟,尊萧太后为叔母。
    (2)北宋每年输辽白银10万两,绢20万匹,称岁币。
    (3)双方沿边州县各守边界,两边人户不得交侵,对逃亡越界者,双方互相遣送,沿边城市只能依旧完葺,不需增筑城堡,开挖河道。这就是宋辽关系史上的“澶渊之盟”。
    澶渊之盟是宋辽双方势均力敌条件下的产物。长期以来,辽军连年南侵,但并不具备灭亡北宋的优势,同样,北宋要收复幽云地区也不能够轻易实现。北宋在军事上有利的形势下与辽议和,一方面表现了北宋对付辽朝的力不从心,另一方面则表现了宋真宗不想打仗的懦弱心理。澶渊之盟后,宋辽间形成相对稳定的南北对峙局面,和平关系持续了近百年,为沿边州县带来了稳定的生产和生活环境,经济上有所恢复和发展。宋辽间的和平交往促进了汉族与契丹族之间的经济文化交流,对于推动民族融合统一,促进多民族国家的发展都产生了积极影响。
    解析: 暂无解析

  • 第22题:

    填空题
    澶渊之盟后,宋辽之间维持了()多年的和平并存。

    正确答案: 100
    解析: 暂无解析

  • 第23题:

    单选题
    宋金第三次合议指的是()。
    A

    绍兴和议

    B

    嘉定和议

    C

    澶渊之盟

    D

    海上之盟


    正确答案: B
    解析: 暂无解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