参考答案和解析
参考答案:B
更多“英美两国的选举制度是() ”相关问题
  • 第1题:

    下列有关我国选举制度的论述哪些是正确的?

    A.我国选举制度体现了人民性、民主性与科学性

    B.选举制度是民主政治发展的必然结果与标志

    C.我国选举制度采取广义选举制的概念

    D.我国选举制度采取广义与狭义相结合的选举制概念


    A,B.选举制度是指关于选举国家代表机关代表与国家公职人员的原则、程序与具体方法的各项制度的总称。广义选举制度的概念包括代表机关代表与特定公职人员的选举;狭义选举制度概念仅指选民依据选举法的规定选举代表机关代表的制度。选举制度是民主政治发展的必然结果与标志。我国选举制度体现了人民性、民主性和科学性。

     

  • 第2题:

    简述选举制度的功能。


    答案:
    解析:
    (1)选举制度是政府合法性的来源。政府的合法性来自于人民的同意,人民经由选举的方式进行合法性的授权,经由选举产生的国家机构因此而获得了治理国家和人民的正当性基础。(2)选举是公民参与政治生活的基本形式。公民一词的核心内涵就包括对于公共事务的参与,选举是公民参与政治的最直接的表现形式。用投票的方式来表达自己对于相关政见、立场和见解所持有的态度。(3)选举是公民自我治理的保障。当政权面临选举压力的时候,它必然更容易回应民众的要求,而不是领导的偏好;另外,它也更容易称为责任政府。如果它不向人民负责,那么,执政者就不可能获得下一轮选举的胜利:

  • 第3题:

    英国选举制度是如何演变的。
    英国是最早确立现代选举制度的国家,其选举制度的演变也极具典型性。
    英国在1688年“光荣革命”后,开始确立了资本主义的选举制度。在此以前,英国的选举可追朔到13世纪,当时每个市镇选派2名自由民(市民)代表参加等级会议。推选自由民代表的方法为英国资产阶级革命后选举制度的创建提供了经验。
    英国“光荣革命”后的第二年,1689年由议会下院通过了《权利法案》,明确规定国会议员(下院)实行自由选举。但他的实现却是一个漫长的过程。在1711年的法律中对承担下院议员规定了很高的财产资格限制,即使郡议员每年的土地收入也必须在600英镑以上,市镇议员每年不动产收入须达300英镑以上。对选举权出来财产资格线之外,还对顶了居住限制、教育程度、种族、性别、年龄等的限制。因此在英国资产阶级取得政权后的一百年间,有选举权的人数只占成年人总数的5%,其中绝大多数是贵族,中、小资产阶级都没有选举权。
    从1832年起到1970止的近140年中,英国进行了多次选举制度的改革才实现了普选制,建立了比较完善的选举制度。
    1832年的选举改革,重新分配了下院议员席位布局;规定了选民登记制度;议员的提名制改为选举制;扩大了公民权,使中产阶级有了选举权,选民人数比以前增加了50%,但也仅占成年人口的5%-7%。
    1867年英国又一次进行了选举制度的改革,这次改革的特点:一是降低了选民的财产资格;二是把公民权扩大到自治市的无产阶级。起结果是是有选举权的人上升到13%。于此同时,对议会席位的分配再次进行了调整。
    1872年的选举改革则是颁布了有名的秘密投票法,其目的是为了消除选举中的高压和贿赂手段。
    1883年通过的反腐败法是对选举中的腐败现象采取的又一措施。
    1884年的选举改革是颁布了人民代表法,是公民权扩大到郡的工人、农村工人,从村选民人数增加了一倍以上,使公民人数占到了成年人口的25%.
    1918年的选举改革是按人民代表法规定:一是部分妇女(大学毕业、年满30岁、有年价值5英镑财产)获得了选举权;而是公民只需在所在选区居住满6个月以上并有一定的职业即可;三是一人不能再俩个选区中投票;四是每个候选人必须交150英镑保证金,若不能得到1/8的选票保证金将被魔兽。这次改革使近80%的男人有了选举权,妇女第一次享有选举权,选民人数增至2100万,占全国成年人总数的75%.
    1928年的选举改革则是使年满21岁的男女都有了选举权,但其中有的人还享有复数投票权(两次投票权)。直到1949年才实行一人一票的平等投票权。再到1970年,英国才将选举年龄降为18岁。至此,英国才完全实现了普选权。这是和英国人民的长期斗争是分不开的。

  • 第4题:

    1783年英美两国在()签订和约,英国承认美国独立。


    参考答案:巴黎

  • 第5题:

    选举制度
    是一个国家通过法律规定的关于选举国家代议机关代表以及国家公职人员的原则、程序和方法等各项制度的总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