更多“某立井井筒净直径为6. 5m,深度为750m,其中表土段深度为150m,则该井筒 表土段应当采用()施工,才能确保井筒的施工安全,并获得可靠的进度指标。 ”相关问题
  • 第1题:

    立井井筒表土段采用冻结法施工时,其水文观测孔应该布置在( )。

    A.井筒掘进断面内
    B.井筒冻结圈上
    C.井筒掘进断面外
    D.井筒附近

    答案:A
    解析:
    P285-288
    用冻结法开凿立井井筒时,应当遵守下列规定:(1)冻结深度应当穿过风化带延深至稳定的基岩1 0 m以上。基岩段涌水较大时,应当加深冻结深度。(2)第个冻结孔应当全孔取芯,以验证井筒检查孔资料的可靠性。(3)钻进冻结孔时,必须测定钻孔的方向和偏斜度,测斜的最大间隔不得超过30m,并绘制冻结孔实际偏斜平面位置图。偏斜度超过规定时,必须及时纠正。因钻孔偏斜影响冻结效果时必须补孔。(4)水文观测孔应当打在井筒内,不得偏离井筒的净断面,其深度不得超过冻结下部隔水层。

  • 第2题:

    为保证立井井筒施工安全可靠地通过280m厚的不稳定含水砂层,井筒的表土施工方法宜采用()。

    A、板桩法
    B、冻结法
    C、钻井法
    D、沉井法
    E、注浆法

    答案:B,C,D,E
    解析:
    本题考核的是井筒表土特殊施工法。在不稳定表土层中施工立井井筒,必须采取特殊的施工方法,才能顺利通过,如:冻结法、钻井法、沉井法、注浆法和帷幕法等。目前以采用冻结法和钻井法为主。

  • 第3题:

    立井井筒掘砌单行作业中,确定井筒掘进段高的因素是( )。


    A.井筒深度、井壁结构、施工技术

    B.井筒大小、支护结构、施工要求

    C.井筒地质条件、井简直径、施工水平

    D.井筒穿过岩层的性质、涌水量大小、施工速度要求

    答案:D
    解析:

  • 第4题:

    立井井筒表土段施工为冻结法施工时,其冻结深度应穿过风化带延深至稳定的基 岩( )以上。

    A. 8m
    B. 10m
    C. 15m
    D. 20m

    答案:B
    解析:

  • 第5题:

    某煤矿采用一对主副立井方式开拓,该主、副井井筒均在同一工业广场内,某施工单位承担了该主井井筒施工项目。主井井筒净直径5m,深度650m,表土段采用冻结法施工;项目经理计划采用JKZ—2.8专用凿井提升机配3m3吊桶提升和1台JK—2.5提升机配2m3吊桶提升,以加大提升能力,并配2台HZ—6型中心回转抓岩机出渣;该井筒在基岩段共穿过两个含水层,厚度分别为15m和30m,相隔30m,两个含水层最大涌水量均为40m3/h。
    在施工到第2层含水层发现井筒上段漏水量较大,脱模后蜂窝麻面较为严重。该井筒竣工后井筒涌水量达15m3/h,其中冻结表土段井壁有较为明显的漏水现象,遂决定对表土段进行壁后注浆堵水。
    【问题】
    1.该项目的施工方案有何不妥?为什么?
    2.井筒基岩段防治水都有哪些常用的方法?该井筒最适合采用哪种方法?
    3.简述保证混凝土的浇筑质量的措施。
    4.采用壁后注浆堵水的注意事项有哪些?


    答案:
    解析:
    1.该项目的施工方案的不妥之处及原因: (1)不妥之处:采用两套单钩提升。
    原因:该井筒净直径5m,只能布置1个3m3吊桶。
    (2)不妥之处:采用单滚筒提升机。
    原因:因为该煤矿采用一对主副立井开拓方式,因此,必须考虑主井临时改绞提升,主井施工应布置一台双滚筒提升机,根据井筒深度,宜选用1台2JK-3.5提升机,以满足二期工程的施工,而不至于在二期施工时更换提升机。
    (3)不妥之处:配置2台HZ-6型中心回转抓岩机出渣。
    原因:因井筒较小,只能布置1台。
    2.井筒基岩段防治水的方法有地面预注浆、工作面预注浆、壁后注浆。该井筒适宜采用工作面预注浆的方法和井筒壁后注浆。
    3.保证混凝土浇筑的质量措施:合理的混凝土配合比和坍落度;对称分层浇筑;严格按照要求分层振捣密实;对井壁淋水,采用截水槽的方法;对岩壁涌水,采用疏导的方法严格控制淋水、涌水进入混凝土中。
    4.采用壁后注浆堵水时应注意事项:
    钻孔时经常检查孔内涌水量和含沙量。涌水较大或含有沙时,必须停止钻进,及时注浆;钻孔中无水时,必须及时严密封孔。
    井筒在流沙层部位时,注浆孔深度应至少小于井壁厚度200mm。双层井壁支护时,注浆孔应进人外壁100mm。如必须进行破壁注浆时,需制定专门措施,报上级批准。井壁必须有能承受最大注浆压力的强度,否则不得注浆。

  • 第6题:

    某施工单位承担矿山立井井筒的施工任务,该立井井筒净直径6.5m,深度560m。其中表土段深度30m,井壁厚度650mm,采用井圈背板普通法施工。基岩段深度530m,井壁厚度500mm,混凝土强度等级为C30,采用普通钻眼爆破法施工。施工单位编制了该井筒的施工组织设计,主要内容如下:
    1.井筒施工方案:井筒表土段采用短掘短砌单行作业。基岩段采用短段掘砌混合作业,伞钻打眼,炮眼深度4.0m,中心回转抓岩机出渣,两套单钩吊桶提升,金属整体伸缩式模板砌壁,段高3.5m。
    2.井内施工设备:主提升为3m3吊桶,副提升为2m3吊桶;1台FTD-6伞钻和2台HZ-6中心回转抓岩机均悬挂在三层吊盘上;金属伸缩式模板采用4根钢丝绳地面凿井绞车悬吊;混凝土溜灰管采用2根钢丝绳地面凿井绞车悬吊;压风管、供水管、环境钢风筒采用井壁固定;凿井吊盘采用6根钢丝绳悬吊;各种电缆按相关规定悬吊。
    3.井筒施工组织:井筒安排专业施工队伍实施滚班作业,掘进循环时间约24h,月进尺不低于80m。
    4.主要技术要求:井筒基岩施工必须采用光面爆破,装岩提升全面实行机械化作业,采用溜灰管下放混凝土,脱模时混凝土强度不低于0.5MPa,井壁厚度偏差符合设计要求,建成后的井筒总漏水量不大于10.0m3/h,且不得小于1.0m3/h以上的集中出水孔。井筒施工期间采用激光指向仪定向。
    该立井井筒施工组织设计编制完成后,上报相关部门进行审批,相关部门要求进行修改。施工单位及时进行了修改,最终获得批准执行。
    在井筒施工到深度520m时,吊盘工发现吊盘紧靠井筒一侧且下放困难,于是报告项目经理。经检查发现激光指向仪投点偏移井筒中心300mm,井筒偏斜100~400mm,高度约15m。
    【问题】
    1.该井筒基岩段施工方案是否可行?井筒施工设备布置存在哪些问题?
    2.从安全方面考虑,该井筒井内施工设备还缺少哪些?说明理由。
    3.该井筒施工的主要技术要求存在哪些问题?说明正确的技术要求。
    4.采用溜灰管输送混凝土时。对混凝土有什么基本要求?
    5.立井井筒施工现浇混凝土井壁施工质量检查的主要内容是什么?
    6.造成该井筒发生偏斜的可能原因有哪些?


    答案:
    解析:
    1.该井筒基岩段施工方案不可行。 存在如下问题:
    (1)炮眼深度与模板段高不合理,模板高度应等于炮眼深度或大于炮眼深度;
    (2)将伞钻和2台HZ—6中心回转抓岩机均悬挂在三层吊盘上不可行,且布置2台中心回转抓岩机不合理;
    (3)金属伸缩式模板不能用地面凿井绞车悬吊,应用稳定悬吊。混凝土溜灰管采用2根钢丝绳子地面凿井绞车悬吊不合理,也应用稳定悬吊;
    (4)不必用玻璃钢风筒,可采用压入式通风,胶质风筒即可;
    (5)吊盘采用6根钢丝绳悬吊不必要,增加了井筒及地面的设施布置难度;
    (6)采用滚班作业制,此作业方式不受24h限制。确定掘进循环时间约24h,与滚班作业矛盾;
    (7)脱模时混凝土强度不低于0.5MPa,不符合有关规定,应不低于0.7MPa;
    (8)该井筒深度560m,小于600m。因此建成后总漏水量应≤6m3/h,且不得有0.5m3/h以上的集巾出水孔。施工组织设计中规定数值违反强制规定。
    2.从安全考虑.施工设备缺少安全梯。
    安全梯是井下出现停电、提升系统出现故障突发事故时人员撤离的设施,必须布置。
    3.在砌壁混凝土强度要求(不低于0.5MPa)、井筒建成后总漏水量要求(不大于10m3/h,且不得有1.0m3/h以上的集中出水孔)方面存在问题。
    符合规定的要求是:因采用短段掘砌混合作业,脱模时混凝土强度应不低于0.7MPa;该井筒深度560m,小于600m,因此建成后总漏水量应≤6m3/h,且不得有0.5m3/h以上的集中出水孔。
    4.采用溜灰管输送混凝土时,对混凝土的基本要求包括:
    (1)混凝土入模温度不低于5℃;
    (2)混凝土搅拌均匀,严格出现离板现象;
    (3)骨料粒径不得超过规定,防止出现堵管情况;
    (4)配合比和坍落度、添加剂符合设计。
    5.质量检查主要内容包括:(1)混凝土原材料(外加剂)、强度符合规范要求;(2)模板应符合设计;(3)断面规格、厚度规格、钢筋布置规格等尺寸偏差应符合验收规范,壁厚充填材料符合设计要求,立井壁后充填密实;(4)防水、防渗混凝土应符合设计和相应国家规范要求。
    6.造成该井筒发生偏斜的可能原因包括:
    (1)未按规定校正激光指向仪;
    (2)工作面与激光指向仪距离大,光点扩散面积大,造成误差加大;
    (3)砌壁人员调中心不认真,立模时测量误差过大;
    (4)浇筑混凝土时未对称浇筑,造成一侧挤压,模板受力不均所致;
    (5)模板变形。

  • 第7题:

    立井井筒施工作业方式在选择时,应综合分析和考虑的因素是()。

    • A、井筒位置、大小、深度、施工技术水平、施工进度要求
    • B、井筒位置、大小、深度、井筒装备水平、施工进度要求
    • C、井筒地质条件,井筒特征、井筒装备内容、施工要求
    • D、井筒穿过岩层性质、涌水量的大小、井筒直径和深度、施工工艺及技术装备

    正确答案:D

  • 第8题:

    单选题
    某立井井筒深度71m,其表土为厚18m的含饱和水黏土层,基岩段有砾岩,宜选用()施工。
    A

    吊挂井壁法

    B

    板桩法

    C

    井圈背板法

    D

    沉井法


    正确答案: B
    解析:

  • 第9题:

    单选题
    立井井筒表土段施工为冻结法施工时,其冻结深度应穿过风化带延深至稳定的基岩(  )以上。
    A

    8m

    B

    10m

    C

    15m

    D

    20m


    正确答案: D
    解析:

  • 第10题:

    单选题
    某立井井筒净直径为6.5m,深度为750m,其中表土段深度为550m,则该井筒表土段应当采用(  )施工,才能确保井筒的施工安全,并获得可靠的进度指标。
    A

    井圈背板普通法

    B

    吊挂井壁法

    C

    板桩法

    D

    冻结法


    正确答案: D
    解析:

  • 第11题:

    单选题
    立井井筒掘砌单行作业中,确定井筒掘进段高的因素是( )。
    A

    井筒穿过岩层的性质、涌水量大小、施工速度要求 

    B

    井筒深度、井壁结构、施工技术 

    C

    井筒大小、支护结构、施工要求 

    D

    井筒地质条件、井筒直径、施工水平


    正确答案: A
    解析: 暂无解析

  • 第12题:

    单选题
    某立井井筒净直径为6.5m,深度为750m,其中表土段深度为150m,则该井筒表土段应当采用()施工,才能确保井筒的施工安全,并获得可靠的进度指标。
    A

    井圈背板普通法

    B

    吊挂井壁法

    C

    板桩法

    D

    冻结法


    正确答案: D
    解析: 暂无解析

  • 第13题:

    立井井筒掘砌单行作业中,确定井筒掘进段高的因素是()。

    A.井筒深度、井壁结构、施工技术
    B.井筒大小、支护结构、施工要求
    C.井筒地质条件、井筒直径、施工水平
    D.井筒穿过岩层的性质、涌水量大小、施工速度要求

    答案:D
    解析:

  • 第14题:

    立井井筒表土段施工为冻结法施工时,其冻结深度应穿过风化带延深至稳定的基岩( )以上。

    A.8m
    B.10m
    C.15m
    D.20m

    答案:B
    解析:
    P285-288
    冻结深度应当穿过风化带延深至稳定的基岩1 0 m以上。基岩段涌水较大时,应当加深冻结深度。

  • 第15题:

    某立井井筒净直径为6.5m,深度为750m,其中表土段深度为150m,则该井筒表土段应当采用( )施工,才能确保井筒的施工安全,并获得可靠的进度指标。

    A.井圈背板普通法
    B.吊挂井壁法
    C.板桩法
    D.冻结法

    答案:D
    解析:
    P133-136
    矿业工程施工技术随着科学技术的发展丧也在不断进步,优化施工方案或采用先进的施工技术,可以有效地缩短短施工工期。如井筒表土施工,采用冻结法可确保井筒安全通过表土层,避免发生施工安全事故。井筒全深冻结施工,可有效保证井筒顺利通过基岩含水层,确保井筒的计划工期,避免了由于井筒治水而发生工期延误的可能性。

  • 第16题:

    立井井筒施工综合设备配套机械化作业线及其配套方案适应于()凿井工程。

    A.井筒直径5.0~10.0m、井筒深度1000m
    B.井筒直径5.0~6. 5m,井筒深度500~800m
    C.井筒直径4. 0~5. 0m,井筒深度400~600m
    D.井筒直径5.0~6. 5m,井筒深度300~500m

    答案:A
    解析:

  • 第17题:

    某立井井筒净直径为6.5m,深度为750m,其中表土段深度为550m,则该井筒表土段应当采用(  )施工,才能确保井筒的施工安全,并获得可靠的进度指标。

    A.井圈背板普通法
    B.吊挂井壁法
    C.板桩法
    D.冻结法

    答案:D
    解析:
    根据表土的性质及其所采用的施工措施,井筒表土施工方法可分为普通施工法和特殊施工法两大类。对于稳定表土层一般采用普通施工法,而对于不稳定表土层可采用特殊施工法或普通与特殊相结合的综合施工方法。当表土层较厚,目前可靠的方法是冻结法。

  • 第18题:

    【背景资料】
    某矿建施工单位承建煤矿主井井筒及井底车场巷道工程,该井筒净直径7.0m,井深650m,其中表土段深度35m,主要为风化基岩层;基岩段为中等稳定的砂岩和页岩,预计最大涌水量为25m3/h。
    该井筒表土段采用短掘短砌普通法施工,超前小井降水;基岩段采用钻眼爆破普通法施工,短段掘砌混合作业;基岩含水层采用地面预注浆堵水。施工单位在井筒施工设备选型时,主提升采用双滚筒提升机,临时井架选用V型立井凿井井架,以便于井筒到底后进行改绞。地面提绞设备沿井架四面布置,提升和悬吊钢丝绳均采用天轮平台上出绳方式,凿井井架天轮平台平面布置如图1所示,其中凿井管路和风筒采用井壁固定。



    【问题】
    1.井筒施工转入井下巷道掘进为何要进行改绞?该井筒应采用哪种改绞方案?
    2.该井筒施工天轮平台布置井架中梁中心线和井筒中心线为什么不重合?
    3.指出该井筒施工天轮平台布置上的不合理之处,并具体说明原因。
    4.该主井井简短路贯通后转入井下巷道施工前,需要进行哪些具体的改装工作?


    答案:
    解析:
    1.改绞原因:适应井下巷道施工采用矿车运输方式,加大提升运输能力。 改绞方案:该井筒应采用1t矿车单层两车(或双层单车)临时罐笼提升改绞方案。
    2.因为该井筒需要进行临时改绞,临时罐笼提升钢丝绳通常布置在井筒中心线上,为保证钢丝绳出绳,需要将凿井井架的中梁中心线与井筒中心线错开一段距离。
    3.不妥之处:副提升左侧稳绳天轮布置。
    理由:无法保证稳绳与提升钢丝绳在一条直线上。
    不妥之处:稳绳悬吊天轮轴承座与模板悬吊天轮次梁相冲突。
    理由:影响天轮的布置。
    不妥之处:副提侧抓岩机悬吊天轮钢丝绳上出绳。
    理由:上出绳会碰撞凿井井架边梁,应增设导向天轮或采用下出绳。
    不妥之处:模板布置2根悬吊钢丝绳。
    理由:无法保证悬吊平衡,应再增加1~2根钢丝绳悬吊
    不妥之处:动力电缆悬吊位置布置。
    理由:影响主提升,应移到其他适宜的地方。
    不妥之处:放炮电缆悬吊位置布置。
    理由:受天轮平台中梁连接板影响,无法出绳,应移到其他适宜的地方。
    4.具体改装改装如下:
    (1)提升设施的改装:由吊桶提升改装为临时罐笼矿车提升。
    (2)运输系统的变换:由吊桶提升运输变为临时罐笼加U型矿车提升运输。
    (3)通风设施的改装:由井筒施工通风转入巷道施工通风。
    (4)排水设施的改装:由井筒内吊泵或卧泵排水改为井底卧泵配水仓进行排水。
    (5)其他设施的改装:包括压风、供电、供水等。

  • 第19题:

    多选题
    某立井井筒表土层厚度较大,需要冻结施工,则该立井井筒包括井颈、壁座、井窝、()等分部工程。
    A

    钻井井筒

    B

    冻结

    C

    井身

    D

    混凝土帷幕

    E

    防治水


    正确答案: B,A
    解析: 暂无解析

  • 第20题:

    单选题
    立井井筒表土段采用冻结法施工时,其水文观测孔应该布置在(  )。
    A

    井筒掘进断面内

    B

    井筒冻结圈上

    C

    井筒掘进断面外

    D

    井筒附近


    正确答案: A
    解析:

  • 第21题:

    单选题
    立井井筒施工作业方式在选择时,应综合分析和考虑的因素是()。
    A

    井筒位置、大小、深度、施工技术水平、施工进度要求

    B

    井筒位置、大小、深度、井筒装备水平、施工进度要求

    C

    井筒地质条件,井筒特征、井筒装备内容、施工要求

    D

    井筒穿过岩层性质、涌水量的大小、井筒直径和深度、施工工艺及技术装备


    正确答案: A
    解析: 暂无解析

  • 第22题:

    单选题
    立井井筒在选择其作业方式时应考虑的内容不包括( )。
    A

    井筒穿过岩层的性质,井筒涌水量的大小 

    B

    施工队伍的操作水平和管理水平 

    C

    井筒表土段的深度 

    D

    可能采用的施工工艺及技术装备条件


    正确答案: B
    解析: 暂无解析

  • 第23题:

    问答题
    A煤矿采用一对主副立井方式开拓,该主副井井筒均在同一工业广场内,某施工单位承担了该主井井筒施工项目。主井井筒净直径5m,深度650m,表土段采用冻结法施工;某项目经理计划采用JKZ-2.8专用凿井提升机配一3m3吊桶提升和1台JK-2.5提升机配2m3吊桶提升,以加大提升能力,并配2台HZ-6型中心回转抓岩机出渣;该井筒在基岩段共穿过两个含水层,厚度分别为15m和30m,相隔30m,两个含水层最大涌水量均为40m3/h。在施工到第2层含水层发现井筒上段漏水量较大,脱模后蜂窝麻面较为严重。该井筒竣工后井筒涌水量达15m3/h,其中冻结表土段井壁有较为明显的漏水现象,遂决定对表土段进行壁后注浆堵水。 (1)该项目的施工方案有何不妥?为什么?(2)井筒基岩段防治水都有哪些常用的方法?该井筒最宜采用哪种方法?(3)保证混凝土的浇筑质量有哪些注意事项?(4)采用壁后注浆堵水的注意事项有哪些?

    正确答案: (1)采用两套单钩提升不妥,因为该井筒净直径5m,只能布置1只3m3吊桶;
    采用单滚筒提升机不妥,因为该煤矿采用一对主副立井开拓方式,因此,必须考虑主井临时改绞提升,主井施工应布置一台双滚筒提升机,根据井筒深度,宜选用1台2JK-3.5提升机,以满足二期工程的施工,而不至于在二期施工时更换提升机;
    配置2台HZ-6型中心回转抓岩机出渣不妥,因井筒较小,只能布置1台。
    (2)井筒基岩段防治水的方法有地面预注浆、工作面预注浆、壁后注浆。该井筒适宜采用工作面预注浆的方法和井筒壁后注浆。
    (3)保证混凝土浇注的质量措施有:合理的混凝土配比和坍落度;对称分层浇筑;严格按照要求分层振捣密实;对井壁淋水采用截水槽的方法,对岩壁涌水采用疏导的方法严格控制淋水涌水进入混凝土中。
    (4)采用壁后注浆堵水时应注意事项:
    钻孔时经常检查孔内涌水量和含沙量。涌水较大或含有沙时,必须停止钻进,及时注浆;钻孔中无水时,必须及时严密封孔。
    井筒在流沙层部位时,注浆孔深度应至少小于井壁厚度200mm。双层井壁支护时,注浆孔应进入外壁100mm。如必须进行破壁注浆时,需制定专门措施,报上级批准。
    井壁必须有能承受最大注浆压力的强度,否则不得注浆。
    解析: 暂无解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