更多“采用换填法处理路基的,应重点控制换填材料的质量,换填宽度应宽出路基坡脚()m。 ”相关问题
  • 第1题:

    软土地基上的某建筑物,采用钢筋混凝土条形基础,基础宽度2m,拟采用换填垫层进行地基处理,换填垫层厚度1.5m。问影响该地基承载力及变形性能的因素有哪些?(  )

    A、换填垫层材料的性质
    B、换填垫层的压实系数
    C、换填垫层下软土的力学性质
    D、换填垫层的质量检测方法

    答案:A,B,C
    解析:
    当地基表层存在不厚的软弱土层且不能满足使用需要时,一个最简单的方法就是将其挖除,另外填筑易于压实的材料。或者如果软弱土层较厚而全部挖除不合理时,可将其部分挖除,铺设密实的垫层材料,但必须进行换填层以下土层的承载力及变形验算,以上这种挖除回填统称为换填法。
    用换填垫层进行地基处理,影响地基承载力及变形性能的因素有换填垫层材料的性质、换填垫层的压实系数和换填垫层下软土的力学性质;换填垫层的质量检测方法不会影响地基的承载力及变形性能。

  • 第2题:

    产生边坡滑坡病害的原因有()。

    A、路基基底存在软土且厚度不均
    B、超宽填筑
    C、填土速率过快
    D、换填土时清淤不彻底
    E、路基填筑层有效宽度不够,边坡二期贴补

    答案:A,C,D,E
    解析:
    边坡滑坡病害原因分析:设计对地震、洪水和水位变化影响考虑不充分。路基基底存在软土且厚度不均。换填土时清淤不彻底。填土速率过快,施工沉降观测、侧向位移观测不及时。路基填筑层有效宽度不够,边坡二期贴补。路基顶面排水不畅。用透水性较差的填料填筑路堤处理不当。边坡植被不良。未处理好填挖交界面。路基处于陡峭的斜坡面上。

  • 第3题:

    2、2.对K4+500~K10+500段路基施工,原地基的处理措施是()

    A.A换填原地基土

    B.B平整原地基

    C.C基地坡面应挖台阶

    D.D必须设置护脚


    需要

  • 第4题:

    产生路基边坡滑坡病害的原因有()。

    A、 换填土时清淤不彻底
    B、 填土层有效宽度不够,边坡二期贴补
    C、 纵坡过大路段采用了纵向水平分层填筑
    D、 未处理好填挖交界面
    E、 路基顶面排水不畅

    答案:A,B,D,E
    解析:
    路堤边坡滑坡病害原因有:①设计对地震、洪水和水位变化影响考虑不充分;②路基基底存在软土且厚度不均;③换填土时清淤不彻底;④填土速率过快,施工沉降观测、侧向位移观测不及时;⑤路基填筑层有效宽度不够,边坡二期贴补;⑥路基顸面排水不畅;⑦纵坡大于12%的路段未采用纵向水平分层法分层填筑施工;⑧用透水性较差的填料填筑路堤处理不当;⑨边坡植被不良;⑩未处理好填挖交界面;11路基处于陡峭的斜坡面上。本题正确选项应为“ABDE”。

  • 第5题:

    2.对K4+500~K10+500段路基施工,原地基的处理措施是()

    A.A换填原地基土

    B.B平整原地基

    C.C基地坡面应挖台阶

    D.D必须设置护脚


    C 基地坡面应挖台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