更多“广告语的特点是()。 ”相关问题
  • 第1题:

    阳光公司在通过网络向社会大众征集广告用语,声明被采用的应征者将获得奖金5000元。张小利设计的广告语最符合其要求,因此被选中并获得5000元奖金。阳光公司使用该广告语3年以后,张小利对广告语的著作权提出主张,要求阳光公司停止使用。下列哪些选项是正确的?( ) A.张小利设计的广告语应受著作权法保护 B.阳光公司享有广告语的著作权 C.张小利享有广告语的著作权,但其主张已超过诉讼时效 D.张小利享有广告语的著作权,但阳光公司可以在其商业活动中使用该广告语


    正确答案:AD
    《著作权法》第2条第1款规定,中国公民、法人或者其他组织的作品,不论是否发表。依照本法享有著作权。《著作权法实施条例》第2条规定,著作权法所称作品,是指文学、艺术和科学领域内具有独创性并能以某种有形形式复制的智力成果。本题中,张小利设计的广告语符合法律规定的作品特征。应受著作权法的保护。因此,A选项正确。《著作权法》第17条规定,受委托创作的作品,著作权的归属由委托人和受托人通过合同约定。合同未作明确约定或者没有订立合同的,著作权属于受托人。本题中,广告语属于委托作品,因双方并没有明确约定著作权的归属,因此广告语的著作权归受托人阳光公司享有,故选项B说法错误。本题中,阳光公司使用该广告语3年的行为并不是侵权行为,因此侵犯著作权的诉讼时效并未开始计算,故不存在超过的问题,选项C说法错误。《最高人民法院关于审理著作权民事纠纷案件适用法律若干问题的解释》第12条规定,按照著作权法第十七条规定委托作品著作权属于受托人的情形,委托人在约定的使用范围内享有使用作品的权利;双方没有约定使用作品范围的,委托人可以在委托创作的特定目的范围内免费使用该作品。本题中,双方没有约定广告语的使用范围,委托人阳光公司可以在委托创作的特定目的范围内,即在其商业活动中使用该广告语。因此,D项正确。

  • 第2题:

    阅读综合性学习“生活中的广告语”活动设计,按照要求答题。

    活动一:交流自己印象最深的广告语,分清商业广告和公益广告的区别。

    活动二:讨论广告语的特点,分析广告语的常见写作手法。

    活动三:教师提供材料,学生尝试写广告语。

    活动四:师生互动,点评、修改所写广告语。

    对上述活动设计(节选)的评价,下列不恰当的是( )。

    A.联系生活,从常见的语文现象中发掘教学资源
    B.依据认识规律安排“广告语”的学习活动步骤
    C.以写作实践为核心,培养学生的语文综合能力
    D.能够培养学生策划、组织、协调和实施能力

    答案:D
    解析:
    A 项:要求学生交流印象最深的广告语,是语文联系生活的体现。表述正确,但不符合题干要求,排除。

    B 项:活动一到活动四体现了由浅入深的认识规律。表述正确,但不符合题干要求,排除。

    C 项:通过活动一、二的交流落实到活动三、四的写作和互动中,培养学生的语文综合能力。表述正确,但不符合题干要求,排除。

    D 项:题干中的四个活动都是教师设计的,并不能体现学生的策划、组织、协调和实施的综合能力。表述错误,但符合题干要求,当选。

  • 第3题:

    138、甲公司在报纸上向社会征集广告用语,声明被采用的应征者将获得奖金2000元。乙设计的独特广告语应征后被选中,获得2000 元奖金。甲公司使用该广告语 3年以后,乙对广告语的著作权提出主张,要求甲公司停止使用。下列哪些选项是错误的()

    A.广告语属于商务用语,不受《著作权法》保护   

    B.甲公司享有广告语的著作权   

    C.乙享有广告语的著作权,但其主张已超过诉讼时效   

    D.乙享有广告语的著作权,但甲公司可以在其商业活动中使用该广告语


    D

  • 第4题:

    甲公司在报纸上向社会征集广告用语,声明被采用的应征者将获得奖金2000元。乙设计的独特广告语应征后被选中,获得2000元奖金。甲公司使用该广告语3年以后,乙对广告语的著作权提出主张,要求甲公司停止使用。下列哪一选项是正确的?

    A.广告语属于商务用语,不受著作权法保护

    B.甲公司享有广告语的著作权

    C.乙享有广告语的著作权,但其主张已超过诉讼时效

    D.乙享有广告语的著作权,但甲公司可以在其商业活动中使用该广告语


    正确答案:D

  • 第5题:

    广播广告语言的特点是()。

    A详尽

    B口语化

    C书面化

    D热烈


    B