若路由器R因为拥塞丢弃IP分组,则此时R可以向发出该IP分组的源主机发送的ICMP报文件类型是目的不可达。()

题目
若路由器R因为拥塞丢弃IP分组,则此时R可以向发出该IP分组的源主机发送的ICMP报文件类型是目的不可达。()


相似考题
参考答案和解析
答案:错
解析:
若路由器或目的主机缓冲资源耗尽而必须丢弃数据报,则每丢弃一个数据报就向源主机发送一个ICMP源抑制报文,此时,源主机必须减小发送速度。另外一种情况是系统的缓冲区已用完,并预感到将发生拥塞,则发送源抑制报文。但是与前一种情况不同,涉及的数据报尚能提交给目的主机。当一台主机向自己的缺省网关发送一个需要转发的数据包时,如果该网关路由器查找路由表发现有更好的路由,就会向源主机发出“重定向”的ICMP报文。如果在IP数据报的传送过程中,路由器发现网络出现拥塞,则路由器将向源主机发出“目标不可到达”的ICMP报文。一个IP包从源节点出发时,其TTL值被设定一个初始值(比如255),经过一跳一跳的传输,如果这个IP包的TTL降低到零,路由器就会丢弃此包。此时,该路由器上的ICMP便会发出一个“超时”的ICMP报文。
更多“若路由器R因为拥塞丢弃IP分组,则此时R可以向发出该IP分组的源主机发送的ICMP报文件类型是目的不可达。()”相关问题
  • 第1题:

    下列选项中,属于拥塞控制手段的是()。

    A.ICMP的源抑制分组 B.ICMP的目的不可达分组 C.遗漏算法 D.滑动窗口机制


    正确答案:A

  • 第2题:

    如果分组网络的IP地址与直接连接目的主机的网络地址相同,则分组将被送给()

    A.目的主机

    B.路由器

    C.丢弃分组

    D.送给源主机


    参考答案:B

  • 第3题:

    当路由器接收的IP报文的MTU大于该路由器的最大MTU时,采取的策略是()。

    A.丢掉该分组

    B.将该分组分片

    C.直接转发该分组

    D.向源路由器发出请求,减小其分组大小


    正确答案:B

  • 第4题:

    设某单位路由器建立了以下的路由表,若收到分组的目的IP地址为128.96.37.151,则转发的端口是(63),若收到分组的目的IP是128.96.35.151,则转发的端口是(64),若该路由器是该单位与Internet连接的路由器,则该单位分得的IP地址是(65)。在一个网络中子网数目划分增多时,可供分配给主机的正常IP地址总数会(66)。在将主机地址设置为192.168.1.2时,则主机访问Internet时(67)。

    目的IP 子网掩码 转发端口

    128.96.36.0 255.255.255.128 E1

    128.96.36.128 255.255.255.128 E2

    128.96.37.0 255.255.255.128 R2

    128.96.37.128 255.255.255.128 R3

    A.E1

    B.R2

    C.R3

    D.R4


    正确答案:C

  • 第5题:

    利用ICMP协议可以实现路径跟踪功能。其基本思想是:源主机依次向目的主机发送多个分组P1、P2、…,分组所经过的每个路南器回送一个ICMP报文。关于这一功能,描述正确的是______。

    A.第i个分组的TTL为i,路由器Ri回送超时ICMP报文

    B.每个分组的TTL都为15,路由器Ri回送一个正常ICMP报文

    C.每个分组的TTL都为1,路由器Ri回送一个目的站不可达的ICMP报文

    D.每个分组的TTL都为15,路由器Ri回送一个目的站不可达的ICMP报文


    正确答案:A
    解析:本题考查ICMP的基本内容。
      利用ICMP协议实现路径跟踪时,源主机依次向目的主机发送多个分组P1、P2、…,第i个分组Pi的TTL设为i,这样Pi到达路由器Ri时TTL变为0,被Ri丢弃,回送超时ICMP报文。源节点依据所收到的超时报文的地址,可以组成一条完整的路径,从而实现路径跟踪。

  • 第6题:

    下列关于IP路由器功能的描述中,正确的是()

    A.运行路由协议.设置路由器
    B.检测到拥塞时,合理丢弃IP分组
    C.对收到的IP分组头进行差错校验,确保传输的IP分组不丢失
    D.根据收到的IP分组的目的IP地址,将其转发到合适的输出线路上

    答案:A,B,D
    解析:
    IP路由器的主要功能分为IP数据包的转发、路由的计算和更新、ICMP消息的处理、网络管理以及安全服务五个方面。IP数据包的转发:这是路由器最基本的功能。当一个IP数据包到达路由器时,路由器根据IP协议对其报头进行处理,然后根据处理结果对该数据包进行转发、本地处理或者丢弃。差错校验是保证传输的数据包正确。

  • 第7题:

    若路由器R因为拥塞丢弃IP分组,则此时R可以向发出该IP分组的源主机发送的ICMP报文件类型是( )。

    A.目的不可达
    B.路由重定向
    C.源抑制
    D.超时

    答案:C
    解析:
    源点抑制是在CMP差错报告报文的一种。首先,接收设备由于缓存溢出而开始丢弃数据,然后接收设备开始向源设备发送源抑制报文,其发送速度是每丢弃一个数据包就发送一个源抑制报文。源设备接收到源抑制报文就开始降低它的数据发送速度,直到不再接收源抑制请求为止。最后只要不再接收到作为接收方目的设备的源抑制请求,源设备就会又逐渐开始增加其发送速度。

  • 第8题:

    在IP数据报的传输过程中,如果发生错误,路由器丢弃该数据报并调用ICMP协议向源主机报错。


    正确答案:正确

  • 第9题:

    当路由器接收的IP报文的MTU大于该路由器的最大MTU时,采取的策略是()

    • A、丢掉该分组
    • B、向源路由器发出请求,减小其分组大小
    • C、直接转发该分组
    • D、将该分组分片

    正确答案:D

  • 第10题:

    当路由器接收的IP报文的MTU大于该路由器的最大MTU时,采取的策略是()

    • A、丢掉该分组
    • B、将该分组分片
    • C、像源路由器发出请求,减少其分组大小
    • D、直接转发该分组

    正确答案:B

  • 第11题:

    单选题
    ICMP协议不具备的功能是(  )。
    A

    向源主机发送网络不可达报文

    B

    向路由器发送回送请求报文

    C

    进行时间戳请求

    D

    获取主机IP地址


    正确答案: A
    解析:
    ICMP协议中包括差错报文和询问报文等多种报文,A、B、C三项,描述的是ICMP报文。D项中获取主机IP地址是采用DHCP协议。

  • 第12题:

    单选题
    某主机的IP地址为180.80.77.55,子网掩码为255.255.252.0。若该主机向其所在子网发送广播分组,则目的地址可以是(  )。
    A

    180.80.76.0

    B

    180.80.76.255

    C

    180.80.77.255

    D

    180.80.79.255


    正确答案: A
    解析:
    IPv4地址中的特殊地址,直接广播地址,也就是把主机位全部设置为1,这里77的二进制是0100 1101,子网掩码252的二进制是1111 1100,由此可以看到77的前6位作为子网位,后四位作为主机位,由此可以知道其广播地址是180.80.0100 1111.255,也就是180.80.79.255,因此答案是D。

  • 第13题:

    ● 利用 ICMP 协议可以实现路径跟踪功能。其基本思想是:源主机依次向目的主机发送多个分组 P1、P2、…,分组所经过的每个路由器回送一个 ICMP 报文。关于这一功能,描述正确的是(16) 。

    (16)

    A. 第i个分组的TTL为i,路由器Ri回送超时ICMP 报文

    B. 每个分组的TTL都为15,路由器Ri回送一个正常ICMP 报文

    C. 每个分组的TTL都为1,路由器Ri回送一个目的站不可达的ICMP 报文

    D. 每个分组的 TTL 都为 15,路由器 Ri 回送一个目的站不可达的 ICMP 报文


    正确答案:A
    试题(16)分析
      本题考查ICMP的琴本内容。
      利用ICMP协议实现路径跟踪时,源主机依次向目的主机发送多个分组P1, P2,…,第i个分组Pi的TTL设为i,这样Pi到达路由器Ri时TTL变为0,被Ri丢弃,回送超时ICMP报文。源节点依据所收到的超时报文的地址,可以组成一条完整的路径,从而实现路径跟踪。
    参考答案
      (16)A

  • 第14题:

    设某单位路由器建立了以下的路由表,若收到分组的目的IP地址为128.96.37.151,则转发的口是(57),若收到分组的目的IP是128.96.35.151,则转发的端口是(58),若该路由器是该单位的与Internet接人路由器,则该单位分得的IP地址是(59)。在一个网络中子网数目划分增多时,可供分配给主机的正常IP地址总数目会(60)。当我们将主机地址设置为192.1680.1.2时,则主机访问Internet时(61)。

    A.E1

    B.R2

    C.R3

    D.R4


    正确答案:C
    解析:R3。

  • 第15题:

    根据所显示的配置信息,南inside域发往Internet的IP分组,在到达路由器R1时的源IP地址是(7)。


    正确答案:(7)61.144.51.46
    (7)61.144.51.46 解析:由global(outside)1 61.144.51.46此句可得答案。

  • 第16题:

    【说明】

    网络的拓扑结构如图3-1所示,内部网络使用IP地址段192.168.0.0/24,并通过路由器R1 接入到Internet,该路由器支持NAT功能。R1的外网IP地址为123.116.10.66,内网IP地址是192.168.0.100,MAC地址为00-20-22-33-44-55;内部网络中UNIX主机的IP地址为 192.168.0.1,MAC地址为 00-10-22-33-44-55;Internet 上服务器 www.abc.edu.cn 经路由器 R2 接入到 Internet,R2 的以太网接口IP 地址为 127.123.134.88,MAC 地址为 00-30-22-33-44-55。

    UNIX主机发送一个IP报文到服务器www.abc.edu.cn,在两个以太网上封装为数据帧1和数据帧2,写出数据帧1和数据帧2源IP地址、源MAC地址、目的IP地址和目的MAC地址。

    Internet上的服务器有三个标识,分别为www.abc.edu.cn、127.123.134.10和 00-40-22-33-44-55,UNIX主机发送IP报文到服务器www.abc edu.cn过程中,UNIX主机、R1和R2分别使用哪些标识?若用到多个标识,标识间转换时使用的协议是什么?

    内部网络中主机1发送一个IP分组,长度为3520个字节,头长度为标准长度,发送该IP分组时应分为几个分片?写出各分片的信息(长度、偏移、MF)。

    内部网络中主机1使用浏览器访问www.abc.edu.cn的过程中,写出主机1可能用到的6个协议的名称。

    请帮忙给出每个问题的正确答案和分析,谢谢!


    问题 1 答案解析:
    数据帧1的源IP为192.168.0.1,目的IP为127.123.134.10。源MAC为00-10-22-33-44-55,目的MAC为00-20-22-33-44-55。
    数据帧2的源IP为123.116.10.66,目的IP为127.123.134.10。源MAC为00-30-22-33-44-55,目的MAC为00-40-22-33-44-55。


    问题 2 答案解析:
    UNIX主机:使用www.abc.edu.cn和127.123.134.10,需使用DNS协议。
    R1:使用127.123.134.10标识。
    R2:使用127.123.134.10和00-40-22-33-44-55,需使用ARP协议。


    问题 3 答案解析:
    应当划分为3个数据报片:
    第1片:长度1500字节(包括20字节IP头),片偏移字段=0,MF=1;
    第2片:长度1500字节(包括20字节IP头),片偏移字段=1480/8=185,MF=1;
    第3片:长度560字节(包括20字节IP头),片偏移字段=2960/8=370,MF=0。


    问题 4 答案解析:
    HTTP、DNS、TCP、NAT、ARP、IP

  • 第17题:

    向IP子网129.1.0.0/16的所有主机发送IP分组,目的IP地址应为( )。

    A. 0.0.0.0 B.129.1.255.255 C.129.1.0.0 D.0.0.255.255


    正确答案:B

  • 第18题:

    某主机的IP地址为180.80.77.55,子网掩码为255.255.255.0,若该机向其所在子网发送广播分组,则目的地址可以是( )。

    A.180.80.76.0
    B.180.80.76.255
    C.180.80.77.255
    D.180.80.79.255

    答案:D
    解析:

  • 第19题:

    如果分组网络的IP地址与直接连接目的主机的网络地址相同,则分组将被送给()

    • A、目的主机
    • B、路由器
    • C、丢弃分组
    • D、送给源主机

    正确答案:B

  • 第20题:

    以下哪种情况需要发送ARP请求报文?()

    • A、主机需要接收数据分组,但是没有分组的源IP地址与MAC地址
    • B、主机需要接收数据分组,但是路由表中没有分组源路由的记录
    • C、主机需要发送数据分组,但是路由表中没有目的主机路由表项
    • D、主机需要发送数据分组,但是没有与分组目的IP地址相对应的MAC地址

    正确答案:D

  • 第21题:

    如果目的网络、目的主机都对,但是IP分组携带的是TCP报文,而目的主机使用的是UDP协议,那么目的主机在丢弃该分组之后,向源主机发送的ICMP报文的类型是()

    • A、网络不可到达
    • B、主机不可到达
    • C、协议不可到达
    • D、端口不可到达

    正确答案:C

  • 第22题:

    单选题
    如果分组网络的IP地址与直接连接目的主机的网络地址相同,则分组将被送给()
    A

    目的主机

    B

    路由器

    C

    丢弃分组

    D

    送给源主机


    正确答案: C
    解析: 暂无解析

  • 第23题:

    单选题
    下列关于IP路由器功能的描述中,正确的是(  )。Ⅰ.运行路由协议,设置路由表Ⅱ.监测到拥塞时,合理丢弃IP分组Ⅲ.对收到的IP分组头进行差错校验,确保传输的IP分组不丢失Ⅳ.根据收到的IP分组的目的IP地址,将其转发到合适的输出线路上
    A

    仅Ⅲ、Ⅳ

    B

    仅Ⅰ、Ⅱ、Ⅲ

    C

    仅Ⅰ、Ⅱ、Ⅳ

    D

    Ⅰ、Ⅱ、Ⅲ、Ⅳ


    正确答案: D
    解析:
    路由器的主要功能是路由的选择和分组转发,因此Ⅰ和Ⅳ是正确的,而针对Ⅱ和Ⅲ,可以从ICMP协议的差错控制出发,注意检测到拥塞时,合理丢弃IP分组,并回传ICMP源点抑制报文,Ⅱ是正确的,而Ⅲ对收到的IP分组头进行差错校验,确保传输的IP分组不丢失,差错校验是正确的,另外网络层不保证IP分组不丢失,也就是不可靠的,因此Ⅲ的说法错误,正确的说法仅Ⅰ、Ⅱ、Ⅳ,因此答案是C。