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抗震设计规范中规定的应进行弹塑性变形验算的结构,下列哪一项叙述是不正确的?( )A.8度Ⅲ、Ⅳ类场地和9度时,高大的单层钢筋混凝土柱厂房的横向排架 B.7~9度时楼层屈服强度系数小于1.0的钢筋混凝土框架结构 C.高度大于150m的结构 D.甲类建筑和9度时乙类建筑中的钢筋混凝土结构和钢结构

题目
关于抗震设计规范中规定的应进行弹塑性变形验算的结构,下列哪一项叙述是不正确的?( )

A.8度Ⅲ、Ⅳ类场地和9度时,高大的单层钢筋混凝土柱厂房的横向排架
B.7~9度时楼层屈服强度系数小于1.0的钢筋混凝土框架结构
C.高度大于150m的结构
D.甲类建筑和9度时乙类建筑中的钢筋混凝土结构和钢结构

相似考题
参考答案和解析
答案:B
解析:
根据《建筑抗震设计规范》第5.5.2条。
更多“关于抗震设计规范中规定的应进行弹塑性变形验算的结构,下列哪一项叙述是不正确的?( )”相关问题
  • 第1题:

    为防止主体结构弹性变形过大而引起非结构构件出现过重破坏,抗震验算主要进行()。
    A.截面抗震验算
    B.弹性变形验算
    C.弹塑性变形验算
    D.底部剪力验算


    答案:B
    解析:

  • 第2题:

    简述罕遇地震作用下结构的弹塑性变形验算目的。


    正确答案:防倒塌,保证大震不倒。

  • 第3题:

    下列建筑中()不能确认为可不进行天然地基及基础的抗震承载力验算的建筑物。

    • A、砌体房屋
    • B、地基主要受力层范围内不存在软弱粘性土的单层厂房
    • C、8层以下高度在25m以下的一般民用框架房屋
    • D、《建筑抗震设计规范》规定可不进行上部结构抗震验算的建筑

    正确答案:C

  • 第4题:

    在抗震设计的第一阶段,()

    • A、计算结构构件的承载能力
    • B、验算结构的弹塑性变形
    • C、采用大震作用效应
    • D、验算是否满足“大震不倒”的要求

    正确答案:A

  • 第5题:

    下列哪个选项不符合《建筑抗震设计规范》(GB50011-2010)中有关抗震设防的基本思路和原则?()

    • A、抗震设防是以现有的科学水平和经济条件为前提的
    • B、以小震不坏、中震可修、大震不倒三个水准目标为抗震设防目标
    • C、以承载力验算作为第一阶段设计,和以弹塑性变形验算作为第二阶段设计来实现设防目标
    • D、对已编制抗震设防区划的城市,可按批准的抗震设防烈度或涉及地震动参数进行抗震设防

    正确答案:D

  • 第6题:

    《建筑抗震设计规范》中"三水准""两阶段"是指()。

    • A、设防目标的三水准是"小震不坏、中震可修、大震不倒"
    • B、为满足第一水准抗震设防目标的要求,需进行第一阶段设计,即按小震作用效应和其他荷载效应的基本组合验算结构构件的承载能力、弹性变形及弹塑性变形
    • C、第二水准抗震设防目标的要求应以抗震措施来加以保证
    • D、为满足第三水准抗震设防目标的要求,应在大震作用下验算结构的弹塑性变形

    正确答案:A,C,D

  • 第7题:

    下列关于三水准抗震设防目标、两阶段抗震设计方法,理解正确的一项是()

    • A、三水准抗震设防目标是“小震不坏,中震可修,大震不倒”
    • B、两阶段抗震设计方法指“小震下结构设计,中震下结构弹塑性变形验算”
    • C、小震下结构设计为弹塑性设计
    • D、第二阶段抗震设计为大震下的弹性变形验算

    正确答案:A

  • 第8题:

    单选题
    在混凝土结构设计规范中规定,抗震设防烈度为()度以上的建筑结构,应进行多与地震作用下的截面抗震验算。
    A

    5

    B

    6

    C

    7

    D

    8


    正确答案: C
    解析: 暂无解析

  • 第9题:

    单选题
    在抗震设计的第一阶段,()
    A

    计算结构构件的承载能力

    B

    验算结构的弹塑性变形

    C

    采用大震作用效应

    D

    验算是否满足“大震不倒”的要求


    正确答案: D
    解析: 暂无解析

  • 第10题:

    单选题
    关于结构截面抗震验算以及多遇地震作用下的抗震变形验算中分项系数的取值,下列何项所述正确?()[2008年真题]
    A

    进行截面抗震验算时,重力荷载分项系数应取1.2

    B

    进行截面抗震验算时,竖向地震作用分项系数应取0.5

    C

    进行结构位移计算时,各作用分项系数均应采用1.0

    D

    进行结构位移计算时,水平地震作用分项系数应取1.3


    正确答案: A
    解析: A项,根据《建筑抗震设计规范》(GB50011-2010)第5.4.1条,当重力荷载效应对构件承载力有利时,不应大于1.0;B项,竖向地震作用分项系数应按表5.4.1取用;C项,根据第5.5.1条,当进行多遇地震作用下的抗震变形验算时,地震作用应采用标准值,各作用分项系数均应采用1.0;D项,同C项。

  • 第11题:

    单选题
    下列砌体结构抗震设计的概念,正确的是(  )。[2017年真题]
    A

    6度设防,多层砌体结构既不需做承载力抗震验算,也不需考虑抗震构造措施

    B

    6度设防,多层砌体结构不需做承载力抗震验算,但要满足抗震构造措施

    C

    8度设防,多层砌体结构需进行薄弱处抗震弹性变形验算

    D

    8度设防,多层砌体结构需进行薄弱处抗震弹塑性变形验算


    正确答案: D
    解析:
    AB两项,《建筑抗震设计规范》(GB 50011—2010)(2016年版)第5.1.6条规定,6度时的建筑(不规则建筑及建造于Ⅳ类场地上较高的高层建筑除外),以及生土房屋和木结构房屋等,应符合有关的抗震措施要求,但应允许不进行截面抗震验算。CD两项,《建筑抗震设计规范》(GB 50011—2010)(2016年版)第5.5.1条和第5.5.2条第1款列出了需要进行多遇地震作用下弹性变形验算的结构和进行罕遇地震作用下薄弱层弹塑性变形验算的结构,其中不包括多层砌体结构。

  • 第12题:

    单选题
    第二阶段抗震设计的主要任务是()
    A

    验算构件的承载力

    B

    验算构件的抗裂性能

    C

    验算结构的弹性变形

    D

    验算结构的弹塑性变形


    正确答案: A
    解析: 暂无解析

  • 第13题:

    下列哪个选项是不符合《建筑抗震设计规范》(GB 50011—2010)中有关抗震设防的基本思路和原则的?(  )

    A、抗震设防是以现有的科学水平和经济条件为前提的
    B、以“小震不坏、中震可修、大震不倒”三个水准目标为抗震设防目标
    C、以承载力验算作为第一阶段设计和以弹塑性变形验算作为第二阶段设计来实现设防目标
    D、对已编制抗震设防区划的城市,可按批准的抗震设防烈度或设计地震动参数进行抗震设防

    答案:D
    解析:
    根据《建筑抗震设计规范》(GB 50011—2010)条文说明第1.0.1条规定,抗震设防是以现有的科学水平和经济条件为前提。10规范继续保持89规范提出的并在2001规范延续的抗震设防三个水准目标,即“小震不坏、中震可修、大震不倒”的某种具体化。规范继续采用二阶段设计实现上述三个水准的设防目标:第一阶段设计是承载力验算,取第一水准的地震动参数计算结构的弹性地震作用标准值和相应的地震作用效应;第二阶段设计是弹塑性变形验算。根据第1.0.5条规定,一般情况下,建筑的抗震设防烈度应采用根据中国地震动参数区划图确定的地震基本烈度(本规范设计基本地震加速度值所对应的烈度值)。

  • 第14题:

    我国抗震规范第二阶段设计的内容是()

    • A、验算构件的承载力
    • B、验算结构小震时的弹性变形
    • C、验算结构大震时的弹塑性变形
    • D、验算结构大震时的弹性变形

    正确答案:C

  • 第15题:

    第二阶段抗震设计的主要任务是()

    • A、验算构件的承载力
    • B、验算构件的抗裂性能
    • C、验算结构的弹性变形
    • D、验算结构的弹塑性变形

    正确答案:D

  • 第16题:

    下列关于建筑结构薄弱层特征及有关规定的论述错误的是()。

    • A、在地震作用下,建筑结构出现塑性变形集中的楼层,称为薄弱层;
    • B、在地震作用下,在薄弱层处必定首先屈服,而结构的倒塌极大可能就是在这个区域开始;
    • C、为了防止结构倒塌,应按规定设防烈度对高层建筑结构进行抗震变形验算;
    • D、框架结构薄弱层层间弹塑性位移△up,应符合△up≤1/50H的要求,式中H为薄弱层部位的层高。

    正确答案:C

  • 第17题:

    在混凝土结构设计规范中规定,抗震设防烈度为()度以上的建筑结构,应进行多与地震作用下的截面抗震验算。

    • A、5
    • B、6
    • C、7
    • D、8

    正确答案:C

  • 第18题:

    《建筑抗震设计规范》(GB50011-2010)采用两阶级设计实现抗震设防三个水准目标,下述表述中()是错误的。()

    • A、第一阶段设计是承载力验算,第二阶段设计是弹塑性变形验算
    • B、承载力验算时应取与基本烈度相对应的地震作用标准值和相应的地震作用效应
    • C、第二阶段设计时目标是满足第二水准目标
    • D、对于大多数结构,可只进行第一阶段设计而通过概念设计和抗震构造措施来满足第三水准的设计要求

    正确答案:B,C

  • 第19题:

    单选题
    下列关于三水准抗震设防目标、两阶段抗震设计方法,理解正确的一项是()
    A

    三水准抗震设防目标是“小震不坏,中震可修,大震不倒”

    B

    两阶段抗震设计方法指“小震下结构设计,中震下结构弹塑性变形验算”

    C

    小震下结构设计为弹塑性设计

    D

    第二阶段抗震设计为大震下的弹性变形验算


    正确答案: A
    解析: 暂无解析

  • 第20题:

    单选题
    我国抗震规范第二阶段设计的内容是()
    A

    验算构件的承载力

    B

    验算结构小震时的弹性变形

    C

    验算结构大震时的弹塑性变形

    D

    验算结构大震时的弹性变形


    正确答案: B
    解析: 暂无解析

  • 第21题:

    多选题
    符合《建筑抗震设计规范》有关抗震设防的基本思路和原则的是()。
    A

    抗震设防是以现有的科学水平和经济条件为前提的

    B

    以小震不坏、中震可修、大震不倒三个水准目标为抗震设防目标

    C

    以承载力验算作为第一阶段设计和以弹塑性变形验算作为第二阶段设计来实现设防目标

    D

    对已编制抗震设防区划的城市,可按批准的抗震设防烈度或设计地震动参数进行抗震设防


    正确答案: C,B
    解析: 暂无解析

  • 第22题:

    多选题
    《建筑抗震设计规范》(GB50011-2010)中对抗震设计要求分阶段进行,其具体内容包括()。
    A

    满足地震荷载标准组合条件下的强度验算

    B

    满足第一水准强度及变形验算要求

    C

    满足第二水准强度及变形验算要求

    D

    满足罕遇地震条件下弹塑性变形验算要求


    正确答案: A,C
    解析: 暂无解析

  • 第23题:

    单选题
    计算地震作用和进行结构抗震验算时,下列哪个选项的说法是不符合《建筑抗震设计规范》(GB50011-2010)规定的()
    A

    结构总水平地震作用标准值和总竖向地震作用标准值都是将结构等效总重力荷载分别乘以相应的地震影响系数最大值

    B

    竖向地震影响系数最大值小于水平地震影响系数最大值

    C

    建筑结构应进行多遇地震作用下的内力和变形分析,此时,可以假定结构与构件处于弹性工作状态

    D

    对于有可能导致地震时产生严重破坏的建筑结构等部位,应进行罕遇地震作用下的弹塑性变形分析


    正确答案: D
    解析: 暂无解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