某建设工程公司承担了一矿井的施工工作。该矿井采用立井开拓方式,中央边界式通 风,井田中央布置了 2个井筒,主井井筒净直径5.5m,井深650m;副井井筒净直径 7.0m,井深625m;风井位于井田东北部边界,净直径5. 0m,井深515m。 施工单位在矿井开工前,组织编制了该矿井的施工组织设计,确定了矿井的施工方 案,明确了施工准备工作的具体内容,并进行了认真准备。考虑到井筒表土较薄,又没有流沙,采用普通法进行施工;基岩部分采用钻眼爆破法施工;主、副井到底后进行短路贯 通,然后副井永久装备,主井进行临时改

题目
某建设工程公司承担了一矿井的施工工作。该矿井采用立井开拓方式,中央边界式通 风,井田中央布置了 2个井筒,主井井筒净直径5.5m,井深650m;副井井筒净直径 7.0m,井深625m;风井位于井田东北部边界,净直径5. 0m,井深515m。
施工单位在矿井开工前,组织编制了该矿井的施工组织设计,确定了矿井的施工方 案,明确了施工准备工作的具体内容,并进行了认真准备。考虑到井筒表土较薄,又没有流沙,采用普通法进行施工;基岩部分采用钻眼爆破法施工;主、副井到底后进行短路贯 通,然后副井永久装备,主井进行临时改绞,负责井底车场及大巷的施工;在与风井贯通 后进行采区巷道的施工。
但在矿井的建设过程中,主井在表土段施工发生了突水问题,使工程拖延了4个月。 副井先到底,矿井整个施工组织被打乱。
问题
(1)根据本矿井的基本条件,矿井应采用哪种施工方案?
(2)本矿井的施工组织设计应由哪个单位负责编制?
(3)井筒的施工组织设计编制内容包括哪些?
(4)在主井发生淹井事故后,如何及时调整施工进度计划安排?


相似考题

4.背景资料: 某施工总承包单位中标承建某高瓦斯矿井工程,该矿井采用立井开拓,主、副、风井均在同一工业广场内,三个井筒均采用冻结法施工。其中主井井筒净直径6.5m,井深720m;副井井简直径7.5m,井深700m;风井井筒净直径5.0m,井深670m。井下巷道较多,开拓任务重,工期紧。矿井开工前,建设单位提交了矿井的地质报告、井筒检查孔地质柱状图、地面工业广场布置图、修建了进矿道路及供电线路等。在施工过程中发生了下列事件: 事件一:由于矿井无边界风井,确定矿井采用单向掘进施工方案。副井井筒利用永久井架凿井,井筒的开工顺序依次为中央风井、副井、主井,主井箕斗装载硐室与主井井筒同时施工。 事件二:井筒到底后进行主井与风井的贯通,进行主井临时改绞,再与副井贯通,同时开展井底车场巷道及大巷的施工。 事件三:主井井筒工期出现延误3个月,副井和风井进度正常,为便于施工,施工单位仍坚持主井箕斗装载硐室与主井井筒同时施工。 事件四:井筒到底后,井筒装备交替方案是主井临时改绞,风井进行永久装备,副井也进行永久装备,副井交付使用后进行主井的永久装备。 问题: 1.事件一中,井筒的开工顺序是否合适?为什么?说明合理的开工顺序。 2.纠正事件二中的不妥之处,并说明理由。 3.事件三中,施工单位的坚持是否合理?说明理由。 4.纠正事件四中的不妥之处,并说明理由。

更多“某建设工程公司承担了一矿井的施工工作。该矿井采用立井开拓方式,中央边界式通 风,井田中央布置了 2个井筒,主井井筒净直径5.5m,井深650m;副井井筒净直径 7.0m,井深625m;风井位于井田东北部边界,净直径5. 0m,井深515m。 ”相关问题
  • 第1题:

    某矿井工业广场设主、副、风三立井。主井净径9.0m、井深726m,副井净径10.5m井深738m,风井净径7.0m、井深702m,采用冻结法凿井。该矿地处寒冷地区,冰冻期5个月,主、副井采用井塔提升。二期岩巷工程量大约4000m,主要集中在井底车场,煤巷工程量50000m,计划建井总工期为50个月。井底车场巷道布置如下图所示:



    问题
    1.本案例中井筒的开工顺序应如何安排?为什么?
    2.确定本案例中井筒的改绞顺序(需考虑井筒永久装备,永久井塔施工安排),并说明理由。
    3.列出本矿井主、副、风三个井筒承担的矿、土、安三类工程的主要工作内容(要求列出三项以上)。


    答案:
    解析:
    1.井筒的开工顺序应主井在前,副井在后,风井的开工时间则相对独立,可以根据整个矿井工期计划井结合冻结工程的冻结期综合考虑。因此本项目三个井筒的开工顺序应为主井、副井、风井的开工顺序。理由:
    (1)主、副、风井工程量不同,主井井筒有箕斗装载硐室,施工要占一定工期。主井提前开工有利于提前改装临时罐笼,加大提升能力(二期岩巷工程量较大,大约4000m),尽快形成井下巷道快速开拓的条件,可以缩短主副井交替装备的工期。
    (2)采用冻结法施工,主、副、风井先后开工,冻结制冷工程可以错峰,对前期准备资源需求相对平稳。
    (3)主井在前,副井在后,可同时到达井底,主副井贯通后可尽快形成排水系统,提高矿井抗灾能力;形成负压通风,缓解井下通风压力;增大提升能力。

    2.改绞顺序:主井改绞,副井永久装备,副井永久装备同时风井进行改绞,主井永入装备、风井永久装备。
    主井改绞,因为主井井筒改绞相对简单,主井临时改绞与副井永久装备提升交替衔接较为顺利,保证过渡期短,满足井底车场及巷道开拓时期提升任务。考虑到井下开拓任务重(三期煤巷工程量50000m),要求提升能力大,应该在满足通风的前提下,综合考虑风井也进行临时改绞,承担风井井底区域的巷道掘进及后期的采区巷道掘进。风井井筒的永久装备则安排在主井永久提升系统形成并投入运行后,在满足副井装备工期的前提下,通过倒排工期确定副井永久装备的时间。

    3.主、副、风三井简要负担的矿、土、安三类工程内容:
    (1)主井三类工程:井筒施工、井塔施工、永久装备。
    (2)副井三类工程:井筒施工、马头门施工、主副井贯通、临时改绞、井底车场及硐室施工、井塔施工、永久装备、大巷及采区顺槽施工、井下安装工程。
    (3)风井井筒三类工程:井筒施工、临时改绞、环形车场、副井与风井贯通、部分车场及采区巷道施工、永久装备。

  • 第2题:

    背景资料:
    某建设工程公司承担了一矿井的施工工作。该矿井采用立井开拓方式,中央边界式通风,井田中央布置了2个井筒,主井井筒净直径5.5m,井深650m;副井井筒净直径7.0m,井深625m;风井位于井田东北部边界,净直径5.0m,井深515m。
    施工单位在矿井开工前,组织编制了该矿井的施工组织设计,确定了矿井的施工方案,明确了施工准备工作的具体内容,并进行了认真准备。考虑到井筒表土较薄,又没有流沙,采用普通法进行施工;基岩部分采用钻眼爆破法施工;主、副井到底后进行短路贯通,然后副井永久装备,主井进行临时改绞,负责井底车场及大巷的施工;在与风井贯通后进行采区巷道的施工。
    但在矿井的建设过程中,主井在表土段施工发生了突水问题,使工程拖延了4个月。副井先到底,矿井整个施工组织被打乱。
    2.问题
    (1)根据本矿井的基本条件,矿井应采用哪种施工方案?
    (2)本矿井的施工组织设计应由哪个单位负责编制?
    (3)井筒的施工组织设计编制内容包括哪些?
    (4)在主井发生淹井事故后,如何及时调整施工进度计划安排?


    答案:
    解析:
    (1)根据本矿井的基本条件,由于矿井设有边界风井,具备对头掘进的条件,因此应同时从井田中央和边界进行矿井的施工,以缩短矿井关键线路工程项目的施工时间。这样,矿井应采用对头掘进的施工方案。
    (2)矿井建设为单项工程,其施工组织设计的编制,在开工前的准备阶段,由建设单位负责编制。对于已经确定了施工单位后的单项工程,应该由已确定的施工单位或由总承包单位编制详尽的施工组织设计,并作为指导施工的依据。本矿井由于施工单位承建整个矿井的建设工作,因此,矿井的施工组织设计应由施工单位负责编制。

    (3)井筒为单位工程,其施工组织设计编制的内容包括:工程概况,地质地形条件,井筒的施工方案与施工方法,施工质量及安全技术措施,施工准备工作计划,施工进度计划与经济技术指标要求以及附图与附表等。

    (4)由于主井发生了淹井事故,不能保证按预定的时间到底与副井贯通。副井能够按计划进度到底,这时只能考虑风井与副井进行贯通,在贯通前,为保证施工进度,必须对副井进行临时改绞,以保证井底车场巷道与硐室的施工对提升的要求。一旦主井到底,迅速与副井贯通;考虑到主井耽误的工期较短,这时仍可进行主井临时改绞,副井进行永久装备。总体安排情况是副井需要增加一次临时改绞,这样可最大限度地减少由于主井进度拖延对矿井建设总工期的影响。

  • 第3题:

    【背景资料】
    某建设工程公司承担了矿井的施工工作。该矿井采用立井开拓方式,中央边界式通风,井田中央布置了2个井筒,主井井筒净直径5.5m,井深650m;副井井筒直径7.0m,井深625m;风井位于井田东北部边界,净直径5.0m,井深515m。
    施工单位在矿井开工前,组织编制了该矿井的施工组织设计,确定了矿井的施工方案,明确了施工准备工作的具体内容,并进行了认真准备。考虑到井筒表土较薄,又没有流沙,采用普通法进行施工;基岩部分采用钻眼爆破法施工;主、副井到底后进行短路贯通,然后副井永久装备,主井进行临时改绞,负责井底车场及大巷的施工;在与风井贯通后进行采区巷道的施工。
    但在矿井的建设过程中,主井在表土段施工发生了突水问题,使工程拖延了4个月。副井先到底,矿井整个施工组织被打乱。
    【问题】
    1.根据本矿井的基本条件,矿井应采用哪种施工方案?
    2.本矿井的施工组织设计应由哪个单位负责编制?
    3.井筒的施工组织设计编制内容包括哪些?
    4.在主井发生淹井事故后,如何及时调整施工进度计划安排?


    答案:
    解析:
    1.根据本矿井的基本条件,由于矿井设有边界风井,具备对头掘进的条件,因此应同时从井田中央和边界进行矿井的施工,以缩短矿井关键线路工程项目的施工时间。这样,矿井应采用对头掘进的施工方案。 2.对于已经确定了施工单位后的单项工程,应该由已确定的施工单位或由总承包单位编制详尽的施工组织设计,并作为指导施工的依据。本矿井由于施工单位承建整个矿井的建设工作,因此,矿井的施工组织设计应由施工单位负责编制。
    3.井筒为单位工程,其施工组织设计编制的内容包括:工程概况;地质地形条件;井筒的施工方案与施工方法;施工质量及安全技术措施;施工准备工作计划;施工进度计划与经济技术指标要求以及附图与附表等。
    4.由于主井发生了淹井事故,不能保证按预定的时间到井底与副井贯通。副井能够按计划进度到底,这时只能考虑风井与副井进行贯通,在贯通前,为保证施工进度,必须对副井进行临时改绞,以保证井底车场巷道与硐室的施工对提升的要求。一旦主井到底,迅速与副井贯通;考虑到主井耽误的工期较短,这时仍可进行主井临时改绞,副井进行永久装备。总体安排情况是副井需要增加一次临时改绞,这样可最大限度地减少由于主井进度拖延对矿井建设总工期的影响。

  • 第4题:

    某矿井采用立井开拓方式,风井位于井田东部边界,主井装载系统位于副井运输水平上方,主、副井井筒深 度基本相同,副井井底车场主要巷道及硐室布置如图1所示。矿井施工组织安排主井先于副井3个月开工,箕斗装 载硐室与主井井筒同时施工,主、副井同时到底;短路贯通后,主井改为临时罐笼提升,副井进行永久装备,井 底车场巷道及硐室施工网络计划如图2所示。




    【问题】
    1.主、副井同时到底后,短路贯通线路如何安排?贯通点选择在何处?
    2.主、副井同时到底后,应如何组织井底车场巷道及硐室施工?
    3.主、副井同时到底后,矿井施工组织安排的井底车场巷道及硐室施工网络计划有何不当之处?如何调整?
    4.主井井筒表土段施工时发生工期延误3个月,如果后续井筒施工进度不变,应如何安排才能保证原施工组织 受影响最小?


    答案:
    解析:
    1.主、副井同时到底后,短路贯通线路如何安排?贯通点选择在何处?
    答:主、副井同时到底后,短路贯通线路可安排:主井井底清撒硐室→联络巷→副井东侧马头门; 贯通点宜选择在联络巷与车场绕道的连接处。
    2.主、副井同时到底后,应如何组织井底车场巷道及硐室施工?
    答:主副井同时到底后,井底车场巷道与硐室的施工组织是:(1)主、副井首先短路贯通;(2)保证矿井关键线 路工程施工不间断;(3)尽快形成改绞井筒的调车系统;(4)加快临时设施和硐室施工;(5)保证副井永久装备完成 时相关巷道及硐室施工同步完成;(6)保证巷道及硐室的连续施工。
    3.主、副井同时到底后,矿井施工组织安排的井底车场巷道及硐室施工网络计划有何不当之处?如何调整? 答:不当之处是:外水仓的施工安排,调整方法是:将外水仓施工安排在“水仓入口”工作之后。
    4.主井井筒表土段施工时发生工期延误3个月,如果后续井筒施工进度不变,应如何安排才能保证原施工组织受影响最小?
    答:可不安排箕斗装载硐室与主井井筒同时施工。这样才能保证主、副并同时到底。箕斗装载硐室可安排在 副井提升系统移交后,主井永久装备前施工。

  • 第5题:

    某矿山工程公司中标承建一矿井工程,该矿井设计生产能力1.2Mt/a,共设有3个立井井筒,主井净直径5.5m, 深度450m;副井净直径6.5m,深度470m;中央风井净直径5.0m,深度425m;风井井底水平高于主副井井底水平25m。矿井主井箕斗装载硐室采用上提结构。该矿井施工方案是主井先开工,风井落后2个月开工,副井采用永久井架凿井, 落后3个月开工,箕斗装载硐室与井筒同时施工,计划3个月井筒到底进行贯通后全面开展井底车场巷道的施工,井底车 场巷道施工网络计划如图所示。图中箭线上方英文字母为工序名称,括号内数值为每天的费用(单位:万元),箭线下 方为工作正常时间,括号内为最短时间(单位:天)。
    在施工过程中,由于主井井筒进行工作面治水,延误工期3个月,施工队及时调整了施工安排,确保了主井井筒与在 预定的时间完成,并与副井和风井贯通。井筒贯通后,主井改为临时罐笼提升,可满足井下6个施工队的掘进需要,其中 矿井关键线路施工队伍2个。在井底车场施工5个月(150天)后,业主要求加快施工进度,希望能够提前30天完成井底 车场的施工。
    【问题】
    1.由于主井井筒进行治水而延误工期,施工单位是如何进行调整的?
    2.矿井过渡期改绞方案是否合理?说明理由。
    3.井底车场施工期是多少天?施工队伍应当如何安排?
    4.业主要求提前30天完成井底车场的施工,如何调整才能使增加的费用最低?最低费用是多少?


    答案:
    解析:
    1.由于主井井筒进行治水而延误工期,施工单位是如何进行调整的?
    答:由于主井井筒进行治水延误工期,要保证井筒仍然按原计划时间到底,可预留箕斗装载硐室,待副 井井筒投入运行后,在井底车场施工中安排时间进行施工,这时箕斗装载硐室施工不占用矿井建设总工期, 可保证矿井施工计划的正常进行。
    2.矿井过渡期改绞方案是否合理?说明理由。
    答:矿井过渡期的改绞方案不合理。主要原因是风井井底水平与主副井水平不一致,仅有主井改绞只能 满足主副井井底车场施工,风井井底车场及主要回风巷道施工困难。合理的方案是主井和风井都进行临时改 绞。通过网络计算,井底车场的施工工期是330天,关键线路为A→C→D→E→H→J。



    3.井底车场施工期是多少天?施工队伍应当如何安排?
    答:由于井下只能安排6个施工队伍,其中2个施工矿井关键线路,只能有4个队伍进行井底车场的施工。因此在施工安排上,要调整部分施工项目,可以将工序M和N安排到工序T后面进行施工,因为T工序有90天的时差,M和N工序总时间为60天,这样安排可保证总工期不变,而最多只需要安排4个施工队伍。



    4.业主要求提前30天完成井底车场的施工,如何调整才能使增加的费用最低?最低费用是多少?
    答:井底车场正常施工5个月后,这时工序A、B、C、K、P已经完成,工序D尚未开始,工序L已经施工20 天,工序S已经施工30天,这时可将剩余没有完成的工序根据费用优化的原理进行调整,压缩关键线路的工序 时间30天,并且所需增加的费用最少。其结果是:D压缩10天,费用增加20万元;J压缩10天,费用增加20万 元;E压缩8天,同时F压缩3天,费用增加24+3=27万元;H压缩2天,费用增加8万元。其他工序不用调整,这 时可保证井底车场提前30天完成,但最低需要增加费用75万元。

  • 第6题:

    某矿井主井为斜井,副井、风井为立井,该矿是()开拓方式。 

    • A、立井开拓
    • B、斜井开拓
    • C、综合开拓

    正确答案:C

  • 第7题:

    单选题
    当矿井工业场地布置有主、副井两个井筒时,对于井筒的施工顺序,我国多采用( )的方式。
    A

    主井比副井先开工 

    B

    副井比主井先开工 

    C

    主井与副井同时开工 

    D

    主井与副井交替开工


    正确答案: A
    解析: 暂无解析

  • 第8题:

    问答题
    背景:某建设工程公司承担了一矿井的施工工作。该矿井采用立井开拓方式,中央边界式通风,井田中央布置了2个井筒,主井井筒净直径5.5m,井深650m;副井井筒直径7.0m,井深625m;风井位于井田东北部边界,净直径5.0m,井深515m。 施工单位在矿井开工前,组织编制了该矿井的施工组织设计,确定了矿井的施工方案,明确了施工准备工作的具体内容,并进行了认真准备。考虑到井筒表土较薄,又没有流沙,采用普通法进行施工;基岩部分采用钻眼爆破法施工;主、副井到底后进行短路贯通,然后副井永久装备,主井进行临时改绞,负责井底车场及大巷的施工;在与风井贯通后进行采区巷道的施工。 但在矿井的建设过程中,主井在表土段施工发生了突水问题,使工程拖延了4个月。副井先到底,矿井整个施工组织被打乱。 井筒的施工组织设计编制内容包括哪些?

    正确答案: 解析: 井筒为单位工程,其施工组织设计编制的内容包括:工程概况,地质地形条件,井筒的施工方案与施工方法,施工质量及安全技术措施,施工准备工作计划,施工进度计划与经济技术指标要求以及附图与附表等。
    解析: 解析: 井筒为单位工程,其施工组织设计编制的内容包括:工程概况,地质地形条件,井筒的施工方案与施工方法,施工质量及安全技术措施,施工准备工作计划,施工进度计划与经济技术指标要求以及附图与附表等。

  • 第9题:

    问答题
    背景:某施工单位总承包一矿井建设工程,该矿井采用立井开拓,主、副、风井三个井筒均在同一工业广场内,均采用冻结法施工。主井井筒净直径6.0m,井深720m;副井井简直径7.0m,井深695m;风井井筒净直径5.0m,井深690m。矿井属于高瓦斯矿,且井下巷道较多,开拓任务重,工期紧。矿井开工前,建设单位提交了矿井的地质报告、井筒检查孔地质柱状图、地面工业广场布置图、修建了进矿道路及供电线路等。该施工单位依据上述条件编制了矿井的施工组织设计,其主要内容如下:(1)矿井开工前完成供水、供电、运输、通信以及工业工程平垫的前期工作,主要污水排放管道的敷设工作。(2)由于矿井无边界风井,确定矿井采用单向掘进施工方案。副井井筒利用永久井架凿井,井筒的开工顺序依次为中央风井、副井、主井,主井箕斗装载硐室与主井井筒同时施工,井筒到底后进行主井与风井的贯通,进行主井临时改绞,再与副井贯通,同时开展井底车场巷道及大巷的施工。(3)考虑到井下巷道较多,开拓任务重,工期紧,因此井下大巷均采用成熟的机械化配套作业线,煤巷采用综掘机掘进。岩石巷道综合月进尺按100m、煤巷月度综合进尺按300m配备,井下采用固定箱式矿车有轨运输。(4)井筒到底后,井简装备交替方案是主井临时改绞,风井进行永久装备,副井也进行永久装备,副井交付使用后进行主井的永久装备。(5)在风井井筒永久装备完成后,进行采区巷道的施工,同时进行井下生产系统安装和试生产。(6)矿井建设的施工组织由该公司负责,劳动力统一调配,冻结工程经建设单位同意后分别分包给了三家冻结公司。(3)根据上述分析确认的合理开工顺序,施工过程中如果井筒工期出现延误时应当如何进行进度安排和控制?

    正确答案:
    解析:

  • 第10题:

    问答题
    背景: 某新建矿井共有主井、副井和中央风井三个井筒,预计主井井筒施工准备时间20个月,矿井建设关键线路是:主井井筒工程(18)→主井重车线(2)→一水平运输大巷(10)→采区下部车场(2)→采区巷道(12)→工作面准备巷道(2)→工作面设备安装(2)→矿井试运转(2)→矿井投产移交(以上括号内数字为工程施工工期,单位:月)。 问题: 1.该矿井建设总工期可以采用什么方法进行推算? 2.该矿井建井工期和总工期分别是多少? 3.若副井比主井提前结束到底,请预测一下该矿井建井工期。

    正确答案: 1.矿井建设工期一般由井巷工程关键线路的施工期计算确定,也可根据与井巷工程密切关联的土建和机电安装工程施工期推算,或按主要生产设备订货、到货和安装的时间来进行推算。随着技术和管理方法的进步,在工程实施中关键线路会发生转移,或遇有一些特殊情况,如复杂大型设备的增加,井塔施工占用较长工期等,这时实际工期的确定应根据具体情况考虑。
    2.本案例矿井建设总工期可以采用关键线路来进行推算,即:
    建井工期为:18+2+10+2+12+2+2+2=50月
    建井总工期分别是:20+50=70月
    3.若副井比主井提前结束到底,这时可能出现的情况较多:
    (1)主井施工进度正常,矿井建设的关键线路不变,这时矿井建设的工期不会发生变化。副井提前到底可提前进行主副井贯通工程施工工作,可加快井底车场巷道与硐室施工进度。
    (2)主井施工进度拖延,矿井建设的关键线路不变,这时矿井建设的工期会发生拖延,副井到底不会耽误井底车场巷道与硐室的施工进度。
    (3)副井比计划工期提前较多,在完成主副井贯通工程施工后主井仍没有到底时,这时可提前安排原关键线路上主井重车线工程施工,争取因为副井赢得的时间,推进井下巷道施工。因为是单井筒担负井下施工,因此受运输能力、通风条件等因素的限制。
    解析: 暂无解析

  • 第11题:

    问答题
    某施工单位总承包一矿井建设工程,该矿井采用立井开拓,主、副、风井三个井筒均在同一工业广场内,均采用冻结法施工。主井井筒净直径6.0m,井深720m;副井井简直径7.0m,井深695m;风井井筒净直径5.0m,井深690m。矿井属于高瓦斯矿,且井下巷道较多,开拓任务重,工期紧。矿井开工前,建设单位提交了矿井的地质报告、井筒检查孔地质柱状图、地面工业广场布置图、修建了进矿道路及供电线路等。该施工单位依据上述条件编制了矿井的施工组织设计,其主要内容如下:(1)矿井开工前完成供水、供电、运输、通信以及工业工程平垫的前期工作,主要污水排放管道的敷设工作。(2)由于矿井无边界风井,确定矿井采用单向掘进施工方案。副井井筒利用永久井架凿井,井筒的开工顺序依次为中央风井、副井、主井,主井箕斗装载硐室与主井井筒同时施工,井筒到底后进行主井与风井的贯通,进行主井临时改绞,再与副井贯通,同时开展井底车场巷道及大巷的施工。(3)考虑到井下巷道较多,开拓任务重,工期紧,因此井下大巷均采用成熟的机械化配套作业线,煤巷采用综掘机掘进。岩石巷道综合月进尺按100m、煤巷月度综合进尺按300m配备,井下采用固定箱式矿车有轨运输。(4)井筒到底后,井简装备交替方案是主井临时改绞,风井进行永久装备,副井也进行永久装备,副井交付使用后进行主井的永久装备。(5)在风井井筒永久装备完成后,进行采区巷道的施工,同时进行井下生产系统安装和试生产。(6)矿井建设的施工组织由该公司负责,劳动力统一调配,冻结工程经建设单位同意后分别分包给了三家冻结公司。问题(1)施工组织设计的编制中有何错误?

    正确答案:
    解析:

  • 第12题:

    问答题
    背景: 某建设工程公司承担了一矿井的施工工作。该矿井采用立井开拓方式,中央边界式通风,井田中央布置了2个井筒,主井井筒净直径为5.5m,井深650m;副井井筒直径为7.0m,井深625m;风井位于井田东北部边界,净直径为5.0m,井深515m。 施工单位在矿井开工前,组织编制了该矿井的施工组织设计,确定了矿井的施工方案,明确了施工准备工作的具体内容,并进行了认真准备。考虑到井筒表土较薄,又没有流砂,采用普通法进行施工;基岩部分采用钻眼爆破法施工;主、副井到底后进行短路贯通,然后副井永久装备,主井进行临时改绞,负责井底车场及大巷的试;在与风井贯通后进行采区巷道的施工。 但在矿井的建设过程中,主井在表土段施工发生突水问题,使工程拖延了4个月,副井先到底,矿井整个施工组织被打乱。 问题: (1)根据本矿井的基本条件,矿井应采用哪种施工方案? (2)本矿井的和施工组织设计应由哪个单位负责编制? (3)井筒的施工组织设计编制内容包括哪些?

    正确答案: (1)根据本矿井的基本条件,矿井应采用哪种施工方案?
    答:根据本矿井的基本条件,由于矿井设有边界风井,具备对头掘进的条件。因此,应同时从井田中央和边界进行矿井的施工,经缩短矿井关键线路工程项目的施工时间。这样,应采用对头掘进的施工方案。
    (2)本矿井的和施工组织设计应由哪个单位负责编制?
    答:矿井建设为单项工程,其施工组织设计的编制,在开工前的准备阶段,由建设单位负责编制。对于已经确定了施工单位后的单项工程,应该由已确定的施工单位或由总承包单位编制详尽的施工组织设计,并作为指导施工的依据。本矿井由于施工单位承建整个矿井的建设工作,因此,矿井的施工组织设计应由施工单位负责编制。
    (3)井筒的施工组织设计编制内容包括哪些?
    答:井筒为单位工程,其施工组织设计编制的内容包括:工程概况、地质地形条件、井筒的施工方案与施工方法、施工质量及安全技术措施、施工准备工作计划、施工进度计划与经济技术指标要求以及附图与附表等。
    (4)在主井发生淹井事故后,如何及时调整施工进度计划安排?
    答:由于主井发生了淹井事故,不能保证按预定的时间到底与副井贯通。副井能够按计划进度到底,这时只能考虑风井与副井进行贯通。在贯通前,为保证施工进度,必须对副井进行临时改绞,以保证井底车场巷道与硐室的施工对提升的要求。一旦主井到底,迅速与副井贯通;考虑到主井耽误的工期较短,这时仍可进行主井临时改绞,副井进行永久装备。总体安排情况是副井需要增加一次临时改绞,这样可最大限度地减少由于主井进度拖延对矿井建设总工期的影响。
    解析: 暂无解析

  • 第13题:


    (二)



    【背景资料】



    某矿井采用立井开拓方式,风井位于井田东部边界,主井装载系统位于副井运输水平上方,主、副井井筒深度基本相同,副井井底车场主要巷道及硐室布置如图1所示。矿井施工组织安排主井先于副井3个月开工,箕斗装载硐室与主井井筒同时施工,主、副井同时到底;短路贯通后,主井改为临时罐笼提升,副井进行永久装备,井底车场巷道及硐室施工网络计划如图2所示。





    【问题】



    1.主、副井同时到底后,短路贯通线路如何安排?贯通点选择在何处?



    2.主、副井同时到底后,应如何组织井底车场巷道及硐室施工?



    3.主、副井同时到底后,矿井施工组织安排的井底车场巷道及硐室施工网络计划有何不当之处?如何调整?



    4.主井井筒表土段施工时发生工期延误3个月,如果后续并筒施工进度不变,应如何安排才能保证原施工组织受影响最小?




    答案:
    解析:

    (二)


    1.主、副井同时到底后,短路贯通线路一般应尽量利用原设计的辅助硐室和巷道。贯通点的选择应使主、副井之间的贯通距离最短、弯曲最少、符合主井临时改装后提升方位和二期工程重车主要出车方向要求,以及与永久巷道或硐室之间留有足够的安全岩柱,并且应考虑所开临时巷道能给生产期间提供利用价值。


    2.主、副井同时到底后,车场巷道施工顺序的安排除应保证主、副井短路贯通与连锁工程项目不间断地快速施工外,同时还必须提高连锁工程的掘进速度和改善其施工条件所必需的巷道。在组织井底车场硐室施工时,应考虑下列因素。


    (1)与井筒相毗连的各种硐室(马头门、装载硐室、井底水泵房等)在一般情况下应与井筒施工同时进行,装载硐室的安装应在井筒永久装备施工之前进行。


    (2)各机械设备硐室的开凿顺序应根据使用先后和安装工程的需要来安排。


    (3)服务性的硐室,如等候室、调度室和医疗室等,一般可作为平衡工程量用。但为了改善通风、排水和运输系统,有时也应提早施工。


    (4)在车场内每挖掘到巷道或硐室的交岔点处,若不能一次筑成时,应向交岔道掘进5m长,一般可作为平衡工程量用。


    3.主、副井同时到底后,矿井施工组织安排的井底车场巷道及硐室施工网络计划的不当之处:变电站、水泵房、水仓、硐室施工组织安排不当。调整:先施工井下变电站、永泵房和水仓;装载硐室的安装应在井筒永久装备施工之前进行。


    4.主井井筒表土段施工时发生工期延误3个月,如果后续井筒施工进度不变,应压缩副井永久装备的工期。


  • 第14题:

    某矿井采用立井开拓方式,风井位于井田东部边界,主井装载系统位于副井运输水平上方,主、副井井筒深度基本相同,副井井底车场主要巷道及硐室布置如图1所示。矿井施工组织安排主井先于副井3个月开工,箕斗装载硐室与主井井筒同时施工,主、副井同时到底:短路贯通后,主井改为临时罐笼提升,副井进行永久装备,井底车场巷道及硐室施工网络计划如图2所示。?




    问题?
    1.主、副井同时到底后,短路贯通线路如何安排?贯通点选择在何处??
    2.主、副井同时到底后,应如何组织井底车场巷道及硐室施工??
    3.主、副井同时到底后,矿井施工组织安排的井底车场巷道及硐室施工网络计划有何不当之处?如何调整??
    4.主井井筒表土段施工时发生工期延误3个月,如果后续井筒施工进度不变,应如何安排才能保证原施工组织受影响最小??


    答案:
    解析:
    1.加速井巷过渡期设备的改装,是保证建井第二期工程顺利开工和缩短建井总工期的关键之一。井巷过渡期的施工内容主要包括:主副井短路贯通;服务于井筒掘进用的提升、通风、排水和压气设备的改装;井下运输、供水及供电系统的建立;劳动组织的变换等等。一般应尽量利用原设计的辅助硐室和巷道,如无可利用条件,则施工单位可以与建设单位协商后在主、副井之间选择和施工临时贯通巷道。临时贯通道通常选择主副井之间的贯通距离最短、弯曲最少、符合主井临时改装后提升方位和二期工程重车主要出车方向要求,以及与永久巷道或硐室之间留有足够的安全岩柱,并且应考虑所开临时巷道能给生产期间提供利用价值。因此,主、副井同时到底后,短路贯通线路可安排:主井井底清撒硐室?→联络巷→副井东侧马头门;贯通点宜选择在联络巷与车场绕道的连接处。??2.主、副井同时到底后,应迅速组织矿井建设二三期工程的施工,安排井底车场巷道及硐室施工时。车场巷道施工顺序的安排除应保证主副井短路贯通与连锁工程项目不问断地快速施工外,同时还必须积极组织力量,掘进一些为提高连锁工程的掘进速度和改善其施工条件所必需的巷道。如:尽快形成环形运输系统,提高运输能力;沟通通风环路,改善通风条件,改变独头通风的困难;沟通排水系统,改善工作面掘进条件等。因此,主副井同时到底后,井底车场巷道与硐室的施工组织是:?
    (1)主、副井首先短路贯通;?
    (2)保证矿井关键线路工程施工不间断;?
    (3)尽快形成改绞井筒的调车系统;?
    (4)加快临时设施和硐室施工;?
    (5)保证副井永久装备完成时相关巷道及硐室施工同步完成;?
    (6)保证巷道及硐室的连续施工。?
    3.结合图1和图2,理解网络计划与副井井底车场主要巷道及硐室布置安排,然后结合图1,查找不合理之处。由图1和图2可见,只有先施工?“水仓人口”后,内、外水仓才具备施工作业面,才能开展后续工程的施工。因此,不当之处是:外水仓的施工安排,调整方法是:将外水仓施工安排在“水仓人口”工作之后。?
    4.主井井筒到底时间与装载硐室施工顺序有关。装载硐室有三种施工顺序:一是与主井井筒及其硐室一次施工完毕,此方法工期较长,但是不需要井筒二次改装,而且安全性较好;二是主井井筒一次掘到底,预留硐口,待副井罐笼投入使用后,在主井井塔施工的同时完成硐室工程;三是主井井筒第一次掘砌到运输水平,待副井罐笼提升后,施工下段井筒,装载硐室与该段井筒一次作完,这种方式只有在井底部分地质条件特别复杂时(或地质条件出现意外恶劣情况时)才采用。目前,由于主井井筒表土段施工时发生工期延误3个月,在后续井筒施工进度不变的情况下,保证原施工组织受影响最小是需要保证主、副井筒同时到底进行贯通,根据装载硐室施工方案,可不安排箕斗装载硐室与主井井筒同时施工,只有这样,才能保证主、副井同时到底。箕斗装载硐室可安排在副井提升系统移交后,主井永久装备前施工。?

  • 第15题:

    某矿井采用立井开拓,主、副井井筒位于同一工业广场,主井井筒采用临时井架凿井,副井井筒采用永久井架凿井。主、副井井筒段采用冻结法施工,基岩段采用普通法施工。井筒基岩段预计涌水量8m3/h。主、副井井筒冻结及掘砌施工由某施工单位承担。该施工单位编制了矿井施工方案为:主、副井井筒交错开工,错开时间3个月。箕斗装载硐室与主井井筒同时施工,主、副井同时到底进行短路贯通。
    在主井井筒基岩段施工过程中,遇到了地质资料未注明的含水层。该含水层涌水达到20m3/h,施工单位凭借自身的施工经验,提出了采用强排水方法通过含水层,需增加费用15万元,该方案经建设单位同意后,施工单位完成了含水层段的掘砌工作,但造成工期延误2个月。事后,施工单位向建设单位提出了补偿费用15万元和延长工期2个月的索赔。主井井筒通过含水基岩层后,按原掘进速度正常施工,副井井筒施工速度正常,为实现主、副井同时到底进行短路贯通,施工单位及时调整的施工方案。
    【问题】
    1.副井井筒利用永久井架凿井具有哪些优缺点?
    2.确定该矿井主、副井井筒的合理开工顺序,并说明该开工顺序的优点。
    3.施工单位提出的索赔是否合理?说明理由。
    4.强排水方法通过含水层对施工单位及其井筒施工会造成哪些不利影响?
    5.为保证主、副井两井同时到底,施工单位应如何调整主井井筒的施工组织方案?


    答案:
    解析:
    1.副井井筒利用永久井架凿井具有下列特点: 优点:可节省临时井架的使用费,加快副井的改装速度,缩短建井工期。
    缺点:提前使用副井井架会增加前期投资和前期准备工期,另外给井筒施工设备布置带来不便。
    2.该矿井主、副井井筒的合理开工顺序为主井先开工,副井后开工。其间隔时间是3个月。
    该开工顺序优点是可实现主副井同时到底,同时进行短路贯通,贯通时间快,独头掘进距离短。有利于提前改装临时罐笼,加大提升能力,尽快形成井下巷道快速开拓的条件,可以缩短主副井交替装备的工期。
    3.施工单位提出索赔合理。
    理由:造成工期延误2个月,施工单位的原因造成。因为在主井井筒基岩段施工过程中,遇到了地质资料未注明的含水层,不属于施工单位的责任,且施工单位提出采用强排水方法经过建设单位同意的。
    4.强排水方法通过含水层对施工单位的作业环境造成不利影响有人员在淋水的环境中作业,对作业质量控制不利,而且有增大安全隐患的诱因;对井筒的质量控制不利。
    由于淋水会沿井壁进入混凝土,会造成井壁跑浆,影响混凝土强度、外观、密实度等质量问题。
    5.由于主井延误2个月,使主井延迟2个月到底。可暂不施工装载硐室,主井到井底车场水平先进行短路贯通。这样装载硐室就不在关键线路上,可待副井永久装备完成后,主井永久装备前完成装载硐室的施工。

  • 第16题:

    矿井的主、副井筒为斜井,回风井井筒为立井,则该矿井的开拓方式属于()。

    A.综合开拓
    B.平硐开拓
    C.立井开拓
    D.斜井开拓

    答案:D
    解析:
    本题考核的是矿井的开拓方式。斜井开拓是主副井筒均采用斜井的井田开拓方式。

  • 第17题:

    关于矿井通风方式的说法,正确的是(  )。

    A.矿井都要求另设一个风井广场
    B.两翼对角式通风指入排风井分别位于井田两翼
    C.利用主、副井通风的系统形成时间晚
    D.主、副、风井可以同时置在井田中央

    答案:D
    解析:
    采用立井开拓时,通常主、副井布置在井田中央,兼有风井功能,一般以副井为人风井(进风)、主井为排风井(回风),并不要求另设风井广场。根据矿井通风需要。可开掘专用排风井,按排风井位置不同矿井通风方式分为中央式、对角式和混合式等。主副井及排风井均在井田中央布置(中央并列式),工业场地布置集中,构成矿井通风系统的时间短,其缺点是通风线路长、阻力大,井下漏风多。对于入风井位于井田中央,排风井位于井田上部边界的两翼,称为两翼对角式通风。建井时主、副井与排风井贯通的距离长,形成通风系统的工程量较大,故形成通风系统所需时间较长。但对角式通风风路长度和风压变动小,漏风量少,通风系统简单、可靠,对于通风要求严格的大型矿井比较适合。

  • 第18题:

    中央并列式通风的矿井,回风井大致位于()。

    • A、井田浅部边界走向中央
    • B、井田中央
    • C、走向边界附近

    正确答案:A

  • 第19题:

    问答题
    背景: 某新建矿井共有主井、副井和中央风井三个井筒,预计主井井筒施工准备时间为20个月,矿井建设关键线路是:主井井筒工程(18)→主井重车线(2)→水平运输大巷(10)→采区下部车场(2)→采区巷道(12)→工作面准备巷道(2)→工作面设备安装(2)→矿井试运转(2)→矿井投产移交。以上括号内数字为工程的施工工期,单位为月 问题: (1)该矿井建设总工期可以采用什么方法进行推算? (2)该矿井建井工期和总工期分别是多少? (3)若副井比主井提前结束到底,请预测一下该矿井的建井工期

    正确答案: (1)该矿井建设总工期可以采用什么方法进行推算?
    答:该矿井建设总工期可以采用关键线路来进行推算,具本可根据井巷工程,土建和机电安装工程或主要生产设备订货、到货和安装时间来进行推算。
    (2)该矿井建井工期和总工期分别是多少?
    该矿井的建井工期是18+2+10+2+12+2+2+2=50(月)
    (3)若副井比主井提前结束到底,请预测一下该矿井的建井工期
    答:若副井比主井提前结束到底,这时可能出现的情况有:
    1)主井施工进度正常,矿井建设的关键线路不变,这时矿井建设的工期不会发生变化。副井提前到底可提前进行主副井贯通工程施工工作,可加快井底车场巷道与硐室施工进度。
    2)主井施工进度拖延,矿井建设的关键线路不变,
    这时矿井建设的工期会发生拖延。副井到底不会耽误井底车场巷道与硐室的施工进度,可提前安排部分工程施工。
    3)副井比计划工期提前较多,如果考虑在完成主、副井贯通工程施工后主井仍没有到底时,可提前安排原关键线路上主井重车线等工程施工,这种安排有可能使进度提前,即有可能缩短矿井建设工期。
    解析: 暂无解析

  • 第20题:

    问答题
    背景:某建设工程公司承担了一矿井的施工工作。该矿井采用立井开拓方式,中央边界式通风,井田中央布置了2个井筒,主井井筒净直径5.5m,井深650m;副井井筒直径7.0m,井深625m;风井位于井田东北部边界,净直径5.0m,井深515m。 施工单位在矿井开工前,组织编制了该矿井的施工组织设计,确定了矿井的施工方案,明确了施工准备工作的具体内容,并进行了认真准备。考虑到井筒表土较薄,又没有流沙,采用普通法进行施工;基岩部分采用钻眼爆破法施工;主、副井到底后进行短路贯通,然后副井永久装备,主井进行临时改绞,负责井底车场及大巷的施工;在与风井贯通后进行采区巷道的施工。 但在矿井的建设过程中,主井在表土段施工发生了突水问题,使工程拖延了4个月。副井先到底,矿井整个施工组织被打乱。 根据本矿井的基本条件,矿井应采用哪种施工方案?

    正确答案: 解析:
    根据本矿井的基本条件,由于矿井设有边界风井,具备对头掘进的条件,因此应同时从井田中央和边界进行矿井的施工,以缩短矿井关键线路工程项目的施工时间。这样,矿井应采用对头掘进的施工方案。
    解析: 解析:
    根据本矿井的基本条件,由于矿井设有边界风井,具备对头掘进的条件,因此应同时从井田中央和边界进行矿井的施工,以缩短矿井关键线路工程项目的施工时间。这样,矿井应采用对头掘进的施工方案。

  • 第21题:

    问答题
    背景:某建设工程公司承担了一矿井的施工工作。该矿井采用立井开拓方式,中央边界式通风,井田中央布置了2个井筒,主井井筒净直径5.5m,井深650m;副井井筒直径7.0m,井深625m;风井位于井田东北部边界,净直径5.0m,井深515m。 施工单位在矿井开工前,组织编制了该矿井的施工组织设计,确定了矿井的施工方案,明确了施工准备工作的具体内容,并进行了认真准备。考虑到井筒表土较薄,又没有流沙,采用普通法进行施工;基岩部分采用钻眼爆破法施工;主、副井到底后进行短路贯通,然后副井永久装备,主井进行临时改绞,负责井底车场及大巷的施工;在与风井贯通后进行采区巷道的施工。 但在矿井的建设过程中,主井在表土段施工发生了突水问题,使工程拖延了4个月。副井先到底,矿井整个施工组织被打乱。 在主井发生淹井事故后,如何及时调整施工进度计划安排?

    正确答案: 解析: 由于主井发生了淹井事故,不能保证按预定的时间到底与副井贯通。副井能够按计划进度到底,这时只能考虑风井与副井进行贯通,在贯通前,为保证施工进度,必须对副井进行临时改绞,以保证井底车场巷道与硐室的施工对提升的要求。一旦主井到底,迅速与副井贯通;考虑到主井耽误的工期较短,这时仍可进行主井临时改绞,副井进行永久装备。总体安排情况是副井需要增加一次临时改绞,这样可最大限度的减少由于主井进度拖延对矿井建设总工期的影响。
    解析: 解析: 由于主井发生了淹井事故,不能保证按预定的时间到底与副井贯通。副井能够按计划进度到底,这时只能考虑风井与副井进行贯通,在贯通前,为保证施工进度,必须对副井进行临时改绞,以保证井底车场巷道与硐室的施工对提升的要求。一旦主井到底,迅速与副井贯通;考虑到主井耽误的工期较短,这时仍可进行主井临时改绞,副井进行永久装备。总体安排情况是副井需要增加一次临时改绞,这样可最大限度的减少由于主井进度拖延对矿井建设总工期的影响。

  • 第22题:

    单选题
    关于矿井通风方式的说法,正确的是(  )。
    A

    矿井都要求另设一个风井广场

    B

    两翼对角式通风指人排风井分别位于井田两翼

    C

    利用主、副井通风的系统形成时间晚

    D

    主、副、风井可以同时置在井田中央


    正确答案: C
    解析:

  • 第23题:

    问答题
    背景:某建设工程公司承担了一矿井的施工工作。该矿井采用立井开拓方式,中央边界式通风,井田中央布置了2个井筒,主井井筒净直径5.5m,井深650m;副井井筒直径7.0m,井深625m;风井位于井田东北部边界,净直径5.0m,井深515m。 施工单位在矿井开工前,组织编制了该矿井的施工组织设计,确定了矿井的施工方案,明确了施工准备工作的具体内容,并进行了认真准备。考虑到井筒表土较薄,又没有流沙,采用普通法进行施工;基岩部分采用钻眼爆破法施工;主、副井到底后进行短路贯通,然后副井永久装备,主井进行临时改绞,负责井底车场及大巷的施工;在与风井贯通后进行采区巷道的施工。 但在矿井的建设过程中,主井在表土段施工发生了突水问题,使工程拖延了4个月。副井先到底,矿井整个施工组织被打乱。 本矿井的施工组织设计应由哪个单位负责编制?

    正确答案: 解析: 对于已经确定了施工单位后的单项工程,应该由已确定的施工单位或由总承包单位编制详尽的施工组织设计,并作为指导施工的依据。本矿井由于施工单位承建整个矿井的建设工作,因此,矿井的施工组织设计应由施工单位负责编制。
    解析: 解析: 对于已经确定了施工单位后的单项工程,应该由已确定的施工单位或由总承包单位编制详尽的施工组织设计,并作为指导施工的依据。本矿井由于施工单位承建整个矿井的建设工作,因此,矿井的施工组织设计应由施工单位负责编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