60年代末开始的苏联第二次学前教育改革,苏联力图改变重保轻教的观念,保证儿童从出生到小学接受一贯的全面发展教育,主要根据是111()。A、儿童心理学和教育实验研究的新成果B、维果茨基理论C、中学改革的情况D、小学改革的情况

题目

60年代末开始的苏联第二次学前教育改革,苏联力图改变重保轻教的观念,保证儿童从出生到小学接受一贯的全面发展教育,主要根据是111()。

A、儿童心理学和教育实验研究的新成果

B、维果茨基理论

C、中学改革的情况

D、小学改革的情况


相似考题
更多“60年代末开始的苏联第二次学前教育改革,苏联力图改变重保轻教的观念,保证儿童从出生到小学接 ”相关问题
  • 第1题:

    20世纪60年代末开始的苏联第三次学前教育改革。()


    参考答案:错误

  • 第2题:

    苏联的第三次学前教育改革强调()
    儿童个性的全面发展

  • 第3题:

    苏联第二次学前教育改革开始于()
    60年代末

  • 第4题:

    试述第二次世界大战后苏联采取的教育改革方针。


    答案:
    解析:
    【答案要点】二战后,经过10余年的努力,苏联教育又恢复到了战前的最高水平,但进入50年代以后又面临新的问题,为此,苏联进行了多次教育改革,其内容主要有以下几方面:
    (1)1958年的教育改革。1958年,苏联通过了《关于加强学校同生活的联系和进一步发展全国国民教育制度的建议》。《建议》主要内容有:强调培养学生走向生活;将普及教育的年限由7年延长为8年;将原来的10年制延长为11年,延长的一年加到不完全中学阶段,成为8年制学校,是普通教育的第一阶段;第二阶段的教育仍为3年,通过青年工人学校、农村青年学校兼施生产教学的劳动综合技术普通中学或中等技术学校和中等专业学校进行;在职业学校和技术学校中,改组原有体制,设立城市和农村职业技术学校,并改进中等专业学校;在高等教育中,要求高等教育接近实际生活和生产;高校应优先录取具有实践工作经历的人入学。
    本次改革的主要特点是:加强教育与生活联系;拉长义务教育年限;重视职业教育;发展高等教育。
    (2)1966年的教育改革。1966年,苏联通过了《关于进一步改进普通中学工作的措施》的决议。强调学校的主要任务是使学生获得牢固的科学基础知识,具有高度的觉悟,培养青年面向生活并能自觉地选择职业。要求中学教学内容要符合科学、技术和文化发展的要求;各年级科学基础知识的学习要有衔接性;要删除大纲中和教科书中过于繁琐和次要的材料,减轻学生的负担;并对各年级的学时进行了规定;中学开设选修课。
    (3)1977年的教育改革。1977年,苏联通过了《关于进一步完善普通学校学生的教学、教育和劳动训练的决议》,确定普通中学是统一的劳动综合技术学校。要求改进与加强劳动教育与教学,但要使劳动教育与教学在广泛的综合技术教育的基础上进行。

  • 第5题:

    苏联第三次学前教育改革的标志是公布了()
    学前教育构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