更多“设计供配电系统时,为了减小电压偏差应采取下列哪些措施?() ”相关问题
  • 第1题:

    在供配电系统设计中,计算电压偏差时,应计人采取某些措施后的调压效果,下列所采取的措施,哪些是应计入的?()
    (A)自动或手动调整并联补偿电容器的投入量
    (B)自动或手动调整异步电动机的容量
    (C)改变供配电系统运行方式
    (D)自动或手动调整并联电抗器的投入量


    答案:A,C,D
    解析:
    依据:《供配电系统设计规范》(GB50052-2009)第5.0.5条。

  • 第2题:

    为减少供配电系统的电压偏差,可采取下列哪些措施?()
    (A)正确选用变压器变比和电压分接头
    (B)根据需要,增大系统阻抗
    (C)采用无功补偿措施
    (D)宜使三相负荷平衡


    答案:A,C,D
    解析:
    依据:《供配电系统设计规范》(GB50052-2009)第5.0.9条。

  • 第3题:

    在用户供电系统中,减小电压偏差的主要措施有哪些?
    1>、减小线路电压损失。通过正确设计供电系统,并采用各种措施,努力达到降低线路和变压器的电压损失的目的。如高压深入负荷中心供电、配电变压器分散设置到用电中心,按允许电压损失选择导线截面积、设置无功补偿设置等。
    2>、合理选择变压器的分接头。在用户降压变电所中,变压器一次电压及变压器中电压损失随负荷大小而变。应就近选取标称的分接头。如果降压变压器作为普通变压器,则不能在带点的情况下改换分接头,这时只能选取一个平均值后再做校检。如果普通变压器不能满足调压要求,必要时也可采用有载调压变压器,根据负荷变化情况适时调整电压。

  • 第4题:

    供配电系统中,为了保证用电设备的正常运行,线路的电能损耗引起的电压偏差一般不超过()

    • A、±2.5%
    • B、±5%
    • C、±7%
    • D、±10%

    正确答案:B

  • 第5题:

    在供配电系统设计中为减小电压偏差,应正确选择变压器的变比和电压分接头,并使三相负荷平衡。


    正确答案:正确

  • 第6题:

    减小供电电压偏差的措施?


    正确答案: A.优化系统负荷分配,降低负荷峰谷差值。
    B.分层、分区、就地平衡无功功率。
    C.合理配置有载调压,推广无功补偿和变压器有载调压的联合自动调节方式(即VQC调节)。
    D.改进电网结构,缩短供电半径。
    E.合理选择监测点,加强电压监视。

  • 第7题:

    ()是减小电压损耗的有效方法。

    • A、增大供配电系统的变压级数
    • B、减少供配电线路的导线截面
    • C、减少供配电系统的变压级数
    • D、增大供配电线路的导线截面

    正确答案:C,D

  • 第8题:

    供配电系统设计中,为减小电压偏差,通常采取的措施有()。

    • A、正确选择变压器变压比和电压分接头
    • B、降低系统阻抗
    • C、用架空线取代电缆
    • D、在适当的地点装设适当的并联电容器和同步电动机,进行适量的无功补偿

    正确答案:A,B,D

  • 第9题:

    为减小电压互感器的二次导线电压降应采取哪些措施?


    正确答案: (1)敷设电能表专用的二次回路。
    (2)增大导线截面。
    (3)减少转换过程的串接触点。
    (4)采用低功耗电能表。

  • 第10题:

    多选题
    供电系统的设计为减少电压偏差,应采取下列哪些措施()。
    A

    正确选择变压器的变比和电压分接头

    B

    降低系统阻抗

    C

    增加变压器的台数

    D

    宜使三相平衡


    正确答案: A,B
    解析: 暂无解析

  • 第11题:

    多选题
    供配电系统的设计为减小电压偏差,应采用下列措施()。
    A

    降低系统损耗

    B

    降低系统阻抗

    C

    采取无功补偿

    D

    宜使三相平衡


    正确答案: A,B
    解析: 暂无解析

  • 第12题:

    多选题
    供配电系统设计中,为减小电压偏差,通常采取的措施有()
    A

    正确选择变压器变压比和电压分接头

    B

    降低系统阻抗

    C

    用架空线取代电缆

    D

    在适当的地点装设适当的并联电容器和同步电动机,进行适量的无功补偿


    正确答案: A,D
    解析: 暂无解析

  • 第13题:

    为减少电压偏差,供配电系统的设计应符合下列要求中的( )。

    A、合理补偿无功功率
    B、合理增加系统阻抗
    C、尽量使三相负荷平衡
    D、正确选择变压器的变压比和电压分接头

    答案:A,C,D
    解析:
    改善电压偏差的措施

  • 第14题:

    在110kV及以下供配电系统无功补偿设计中,考虑并联电容器分组时,应满足下列哪些要求? ()
    (A)分组电容器投切时,不应产生谐振
    (B)适当增加分组组数和减少分组容量
    (C)应与配套设备的技术参数相适应
    (D)应满足电压偏差的允许范围


    答案:A,C,D
    解析:
    依据:《供配电系统设计规范》(GB50052—2009)第6.0.11条。

  • 第15题:

    为防止系统电压崩溃,应采取哪些措施?


    正确答案: 1、依照无功分层分区就地平衡的原则,安装足够容量的无功补偿设备,这是做好电压调整、防止电压崩溃的基础;
    2、在正常运行中要备有一定的可以瞬时自动调出的无功功率备用容量,如新型无功发生器ASVG;
    3、正确使用有载调压变压器;
    4、避免远距离、大容量的无功功率输送;
    5、超高压线路的充电功率不宜作补偿容量使用,防止跳闸后电压大幅度波动;
    6、高电压、远距离、大容量输电系统,在中途短路容量较小的受电端,设置静补、调相机等做为电压支撑;
    7、在必要的地区安装低电压自动减负荷装置,配置低电压自动联切负荷装置。
    8、建立电压安全监视系统,向调度员提供电网中有关地区的电压稳定裕度及应采取的措施等信息。

  • 第16题:

    现代大型锅炉在结构设计和锅炉运行中采取哪些措施来减小热偏差?


    正确答案: 1.结构上采取的措施:
    受热面分级。将过热器和再热器受热面分成多级时,由于每一级工质的平均焓增减小,并列管焓增的偏差就减小,从而可减小热偏差对偏差管壁温的影响。现代锅炉的过热器和再热器为多级串联的形式。 级间连接。过热器和再热器的各级之间常通过中间联箱进行混合,使蒸汽参数趋于均匀一致,不致导致前一级的热偏差延续到下一级中去。同时常利用交叉管或中间联箱使蒸汽左右交叉流动,以减小由于烟道左右侧热负荷不均造成的热偏差。
    受热面结构设计。持管束的横向节距与纵向节距的相等。减小管束前烟气空间的深度。
    屏式过热器结构设计。最外两圈管截短或外圈管短路,以减小流动阻力,使通过外圈管的蒸汽流量增加管屏内外圈管子交叉或内外屏交叉,使管屏的并列管吸热情况和流量分配趋于均匀。
    采用双U型管屏取代W型管屏。增大联箱直径减小附加静压。
    2.运行中采取的措施:
    燃烧器负荷均匀,切换合理,确保燃烧稳定,火焰中心位置正常,防止火焰偏斜,提高炉膛火焰充满程度。健全吹灰制度,防止受热面局部积灰、结渣。

  • 第17题:

    为减小电压偏差,以下选项供配电系统的设计不正确的是()。

    • A、正确选择变压器的变压比和电压分接头
    • B、提高系统阻抗
    • C、采取补偿无功功率措施
    • D、使三相负荷平衡

    正确答案:B

  • 第18题:

    为什么说调节变压器的分接头只能改变供配电系统电压水平而不能缩小系统的电压偏差范围?


    正确答案:系统的电压偏差范围取决于线路的电压损失大小。

  • 第19题:

    供电系统的设计为减少电压偏差,应采取下列哪些措施()。

    • A、正确选择变压器的变比和电压分接头
    • B、降低系统阻抗
    • C、增加变压器的台数
    • D、宜使三相平衡

    正确答案:A,B,D

  • 第20题:

    计算电压偏差时,应计入采取下列措施后的调压效果()。

    • A、并联补偿电容器,并联电抗器的容量
    • B、变压器容量
    • C、改变供配电系统的运行方式
    • D、自动或手动调整同步电动机的励磁电流

    正确答案:A,C,D

  • 第21题:

    问答题
    为了减小大气折射率误差的影响,测距时应采取哪些措施?

    正确答案: ①选定合适的时间段进行测定;
    ②测量结果中加相应的常数改正;
    ③注意天气,选择合适的天气。
    解析: 暂无解析

  • 第22题:

    多选题
    计算电压偏差时,应计入采取下列措施后的调压效果()。
    A

    并联补偿电容器,并联电抗器的容量

    B

    变压器容量

    C

    改变供配电系统的运行方式

    D

    自动或手动调整同步电动机的励磁电流


    正确答案: D,B
    解析: 暂无解析

  • 第23题:

    问答题
    现代大型锅炉在结构设计和锅炉运行中采取哪些措施来减小热偏差?

    正确答案: 1.结构上采取的措施:
    受热面分级。将过热器和再热器受热面分成多级时,由于每一级工质的平均焓增减小,并列管焓增的偏差就减小,从而可减小热偏差对偏差管壁温的影响。现代锅炉的过热器和再热器为多级串联的形式。 级间连接。过热器和再热器的各级之间常通过中间联箱进行混合,使蒸汽参数趋于均匀一致,不致导致前一级的热偏差延续到下一级中去。同时常利用交叉管或中间联箱使蒸汽左右交叉流动,以减小由于烟道左右侧热负荷不均造成的热偏差。
    受热面结构设计。持管束的横向节距与纵向节距的相等。减小管束前烟气空间的深度。
    屏式过热器结构设计。最外两圈管截短或外圈管短路,以减小流动阻力,使通过外圈管的蒸汽流量增加管屏内外圈管子交叉或内外屏交叉,使管屏的并列管吸热情况和流量分配趋于均匀。
    采用双U型管屏取代W型管屏。增大联箱直径减小附加静压。
    2.运行中采取的措施:
    燃烧器负荷均匀,切换合理,确保燃烧稳定,火焰中心位置正常,防止火焰偏斜,提高炉膛火焰充满程度。健全吹灰制度,防止受热面局部积灰、结渣。
    解析: 暂无解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