某施工项目经理对商品混凝土的施工成本进行分析,发现其目标成本是44万元,实际成本是48万元,因此要分析产量、单价、损耗率等因素对混凝土成本的影响程度,最适宜采用的分析方法是()。A、比较法 B、构成比率法 C、因素分析法 D、动态比率法

题目
某施工项目经理对商品混凝土的施工成本进行分析,发现其目标成本是44万元,实际成本是48万元,因此要分析产量、单价、损耗率等因素对混凝土成本的影响程度,最适宜采用的分析方法是()。

A、比较法
B、构成比率法
C、因素分析法
D、动态比率法

相似考题
更多“某施工项目经理对商品混凝土的施工成本进行分析,发现其目标成本是44万元,实际成本是48万元,因此要分析产量、单价、损耗率等因素对混凝土成本的影响程度,最适宜采用的分析方法是()。”相关问题
  • 第1题:

    某商品混凝土目标成本为443040元,实际成本为473697元,具体资料见下表,采用因素分析法进行分析,由混凝土单价提高使费用增加了()元。

    A.13104

    B.22152

    C.30657

    D.35256

    答案:A
    解析:
    按因素分析法,先以600×710×1.04为目标函数。消耗量为第一替代因素,以630替代600,得到630×710×1.04=465192元。单价为第二替代因素,以730替代710,有630×730×1.04=478296元。所以,单价提高使费用增加了478296-465192=13104元。

  • 第2题:

    某商品混凝土目标成本与实际成本对比如下表,关于其成本分析方法,正确的有()。


    A、 产量增加使成本增加了28600元
    B、 实际成本与目标成本的差额是51536元
    C、 单价提高使成本增加26624元
    D、 该商品混凝土目标成本是497696元
    E、 损耗率下降使成本减少了4832元

    答案:B,C,E
    解析:
    目标:600*715*1.04=446160,所以D错误
    产量增加为640,即第二步为640*715*1.04=475904,二者相减是29744,所以A错误
    第三步,单价为755,则640*755*1.04=502528,与第二步相减是26624,所以C正确
    第四步,损耗是3%,则640*755*1.03=497696,与第三步相减是-4832,所以E正确
    三步的累计和是29744+26624-4832=51536(所以B正确)

  • 第3题:

    某商品混凝土目标成本与实际成本对比如下表,关于其成本分析的说法,正确的有()

    A . 产量增加使成本增加了28600元
    B . 实际成本与目标成本的差额是51536元
    C . 单价提高使成本增加了26624元
    D . 损耗率下降使成本减少了4832元
    E . 该商品混凝土目标成本是497696元

    答案:B,C,D
    解析:
    根据题意,成本分析见下表。

  • 第4题:

    某工程商品混凝土目标产量为500m3,单价为720元/m3,损耗率为4%,实际产量为580m3,单价为730元/m3,损耗率为3%,采用因素分析法进行分析,由于单价提高使成本增加了()元

    A.380120
    B.5200
    C.5720
    D.6032

    答案:D
    解析:
    2020新版教材P119页
    由于单价提高使成本增加:580×730×1.04-580×720×1.04=-6032

  • 第5题:

    某施工项目的商品混凝土目标成本是420000元(目标产量500m3,目标单价800元/m3,预计损耗率为5%),实际成本是511680元(实际产量600m3,实际单价820元/m3,实际损耗率为4%)。若采用因素分析法进行成本分析(因素的排列顺序是:产量、单价、损耗率),则由于产量提高增加的成本是()元。

    A、 4920
    B、 12600
    C、 84000
    D、 91680

    答案:C
    解析:
    施工成本分析的基本方法包括:比较法、因素分析法、差额计算法、比率法等。其,中因素分析法又称连环置换法。这种方法可用来分析各种因素对成本的影响程度。在进行分析时,首先要假定众多因素中的一个因素发生了变化,而其他因素则不变,然后逐个替换,分别比较其计算结果,以确定各个因素的变化对成本的影响程度。目标成本:420000=500×800×(1+5%);第一次替代产量因素,以600替代500,600×800×(1+5%)=504000元,故因产量增加而增加的成本为:504000-420000=84000元。可见,正确选项是C。

  • 第6题:

    某施工项目的商品混凝土目标成本是420000元(目标产量500m3,目标单价800元/m3,预计损耗率为5%),实际成本是511680元(实际产量600m3,实际单价820元/m3,实际损耗率为4%)。若采用因素分析法进行成本分析(因素的排列顺序是:产量、单价、损耗率),则由于损耗率降低减少的成本是( )元。

    A.4920
    B.12600
    C.84000
    D.91280

    答案:A
    解析:
    2020版教材P120页
    题型一致,可对照原文进行学习。商品混凝土目标成本与实际成本对比如下表。以目标数420000元(=500×800×1.05)为分析替代的基础。第一次替代产量因素,以600替代500:600×800×1.05=504000元;第二次替代单价因素,以820替代800,并保留上次替代后的值:600×820×1.05=516600元;第三次替代损耗率因素,以1.04替代1.05,并保留上两次替代后的值:600×820×1.04=511680元。计算差额:第一次替代与目标数的差额=504000-420000=84000元;第二次替代与第一次替代的差额=516600-504000=12600元;第三次替代与第二次替代的差额=511680-516600=-4920元。产量增加使成本增加了84000元,单价提高使成本增加了12600元,而损耗率下降使成本减少了-4920元。因此,正确选项是A。

  • 第7题:

    商品混凝土目标成本为341250元,实际成本为358852元,比目标成本增加17602元,资料见下表。运用因素分析法,分析成本增加的原因,则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A.产量增加使成本增加了13650元
    B.B.单价提高使成本增加了17602元
    C.损耗率下降使成本减少了6968元
    D.因素分析法可以分析各种因素对成本的影响程度

    答案:B
    解析:
    (1)以目标数341250元(=500*650*1.05)为分析替代的基础。
    第一次替代产量因素,以520替代500:
    520*650*1.05=354900元;
    第二次替代单价因素,以670替代650,并保留上次替代后的值:
    520*670*1.05=365820元;
    第三次替代损耗率因素,以1.03替代1.05,并保留上两次替代后的值:
    520*670*1.03=358852元。
    (2)计算差额:
    第一次替代与目标数的差额=354900-341250=13650元;
    第二次替代与第一次替代的差额=365820-354900=10920元;
    第三次替代与第二次替代的差额=358852-365820=-6968元。
    (3)产量增加使成本增加了13650元,单价提高使成本增加了10920元,而损耗率下降使成本减少了10452元。
    (4)各因素的影响程度之和=13650+10920-6968=17602元,与实际成本与目标成本的总差额相等。

  • 第8题:

    某工程商品混凝土的有关产量、单价、损耗率等数据如下表所示。析法进行施工成本分析,产量、单价、损耗率对成本的影响程度分别是()。


    A.产量增加使成本增加30680元;单价提高使成本增加26000元;损耗率下降使成本减少3245元
    B.产量增加使成本增加30680元:单价提高使成本增加28600元;损耗率下降使成本减少2700元
    C.产量增加使成本增加28080元;单价提高使成本增加28600元;损耗率下降使成本减少2700元
    D.产量增加使成本增加28080元;单价提高使成本增加28600元;损耗率下降使成本减少3245元

    答案:D
    解析:
    2020/2019教材P105
    目标数为基础 500×540×1.04=280800 ,第一次变化产量 550×540×1.04=308880,第二次变化单价 550×590×1.04=337480,第三次变化损耗率 550×590×1.03=334235

  • 第9题:

    某商品混凝土分项工程成本分析资料如图所示。

    问题: 请运用因素分析法列式计算损耗率的变化对混凝土成本的影响程度; 请补充施工成本分析的基本方法还有哪些?


    答案:
    解析:
    (1) 目标成本为: 600×710×(1+4%) =443040 元。
    ①代换“产量”: 630×710×(1+4%) =465192 元。
    所以, 产量的增加, 使混凝土分项工程成本增加: 465192-443040=22152 元。
    ②代换“单价”: 630×730×(1+4%) =478296 元。
    所以, 单价的增加, 使混凝土分项工程成本增加: 478296-465192=13104 元。
    ③代换“损耗率”: 630×730×(1+3%) =473697 元。
    所以, 损耗率的降低, 使混凝土分项工程成本降低: 473697-478296=-4599 元。
    (2) 还有差额计算法、 比较法、 比率法

  • 第10题:

    单选题
    某施工项目的商品混凝土目标成本是420000元(目标产量500平方米,目标单价800元/平米,预计损耗率为5%),实际成本是511680元(实际产量600平方米,实际单价820元/平米,实际损耗率为4%)。若采用因素分析法进行成本分析(因素的排列顺序是:产量、单价、耗损率),则由于产量提高增加的成本是( )元。*
    A

    4920

    B

    12600

    C

    84000

    D

    91680


    正确答案: A
    解析:

  • 第11题:

    单选题
    某施工项目经理对商品混凝土的施工成本进行分析,发现其目标成本是46万元,实际成本是50万元。因此,要分析产量、单价、损耗率等因素对混凝土成本的影响程度,最适宜采用的分析方法是()。
    A

    比较法

    B

    构成比率法

    C

    因素分析法

    D

    动态比率法


    正确答案: B
    解析: 本题涉及的考点是因素分析法的运用。因素分析法可用来分析各种因素对成本的影响程度。在进行分析时,假定众多因素中的一个因素发生了变化,而其他因素则不变,然后逐个替换,分别比较其计算结果,以确定各个因素的变化对成本的影响程度。

  • 第12题:

    单选题
    某施工项目的商品混凝土目标成本是420000元(目标产量500m3,目标单价800元/m3,预计损耗率为5%),实际成本是511680元(实际产量600m3。实际单价820元/m3,实际损耗率为4%)。若采用因素分析法进行成本分析(因素的排列顺序:产量、单价、损耗率),则由于产量提高增加的成本是()元。
    A

    4920

    B

    12600

    C

    84000

    D

    91680


    正确答案: D
    解析: 暂无解析

  • 第13题:

    某商品混凝土的目标产量是700m3,单价700元/m3,损耗率为4%;实际产量是650m3,单价为710元/m3,损耗率为3%。采用因素分析法进行分析,由于损耗率降低使成本减少了( )元。

    A.6760
    B.4615
    C.36400
    D.29640

    答案:B
    解析:
    因素分析法又称连环置换法。这种方法可用来分析各种因素对成本的影响程度。在进行分析时,首先要假定众多因素中的一个因素发生了变化,而其他因素则不变,然后逐个替换,分别比较其计算结果,以确定各个因素的变化对成本的影响程度。本题中以目标数700×700×1.04=509600(元)为分析替代的基础,第一次替代产量因素,以650替代700,650×700×1.04=473200(元);第二次替代单价因素,以710替代700,650×710×1.04=479960(元);第三次替代损耗率因素,以1.03替代1.04,650×710×1.03=475345(元);475345-479960=-4615(元)。所以,由于损耗率降低,使成本减少了4615元。

  • 第14题:

    某施工项目的商品混凝土目标成本是420000 元(目标产量500m3,目标单价800 元/m3,预计损耗率为5%),实际成本是511680(实际产量600m3,实际单价820 元/m3,实际损耗率为4%)。若采用因素分析法进行成本分析,则由于损耗率降低减少的成本是( )元。

    A.4920
    B.12600
    C.84000
    D.91280

    答案:A
    解析:

  • 第15题:

    某施工项目的商品混凝土目标成本是420000元(目标产量500m3,目标单价800元/m3,预计损耗率为5%),实际成本是511680元(实际产量600m3,实际单价820元/m3,实际损耗率为4%)。若采用因素分析法进行成本分析(因素的排列顺序是:产量、单价、损耗率),则由于损耗率降低减少的成本是()元。

    A、 4920
    B、 12600
    C、 84000
    D、 91280

    答案:A
    解析:
    中的例2Z102054题型一致,可对照进行学习。商品混凝土目标成本与实际成本对比如下表。以目标数420000元(=500×800×1.05)为分析替代的基础。第一次替代产量因素,以600替代500:600×800×1.05=504000元;第二次替代单价因素,以820替代800,并保留上次替代后的值:600×820×1.05=516600元;第三次替代损耗率因素,以1.04替代1.05,并保留上两次替代后的值:600×820×1.04=511680元。计算差额:第一次替代与目标数的差额=504000-420000=84000元;第二次替代与第一次替代的差额=516600-504000=12600元;第三次替代与第二次替代的差额=511680-516600=-4920元。产量增加使成本增加了84000元,单价提高使成本增加了12600元,而损耗率下降使成本减少了-4920元。可见,正确选项是A

  • 第16题:

    某分项工程的混凝土成本数据如下(产量的目标值为800立方,实际的目标责任为850立方;单价的目标值为600元,实际值为640元;损耗率的目标为4%,实际值为3%)。应用因素分析法分析各因素对成本的影响程度,则可得出由于产量提高增加的成本是()万元。

    A.10880
    B.35700
    C.31200
    D.56320

    答案:C
    解析:
    2020新版教材P120页
    产量提高增加成本=(850-800)×600×(1+4%)=31200

  • 第17题:

    某施工项目的商品混凝土目标成本是420000 元(目标产量500m3,目标单价800 元/m3,预计损耗率为5%),实际成本是511680 元(实际产量600m3,实际单价820 元/m3,实际损耗率为4%)。若采用因素分析法进行成本分析(因素的排列顺序是:产量、单价、损耗率),则由于产量提高增加的成本是( )万元。

    A.4920
    B.12600
    C.84000
    D.91680

    答案:C
    解析:

  • 第18题:

    某施工项目的商品混凝土目标成本是420000 元(目标产量500m3,目标单价800元/m3,预计损耗率为5%),实际成本是511680 元(实际产量600m3,实际单价820 元/m3,实际损耗率为4%),若采用因素分析法进行成本分析,则由于单价提高增加的成本是( )元。

    A. 49200
    B. 12600
    C. 84000
    D. 91680

    答案:B
    解析:
    600×(820-800)×1.05=12600

  • 第19题:

    某商品混凝土的目标产量为500立方米,单价为660元,损耗率为5%,实际产量为520立方米,单价为680元,损耗率为3%。受影响的程度依次为产量、单价及损耗率,运用因素分析法分析,损耗率下降使成本减少了()元。

    A.3848
    B.6864
    C.7072
    D.17784

    答案:C
    解析:
    2020/2019教材P105
    差值目标数为基础 500×660×1.05= 346500
    第一次变化产量 520×660×1.05= 360360
    346500-360360 =-13860
    第二次变化单价 520×680×1.05= 371280
    360360-371280= -10920
    第三次变化损耗率 520×680×1.03= 364208
    371280-364208 =7072

  • 第20题:

    某公司承接一座钢筋混凝土框架结构的办公楼,内外墙及框架间墙采用GZL保温砌块砌筑。目标成本为305210.50元,实际成本为333560.40元,比目标成本超支了28349.90元,用因素分析法分析砌筑量、单价、损耗率等因素的变动对实际成本的影响程度,有关对比数据见下表。



    问题
    (1)请简单陈述因素分析法的基本理论。
    (2)用因素分析法分析成本增加的原因。


    答案:
    解析:
    (1)因素分析法又称连锁置换法或连环代替法,这种方法用来分析各种因素对成本形成的影响程度。在进行分析时,首先要假设众多因素中的一个因素发生变化,而其他因素则不变,然后逐个替代,并分别比较其计算结果,以确定各个因素的变化对成本的影响程度。
    (2)分析成本增加的原因:
    1)分析对象为某框架结构中的GZL保温砌块的成本,实际成本与目标成本的差额为28349.90元。
    2)该指标是由砌筑量、单价、损耗率三个因素组成,其排序见下表。
    3)以目标305210.50元(=970×310×1.015)为分析替代的基础。
    4)第一次替代砌筑量因素:以985替代970,985×310×1.015=309930.25元;第二次代换以332代替310,985×332×1.015=331925.30元;第三次代换以1.02代替1.015,985×332×1.02=?333560.40元。
    5)计算差额:
    第一次替代与目标数的差额为:309930.25-305210.50=4719.75元;
    第二次替代与第一次替代的差额为:331925.30-309930.25=21995.05元;
    第三次替代与第二次替代的差额为:333560.40-331925.30=1635.10元。
    砌筑量增加使成本增加了4719.75元,单价上升使成本增加了21995.05元,而损耗率提高使成本增加了1635.10元。
    6)各因素的影响程度和为:4719.75+21995.05+1635.10=28349.90元,与实际成本与目标成本的总差额相等。
    或者运用因素分析表分析各因素的变动对实际成本的影响,计算过程见下表。。



  • 第21题:

    某施工项目经理对商品混凝土的施工成本进行分析,发现其目标成本是44万元,实际成本是48万元,因此要分析产量、单价、损耗率等因素对混凝土成本的影响程度,最适宜采用的分析方法是()。

    • A、比较法
    • B、构成比率法
    • C、因素分析法
    • D、动态比率法

    正确答案:C

  • 第22题:

    单选题
    某施工项目经理对商品混凝土的施工成本进行分析,发现其目标成本是44万元,实际成本是48万元,因此要分析产量、单价、损耗率等因素对混凝土成本的影响程度,最适宜采用的分析方法是()。
    A

    比较法

    B

    构成比率法

    C

    因素分析法

    D

    动态比率法


    正确答案: C
    解析: 暂无解析

  • 第23题:

    多选题
    某商品混凝土目标成本与实际成本对比如下表,关于其成本分析的说法,正确的有(   )。项目 单位 目标  实际产量  m³   600   640单价  元   715  755损耗  %     4     3
    A

    产量增加使成本增加了28600元

    B

    实际成本与目标成本的差额是51536元

    C

    单价提高使成本增加了26624元

    D

    该商品混凝土目标成本是497696元

    E

    损耗率下降使成本减少了4832元


    正确答案: E,A
    解析:

  • 第24题:

    单选题
    某工程商品混凝土的计划产量500m3、单价540元/m3、损耗率4%,实际产量550m3,单价590元/m3、损耗率3%,如采用因素分析法进行施工成本分析,产量、单价、损耗率对成本的影响程度分别是(   )。
    A

    产量增加使成本增加30680元;单价提高使成本增加26000元;损耗率下降使成本减少3245元

    B

    产量增加使成本增加30680元;单价提高使成本增加28600元;损耗率下降使成本减少2700元

    C

    产量增加使成本增加28080元;单价提高使成本增加28600元;损耗率下降使成本减少2700元

    D

    产量增加使成本增加28080元;单价提高使成本增加28600元;损耗率下降使成本减少3245元


    正确答案: D
    解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