更多“视觉偏爱法是由著名心理学家()创立的一种研究婴儿知觉的方法技术。 ”相关问题
  • 第1题:

    研究婴儿深度知觉的视觉视崖实验使用的是实验观察法。()


    参考答案:正确

  • 第2题:

    安斯沃斯(M.Ainsworth)等人研究婴儿依恋所使用的主要方法是

    A.习惯化与去习惯化
    B.视觉偏爱法
    C.陌生情境技术
    D.照镜子法

    答案:C
    解析:
    陌生情境技术主要指的是通过观察婴儿在母亲在场、母亲离开(有陌生人在)和母亲返回等各个阶段的表现来对婴儿的依恋特征进行的研究。安斯沃斯等人利用陌生情境技术测量婴儿的依恋。

  • 第3题:

    下列方法中,不适宜用来研究婴儿知觉能力的是

    A.陌生情境法
    B.视觉偏爱法
    C.习惯化与去习惯化
    D.操作性条件反射法

    答案:A
    解析:
    陌生情境法主要用来研究的是婴儿的依恋现象。

  • 第4题:

    优先注视范式( )。

    A.也称习惯化范式一

    B.也称刺激偏爱程序

    C.是一种研究婴儿动作发展的技术

    D.是一种研究婴儿深度知觉的技术


    正确答案:B

  • 第5题:

    吉布森( Gibson)和沃克(Walk)探索婴儿深度知觉发展的研究是

    A.“视崖”实验
    B.习惯化方法
    C.客体隐藏任务
    D.视觉偏爱法

    答案:A
    解析:
    “视觉悬崖”是一种测查婴儿深度知觉的有效装置。在平台上放一块厚玻璃板,在中间分为两半,一半的上面铺着红白相间的格子图形,视为“浅侧”;另一半的格子图形置于玻璃板下约150厘米处,视为“深侧”。这样透过玻璃板看下去,深侧像一个悬崖。吉布森和沃克曾选取36名6个半月至14个月的儿童进行“视崖”实验。实验时,母亲轮流在两侧呼唤婴儿。结果发现,6个半月至14个月的36名婴儿中,27人爬过浅 滩,只有3人爬过悬崖。即使母亲在深侧呼喊,婴儿也不过去,或因为想过去又不能过去而哭喊。该实验说明婴儿已有深度知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