更多“绿色革命”相关问题
  • 第1题:

    现代农业是一个动态的概念,经历了以()为中心的三次革命。

    A:机械化
    B:原始化
    C:化学化
    D:绿色革命
    E:有机化

    答案:A,C,D
    解析:
    本题考查现代农业的内涵。现代农业经历了机械化、化学化、绿色革命为中心的三次革命。

  • 第2题:

    印度的“绿色革命”是指什么?


    正确答案: 改进粮食生产技术。

  • 第3题:

    诺曼·布劳格因为其提出的绿色革命而获得了诺贝尔生理学或医学奖。


    正确答案:错误

  • 第4题:

    许多国家推行的“绿色革命”旨在解决()问题。


    正确答案:粮食

  • 第5题:

    “绿色革命”发生在上世纪50年代。


    正确答案:正确

  • 第6题:

    许多国家推行的“绿色革命”旨在解决()。


    正确答案:粮食问题

  • 第7题:

    绿色革命的意义和局限性


    正确答案:在20世纪60年代末70年代初,以矮杆、高产、耐肥的小麦、玉米、水稻新品种打开发和推广为特征的“绿色革命”是发展中国家农业划时代的大事,它在一定程度上也证明了改造传统农业理论及诱致技术变革模式的适用性。“绿色革命”也存在一些局限性。
    ⑴.新品种需要有良好的灌溉设施和管理,否则新品种的潜在增产能力就不能得到发挥
    ⑵.新品种需要大量施用肥料,否则也发挥不了增产潜力
    ⑶.“绿色革命”对发展中国家的农村社会结构产生了不利的影响

  • 第8题:

    赤霉素在绿色革命中所起的具体作用,其他激素对改善禾谷作物的株型,提高产量方面又有什么进展?


    正确答案:赤霉素能促进细胞的伸长和分裂,促进茎伸长生长,能部分代替光照和低温条件,促进开花,特别是一些蔬菜经过长日照处理后,赤霉素含量增加,茎秆伸长,茎尖分化花芽,随后很快开花。但赤霉素的同类化合物有90多种,在生产上常用的为赤霉酸,俗称九二0。农业生产上第一次“绿色革命”就是利用农作物本身的赤霉素合成和信号转导缺陷所产生的矮化植株来培育抗倒伏农作物新品种,从而大幅度提高了农作物的产量。
    1、促进发芽。目前主要用于马铃薯催芽,赤霉素的应用浓度为百万分之0.5-1,将马铃薯种在赤霉素溶液中浸泡10-20分钟,然后即可以播种。很快就能发芽。
    2、促进生长。蔬菜用百万分之10左右的赤霉素溶液喷雾,可促进菠菜、芹菜等的茎叶生长,一般在喷雾的3-4天,生长加快,喷后7天生长最快。
    3、促进雄花发生。瓜类蔬菜为雌雄同株异花作物,在春季早熟栽培上,黄瓜、南瓜等在生长前期常因为温度低、光照弱而缺少雄花,使授粉结果非常困难。如果在苗期4-5片真叶期用百万分之50-100的赤霉素溶液喷雾生长点,则可诱导雄花的发生。在育种工作中,还可以采用赤霉素诱导雄花的发生的作用,使全雌型黄瓜品种产生雄花,促进繁育植物的生长由一种叫做赤霉素的生长荷尔蒙控制。这种赤霉素如果过剩的话就会使植物生长的过高而倒下,如果不足的话植物就过于矮小。赤霉素作用于植物的时候,植物持有的可以感知赤霉素的蛋白质(被称作受体)就会感受到它的作用,并将此信息传递给细胞,就会导致细胞的分裂和拉伸。?赤霉素对农业而言是非常重要的荷尔蒙。20世纪后半叶开展的“绿色革命”通过变化赤霉素的数量和感受性,成功的使水稻和小麦的产量倍增。此次研究弄清了水稻的赤霉素受体与赤霉素结合的机制,进而能够做出更容易与赤霉素结合的受体以及不容易与赤霉素结合的受体。这意味着,自由的控制水稻的生长成为可能,可以说这是“第2次绿色革命”的导火线。

  • 第9题:

    单选题
    以下哪一项不是第二次绿色革命的发展趋向()。
    A

    向“蓝色革命”进一步深化 

    B

    在巩固水稻、小麦、玉米育种等第一次绿色革命成果基础上,向农业其他领域扩展 

    C

    在有效利用灌溉地的同时向旱地、低地和丘陵山地扩展 

    D

    扩大生物技术的研究与应用,开发“基因革命”


    正确答案: B
    解析: 暂无解析

  • 第10题:

    单选题
    1990年世界粮食理事会第10次部长会议首次提出:在发展中国家巩固水稻、小麦、玉米育种等成果,向农业的其他领域扩展;在有效利用灌溉地的同时,向旱地、低地、丘陵山地扩展;扩大生物技术的研究与应用,开展“基因革命”被称为:()
    A

    绿色革命 

    B

    第二次绿色革命 

    C

    蓝色革命 

    D

    生物技术革命


    正确答案: B
    解析: 暂无解析

  • 第11题:

    单选题
    “绿色革命”发生在上世纪()
    A

    30年代 

    B

    50年代 

    C

    70年代


    正确答案: B
    解析: 暂无解析

  • 第12题:

    名词解释题
    绿色革命

    正确答案: 20世纪60年代末70年代初,矮秆、高产、耐肥的小麦、玉米、水稻新品种在发展中国家推广开来,被称为“绿色革命”。
    解析: 暂无解析

  • 第13题:

    绿色革命的特点是什么?它对发展中国家有什么影响?


    正确答案: 一、绿色革命的特点:
    1)高产良种具有高化肥反应性质。
    2)种子—化肥技术是规模中性的。
    二、绿色革命对发展中国家的经济发展和民众生活的正面影响
    1)绿色革命的发生大大缓和了发展中国家的农村隐蔽性失业问题。
    2)粮食生产的增长对发展中国家的穷人是有利的。
    3)绿色革命的发生还大大地缓和了物价上升的幅度。
    三、绿色革命对发展中国家的经济发展和民众生活的负面影响
    1)收入分配不均现象恶化了,小农和佃农的相对收入水平下降了。
    2)绿色革命的发生还导致地区之间收人差距扩大。
    3)绿色革命还导致了土壤肥力下降和环境的污染。

  • 第14题:

    以下哪一项不是第二次绿色革命的发展趋向()。

    • A、向“蓝色革命”进一步深化 
    • B、在巩固水稻、小麦、玉米育种等第一次绿色革命成果基础上,向农业其他领域扩展 
    • C、在有效利用灌溉地的同时向旱地、低地和丘陵山地扩展 
    • D、扩大生物技术的研究与应用,开发“基因革命”

    正确答案:A

  • 第15题:

    绿色革命刚兴起时,人们并不知道植物发生变化时真正产生影响的基因是什么。


    正确答案:正确

  • 第16题:

    国际上甚至把()当作中国继四大发明之后的第五大发明,誉为“第二次绿色革命”。


    正确答案:杂交稻

  • 第17题:

    “绿色革命”发生在上世纪()

    • A、30年代
    • B、50年代
    • C、70年代

    正确答案:B

  • 第18题:

    绿色革命


    正确答案: 20世纪60年代中后期,在墨西哥、巴基斯坦、印度、印度尼西亚、泰国、哥伦比亚等国家的一些农业地区,大面积推广和种植新型高产小麦和水稻品种获得成功,粮食产量比过去大幅度增加。这种种子改良运动被称为“绿色革命”。

  • 第19题:

    1992年召开的联合国环境与发展大会的主题是()

    • A、“可持续发展”
    • B、“我们只有一个地球”
    • C、“我们共同的未来”
    • D、“绿色革命”

    正确答案:A

  • 第20题:

    ()是循环经济发展的根本动力

    • A、产业规模
    • B、科技进步
    • C、绿色革命

    正确答案:B

  • 第21题:

    单选题
    作物高杆变矮秆的第一次绿色革命与下面哪种激素相关:()
    A

    脱落酸

    B

    乙烯

    C

    细胞分类素

    D

    赤霉素


    正确答案: B
    解析: 暂无解析

  • 第22题:

    问答题
    绿色革命的意义和局限性

    正确答案: 在20世纪60年代末70年代初,以矮杆、高产、耐肥的小麦、玉米、水稻新品种打开发和推广为特征的“绿色革命”是发展中国家农业划时代的大事,它在一定程度上也证明了改造传统农业理论及诱致技术变革模式的适用性。“绿色革命”也存在一些局限性。
    ⑴.新品种需要有良好的灌溉设施和管理,否则新品种的潜在增产能力就不能得到发挥
    ⑵.新品种需要大量施用肥料,否则也发挥不了增产潜力
    ⑶.“绿色革命”对发展中国家的农村社会结构产生了不利的影响
    解析: 暂无解析

  • 第23题:

    问答题
    绿色革命的特点是什么?它对发展中国家有什么影响?

    正确答案: 一、绿色革命的特点:
    1)高产良种具有高化肥反应性质。
    2)种子—化肥技术是规模中性的。
    二、绿色革命对发展中国家的经济发展和民众生活的正面影响
    1)绿色革命的发生大大缓和了发展中国家的农村隐蔽性失业问题。
    2)粮食生产的增长对发展中国家的穷人是有利的。
    3)绿色革命的发生还大大地缓和了物价上升的幅度。
    三、绿色革命对发展中国家的经济发展和民众生活的负面影响
    1)收入分配不均现象恶化了,小农和佃农的相对收入水平下降了。
    2)绿色革命的发生还导致地区之间收人差距扩大。
    3)绿色革命还导致了土壤肥力下降和环境的污染。
    解析: 暂无解析

  • 第24题:

    单选题
    ()是循环经济发展的根本动力。
    A

    产业规模

    B

    科技进步

    C

    绿色革命


    正确答案: C
    解析: 暂无解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