参考答案和解析
参考答案:特征:1、和谐性:生态城市的和谐性,不仅仅所映在人与自然的关系上,人与自然共生共荣,人回归自然,贴近自然,自然融于城市,更重要的在人与人关系上。2、高效性:生态城市一改现代工业城市“高能耗”、“非循环”的运行机制,提高一切资源的利用率,物尽其用,地尽其利,人尽其才,各施其能,各得其所,优化配置,物质、能量得到多层次分级利用,物流畅通有序、住处快流便捷,废弃物循环再生,各行业各部门之间通过共生关系进行协调。3、持续性:生态城市是以可持续发展思想为指导,兼顾不同时期、空间、合理配置资源,公平地满足现代人及后代人在发展和环境方面的需要,不因眼前的利益而“掠夺”的方式促进城市暂时“繁荣”,保证城市社会经济健康、持续、协调发展。4、整体性:生态城市不是单单追求环境优美,或自身繁荣,而是兼顾社会、经济和环境三者的效益,不仅仅重视经济发展与生态环境协调,更重视对人类质量的提高,是在整体协调的新秩序下寻求发展。5、区域性:生态城市作为城乡的统一体,其本身即为一个区域概念,是建立在区域平衡上的,而且城市之间是互相联系、相互制约的,只有平衡协调的区域,才有平衡协调的生态城市。6、结构合理:一个符合生态规律的生态城市应该是结构合理。合理的土地利用,好的生态环境,充足的绿地系统,完整的基础设施,有效的自然保护。7、关系协调:关系协调是指人和自然协调,城乡协调,资源利用和资源更新协调,环境胁迫和环境承载能力协调。建设途径:(一)开展多种形式、多个方面的宣传教育活动要利用电视、广播、报刊、网络等媒介,大力宣传和普及生态伦理相关知识,把生态文明、低碳发展、循环经济、绿色生产等理念落实到人们的日常行为中。应将生态城市建设的理论纳入到国民教育体系,设置相关专业,培养专门人才,努力扩大人才队伍,将其充实到对生态城市建设起关键作用的政府和企事业单位中。多利用社会资源开展资源与环境保护的竞赛和讲座,阶段性地组织公众参与到生态城市建设的实际工作中,加深其切身感受和对生态城市建设紧迫性的认识。(二)遵循循序渐进的原则,我国人均资源占有量特别是水资源和耕地资源远低于国际平均水平。因此,城镇化进度必须与生态系统承载力和资源保有量保持一致。要在确实把握城市实际情况的前提下,对生态城市作出合理和科学的规划,避免操之过急。可以选取地理位置、气候条件、风俗习惯等基础条件较好的一些城市作为试点,先行开展生态城市建设,在积累一定的发展经验后再普及推广。与此同时,不同城市之间的生态城市建设的速度和风格应有所不同,不能千篇一律,应根据各地的具体情况,充分发挥优势资源,选择最适合的发展道路。(三)充分发挥政府的主导作用,在国内生态城市建设取得阶段性成果的典型案例中,地方政府都发挥了主导作用。生态城市的前期规划一般都由政府相关部门完成,因此,其建设方向以及广度和深度在一定程度上都取决于政府的主导作用。生态城市的建设是一个兼具复杂性和长期性的工程,需要调动和利用的资源很多。因此,政府必须充当好“组织者”的角色,把有利和有限的资源调配到生态城市建设最合理和需要的地方。生态城市的建设还是一个兼具整体性和系统性的工程,涉及经济、文化、社会、资源、环境等各个方面。因此,政府还必须充当好“协调者”的角色,负责协调好人与自然、经济增长和生态保护、局部利益和整体利益、城市与农村、本市与其他城市等方面的关系。
更多“试分析生态城市的特征和建设途径? ”相关问题
  • 第1题:

    城市生态评价是城市( )的基础和依据。

    A、环境保护

    B、生态规划

    C、生态建设

    D、生态管理


    参考答案:BCD

  • 第2题:

    根据《建设项目环境风险评价技术导则》,对以生态系统损害为特征的环境风险评价,应按损害的生态资源的价值进行比较分析,确定()。

    A:损害范围和损害途径
    B:损害范围和损害值
    C:损害渴值和损害值
    D:损害渴值和损害途径

    答案:B
    解析:
    《建设项目环境风险评价技术导则》(H/J169—2004)中,风险评价原则规定:①大气环境风险评价,首先计算浓度分布,然后按GBZ2《工作场所有害因素职业接触限值》规定的短时间接触容许浓度,给出浓度分布范围及在该范围内的人口分布;②水环境风险评价,以水体中污染物浓度分布,包括面积及污染物质质点轨迹漂移等指标进行分析,浓度分布以对水生生态损害阈作比较;③对以生态系统损害为特征的环境风险评价,应按损害的生态资源的价值进行比较分析,给出损害范围和损害值;④鉴于目前毒理学研究资料的局限性,风险值计算对急性死亡、非极性死亡的致伤、致残、致畸、致癌等慢性损害后果目前尚不计人。

  • 第3题:

    请分析说明《园林生态学》中为什么要学习城市生态的知识?城市生态的相关知识对园林建设、规划和管护有什么可以借鉴的东西?


    园林花卉为什么要进行花期控制? 【答案】园林花卉进行花期控制的主要目的是:①丰富不同季节花卉种类;②满足特殊节日及花展布置的用花要求;③创造百花齐放的景观。

  • 第4题:

    非污染生态影响型建设项目的运行期工程分析,需要分析項目对生态影想的
    ()。
    A.途径、方式、时限、过程和范围 B.途径、方式、强度、过程和范围 C.方式、强度、时限、过程和范围 D.途径、方式,强度、时限和范围


    答案:D
    解析:

  • 第5题:

    研究各类区域的地球化学问题的成因,从整体上对农业生态系统、城市生态系统、湿地生态系统等进行区域生态地球化学特征评价。此为土地资源利用分析评价中的( )。

    A、建设用地评价
    B、土地生态安全评价
    C、土地利用效率评价
    D、土地生态环境质量评价

    答案:B
    解析:
    [考点]土地资源利用分析评价的基本内容和方法。在土地生态安全评价中,应研究各类区域的地球化学问题的成因,从整体上对农业生态系统、城市生态系统、湿地生态系统等进行区域生态地球化学特征评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