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工程基础底板产生裂缝的主要原因是什么?

题目

本工程基础底板产生裂缝的主要原因是什么?


相似考题
更多“本工程基础底板产生裂缝的主要原因是什么? ”相关问题
  • 第1题:

    下列属于正常裂缝的是( )。

    A、混凝土温度变化产生的裂缝

    B、弯矩产生的裂缝

    C、钢筋锈蚀裂缝

    D、基础不均匀沉降产生的裂缝


    正确答案:A

  • 第2题:

    背景某建筑工程,建筑面积145200m2,现浇钢筋混凝土框架一剪力墙结构,地下3层,地上60层,基础埋深18.6m,主楼底板厚3.0m,底板面积6036m2,底板混凝土强度设计为C35/P12,底板施工时施工单位制定了底板施工方案,采用溜槽配合混凝土地泵的施工方法,并选定了某混凝土搅拌站提供预拌混凝土。底板混凝土浇筑时当地最高大气温度为35℃,混凝土最高人模温度为40℃;混凝土浇筑完成12h后覆盖一层塑料膜一层保温草帘保湿保温养护7d,养护期间测温度记录显示:混凝土内部最高温度75℃,这时表面最高温度为45℃;监理工程师检查中发现底板表面混凝土有裂缝,经钻芯取样检查,取样样品有贯通裂缝。
    问1:在上述的描述中,有哪些施工过程不符合规范的要求,使得基础底板产生裂缝?正确做法应该是什么?
    问2:底板混凝土浇筑前应与预拌混凝土搅拌站做哪些准备工作?
    问3:大体积混凝土裂缝控制的常用措施是什么?


    答案:
    解析:
    问1:以下这些做法是错误的:混凝土入模温度过高;混凝土内部最高温度与表面最高温度的温差超过了25℃;混凝土浇筑完成12h后采用覆盖一层塑料膜一层保温草帘进行保湿保温养护7d;混凝土浇筑完后没有进行二次抹面。
    正确的做法:
    1)《地下工程防水技术规范》GB50108—2008第4.1.27条规定:混凝土中心温度与表面温度的差值不应大于25℃,混凝土表面温度与大气温度的差值不应大于20℃。
    2)同时要尽量降低混凝土的入模温度;
    3)混凝土浇筑完成后应在12h以内覆盖保湿保温。
    4)防水混凝土养护期至少14d;
    5)大体积混凝土必须进行二次抹面工作,以减少表面收缩裂缝。

    问2:底板混凝土浇筑前应与预拌混凝土搅拌站做好混凝土浇筑的责任分工,配合搅拌站做好混凝土配合比的试配工作,同时确定混凝土的罐车数量以及运输交通路线等。

    问3:大体积混凝土裂缝控制的常用措施是:
    1)优先选用低水化热的矿渣水泥拌制混凝土,并适当使用缓凝减水剂和微膨胀剂,减小大体积混凝土体积收缩的影响,以降低混凝土开裂的可能性。
    2)在保证混凝土设计强度等级前提下,适当降低水灰比,掺加适量粉煤灰以降低水泥用量。
    3)降低混凝土入模温度,控制混凝土内外温差(当设计无要求时,控制在25℃以内),如降低拌合水温度(加冰屑或用地下水)、骨料用水冲洗降温,避免暴晒等。
    4)及时对混凝土覆盖保温、保湿材料,并进行养护。
    5)适当设置后浇带,以减小外应力和温度应力,也有利于散热,降低混凝土的内部温度。
    6)大体积混凝土必须进行二次抹面工作,以减少表面收缩裂缝。
    7)可预埋冷却水管,通过循环水将混凝土内部热量带出,进行人工导热。

  • 第3题:

    现浇楼板产生垂直于主筋方向裂缝的主要原因是什么?


    正确答案: 造成现浇楼板产生垂直于主筋方向裂缝的主要原因是,模板支撑系统刚度不够,当混凝土浇筑入模后,支撑系统发生变形,而刚刚凝固混凝土是承受不了由这种变形而产生的拉应力的,所以导致裂缝。另外,拆模过早,混凝土自身强度随不了自身的重量,或者拆模后的混凝土虽然可以随自重,但因又附加了其它的施工荷载,都会使楼板产生裂缝.

  • 第4题:

    裂缝产生的主要原因有哪些?


    正确答案:(1)地基或老混凝土的约束
    (2)寒潮袭击
    (3)干燥收缩(养护不达要求)
    (4)结合不合理
    (5)地基不平整及不均匀沉陷
    (6)塑性变形

  • 第5题:

    某建筑工程,建筑面积108000m2,现浇剪力墙结构,地下3层,地上50层。基础埋深14.4m,底板厚3m,底板混凝土强度等级为C35。底板钢筋施工时,板厚1.5m处的HRB335级直径16mm钢筋,在施工单位征得监理单位和建设单位同意后,用HPB235级直径10mm的钢筋进行代换。施工单位选定了某商品混凝土搅拌站,由该搅拌站为其制定了底板混凝土施工方案。该方案采用溜槽施工.分两层浇筑,每层厚度1.5m。底板混凝土浇筑时当地最高大气温度38℃,混凝土最高入模温度40℃。浇筑完成12h后采用覆盖一层塑料膜、一层保温岩棉养护7d。测温记录显示:混凝土内部最高温度75℃,其表面最高温度45℃。监理工程师检查发现底板表面混凝土有裂缝,经钻芯取样检查,取样样品均有贯通裂缝。 【问题】 1.该基础底板钢筋代换是否合理?说明理由。 2.商品混凝土供应站编制大体积混凝土施工方案是否合理?说明理由。 3.本工程基础底板产生裂缝的主要原因是什么? 4.大体积混凝土裂缝控制的常用措施是什么?


    正确答案: 1.该基础底板钢筋代换不合理。因为钢筋代换时,应征得设计单位的同意,对于底板这种重要受力构件,不宜用HPB235代换HRB335。
    2.由商品混凝土供应站编制大体积混凝土施工方案不合理。因为大体积混凝土施工方案应由施工单位编制,混凝土搅拌站应根据现场提出的技术要求做好混凝土试配。
    3.本工程基础底板产生裂缝的主要原因:(1)混凝土的人模温度过高;(2)混凝土浇筑后未在12h内进行覆盖,且养护天数远远不够;(3)大体积混凝土水化热高,使内部与表面温差过大,产生裂缝。
    4.大体积混凝土裂缝控制的常用措施:(1)优先选用低水化热的矿渣水泥拌制混凝土.并适当使用缓凝剂;(2)在保证混凝土设计强度等级前提下,适当降低水灰比,减少水泥用量;(3)降低混凝土的入模温度,控制混凝土内外的温差;(4)及时对混凝土覆盖保温、保湿材料或者预埋冷却水管,通入循环水将混凝土内部热量带出,进行人工导热。

  • 第6题:

    钢筋混凝土梁裂缝产生的主要原因是什么?为什么对裂缝限制?


    正确答案:由于荷载作用或其他因素引起的主拉应力超过了混凝土的抗拉强度,过宽的裂缝会引起渗漏,影响外观和耐久性,因此需对宽度进行限制。

  • 第7题:

    引起空鼓裂缝的主要原因是什么?如何处理抹灰工程中的空鼓与裂缝?


    正确答案: 引起空鼓裂缝的主要原因是:
    A.基体清扫不干净,浇水湿润不透;
    B.一次抹灰太厚、抹灰层间间隔时间太短;
    C.砂浆失水太快,养护不良;
    D.底层砂浆材质差或配合比不当;
    E.大面积的水泥砂浆抹面而没有设置分隔缝;等等。

  • 第8题:

    对特厚、超长的钢筋砼箱型基础底板,由于基础体积和截面大,水泥用量多,砼浇筑后,在砼内壁产生水化热升温,为防止升降温而产生底板贯穿裂缝应对底板砼浇筑进行()测定。

    • A、砼级配
    • B、材料温度控制
    • C、砼外掺剂品种
    • D、温度控制

    正确答案:D

  • 第9题:

    问答题
    某写字楼工程,建筑面积78000m2,现浇框筒结构,地下2层,地上36层。基础采用桩基础加箱形基础,工程桩为泥浆护壁钻孔灌注桩,桩径1000mm,桩长35m,共320根,钢筋笼长度21m;基础埋深8.4m,底板厚2.1m,底板混凝土为C40P10。 已知: 1.本工程处于软土地区,地下水位-2.00m,基坑开挖深度8.2m。 2.项目经理部编制了基础底板混凝土施工方案,确定了商品混凝土供应站。 3.桩基计划每天施工16根。 4.基础底板施工环境温度29℃,混凝土人模温度40℃。 结合本工程,说明大体积混凝土的裂缝控制的措施。

    正确答案: 大体积混凝土裂缝的主要控制措施有:
    (1)优先选用低水化热的水泥拌制混凝土,并适当使用缓凝减水剂。
    (2)在保证混凝土设计强度等级前提下,适当降低水胶比,减少胶凝材料中水泥用量。
    (3)降低混凝土的入模温度,控制混凝土内外的温差。如降低拌合水温度;骨料用水冲洗降温,避免暴晒。
    (4)及时对混凝土覆盖保温、保湿材料,加强养护。
    (5)可在基础内预埋冷却水管,通入循环水,强制降低混凝土水化热产生的温度。
    (6)在拌合混凝土时,还可掺人适量的微膨胀剂或膨胀水泥,使混凝土得到补偿收缩,减少混凝土的温度应力。
    (7)设置后浇缝,以减小外应力和温度应力;同时,也有利于散热,降低混凝土的内部温度。
    (8)大体积混凝土可采用二次抹面工艺,减少表面收缩裂缝。
    解析: 暂无解析

  • 第10题:

    单选题
    对特厚、超长的钢筋砼箱型基础底板,由于基础体积和截面大,水泥用量多,砼浇筑后,在砼内壁产生水化热升温,为防止升降温而产生底板贯穿裂缝应对底板砼浇筑进行()测定。
    A

    砼级配

    B

    材料温度控制

    C

    砼外掺剂品种

    D

    温度控制


    正确答案: C
    解析: 暂无解析

  • 第11题:

    问答题
    引起空鼓裂缝的主要原因是什么?如何处理抹灰工程中的空鼓与裂缝?

    正确答案: 引起空鼓裂缝的主要原因是:
    A.基体清扫不干净,浇水湿润不透;
    B.一次抹灰太厚、抹灰层间间隔时间太短;
    C.砂浆失水太快,养护不良;
    D.底层砂浆材质差或配合比不当;
    E.大面积的水泥砂浆抹面而没有设置分隔缝;等等。
    解析: 暂无解析

  • 第12题:

    问答题
    现浇楼板产生垂直于主筋方向裂缝的主要原因是什么?

    正确答案: 造成现浇楼板产生垂直于主筋方向裂缝的主要原因是,模板支撑系统刚度不够,当混凝土浇筑入模后,支撑系统发生变形,而刚刚凝固混凝土是承受不了由这种变形而产生的拉应力的,所以导致裂缝。另外,拆模过早,混凝土自身强度随不了自身的重量,或者拆模后的混凝土虽然可以随自重,但因又附加了其它的施工荷载,都会使楼板产生裂缝.
    解析: 暂无解析

  • 第13题:

    某写字楼工程,建筑面积78000㎡,现浇框筒结构,地下2层,地上36层。基础采用桩基础加箱形基础,工程桩为泥浆护壁钻孔灌注桩,桩径1000mm,桩长35m,共320根,钢筋笼长度21m;基础埋深8.4m,底板厚2.1m,底板混凝土强度等级C40P10。已知:1.本工程处于软土地区,地下水位-2.00m,基坑开挖深度8.2m。2.项目经理部编制了基础底板混凝土施工方案,确定了商品混凝土供应站。3.桩基计划每天施工16根。4.基础底板施工环境温度29℃,混凝土入模温度40℃。问题:1.说明灌注桩钢筋笼施工要点。2.根据施工进度安排,说明灌注桩混凝土试件的取样计划。3.根据《混凝土结构工程施工规范》GB50666-2011,说明基础底板大体积混凝土温度控制应符合哪些规定?4.结合本工程,说明大体积混凝土的裂缝控制的措施。


    答案:
    解析:
    1.钢筋笼施工要点为:
    (1)钢筋笼分段制作,分段长度视成笼的整体刚度、材料长度、起重设备的有效高度三因素综合考虑。
    (2)加劲箍宜设在主筋外侧,主筋一般不设弯钩。为避免弯钩妨碍导管工作,根据施工工艺要求所设弯钩不得向内圆伸露。
    (3)钢筋笼的内径应比导管接头处外径大100mm以上。
    (4)钢筋笼上应设有保护层垫块,设置数量每节钢筋笼不应小于2组,长度大于12m的中间加设1组。每组块数不得小于3块,且均匀分布在同一截面的主筋上。
    (5)钢筋搭接焊缝宽度不应小于0.7d,厚度不应小于0.3d。HPB300级钢筋搭接单面焊8d,双面焊4d;HRB335级钢筋焊缝长度单面焊10d,双面焊5d。
    (6)环形箍筋与主筋的连接应采用点焊连接,螺旋箍筋与主筋的连接可采用绑扎并相隔点焊,或直接点焊。(7)钢筋笼起吊吊点宜设在加强箍筋部位,运输、安装时采取措施防止变形。

    2.《建筑地基基础工程施工质量验收规范》GB50202-2002规定灌注桩“每浇筑50m3混凝土必须有1组试件,小于50m3的桩,每根桩必须有一组试件”。该工程每根灌注桩理论混凝土用量为:πd2/4×L=3.14×1×1×35÷4=27.475m3,软土地区泥浆护壁灌注桩的充盈系数取1.3,那么每根桩混凝土的计划实际用量27.475×1.3=35.72m3,不足50m3,应每根桩留一组混凝土试件,共留置试件320组。
    3.基础底板大体积混凝土施工时,应对混凝土进行温度控制,并应符合下列规定:
    (1)混凝土入模温度不宜大于30℃,混凝土浇筑体最大温升值不宜大于50℃。
    (2)在覆盖养护阶段,混凝土浇筑体表面以内40~100mm位置处的温度与混凝土浇筑体表面温度差值不应大于25℃;结束覆盖养护后,混凝土浇筑体表面以内40~100mm位置处的温度与环境温度差值不应大于25℃。
    (3)混凝土浇筑体内部相邻两测温点的温度差值不应大于25℃。
    (4)混凝土降温速率不宜大于2.0℃/d;

    当有可靠经验时,降温速率要求可适当放宽。4.大体积混凝土裂缝的主要控制措施有:
    (1)优先选用低水化热的水泥拌制混凝土,并适当使用缓凝减水剂。

    (2)在保证混凝土设计强度等级前提下,适当降低水灰比,减少水泥用量。

    (3)降低混凝土的入模温度,控制混凝土内外的温差。如降低拌合水温度;骨料用水冲洗降温,避免暴晒。

    (4)及时对混凝土覆盖保温、保湿材料,加强养护。

    (5)可在基础内预埋冷却水管,通入循环水,强制降低混凝土水化热产生的温度。

    (6)在拌合混凝土时,还可掺入适量的微膨胀剂或膨胀水泥,使混凝土得到补偿收缩,减少混凝土的温度应力。

    (7)设置后浇缝,以减小外应力和温度应力;同时,也有利于散热,降低混凝土的内部温度。

    (8)大体积混凝土可采用二次抹面工艺,减少表面收缩裂缝。

  • 第14题:

    某建筑工程,建筑面积108 000m2现浇剪力墙结构,地下3层,地上50层。基础埋深14.4mm,底板厚3m,.底板混凝土强度等级为C35,抗渗等级为P12。
    底板钢筋施工时,板厚1.5m处的HRB335级直径16mm钢筋,施工单位征得监理单位和建设单位同意后,用HPB235锢筋直径10mm的钢筋进行代换。
    施工单位选定了某商品混凝土拌站,由该搅拌站为其制定了底板混凝土施工方案。该方案釆用溜槽施工,分两层浇筑,每层厚皮1.5m。
    底板混凝土浇筑时当地最高大气温度38°C,混凝土最高入模温度40°C。
    浇筑完成12h后釆用覆盖一层塑料膜、一层保温岩棉养护7d。
    测温记录显示:混凝土内部最高温度75°C,其表面最高温度45°C。 监理工程师检查发现底板表面混凝土有裂缝,经钻芯取样检查,取样样品均有贯通裂缝。
    本工程基础底板产生裂缝的主要原因是什么?


    答案:
    解析:
    本工程基础底板产生裂缝的主要原因有:
    (1)泡凝土的入模温度过高。
    (2)混凝土浇筑后未在12h内进行覆盖,且养护天数远远不够。
    (3)大体积混凝土由于水化热高,使内部与表面温差过大,产生裂缝。

  • 第15题:

    工程实践证明,闸底板的冻胀裂缝多()分布,且多集中在板形基础纵向的中心线附近。

    • A、沿纵向
    • B、随意
    • C、不规则
    • D、沿横向

    正确答案:A

  • 第16题:

    工程产生质量问题的主要原因是什么?


    正确答案: ①工程设计的问题
    ②工程施工的问题
    ③设备问题
    ④操作或运行管理问题

  • 第17题:

    土坝裂缝有哪几种?产生的主要原因是什么?


    正确答案: (1)横向裂缝,它是与坝轴线基本垂直或斜交的顺河方向的裂缝。产生这种裂缝的根本原因是沿坝轴方向坝体或坝基的沉陷不均匀。
    (2)纵向裂缝,它与坝轴基本平行。产生的原因主要是沿横断面方向坝体或坝基发生不均匀沉陷。
    (3)深部裂缝,这种裂缝多发生在坝体与混凝土防渗墙相邻部位或坝体建在局部高压缩性地基上,因不均匀沉陷而拉开坝体产生裂缝。

  • 第18题:

    大体积混凝土温度裂缝有几种、产生裂缝的主要原因;控制温度裂缝的主要措施


    正确答案: 有表面裂缝、贯穿裂缝和深层裂缝三种;原因是大体积混凝土施工,由于混凝土内部与表面散热速率不一样,在其表面形成较大的温度梯度,从而引起较大的表面拉应力。同时,此时混凝土的龄期很短,抗拉强度很低,温差产生的表面拉应力,超过此时的混凝土极限抗拉强度,就会在混凝土表面产生表面裂缝。主要措施有主要从混凝土的减热和散热两方面着手;
    1.减少混凝土的发热量;(1)减少每立方米混凝土的水泥用量;(2)采用低发热量的水泥;
    2.降低混凝土的入仓温度;(1)合理安排浇筑时间;(2)采用加冰或加冰水拌合;(3)对骨料进行预冷:
    3.加速混凝土散热;(1)采用自然散热冷却降温;(2)在混凝土内预埋水管通水冷却

  • 第19题:

    某施工总承包单位承建一综合办公楼工程,建筑面积108000㎡,现浇剪力墙结构,地下3层,地上50层。基础埋深14.4m,底板厚1800mm,底板混凝土C35,P12。施工过程中发生如下事件: 事件一:底板钢筋施工时,个别部位采用HRB335级直径12㎜的钢筋,因用量少,施工单位征得监理单位和建设单位同意后,用HPB235级直径10㎜的钢筋进行代换。 事件二:施工单位选定了某商品混凝土搅拌站,由该站为其制定底板混凝土施工方案。该方案采用溜槽施工,分两层浇筑,每层厚度1.5m。底板混凝土浇筑时当地最大气温度38℃,混凝土最高入模温度40℃.浇筑完成12h以后采用覆盖一层塑料膜一层保温岩棉养护7天。 测温记录显示:混凝土内部最高温度75℃,其表面最高温度45℃。 监理工程师检查发现底板表面混凝土有裂缝,经钻芯取样检查,取样样品均有贯通裂逢。 事件三:工程总承包项目策划属项目初始阶段的工作,项目策划的输出文件时项目计划,包括项目管理计划和项目实施计划。项目策划应针对项目的实际情况,依据合同和总承包企业管理的要求,明确项目目标、范围,分析项目的风险以及采取的应对措施,确定项目的各项原则、要求、措施和过程。 问题: 1、该基础底板钢筋代换是否合理?说明理由。 2、商品混凝土供应站编制大体积混凝施工方案是否合理?说明理由。 3、本工程基础底板产生裂缝的主要原因是什么? 4、地基与基础分部工程施工质量合格的标准是什么? 5、项目策划应包括哪些内容? 6、工程总承包的项目经理应具备哪些条件?


    正确答案: 1.该基础底板钢筋代换不合理。理由:钢筋代换时,应征得设计单位的同意,对于底板这种重要的受力构件,不得用HPB235级代换HRB335级钢筋。
    2.由商品混凝土供应站编制大体积混凝土施工方案不合理。理由:大体积混凝土施工方案应由施工单位编制,混凝土搅拌站应根据现场提出的技术要求做好混凝土试配。
    3.本工程基础底板产生裂缝的主要原因有三:
    (1)混凝土的入模温度过高。
    (2)混凝土浇筑完后,未在12小时内进行覆盖,且养护天数远远不够。
    (3)大体积混凝土由于水化热,使内部与表面温差过大,产生裂缝。
    4、(P221)地基与基础分部工程施工质量合格的标准是:所含分项工程施工质量验收合格(1分);应有完整的质量控制资料(1分);观感质量验收合格(1分);结构实体检验结果(砼的强度等级和钢筋保护层的厚度)满足本规范的要求(1分)。
    5、(P459)项目策划应包括以下内容:
    (1)明确项目目标,包括技术、质量、安全、费用、进度、职业健康、环境保护等目标;
    (2)确定项目的管理模式、组织机构和职责分工;
    (3)制定技术、质量、安全、费用、进度、职业健康、环境保护等方面的管理程序和控制目标;
    (4)制定资源(人、财、物、技术和信息等)的配置计划;
    (5)制定沟通的程序和规定;
    (6)制定风险管理计划;
    (7)制定分包计划。
    6、(P459)工程总承包的项目经理应具备以下条件:
    (1)具有注册工程师、注册建造师、注册建筑师等一项或多项执业资格;
    (2)具有决策、组织、领导和沟通能力,能正确处理和协调与业主、相关方之间及企业内部各专业之间的关系;
    (3)具有工程总承包项目管理的专业技术和相关的经济和法律、法规知识;
    (4)具有类似项目的管理经验;
    (5)具有良好的职业道德。

  • 第20题:

    溢洪道陡槽段底板破坏的主要原因是什么?


    正确答案: 溢洪道陡槽段底板破坏的主要原因有以下几方面:
    (l)衬砌表面不平整,特别是横向接缝处下游块有升坎。
    (2)接缝止水不良,施工质量差。
    (3)地基处理不好,衬砌与地基接触不良。
    (4)衬砌底板下排水不畅。
    以上因素都将导致底板下产生很大的扬压力和动水压力,以致使底板被掀起破坏。

  • 第21题:

    问答题
    缸盖底板产生裂纹的主要原因是什么?

    正确答案: 缸盖底板产生裂纹的主要原因是热负荷,当内燃机工作时,底板火力面温度高于冷却面温度,火力面受压,当内燃机停车时,火力面温度降到环境温度,出现拉伸应力,经过若干次这样的拉、压反复作用以后,由于疲劳而造成裂纹,所以也称为疲劳裂纹。
    解析: 暂无解析

  • 第22题:

    问答题
    钢筋混凝土梁裂缝产生的主要原因是什么?为什么对裂缝限制?

    正确答案: 由于荷载作用或其他因素引起的主拉应力超过了混凝土的抗拉强度,过宽的裂缝会引起渗漏,影响外观和耐久性,因此需对宽度进行限制。
    解析: 暂无解析

  • 第23题:

    问答题
    1.背景某建筑工程,建筑面积145200m2,现浇钢筋混凝土框架一剪力墙结构,地下3层,地上60层,基础埋深18.6m,主楼底板厚3.0m,底板面积6036m2,底板混凝土强度设计为C35/P12,底板施工时施工单位制定了底板施工方案,采用溜槽配合混凝土地泵的施工方法,并选定了某混凝土搅拌站提供预拌混凝土。底板混凝土浇筑时当地最高大气温度为35℃,混凝土最高人模温度为40℃;混凝土浇筑完成12h后覆盖一层塑料膜一层保温草帘保湿保温养护7d,养护期间测温度记录显示:混凝土内部最高温度75℃,这时表面最高温度为45℃;监理工程师检查中发现底板表面混凝土有裂缝,经钻芯取样检查,取样样品有赁通裂缝。2.问题(1)在上述的描述中,有哪些施工过程不符合规范的要求,使得基础底板产生裂缝?正确做法应该是什么?(2)底板混凝土浇筑前应与预拌混凝土搅拌站做哪些准备工作?(3)本工程底板混凝土浇筑常采用什么方法?采取这种方法时应注意些什么?(4)大体积混凝土裂缝控制的常用措施是什么?

    正确答案:
    解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