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关泵送混凝土的原材料和配合比的认识,下述正确的是( )。A.为减小混凝土与输送管道内壁的摩阻力,应限制粗骨料最大粒径d与输送管道内径D 的比值,一般粗骨料为碎石时,d≤D/2.5,为卵石时d≤D/3B.水泥用量过少,混凝土易产生离析现象C.泵送混凝土的坍落度不应小于180mmD.混凝土的输送管道线应尽量直E.泵送混凝土中不能掺入外加剂

题目

有关泵送混凝土的原材料和配合比的认识,下述正确的是( )。

A.为减小混凝土与输送管道内壁的摩阻力,应限制粗骨料最大粒径d与输送管道内径D 的比值,一般粗骨料为碎石时,d≤D/2.5,为卵石时d≤D/3

B.水泥用量过少,混凝土易产生离析现象

C.泵送混凝土的坍落度不应小于180mm

D.混凝土的输送管道线应尽量直

E.泵送混凝土中不能掺入外加剂


相似考题
更多“有关泵送混凝土的原材料和配合比的认识,下述正确的是( )。A.为减小混凝土与输送管道内壁的 ”相关问题
  • 第1题:

    关于泵送混凝土施工的说法,正确的有( )。

    A.混凝土泵可以将混凝土一次输送到浇筑地点
    B.混凝土泵车可随意设置
    C.泵送混凝土配合比设计可以同普通混凝土
    D.混凝土泵送应能连续工作
    E. 混凝土泵送输送管宜直,转弯宜缓

    答案:A,D,E
    解析:
    2020版教材P67
    该题主要考察的是:泵送混凝土施工要求, A选项见泵送混凝土是利用混凝土泵的压力将混凝土通过管道输送到浇筑地点,一次完成水平运输和垂直运输。 B选项见混凝土泵或泵车设置处,应场地平整、坚实,具有重车行走条件。混凝土泵或泵车应尽可能靠近浇筑地点,浇筑时由远至近进行。 C选项见泵送混凝土宜掺用适量粉煤灰或其他活性矿物掺合料,掺粉煤灰的泵送混凝土配合比设计,必须经过试配确定,并应符合相关规范要求。 D、E .选项,混凝土供应要保证泵能连续工作。输送管线宜直,转弯宜缓,接头应严密,并要注意预防输送管线堵塞。

  • 第2题:

    关于泵送混凝土的说法,正确的有( )。

    A.混凝土泵可以将混凝土一次输送到浇筑地点
    B.混凝土泵车可随意设置
    C.泵送混凝土配合比设计与普通混凝土相同
    D.混凝土泵送应尽量连续工作
    E.混凝土泵送输送管宜直,转弯宜缓

    答案:A,D,E
    解析:
    2020教材P110 / 2019教材P109
    (四)、(1)泵送混凝土是利用混凝土泵的压力将混凝土通过管道输送到浇筑地点 , 一次完成水平运输和垂直运输。(A正确)(5)混凝土供应要保证泵能连续工作。(D正确)输送管线宜直,转弯宜缓,接头应严密,并要注意预防输送管线堵塞 。(E正确)正确答案为ADE

  • 第3题:

    5、关于泵送混凝土的说法,正确的有()。

    A.混凝土泵可以将混凝土一次输送到浇筑地点。

    B.泵送混凝土配合比设计与普通混凝土相同。

    C.混凝土泵送应尽量连续工作。

    D.混凝土泵送输送管宜直,转弯宜缓。


    混凝土泵可以将混凝土一次输送到浇筑地点;混凝土泵送应尽量连续工作;混凝土泵送输送管宜直,转弯宜缓

  • 第4题:

    关于泵送混凝土的说法,正确的有( )。
    A、混凝土泵可以将混凝土一次输送到浇筑地点
    B、混凝土泵车可随意设置
    C、泵送混凝土配合比设计与普通混凝土相同
    D、混凝土泵送应尽量连续工作
    E、混凝土泵送输送管宜直,转弯宜缓


    答案:A,D,E
    解析:
    本题考查的是混凝土工程。混凝土泵或泵车设置处,应场地平整、坚实,具有通车行走条件。混凝土泵或泵车应尽可能靠近浇筑地点,浇筑时由远至近进行。
    混凝土供应要保证泵能连续工作。输送管线宜直,转弯宜缓,接头应严密,并要注意预防输送管线堵塞。参见教材P120。

  • 第5题:

    泵送混凝土配合比的说法,错误的是( )

    A.泵送混凝土的人泵坍落度不宜低于100mm
    B.用水量与胶凝材料总量之比不宜大于0.5
    C.掺粉煤灰的泵送混凝土配合比设计.必须经过试配确定
    D.当掺用引气型外加剂时.其含气量不宜大于4%

    答案:B
    解析:
    泵送混凝土配合比设计要求:(1)泵送混凝土的入泵坍落度不宜低于100mm。(2)用水量与胶凝材料总量之比不宜大于0.6。(3)泵送混凝土的胶凝材料总量不宜小于300kg/m3。(4)泵送混凝土宜掺用适量粉煤灰或其他活性矿物掺合料,掺粉煤灰的泵送混凝土配合比设计,必须经过试配确定,并应符合相关规范要求。(5)泵送混凝土掺加的外加剂品种和掺量宜由试验确定,不得随意使用;当掺用引气型外加剂时,其含气量不宜大于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