某药厂在未取得批准文号的情况下,生产、销售其开发的药品,销售金额达200万元,结果导致5名用此药者死亡。该药厂构成()A、生产、销售伪劣产品罪B、生产、销售假药罪C、生产、销售劣药罪D、以上罪名均不成立

题目
某药厂在未取得批准文号的情况下,生产、销售其开发的药品,销售金额达200万元,结果导致5名用此药者死亡。该药厂构成()

A、生产、销售伪劣产品罪

B、生产、销售假药罪

C、生产、销售劣药罪

D、以上罪名均不成立


相似考题
更多“某药厂在未取得批准文号的情况下,生产、销售其开发的药品,销售金额达200万元,结果导致5名用此药者死亡。该药厂构成() ”相关问题
  • 第1题:

    某制药厂(增值税一般纳税人)2019年1月销售抗生素药品取得含税收入113万元,销售免税药品取得收入50万元,当月购进生产用原材料一批,取得增值税专用发票上注明税款6.8万元,抗生素药品与免税药品无法划分耗料情况,则该制药厂当月应纳增值税( )万元。

    A.10.20
    B.8.47
    C.14.73
    D.17.86

    答案:B
    解析:
    本题考查增值税的计算。一般纳税人兼营免税项目或非增值税应税劳务而无法划分不得抵扣的进项税额的,按下列公式计算不得抵扣的进项税额:不得抵扣的进项税额=当月无法划分的全部进项税额×(当月免税项目销售额、非增值税应税劳务营业额合计÷当月全部销售额、营业额合计)。抗生素药品的销售额=113÷1.13=100(万元);不得抵扣的进项税额=6.8×[50÷(100+50)]=2.27(万元);应纳增值税=销项税额-(进项税额-进项税转出额)=100×13%-(6.8-2.27)=8.47(万元)。

  • 第2题:

    某制药厂为增值税一般纳税人,2020年3月销售抗生素药品取得含税销售额113万元,销售免税药品取得销售额50万元,当月购入生产用原材料一批,取得增值税专用发票上注明税款6.8万元,抗生素药品与免税药品无法划分耗料情况,则该制药厂当月应纳增值税为( )万元。
     

    A.6.2
    B.8.47
    C.12.47
    D.14.97

    答案:B
    解析:
    (1)不含税销售额=113/(1+13%)=100(万元);(2)应纳税额=100×13%-6.8×100÷(100+50)=8.47(万元)

  • 第3题:

    某药厂生产的头孢呋辛钠注射液被污染,案发时销售金额14800元,未销售药品货值金额为10万元。
    对该药厂的处罚,不包括

    A.没收违法生产、销售的药品和违法所得
    B.并处违法生产、销售药品货值金额二倍以上五倍以下的罚款
    C.撤销药品批准证明文件,并责令停产、停业整顿
    D.吊销《药品生产许可证》、《药品经营许可证》或者《医疗机构制剂许可证》

    答案:D
    解析:
    生产、销售假药,情节严重才会吊销许可证。

  • 第4题:

    某制药厂(增值税一般纳税人)2013年7月销售抗生素药品取得含税收入117万元,销售免税药品取得收入50万元,当月购进生产用原材料一批,取得增值税专用发票上注明税款6.8万元,抗生素药品与免税药品无法划分耗料情况,则该药厂当月应纳增值税()万元。

    A:10.20
    B:12.47
    C:14.73
    D:17.86

    答案:B
    解析:
    销售货物应纳增值税税率为17%,则销售抗生素药品取得的不含税收入=117/(1+17%)=100(万元);可以抵扣的增值税税额=6.8*(100/150)=4.53(万元);应纳增值税税额=17-4.53=12.47(万元)。

  • 第5题:

    某药厂在未取得批准文号的情况下,生产、销售其开发的药品,销售金额达万元,结果导致5名用此药者死亡。该药厂构成(  )。
    A.生产、销售伪劣产品罪
    B.生产、销售假药罪
    C.生产、销售劣药罪
    D.以上罪名均不成立


    答案:B
    解析:
    【精解】该药厂的行为既构成生产、销售假药罪,也构成生产、销售伪劣产品罪。但是由于生产、销售假药罪相对于生产、销售伪劣产品罪是特殊犯罪,而且生产、销售假药罪相对于生产、销售伪劣产品罪是重罪,所以应当按照生产、销售假药罪定罪处罚。故选B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