甲乙两国均为《维也纳领事关系公约》缔约国,阮某为甲国派驻乙国的领事官员。关于阮某的领事特权与豁免,下列哪一表述是正确的?( )A.如犯有严重罪行,乙国可将其羁押 B.不受乙国的司法和行政管辖 C.在乙国免除作证义务 D.在乙国免除缴纳遗产税的义务

题目
甲乙两国均为《维也纳领事关系公约》缔约国,阮某为甲国派驻乙国的领事官员。关于阮某的领事特权与豁免,下列哪一表述是正确的?( )

A.如犯有严重罪行,乙国可将其羁押
B.不受乙国的司法和行政管辖
C.在乙国免除作证义务
D.在乙国免除缴纳遗产税的义务

相似考题
更多“甲乙两国均为《维也纳领事关系公约》缔约国,阮某为甲国派驻乙国的领事官员。关于阮某的领事特权与豁免,下列哪一表述是正确的?( )”相关问题
  • 第1题:

    玛丽为甲国驻乙国领馆的官员,吉姆为丙国驻乙国使馆的二等秘书。玛丽周末出游在乙国首都开车时因违反交通规则重撞一行人,因紧张对伤者未实施救助即逃逸,导致伤者死亡。吉姆目击了该事件。甲乙丙三国均为《维也纳外交关系公约》和《维也纳领事关系公约》的缔约国,且三国之间没有其他双边的涉及外交和领事特权与豁免方面的协定。依国际法规则,下列表述哪项是正确的 ( )

    A.只有玛丽表示放弃其管辖豁免,乙国才可对其提起刑事诉讼

    B.只要吉姆本人表示愿意即可出庭作证,而无论丙国驻乙国使馆是否同意

    C.己国不可以对玛丽提起刑事诉讼,因为其享有外交豁免权

    D.乙国可以对玛丽提起刑事诉讼,因为领事官员只有执行职务的行为才不受接受国的司法管辖


    正确答案:D
    【答案】D
    【详解】本题涉及领事官员与外交人员不同的特权与豁免。玛丽是领馆官员,依《维也纳领事关系公约》,领事官员执行职务的行为不受接受国的司法和行政管辖。玛丽是在周末出游时肇事逃逸并致人死亡的,因此,A选项错误,D选项正确,乙国可以对玛丽提起刑事诉讼。B选项不正确,吉姆是外交人员,外交人员的特权和管辖豁免可以放弃,但这种放弃只能由派遣国明示作出,因此,吉姆本人没有作出这种放弃的权利。C选项不正确,与上述理由相同,玛丽只享受执行职务行为的司法管辖豁免。
    【相关考点梳理】领事特权与豁免权,看32题相关考点梳理

  • 第2题:

    柯里为甲国驻乙国领馆的官员,吉姆为丙国驻乙围使馆的二等秘书。柯里周末出游在乙国首都开车时因违反交通规则撞伤一行人,因紧张,对伤者未实施救助即逃逸,导致伤者死亡。吉姆目击了该事件。甲、乙、丙三国均为《维也纳外交关系公约》和《维也纳领事关系公约》的缔约国,且三国之间没有其他双边的涉及外交和领事特权与豁免方面的协定。依国际法规则,下列表述哪些是正确的?( )

    A.只有柯里表示放弃其管辖豁免,乙国才可对其进行刑事诉讼
    B.只要吉姆本人表示愿意即可出庭作证,而无论丙国驻乙国使馆是否同意
    C.乙国可以对柯里提起刑事诉讼,尽管其享有外交豁免权
    D.乙国可以对柯里提起刑事诉讼,因为领事官员只有执行职务的行为才不受接受国的司法管辖

    答案:C,D
    解析:
    本题考查领事关系法——领事特权与豁免。柯里是领事馆官员,依《维也纳领事关系公约》,领事官员执行职务的行为不受接受国的司法和行政管辖。柯里是在周末出游时肇事逃逸并致人死亡的,乙国可以对柯里提起刑事诉讼,因此。A错误,D正确。吉姆是外交人员,外交人员的特权和管辖豁免可以放弃,但这种放弃只能由派遣国明示作出,因此,吉姆本人没有作出这种放弃的权利,B错误。C正确,与上述理由相同,柯里只享受执行职务行为的司法管辖豁免。

  • 第3题:

    甲国与乙国基于传统友好关系,兼顾公平与效率原则,同意任命德高望重并富有外交经验的丙国公民布朗作为甲乙两国的领事官员派遣至丁国。根据《维也纳领事关系公约》,下列哪一选项是正确的?( )

    A.布朗既非甲国公民也非乙国公民,此做法违反《公约》
    B.《公约》没有限制,此做法无须征得丁国同意
    C.如丁国明示同意,此做法是被《公约》允许的
    D.如丙国与丁国均明示同意,此做法才被《公约》允许

    答案:C
    解析:
    本题考查领事官员的派遣。A项,根据《维也纳领事关系公约》第22条,领事官员原则上应属派遣国国籍,但如果经接受国明示同意,也可委派接受国国籍的人或第三国国籍的人为领事官员,A项错误。
    BCD项,此外,根据该《公约》第18条,两个以上国家经接受国之同意得委派同一人为驻该国之领事官员,可见,经丁国同意,甲乙两国可以派遣布朗作为两国的领事官员派遣至丁国,C项正确,B、D项错误。

  • 第4题:

    根据《维也纳领事关系公约》,接受国为了领事职务的工作需要而给予派遣国以领事特权与豁免,下列说法正确的有、()

    A、领事馆舍不受侵犯,接受国人员非经同意不得进入领馆馆舍中的任何部分
    B、领馆档案和文件不论何时不论何地均不得侵犯
    C、职业领事官员的人身不受侵犯,但犯有严重罪行的除外
    D、职业领事官员仅对职务行为享有司法和行政管辖豁免,取务以外的行为不享受豁免

    答案:B,C,D
    解析:
    根据《维也纳外交关系公约》和《维也纳领事关系公约》的规定,外交特权与豁免和领事特权与豁免有着一定的共同点,但也有很大的区别。如领馆馆舍不受侵犯,但仅包括领馆馆舍中专供领馆工作之用的部分,而不是全部领馆,而且在遇到火灾或其他灾害须迅速采取行动时,可以推定馆长已同意,而且在接受国确有征用的需要时,履行了一定的条件后可以征用;领馆档案和文件不受侵犯和外交特权与豁免的规定相同;领馆通讯自由,但接受国有重大理由可对领馆的邮袋在派遣国授权代表在场情况下予以开拆,如派遣国拒绝可以退回等。A项认为领馆不受侵犯的特权包括领馆的所有部分是错误的,B项是正确的。领事官员中分为两种包括职业领事官员和名誉领事官员,其中领事特权和豁免主要指的是职业领事官员。根据公约规定,职业领事的特权与豁免的范围和程度要小于外交代表特权与豁免,如人身不受侵犯,人身自由受到一定程度的保护,包括接受国对领事官员不得予以逮捕候审或羁押候审,不得监禁或以其他方式拘束领事官员的人身自由,但对犯有严重罪行或司法机关已裁判执行的除外;享有职务上的司法和行政管辖豁免,职务外的行为不享有豁免,而且职务管辖豁免也存在一些例外;在作证义务的豁免方面也只对职务所涉事项享有豁免。因此,B、C、D项是正确的。

  • 第5题:

    ★ 理查是甲国驻乙国的领事官员。当乙国一高速路发生一起重大交通事故时,理查正好在现场。甲、乙两国都是《维也纳领事关系公约》的締约国,且两国之间没有其他双边的涉、及外交和领事特权与豁免方面的协定。根据国际法则,下面哪项判断是正确的?()
    A.理查作为领事官员,免除作证义务
    B.理查作为领事官员,虽然免除作证义务,但派遣国同意其出庭作证时,理查应出庭作证
    C.理查就该交通事故不得拒绝作证,但如果其拒绝,甲国法院也不得对其施以强制或处罚
    D.甲国法院可以依照本国法强制理查出庭作证或予以处罚


    答案:C
    解析:
    。本题涉及领事的作证义务。领事官员豁免权的范围小于外交代表豁免权的范围,根据《维也纳领事关系公约》的规定,领事对其执行职务所涉及的事项没有作证或提供有关公文或文件的义务。除上述情形外领事官员不得拒绝作证,但如领事拒绝作证也不得对他施以强制或处罚。

  • 第6题:

    甲某是A国派驻C国的参赞,乙某是B国派驻C国的领事。根据《维也纳外交关 系公约》和《维也纳领事关系公约》的规定,对于甲乙在任职期间的下列行为的哪些判断 是正确的?( )

    A.甲某在C国自驾车旅游时发生交通肇事行为,对此C国没有管辖权
    B.乙某在表明领事身份后,以领馆的名义向C国某公司购买一栋房屋,因欠款被售房 公司起诉,对此C国没有管辖权
    C.乙某在闲暇娱乐时与C国人丙某发生口角,将丙某殴打至重伤,对此B国没有管辖 权
    D.甲某在C国以私人身份参与继承引起诉讼,对此C国没有管辖权


    答案:A,B
    解析:
    A、B
    考点:外交与领事人员特权与豁免
    讲解:外交人员拥有完全的刑事管辖豁免和有例外的民事和行政管辖豁免。例外情 况包括:关于私有不动产之物权诉讼;以私人身份参与继承案件的诉讼;关于外交代表于公 务范围以外所从事的专业或商业活动引起的诉讼;如外交代表主动提起诉讼,就不能对与主 诉直接相关的反诉主张管辖的豁免。领事官员执行职务行为,不受接受国的司法和行政管 辖,也无相关的作证义务。故A项中,甲某的交通肇事属于有完全的刑事管辖豁免,故C 国没有管辖权,A项正确。B项中乙某是以不动产提起的诉讼,属于有例外的民事管辖豁 免,但是以领馆的名义提起的不动产诉讼,不在此范围,故B项正确。C项中乙某的行为构 成刑事犯罪,其本国B国有管辖权,故C项错误。D项中甲某是以私人身份参与继承引起 的诉讼属于有例外的民事管辖豁免,故C国有管辖权,D项说法错误。故本题答案为A、B。

  • 第7题:

    根据《维也纳领事关系公约》的规定,领事官员享有的特权与豁免包括()

    • A、即使领事官员犯有严重罪行,其人身自由仍不受侵犯
    • B、领事官员的个人和家庭物品免纳关税并免受查验
    • C、领事官员免予适用接受国的社会保险办法
    • D、领事官员有权拒绝以鉴定人身份就派遣国的法律做出证言

    正确答案:B,C,D

  • 第8题:

    布鲁克为甲国派往乙国的领事馆馆长,根据《维也纳领事关系公约》,下列哪项判断是正确的?()

    • A、布鲁克的领事证书由甲国颁发
    • B、布鲁克接到甲国的任命时,即可以开始领事职务
    • C、布鲁克到达乙国境内时,即可以开始领事职务
    • D、乙国可以在布鲁克但任领事期间随时宣布其为不受欢迎的人

    正确答案:D

  • 第9题:

    玛丽为甲国驻乙国领馆的官员,吉姆为丙国驻乙国使馆的二等秘书。玛丽周末出游在乙国首都开车时因违反交通规则重伤一行人,因紧张对伤者未实施救助即逃逸,导致伤者死亡。吉姆目击了该事件。甲、乙、丙三国均为《维也纳外交关系公约》和《维也纳领事关系公约》的缔约国,且三国之间没有其他双边的涉及外交和领事特权与豁免方面的协定。依国际法规则,下列表述哪些是不正确的?( )

    • A、只有玛丽表示放弃其管辖豁免,乙国才可对其进行刑事诉讼
    • B、只要吉姆本人表示愿意即可出庭作证,而无论丙国驻乙国使馆是否同意
    • C、乙国不可以对玛丽提起刑事诉讼,因为其享有外交豁免权
    • D、乙国可以对玛丽提起刑事诉讼,因为领事官员只有执行职务的行为才不受接受国的司法管辖

    正确答案:A,B,C

  • 第10题:

    苏珊娜是甲国驻乙国的领事官员,她目睹了乙国一高速路发生一起重大交通事故。甲乙两国都是《维也纳领事关系公约》的缔约国,且两国之间没有其他双边的涉及外交和领事特权与豁免方面的协定。根据国际法规则,下面哪项判断是正确的?()

    • A、苏珊娜作为领事官员,免除作证义务
    • B、苏珊娜作为领事官员,虽然免除作证义务,但派遣国同意其出庭作证时,苏珊娜应出庭作证
    • C、苏珊娜就该交通事故不得拒绝作证,但如果其拒绝,乙国法院也不得对其施以强制或处罚
    • D、乙国法院可以依照本国法强制苏珊娜出庭作证或予以处罚

    正确答案:C

  • 第11题:

    单选题
    甲乙两国均为《维也纳领事关系公约》缔约国,阮某为甲国派驻乙国的领事官员。关于阮某的领事特权与豁免,下列哪一表述是正确的?(  )[2013年真题]
    A

    如犯有严重罪行,乙国可将其羁押

    B

    不受乙国的司法和行政管辖

    C

    在乙国免除作证义务

    D

    在乙国免除缴纳遗产税的义务


    正确答案: B
    解析:
    A项,《维也纳领事关系公约》第41条第1款规定,领事官员不得予以逮捕候审或羁押候审,但遇犯严重罪行之情形,依主管司法机关之裁判执行者不在此列。
    B项,《维也纳领事关系公约》第43条规定,领事官员及领馆雇员对其为执行领事职务而实施之行为不受接受国司法或行政机关之管辖。惟本条第一项之规定不适用于下列民事诉讼:①因领事官员或领馆雇员并未明示或默示以派遣国代表身分而订契约所生之诉讼;②第三者因车辆船舶或航空机在接受国内所造成之意外事故而要求损害赔偿之诉讼。所以领事并非完全不受司法和行政管辖,存在例外情况
    C项,《维也纳领事关系公约》第44条规定,①领馆人员得被请在司法或行政程序中到场作证。除本条第三项所称之情形外,领馆雇员或服务人员不得拒绝作证。如领事官员拒绝作证,不得对其施行强制措施或处罚。②要求领事官员作证之机关应避免对其执行职务有所妨碍。于可能情形下得在其寓所或领馆录取证言,或接受其书面陈述。③领馆人员就其执行职务所涉事项,无担任作证或提供有关来往公文及文件之义务。领馆人员并有权拒绝以鉴定人身份就派遣国之法律提出证言。故领馆官员具有作证的义务,仅就职权范围内才免于作证。
    D项,根据《维也纳领事关系公约》第49条的规定,领事官员及领馆雇员以及与其构成同一户口之家属免纳一切对人或对物课征之国家、区域或地方性捐税,但间接税、接受国课征之遗产税、遗产取得税或继承税及让与税、服务费等不在此列

  • 第12题:

    多选题
    根据《维也纳领事关系公约》的规定,领事官员享有的特权与豁免包括()
    A

    即使领事官员犯有严重罪行,其人身自由仍不受侵犯

    B

    领事官员的个人和家庭物品免纳关税并免受查验

    C

    领事官员免予适用接受国的社会保险办法

    D

    领事官员有权拒绝以鉴定人身份就派遣国的法律做出证言


    正确答案: D,A
    解析: 暂无解析

  • 第13题:

    汤姆和乔纳森是甲国驻乙国的领事官员,汤姆一日在公寓外目睹乔纳森驾车将一路人撞死,但乔纳森并未下车救人,而是加速逃逸。死亡路人家属向乙国法院起诉乔纳森,要求赔偿。甲、乙两国都是《维也纳领事关系公约》的缔约国,且两国之间没有其他双边的涉及外交和领事特权与豁免方面的协定。关于本案的管辖和作证,根据相关国际法规则,下面哪项判断是正确的?( )

    A.乔纳森作为领事官员,享有管辖的豁免权
    B.汤姆作为领事官员,虽然免除作证义务,但甲国同意其m庭作证时,汤姆应出庭作证
    C.汤姆就该交通事故不得拒绝作证,但如其拒绝,乙国法院也不得对其施以强制或处罚
    D.乙国法院可以依照本国法强制汤姆出庭作证或予以处罚

    答案:C
    解析:
    本题考查领事关系法——领事特权与豁免。A错误,依《维也纳领事关系公约》,第三者因车辆在接受国内所造成的意外事故而要求损害赔偿的诉讼属于管辖豁免的例外。BD错误,依公约,领事对其执行职务所涉及的事项没有作证或提供有关公文或文件的义务。除上述情形外,领事官员不得拒绝作证,但如领事拒绝作证也不得对他施以强制或处罚,C正确。

  • 第14题:

    甲国与乙国基于传统友好关系,兼顾公平与效率原则,同意任命德高望重并富有外交经验的丙国公民布朗作为甲乙两国的领事官员派遣至丁国。根据《维也纳领事关系公约》,下列哪一选项是正确的?( )(2015年)

    A.布朗既非甲国公民也非乙国公民,此做法违反《公约》
    B.《公约》没有限制,此做法无须征得丁国同意
    C.如丁国明示同意,此做法是被《公约》允许的
    D.如丙国与丁国均明示同意,此做法才被《公约》允许

    答案:C
    解析:
    本题考查领事官员的派遣。A项,根据《维也纳领事关系公约》第22条,领事官员原则上应属派遣国国籍,但如果经接受国明示同意,也可委派接受国国籍的人或第三国国籍的人为领事官员,A项错误。
    BCD项,此外,根据该《公约》第18条,两个以上国家经接受国之同意得委派同一人为驻该国之领事官员,可见,经丁国同意,甲乙两国可以派遣布朗作为两国的领事官员派遣至丁国,C项正确,B、D项错误。

  • 第15题:

    甲、乙两国建立外交关系与领事关系,互设使馆和领事馆,甲国准备派遣李某和王某到乙国分别担任大使和总领事,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A.李某到甲国驻乙国使馆就任大使职务须经乙国同意,并自向乙国国家元首递交国书时起正式执行职务
    B.王某去乙国领馆就任总领事无须乙国国家同意,自递交领事证书时开始执行职务
    C.李某和王某在乙国都享有完全的外交特权和豁免权
    D.李某和王某在乙国从事外交活动都无须出示外交全权证书


    答案:B,C,D
    解析:
    必须经接受国同意才能派遣的人员包括:使领馆馆长、武官、特别使团、不具有派遣国国籍的人员(接受国可随时撤销此项同意);必须履行特殊手续方能开始职务的人员:(1)使馆馆长:向接受国递交国 书;(2)领馆馆长:由接受国颁发领事证书。所以本题中,李某担任大使,王某担任总领事都需要经接受国同 意,李某正式执行大使职务以向接受国递交国书为标志,王某执行领事职务以接受国颁发领事证书开始,所以’ A项正确,B项错误。
    国家元首、政府首脑、外交部长及其他外交人员在接受国享有刑事的完全外交特权和豁免权,领事不享有完全的外交特权和豁免权。所以C项错误。
    国家元首、政府首脑、外交部长在接受国进行外事活动无须出示全权证卡的人员,所以D项错误。

  • 第16题:

    布鲁克为甲国派往乙国的领事馆馆长,根据 《维也纳领事关系公约》,下列哪项判断是正确的?( )


    A.布鲁克的领事证书由甲国颁发

    B.布鲁克接到甲国的任命时,即可以开始领事职务

    C.布鲁克到达乙国境内时,即可以开始领事职务

    D.乙国可以在布鲁克但任领事期间随时宣布其为不受欢迎的人

    答案:D
    解析:
    。本题考查领事关系法。A错,领事证书应 当由接受国即乙国颁发。BC错,在获接受国准许并颁发领事证书后,领馆馆长方可执行职务。D对,接受国可以随时通知派遣国,宣告某一领事官员为不受欢迎人员或宣告任何其他领馆馆员为不能接受的人。

  • 第17题:

    甲乙两国均为《维也纳外交关系公约》和《维也纳领事关系公约》的缔约国,汤姆为甲国派驻乙国的外交人员,杰瑞为甲国派驻乙国的领事官员。关于汤姆和杰瑞的外交和领事特权与豁免,下列哪一表述是正确的是:

    A.如杰瑞犯有严重罪行,乙国可将其羁押
    B.杰瑞不受乙国的司法和行政管辖
    C.汤姆在乙国免除出庭作证义务,但必须提供证词
    D.汤姆在乙国仅就其职务所涉事项免除作证义务

    答案:A
    解析:
    根据《维也纳领事关系公约》,接受国对领事官员不得逮捕或羁押,但对犯有严重罪行的除外,A项正确。领事官员执行职务行为,不受接受国的司法和行政管辖,并非任何情况均不受接受国管辖,B项错误。领事官员对其职务所涉事项没有作证义务,外交人员免除作证义务不限于职务所涉事项,不仅免除被迫在法律程序中作为证人出庭作证的义务,而且没有提供证词的义务。C项,D项错误。

  • 第18题:

    甲乙两国均为《维也纳领事关系公约》缔约国,阮某为甲国派驻乙国的领事官员。关于阮某的领事特权与豁免,下列哪一表述是正确的?

    A、如犯有严重罪行,乙国可将其羁押
    B、不受乙国的司法和行政管辖
    C、在乙国免除作证义务
    D、在乙国免除缴纳遗产税的义务

    答案:A
    解析:
    【考点】领事特权与豁免【详解】根据《维也纳领事关系公约》第41条的规定,领事官员不得予以逮捕候审或羁押候审,但遇犯严重罪行之情形,依主管司法机关之裁判执行者不在此列。所以A项正确。据第43条管辖之豁免的规定,领事官员及领馆雇员对其为执行领事职务而实施之行为不受接受国司法或行政机关管辖。但如果不是执行领事职务的行为,则要受接受国的司法和行政管辖,所以B选项错误。据第44条的规定,领事有作证的义务,领馆人员得被请在司法或行政程序中到场作证。所以C选项错误。据第51条的规定,遇领馆人员或与其构成同一户口之家属死亡时,接受国对于动产之在接受国境内纯系因亡故者为领馆人员或领馆人员之家属而在接受国境内所致者,应不课征国家、区域或地方性遗产、遗产取得税或继承税及让与税。所以D选项错误。

  • 第19题:

    根据《维也纳外交关系公约》和《维也纳领事关系公约》的规定,下列关于外交关系与领事关系的表述哪项是正确的?()

    • A、两国建交,领事关系亦相应建立,不须另有协议
    • B、两国建立领事关系也就意味着建立了正式的外交关系
    • C、外交关系断绝即意味着断绝领事关系
    • D、除另有声明,两国建交即意味着两国同意建立领事关系

    正确答案:D

  • 第20题:

    理查是甲国驻乙国的领事官员。当乙国一高速路发生一起重大交通事故时,理查正好在现场。甲、乙两国都是《维也纳领事关系公约》的缔约国,且两国之间没有其他双边的涉及外交和领事特权与豁免方面的协定。根据国际法规则,下面哪项判断是正确的?( )

    • A、理查作为领事官员,免除作证义务
    • B、理查作为领事官员,虽然免除作证义务,但派遣国同意其出庭作证时,理查应出庭作证
    • C、理查就该交通事故不得拒绝作证,但如果其拒绝,甲国法院也不得对其施以强制或处罚
    • D、甲国法院可以依照本国法强制理查出庭作证或予以处罚

    正确答案:C

  • 第21题:

    依据《维也纳外交关系公约》和《维也纳领事关系公约》,下列关于外交特权与豁免和领事特权与豁免异同之比较,表述正确的是哪项?( )

    • A、外交人员和领事官员均享有刑事管辖之豁免
    • B、非经使馆馆长或者领馆馆长或者其指定的人的同意,接受国不得进入使馆或者领馆的馆舍
    • C、使馆和领馆之馆舍及设备以及馆舍内其他财产和交通工具均免受一切形式之征用
    • D、使馆外交人员和领馆之领事官员管辖豁免之放弃均须由派遣国明示之抛弃方为有效

    正确答案:D

  • 第22题:

    依《维也纳外交关系公约》和《维也纳领事关系公约》,下列关于外交特权与豁免和领事特权与豁免异同之比较,表述正确的是哪项?()

    • A、领事官员在犯有严重罪行或者司法机关已经裁判执行的情形下,可以主张刑事管辖之豁免
    • B、非经使馆馆长或者领馆馆长或者其指定的人的同意,接受国不得进入使馆或者领馆的馆舍
    • C、使馆和领馆之馆舍及设备以及馆舍内其他财产和交通工具均免受一切形式之征用
    • D、使馆外交人员和领馆之领事官员放弃管辖豁免均须由派遣国明示抛弃方为有效

    正确答案:D

  • 第23题:

    单选题
    Richard是甲国驻乙的领事官员。一日,Richard目睹了发生在乙国的一起交通事故。甲、乙两国都是《维也纳领事关系公约》的缔约国,且两国之间没有其他双边的涉及外交和领事特权与豁免方面的协定。根据国际法规则,下列哪些判断是正确的?( )
    A

    Richard作为领事官员,免除作证义务

    B

    Richard作为领事官员,虽然免除作证义务,但派遣国同意其出庭作证时,Richard应出庭作证

    C

    Richard就该交通事故不得拒绝作证,如果其拒绝,甲国法院可以依照本国法对其强制出庭作证或予以处罚

    D

    Richard就该交通事故不得拒绝作证,但如果其拒绝,甲国法院也不得对其施以强制或处罚


    正确答案: D
    解析: 领事官员豁免权的范围小于外交代表豁免权的范围,根据《维也纳领事关系公约》的规定,领事对其执行职务所涉及的事项没有作证或提供有关公文或文件的义务。除上述情形外领事官员不得拒绝作证,但如领事拒绝作证也不得对他施以强制或处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