参考答案和解析
参考答案:一、遗传因素
1)猪的品种
不同的猪品种、品系及其杂交品种,在肉品质方面是有差别的。国外研究表明,瘦肉率高的品种多数为应激敏感猪,PSE、DFD发生率高。大量研究证明,我国地方品种猪肉质优于外来品种。
2)性别
一般认为,公猪的肉质比母猪或阉猪差,公猪肉的异味评分比母猪肉高。
3)年龄
猪在不同的生长阶段,肉品质和胴体品质差异显著。有研究表明随着年龄的增长猪肉品质有改善的趋势,幼猪肌肉水分含量多,脂肪含量少,肌肉松弛,肉色淡,风味欠佳;老年猪肌纤维粗,水分含量少,肉色深暗,肉质粗硬,影响口感风味。利用猪的生长发育规律来确定适宜的屠宰体重具有一定的意义。
二、营养因素
营养对肉质有重要影响,日粮能量浓度、蛋白质水平含量、维生素和矿物质水平等是调控肉质的重要因素。营养水平的改变,可在一定程度上控制猪胴体脂肪酸的组成,提高日粮中不饱和脂肪酸,改善脂肪组织的食用品质。家禽通过日粮获取生长发育所需的各种营养物质,因此日粮对肉质的影响是非常重要的。
三、饲养环境
1)运动量现代化养猪由于饲养密度大,猪的运动量较少,虽然可取得育肥的效果,但对肉质有一定的影响。
2)卫生状况卫生状况对猪肉品质具有重要影响,因为在不同的卫生状况条件下,猪对营养物质的利用具有不同的重分配能力,肉质亦有所不同。
3)药物使用不少养殖场使用药物时,比较普遍的是超量添加,往往超过最高用量,或是将治疗用量用作长期的预防添加量添加于饲料中,再就是不落实停药期造成药物残留。
四、宰前因素和屠宰加工过程
影响猪肉品质的环境因素很多,但相对于屠宰上市的猪肉而言,宰前生态环境变化、运输和屠宰方式是主要的环境因素。
由于现代集约化养猪和专业屠宰线的发展,宰前运输已成为不可避免的应激因子,猪经过长途运输,未得到充分休息,猪在屠宰之前因受到惊吓,神经紧张、愤怒而导致体内分泌大量的毒素,从而影响肉的品质。
同时,猪屠宰前处理如空腹时间、屠宰条件、烫毛的水温和时间、胴体及肌肉温度等因素是诱导肉质变劣的协同因素,传统屠宰方式与现代屠宰方式的差异都对猪肉品质有重要影响。
综上所述,影响猪肉品质因素主要有遗传因素、饲料因素和环境因素。
更多“举例说明影响猪的胴体品质和肉质的因素有那些。 ”相关问题
  • 第1题:

    在育肥猪日粮中饲喂大量的米糠、大豆,会降低猪胴体脂肪品质。


    正确

  • 第2题:

    我国对牛胴体如何分级? 日本、美国、欧洲如何评定猪肉等级? 什么是大理石花纹?如何评价?它与肉的品质有什么关系? 如何测定眼肌面积和背膘厚度? 简述我国猪胴体的分割方法。 简述我国牛胴体的分割方法。


    大理石纹、生理成熟度

  • 第3题:

    简述影响市场供给和需求的因素有哪些?可举例说明


    ABCD

  • 第4题:

    香猪体型小,胴体瘦肉率高。


    错误

  • 第5题:

    世界上胴体瘦肉率最高的猪种是荣昌猪。


    错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