更多“从明治初期到1898(明治三十一年)年,为日本幼儿教育的初创时期,若从保育内容的角度来看,又可称 ”相关问题
  • 第1题:

    日本明治维新的时间、内容、意义。


    参考答案:明治维新:
    ①时间:1868年
    ②内容:政治方面“废藩置县”,加强中央集权;经济方面允许土地买卖,引进西方技术,鼓励发展近代工业;社会生活方面提倡“文明开化”,努力发展教育。
    ③意义:明治维新使日本摆脱了沦为半殖民地国家的危机,从一个闭关锁国的封建国家,逐步转变为资本主义国家。但是,这次改革并不彻底,保留了不少封建残余。日本强大起来了,很快走上了对外侵略扩张的道路。

  • 第2题:

    日本明治维新改革措施内容


    参考答案:

    总目标是实现富国强兵、殖产兴业和文明开化。也是教育改革的指导思想。
    (1)以小学为基础,努力普及国民教育,提高全民整体素质
    (2)努力推进中高等教育的发展
    (3)大力发展实业教育
    (4)大力兴办师范教育,努力提高教师地位和物质待遇明治维新后的教育改革内容
    一、确立教育改革的基本方针;
    二、颁布教育改革法令;
    三、积极发展师范教育;
    四、到先进的欧美国家学习考察;
    五、重视大学教育与科学研究;
    六、严格而积极地选派留学生;
    七、从欧美国家聘请教师


  • 第3题:

    日本从明治维新时期,就开始重视职业技术教育。

    A

    B



  • 第4题:

    (1)从1868年开始日本实行“明治维新”。“明治维新”在政治上和文化教育上的主要内容是什么?


    参考答案:

    政治上:“废藩置县”,加强中央集权,颁布宪法;
    文化教育上:文明开化,即向欧美学习,努力发展教育。


  • 第5题:

    日本明治维新时期的教育改革


    答案:
    解析:
    明治维新是指日本在西元1860年代到1880年代间,以维新志士所建新政府为核心的民族统一主义与西化改革运动。是日本历史上的一次政治革命,它推翻德川幕府,使大政归还天皇,在政治、经济和社会等方面实行大改革,促进日本的现代化和西方化。明治维新的主要领导人是一些青年武士,他们以“富国强兵”为口号,企图建立一个能同西方并驾齐驱的国家。日本的明治维新是日本历史上继“大化改新”之后的历史性转折,明治政府进行了一系列的改革,而教育改革则是改革中的重中之重。日本明治维新抓紧教育改革是吸收、消化和运用先进资本主义国家的科学技术和各种经验的最后途径。教育改革的内容如下:(1)以小学为基础,努力普及国民教育,提高全民整体素质明治维新时办教育,以小学为一切学校的基础,抓小学教育全力以赴,以期普及国民教育。明治政府极端重视少儿的智育发展,着重灌输西方近代文化思想和传授初步科技知识。在教育内容上,极端重视儿童的智育发展。当时小学的科目多,内容也颇深,据《学制》规定,下等寻常小学开十五门课程,包括语文、算术、历史等。上等寻常小学还增添几何等课程。小学还因地制宜设一、二门外语课。小学学制的变革促进了就学率的提升。在1872年确立初等义务教育制度时,小学的就学率仅有28%,较之英国的40%为低。但1900年,英国达到90%的时候,日本已经超前英国了。及至1910年前后,两国均达到100%的程度。小学教育的普及为以后阶段教育打下了基础,同时使日本的识字率大为普及。明治三十五年的识字率为90%,到了明治四十二年达到了98%。(2)努力推进中高等教育的发展明治政府在19世纪90年代后期初等教育基础牢固确立后,在继续充实初等教育的同时,重点转为改进中等和高等教育上,开始建立和发展现代科研事业。从颁发《学制》以来,中等教育在学制长短、课程设置繁简等方面不断变革。教育改革之初,中学学制不一,科目纷乱庞杂,甚至有专学汉文一种科目的中学。经过整顿后,1881年制定的《中学教学大纲》明确规定,中学采取四、二分段制,入学资格必须是小学的中等科毕业,继六年初等教育之后,以中学为后续教育机构的制度。从这时开始实施,后来一直沿用。(3)兴办女子学校关于女子教育,明治政府亦十分重视。文部省学监美国人达维特·莫尔莱认为:“女子教育十分重要,在儿童幼稚心灵易动之时,予以教育者必在妇女,而妇女之于儿童,不只在于教其学业,其一言一行皆为儿童之楷模。”“欲使国家后来之人必成良善,则应先行其母之教育。”主张“日本也应女子作为教育进步之媒介。”早在岩仓具视赴欧美考察时,就曾有5名年龄十四五岁的女孩随同欧美留学。日本第一所女校——东京女子学校,于明治五年在东京成立,授女学生以国书、英学、手艺等,这时女子部专门收容贵族的女子,明治三十二年政府颁布高等女学校令。设立东京女子高等师范学校,并成立日本女子大学以招收一般民间女子就读。到了明治三十年全日本有二百五十所高等女学校。当时的女子教育多为重视礼仪和家政,关于社会问题和科学的知识修养,则不被重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