围护结构的保温节能设计应采取如下措施( )。A.公共建筑每个朝向的窗墙面积比≤0.70 B.窗框采用塑料构件或断桥处理 C.采用双层中空玻璃或双层玻璃窗 D.对结构转角或交角等处采取保温措施 E.公共建筑透明幕墙的窗墙面积比≤0.80

题目
围护结构的保温节能设计应采取如下措施( )。

A.公共建筑每个朝向的窗墙面积比≤0.70
B.窗框采用塑料构件或断桥处理
C.采用双层中空玻璃或双层玻璃窗
D.对结构转角或交角等处采取保温措施
E.公共建筑透明幕墙的窗墙面积比≤0.80

相似考题
参考答案和解析
答案:A,B,C,D
解析:
2019版教材P6页
(二)围护结构保温层的设置:2.围护结构和地面的保温设计控制窗墙面积比,公共建筑每个朝向的窗(包括透明幕墙)墙面积比不大于0.70;提高窗框的保温性能,采用塑料构件或断桥处理;采用双层中空玻璃或双层玻璃窗;结构转角或交角,外墙中钢筋混凝土柱、圈梁、楼板等处是热桥;热桥部分的温度值如果低于室内的露点温度,会造成表面结露;应在热桥部位采取保温措施。
更多“围护结构的保温节能设计应采取如下措施( )。A.公共建筑每个朝向的窗墙面积比≤0.70 B.窗框采用塑料构件或断桥处理 C.采用双层中空玻璃或双层玻璃窗 D.对结构转角或交角等处采取保温措施 E.公共建筑透明幕墙的窗墙面积比≤0.80”相关问题
  • 第1题:

    对于建筑节能来讲,为增强北方建筑的保温性能,下列措施中哪个不合理?( )

    A.采用双层窗
    B.增加窗的气密性
    C.增加实体墙厚度
    D.增强热桥保温

    答案:C
    解析:
    采用双层窗和增加窗的气密性都是增加建筑的保温性能的措施。围护结构的热采用双层窗和增加窗的气密性都是增加建筑的保温性能的措施。围护结构的热桥部位是指嵌入墙体的混凝土或金属梁、柱,墙体和屋面板中的混凝土肋或金属件,装配式建筑中的板材接缝以及墙角、屋顶檐口、墙体勒脚、楼板与外墙、内隔墙与外墙连接等部位。这些部位保温薄弱,热流密集,内表面温度较低,可能产生程度不同的结露和长霉现象,影响使用耐久性,必须采取相应的措施加强这些部位的保温。

  • 第2题:

    围护结构和地面保温设计的内容包括( )。

    A.地面采用导热系数、比热系数、重度大的材料
    B.窗框采用断桥处理
    C.门窗采用夹层玻璃
    D.热桥部位采用保温处理
    E.控制窗墙面积比,公共建筑的窗墙面积比不大于0.7

    答案:B,D,E
    解析:
    2019版教材P6页
    控制窗墙面积比,公共建筑每个朝向的窗(包括透明幕墙)墙面积比不大于0.70;提高窗框的保温性能,采用塑料构件或断桥处理;采用双层中空玻璃或双层玻璃窗:结构转角或交角,外墙中钢筋混凝土柱、圈梁、楼板等处是热桥;热桥部分的温度值如果低于室内的露点温度,会造成表面结露;应在热桥部位采取保温措施。

  • 第3题:

    公共建筑节能设计时,以下哪项是进行“节能设计权衡判断”的必要条件?( )。

    A.各朝向窗墙比均为70%
    B.严寒地区,建筑体型系数等于0.4
    C.屋顶透明部分的面积等于屋顶总面积的20%
    D.夏热冬暖地区,建筑屋面的传热系数等于1.0W/(㎡?K)

    答案:D
    解析:
    根据《公建节能》表4.2.2-5:选项D应≤0.9W/(㎡?K)。

  • 第4题:

    《公建节能》中“窗墙面积比”的含义正确的是( )。

    A.某一朝向的外窗总面积与同朝向墙面面积(不包括窗面积在内)之比
    B.某一朝向的外窗总面积与同朝向墙面总面积(包括窗面积在内)之比
    C.外窗总面积中包括玻璃幕墙
    D.外窗总面积中包括幕墙中的透明部分

    答案:B,D
    解析:

  • 第5题:

    录音室里为了隔绝外面的噪音,应采取隔声措施,以下叙述错误的是( )。

    A.墙体采用厚墙或双层墙时,应采用密封式的双层窗
    B.录音室与控制室之间的观察窗应由不平行的三层玻璃制成,录音室入口采用特制的双层门
    C.录音室的墙壁和顶棚上应布置适当的吸声材料
    D.录音室的通风、采暖和制冷要采取措施,消除发出的噪声

    答案:C
    解析:
    本题考核的是录音室的声学要求。ABD所述均是为了隔绝录音室外面的噪声而采取的措施。选项C是为了应有适当的混淆时间而采取的措施。

  • 第6题:

    民用建筑北向的窗墙面积比由原规定的0.20改变为0.25,下列哪一项不是改变的原因:( )

    A.房间进深增大,相对开窗面积小
    B.采用双玻窗或中空玻璃
    C.外围护结构保温水平提高
    D.热桥部位采取了保温措施

    答案:D
    解析:
    《民用建筑节能设计标准(采暖居住部分)》(该标准已经作废)4.2.4条文解释关于窗墙比的规定北向的窗墙比由原来的0.20改为0.25。主要原因是,对于开间为3.3m,层高为2.7m的墙面,窗墙比面积比为0.20时,窗户面积为1.2m×1.4m,这种大小的窗户,对于北向稍微大面积的房间来说常显太小,在实践中容易突破;此外,由于本标准围护结构的水平已有较大幅度的提高,寒冷地区一般也将采用双玻窗。因此,北向窗户稍微开大一些也是合理的。

  • 第7题:

    按《公共建筑节能设计标准》,甲类公共建筑(除严寒地区)每个朝向的窗(包括透明幕墙)墙面积比均不应大于:( )

    A.0.5
    B.0.6
    C.0.7
    D.0.8

    答案:C
    解析:

  • 第8题:

    下列不属于建筑物围护结构节能优化建议的是( )。

    A.采用措施减少外窗热工损耗
    B.采取措施阻止热桥,避免结露
    C.采用措施加强屋面保温隔热性能
    D.先利用室外空气的通风,消除公共建筑的内区过热

    答案:D
    解析:
    考点:民用建筑项目的节能评价。选项 D 错误,选项 D 属于对电气、设备系统优化的建议。

  • 第9题:

    空气调节区的外窗面积应尽量减少,并应采取密封和遮阳措施。关于空气调节房间外窗的设置,以下说法中正确的为()

    • A、外窗应采用单层玻璃窗,应北向
    • B、外窗宜采用双层玻璃窗,宜南向
    • C、外窗可采用双层玻璃窗,应北向
    • D、工艺性空气调节区,宜采用双层玻璃窗;舒适性空气调节房间,有条件时,外窗亦可采用双层玻璃窗

    正确答案:D

  • 第10题:

    档案馆外围护结构设计要求应满足()等要求。

    • A、档案库应减少外围护结构面积
    • B、库房屋顶应采取保温、隔热措施
    • C、档案库门应为保温门
    • D、档案库每开间的窗洞面积与外墙面积比不应大于1:10,档案库不得采用跨层或跨间的通长窗

    正确答案:A,B,C,D

  • 第11题:

    多选题
    为了使录音室隔绝外面的噪声,通常采用( )措施进行处理。
    A

    墙壁和顶棚上加装适当的吸声材料

    B

    墙体采用厚墙或双层墙

    C

    采用密封式的双层窗

    D

    采用特制的双层门

    E

    采取浮筑式结构,形成“房中房”


    正确答案: A,D
    解析: 墙壁和顶棚上加装适当的吸声材料的主要目的是室内噪声的传播控制,而不是隔绝外界的噪声。

  • 第12题:

    单选题
    以下关于说法中不正确的是()
    A

    建筑每个朝向的窗(包括透明幕墙)墙面积比均不应大于0.70

    B

    外窗的可开启面积不应小于窗面积的20%

    C

    透明幕墙应具有可开启部分或设有通风换气装置

    D

    当窗(包括透明幕墙)墙面积比小于0.40时,玻璃(或其他透明材料)的可见光透射比不应小于0.4


    正确答案: A
    解析: 暂无解析

  • 第13题:

    下列提高建筑外围护结构节能效果的措施中,哪项不切实际?( )

    A.采用中空玻璃
    B.对热桥部位进行保温处理
    C.提高窗的气密性
    D.增加墙体厚度

    答案:D
    解析:
    桥部位是指嵌入墙体的混凝土或金属梁、柱,墙体和屋面板中的混凝土肋或金属件,装配式建筑中的板材接缝以及墙角、屋顶檐口、墙体勒脚、楼板与外墙、内隔墙与外墙连接等部位。这些部位保温薄弱,热流密集,内表面温度较低,可能产生程度不同的结露和长霉现象,影响使用耐久性,必须采取相应的措施加强这些部位的保温。

  • 第14题:

    以下措施中可以实现窗户节能的是( )。

    A.加大窗墙比
    B.选用导热系数小的型材
    C.采用双樘窗框串联钢窗
    D.采用隔热保温窗帘
    E.将普通玻璃换成热反射玻璃

    答案:B,C,D,E
    解析:
    本题考查门窗节能。(1)控制窗户面积(窗墙比);(2)提高窗的气密性;(3)减少窗户传热:1)减少窗户传热:①选择导热系数小的框料型材,②采用导热系数小的材料截断金属框料型材的热桥形成断桥式窗户,③利用框料内的空气腔室或利用空气层截断金属框料型材的热桥;2)减少玻璃的传热耗能;3)采用隔热保温窗帘。

  • 第15题:

    在考虑建筑物热工性能时,民用建筑窗墙比应为( )。

    A.建筑物外部窗户采用单层窗时,窗墙比不宜超过0.30;采用双层窗或者单框双层玻璃时,窗墙比不宜超过0.40
    B.建筑物外部窗户采用单层窗时,窗墙比不宜超过0.20;采用双层窗或者单框双层玻璃时,窗墙比不宜超过0.40
    C.建筑物外部窗户采用单层窗时,窗墙比不宜超过0.30;采用双层窗或者单框双层玻璃时,窗墙比不宜超过0.35
    D.建筑物外部窗户采用单层窗时,窗墙比不宜超过0.20;采用双层窗或者单框双层玻璃时,窗墙比不宜超过0.30

    答案:A
    解析:

  • 第16题:

    为了使录音室隔绝外面的噪声,通常采用( )措施进行处理。

    A.墙壁和顶棚上加装适当的吸声材料
    B.墙体采用厚墙或双层墙
    C.采用密封式的双层窗
    D.采用特制的双层门
    E.采取浮筑式结构,形成“房中房”

    答案:B,C,D,E
    解析:
    墙壁和顶棚上加装适当的吸声材料的主要目的是室内噪声的传播控制,而不是隔绝外界的噪声。

  • 第17题:

    为了使录音室的混响时间满足要求并且声音扩散均匀,通常采用( )措施进行处理。

    A.墙壁和顶棚上加装适当的吸声材料
    B.墙体采用厚墙或双层墙
    C.采用密封式的双层窗
    D.采用特制的双层门

    答案:A
    解析:
    墙体采用厚墙或双层墙、采用密封式的双层窗和采用特制的双层门的措施是使录音室隔绝外面的噪声,对录音室的混响时间和声音的扩散均匀没有影响。

  • 第18题:

    甲类公共建筑(除严寒地区)窗墙比应符合下列哪项要求?( )

    A.南向不应大于0.7,其他朝向不应大于0.5
    B.四个朝向的总窗墙比不应大于0.7
    C.每个朝向都不应大于0.7
    D.南向的玻璃幕墙不应大于0.8,其他朝向不应大于0.7

    答案:C
    解析:
    《公建节能标准》3.2.2严寒地区甲类公共建筑各单一立面窗墙面积比(包括透光幕墙)均不宜大于0.60;其他地区甲类公共建筑各单一立面窗墙面积比(包括透光幕墙)均不宜大于0.70。

  • 第19题:

    公共建筑每个朝向的窗(包括透明幕墙),其窗墙面积比均不应大于( )。

    A.0.5
    B.0.6
    C.0.7
    D.0.8

    答案:C
    解析:
    《公共建筑节能设计标准》第4.2.4条规定,建筑每个朝向的窗(包括透明幕墙)墙面积比均不应大于0.70。当窗(包括透明幕墙)墙面积比小于0.40时,玻璃(或其他透明材料)的可见光透射比不应小于0.4。当不能满足本条文的规定时,必须按本标准第4.3节的规定进行权衡判断。

  • 第20题:

    关于公共建筑节能设计的措施,下列哪条是错误的?( )

    A.严寒、寒冷地区建筑的体形系数应小于或等于0.4
    B.建筑每个朝向的窗墙面积比均不应大于0.7
    C.外窗的可开启面积不宜小于所在房间外墙窗窗面积的30%
    D.外窗的气密性不应低于3级

    答案:D
    解析:
    《公共建筑节能设计标准》规定:3.3.5建筑外门、外窗的气密性分级应符合国家标准《建筑外门窗气密、水密、抗风压性能分级及检测方法》中第4.1.2条的规定:并应满足下列要求:①10层及以上建筑外窗的气密性不应低于7级;②10层以下建筑外窗的气密性不应低于6级;③严寒和寒冷地区外门的气密性不应低于4级。

  • 第21题:

    以下关于说法中不正确的是()

    • A、建筑每个朝向的窗(包括透明幕墙)墙面积比均不应大于0.70
    • B、外窗的可开启面积不应小于窗面积的20%
    • C、透明幕墙应具有可开启部分或设有通风换气装置
    • D、当窗(包括透明幕墙)墙面积比小于0.40时,玻璃(或其他透明材料)的可见光透射比不应小于0.4

    正确答案:B

  • 第22题:

    为了使录音室隔绝外面的噪声,通常采用( )措施进行处理。

    • A、墙壁和顶棚上加装适当的吸声材料
    • B、墙体采用厚墙或双层墙
    • C、采用密封式的双层窗
    • D、采用特制的双层门
    • E、采取浮筑式结构,形成“房中房”

    正确答案:B,C,D,E

  • 第23题:

    多选题
    档案馆外围护结构设计要求应满足()等要求。
    A

    档案库应减少外围护结构面积

    B

    库房屋顶应采取保温、隔热措施

    C

    档案库门应为保温门

    D

    档案库每开间的窗洞面积与外墙面积比不应大于1:10,档案库不得采用跨层或跨间的通长窗


    正确答案: B,A
    解析: 暂无解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