框架节点核心区的抗震验算要求是( )。A.一、二、三、四级框架,节点核心区均需进行抗震验算 B.一、二、三级框架,节点核心区均需进行抗震验算 C.一、二级框架,节点核心区均需进行抗震验算 D.仅一级框架,节点核心区需进行抗震验算

题目
框架节点核心区的抗震验算要求是( )。

A.一、二、三、四级框架,节点核心区均需进行抗震验算
B.一、二、三级框架,节点核心区均需进行抗震验算
C.一、二级框架,节点核心区均需进行抗震验算
D.仅一级框架,节点核心区需进行抗震验算

相似考题
参考答案和解析
答案:C
解析:
更多“框架节点核心区的抗震验算要求是( )。”相关问题
  • 第1题:

    图6-31(a)所示为一个8层钢筋混凝土框架结构的平面图。该建筑抗震烈度为8度,属于二级抗震等级。下列结构动力分析方法中,正确的是( )。


    A. 只要作横向的平动振型抗震验算,因为纵向(y向)的抗侧刚度较弱
    B. 不仅要作横向的抗震验算,还要作纵向的抗震验算
    C. 除作x、y向的平动振型的抗震验算外,还要作扭转振型的耦联计算
    D. 该结构属于简单的纯框架,层数也不高,用基底剪力法计算其横向的水平地震力,并按各榀框架的抗侧刚度进行分配

    答案:C
    解析:


    则其L/Bmax值超过《高层建筑混凝土结构技术规范》(JGJ3-2002、J186-2002)表4.3.3规定的8度抗震的限值,即该框架属于平面布置不规则结构。底部剪力法,主要适用于房屋不发生扭转振动的、高度不大、质量和刚度沿高度分布较均匀、且为以剪切变形为主的情况。该结构扭转影响明显,利用底部剪力法进行抗震设计是不合适的;本楼应按考虑扭转耦联振动影响的振型分解反应谱法,对房屋的横向和纵向进行抗震计算。

  • 第2题:

    某7度抗震设防的高层钢筋混凝土框架结构,抗震等级为二级,地上10层,柱混凝土强度等级为C35
    该框架第五层中柱节点,其纵、横梁及柱截面尺寸如图4-19所示。抗震设计时,节点左右梁端相同时针方向组合的弯矩设计值之和∑Mb=450kN.m (为较大值)。节点上、下柱反弯点之间的距离H0=4.7m。梁纵向钢筋的。试问,1一1剖面方向节点核心区组合的剪力设计值(kN),与下列何项数值最为接近?

    (A) 549
    (B) 602
    (C) 657
    (D) 722


    答案:C
    解析:
    (C) 解答:由《高层建筑混凝土结构设计规程》(JGJ 3 — 2002)附录C中式(C.1.1-2):

  • 第3题:

    在抗震设防烈度为8度的地区,下列选项中哪些可不进行天然地基及基础的抗震承载力验算?(  )

    A、一般的单层厂房
    B、规范规定可不进行上部结构抗震验算的建筑
    C、9层的一般民用框架结构房屋
    D、地基为松散砂土层的2层框架结构民用房屋

    答案:A,B
    解析:
    根据《建筑抗震设计规范》(GB 50011—2010)第4.2.1条,下列建筑可不进行天然地基及基础的抗震承载力验算:①本规范规定可不进行上部结构抗震验算的建筑。②地基主要受力层范围内不存在软弱黏性土层的下列建筑:1)一般的单层厂房和单层空旷房屋;2)砌体房屋;3)不超过8层且高度在24m以下的一般民用框架和框架—抗震墙房屋;4)基础荷载与3)项相当的多层框架厂房和多层混凝土抗震墙房屋。

  • 第4题:

    一幢高60m、按6度抗震设防、位于Ⅳ类场地的钢筋混凝土框架-剪力墙结构的市级电信大楼,经计算可知:在基本振型地震作用下,框架部分承受的地震倾覆力矩大于结构总地震倾覆力矩的50%。在进行结构的抗震设计时,下列各项正确的是()。

    • A、因6度抗震设防,可允许不进行截面的抗震验算,仅需对框架和剪力墙分别按四级和三级抗震等级考虑抗震构造措施
    • B、应进行截面的抗震验算,并同时对框架按四级、剪力墙按三级抗震等级考虑抗震构造措施
    • C、应进行截面的抗震验算,并同时对框架按三级、剪力墙按二级抗震等级考虑抗震构造措施
    • D、应进行截面的抗震验算,并同时对框架和剪力墙均按二级抗震等级考虑抗震构造措施

    正确答案:D

  • 第5题:

    根据高规抗震要求,框架节点核心区必须进行节点抗震验算的框架抗震等级()

    • A、一级;
    • B、二级;
    • C、一、二级;
    • D、一、二、三级。

    正确答案:D

  • 第6题:

    下列关于地震区框架节点的设计说法不正确的是()。

    • A、框架节点的设计应考虑“强节点弱构件”原则
    • B、抗震等级一二三四级,节点核心区均应进行抗震验算,并满足构造措施要求
    • C、框架节点核心区应加强钢筋的锚固作用
    • D、节点核心区混凝土强度等级不宜低于框架柱的混凝土强度等级

    正确答案:B

  • 第7题:

    怎样保证框架梁柱节点的抗震性能?如何进行节点设计?


    正确答案: 节点抗震设计原则:①节点的承载力不应低于其连接件的承载力②多遇地震时,节点应在弹性范围内工作③罕遇地震时,节点承载力的降低不得危及竖向荷载的传递④节点配筋不应使施工过分困难。框架柱抗震设计原则:①强柱弱梁,使柱尽量不要出现塑性铰②在弯曲破坏发生前不发生剪切破坏,使柱有足够的抗剪能力③控制柱的轴压比不要太大④加强约束,配置必要地约束箍筋梁抗震设计原则:①梁形成塑性铰后仍有抗剪承载力②梁纵筋去附后,塑性铰区段应有较好的延性和耗能能力③妥善解决梁纵筋锚固问题。

  • 第8题:

    多选题
    为保证框架结构的可靠抗震,应设计成延性框架,其遵守的设计原则是()。
    A

    强柱.弱节点

    B

    强节点.弱柱

    C

    强柱.强节点

    D

    弱梁.弱弯


    正确答案: D,A
    解析: 暂无解析

  • 第9题:

    问答题
    怎样保证框架梁柱节点的抗震性能?如何进行节点设计?

    正确答案: 节点抗震设计原则:①节点的承载力不应低于其连接件的承载力②多遇地震时,节点应在弹性范围内工作③罕遇地震时,节点承载力的降低不得危及竖向荷载的传递④节点配筋不应使施工过分困难。框架柱抗震设计原则:①强柱弱梁,使柱尽量不要出现塑性铰②在弯曲破坏发生前不发生剪切破坏,使柱有足够的抗剪能力③控制柱的轴压比不要太大④加强约束,配置必要地约束箍筋梁抗震设计原则:①梁形成塑性铰后仍有抗剪承载力②梁纵筋去附后,塑性铰区段应有较好的延性和耗能能力③妥善解决梁纵筋锚固问题。
    解析: 暂无解析

  • 第10题:

    单选题
    一幢高60m、按6度抗震设防、位于Ⅳ类场地的钢筋混凝土框架-剪力墙结构的市级电信大楼,经计算可知:在基本振型地震作用下,框架部分承受的地震倾覆力矩大于结构总地震倾覆力矩的50%。在进行结构的抗震设计时,下列各项正确的是()。
    A

    因6度抗震设防,可允许不进行截面的抗震验算,仅需对框架和剪力墙分别按四级和三级抗震等级考虑抗震构造措施

    B

    应进行截面的抗震验算,并同时对框架按四级、剪力墙按三级抗震等级考虑抗震构造措施

    C

    应进行截面的抗震验算,并同时对框架按三级、剪力墙按二级抗震等级考虑抗震构造措施

    D

    应进行截面的抗震验算,并同时对框架和剪力墙均按二级抗震等级考虑抗震构造措施


    正确答案: D
    解析: 根据《建筑工程抗震设防分类标准》(GB50023—2008)第3.0.2条,6度抗震设防、Ⅳ类场地的较高建筑,应进行截面的抗震验算,并有相应的抗震构造措施。市级的电信大楼,属地震时使用功能不能中断的建筑,应属乙类建筑。根据《高层建筑混凝土结构技术规程》(JGJ3—2010)第3.9.1条第1款,乙类建筑,6度,应符合本地区抗震设防烈度提高一度的要求,即应按设防烈度7度的要求考虑。另外,已知框架部分承受的地震倾覆力矩大于结构总地震倾覆力矩的50%,由8.1.3条第3款,此时其框架部分抗震等级应按框架结构采用。由《建筑抗震设计规范》(GB50011—2010)表6.1.2可知,此框架—剪力墙结构中的框架部分,其抗震等级应按框架结构按二级进行抗震设计。

  • 第11题:

    单选题
    对构件进行抗震验算时,以下哪几条要求是正确的?Ⅰ.结构构件的截面抗震验算的设计应满足S≤R/γREⅡ.框架梁端混凝土受压区高度(计入受压钢筋)的限值:一级x≤0.25h0,二、三级x≤0.35h0Ⅲ.框架梁端纵向受拉钢筋的配筋率不应大于2.5%Ⅳ.在进行承载能力极限状态设计时不考虑结构的重要性系数()
    A

    Ⅰ、Ⅲ、Ⅳ

    B

    Ⅰ、Ⅱ、Ⅳ

    C

    Ⅰ、Ⅱ、Ⅲ

    D

    Ⅰ、Ⅱ、Ⅲ、Ⅳ


    正确答案: A
    解析: 第I项见《建筑抗震设计规范》第5.4.2条,第Ⅱ、Ⅲ项见《建筑抗震设计规范》第6.3.3条,第Ⅳ项见《混凝土结构设计规范》第3.2.3条。

  • 第12题:

    单选题
    根据高规抗震要求,框架节点核心区必须进行节点抗震验算的框架抗震等级()
    A

    一级;

    B

    二级;

    C

    一、二级;

    D

    一、二、三级。


    正确答案: D
    解析: 暂无解析

  • 第13题:

    假定框架梁柱节点核心区的剪力设计值Vj=1300kN,箍筋采用HRB335级钢筋,箍筋间距s=100mm,节点核心区箍筋的最小体积配箍率ρv·min=0.67%;as=as′=40mm。试问,在节点核心区,下列何项箍筋的配置较为合适?(  )


    答案:B
    解析:

  • 第14题:

    抗震设计时,框支梁、框支柱及抗震等级为一级的框架梁、柱、节点核心区,混凝土强度等级不应低于( )。

    A.C20
    B.C25
    C.C30
    D.C40

    答案:C
    解析:

  • 第15题:

    图6-31(a)所示为一个8层钢筋混凝土框架结构的平面图。该建筑抗震烈度为8度,属于二级抗震等级。下列结构动力分析方法中,正确的是( )。


    A. 只要作横向的平动振型抗震验算,因为纵向(y向)的抗侧刚度较弱
    B. 不仅要作横向的抗震验算,还要作纵向的抗震验算
    C. 除作x.y向的平动振型的抗震验算外,还要作扭转振型的耦联计算
    D. 该结构属于简单的纯框架,层数也不高,用基底剪力法计算其横向的水平地震力,并按各榀框架的抗侧刚度进行分配

    答案:C
    解析:


    则其L/Bmax值超过《高层建筑混凝土结构技术规范》(JGJ3-2002、J186-2002)表4.3.3规定的8度抗震的限值,即该框架属于平面布置不规则结构。底部剪力法,主要适用于房屋不发生扭转振动的、高度不大、质量和刚度沿高度分布较均匀、且为以剪切变形为主的情况。该结构扭转影响明显,利用底部剪力法进行抗震设计是不合适的;本楼应按考虑扭转耦联振动影响的振型分解反应谱法,对房屋的横向和纵向进行抗震计算。

  • 第16题:

    抗震等级为二级和三级的框架结构,其节点的抗震计算要求有何不同?


    正确答案: ①二级框架节点要按剪压比的要求进行节点截面尺寸验算,三级框架节点不需要。
    ②二级框架节点需进行受剪承载力验算,三级框架节点不需要。

  • 第17题:

    为保证框架结构的可靠抗震,应设计成延性框架,其遵守的设计原则是()。

    • A、强柱.弱节点
    • B、强节点.弱柱
    • C、强柱.强节点
    • D、弱梁.弱弯

    正确答案:C,D

  • 第18题:

    框架节点核心区应满足哪些抗震设计要求?


    正确答案: 1)梁板对节点区的约束作用
    2)轴压力对节点区混凝土抗剪强度和节点延性的影响
    3)剪压比和配箍率对节点区混凝土抗剪强度的影响
    4)梁纵筋滑移对结构延性的影响
    5)节点剪力设计值
    6)节点受剪承载力的设计要求

  • 第19题:

    问答题
    框架节点核心区应满足哪些抗震设计要求?

    正确答案: 1)梁板对节点区的约束作用
    2)轴压力对节点区混凝土抗剪强度和节点延性的影响
    3)剪压比和配箍率对节点区混凝土抗剪强度的影响
    4)梁纵筋滑移对结构延性的影响
    5)节点剪力设计值
    6)节点受剪承载力的设计要求
    解析: 暂无解析

  • 第20题:

    单选题
    下列关于地震区框架节点的设计说法不正确的是()。
    A

    框架节点的设计应考虑“强节点弱构件”原则

    B

    抗震等级一二三四级,节点核心区均应进行抗震验算,并满足构造措施要求

    C

    框架节点核心区应加强钢筋的锚固作用

    D

    节点核心区混凝土强度等级不宜低于框架柱的混凝土强度等级


    正确答案: D
    解析: 暂无解析

  • 第21题:

    单选题
    一幢高60m、按6度抗震设防、位于Ⅳ类场地的钢筋混凝土框架-剪力墙结构,在基本振型地震作用下,框架部分承受的地震倾覆力矩大于结构总地震倾覆力矩的50%。在进行结构的抗震设计时,正确的是(  )。
    A

    因6度抗震设防,可允许不进行截面的抗震验算,仅需对框架和剪力墙分别按四级和三级抗震等级考虑抗震构造措施

    B

    应进行截面的抗震验算,并同时对框架按四级、剪力墙按三级抗震等级考虑抗震构造措施

    C

    应进行截面的抗震验算,并同时对框架按三级、剪力墙按二级抗震等级考虑抗震构造措施

    D

    应进行截面的抗震验算,并同时对框架和剪力墙均按二级抗震等级考虑抗震构造措施


    正确答案: D
    解析:
    根据《建筑抗震设计规范》(GB 50011—2010)(2016年版)第5.1.6条第2款规定,6度时不规则建筑、建造于Ⅳ类场地的高层应进行多遇地震下的截面抗震验算。
    根据《高层建筑混凝土结构技术规范》(JGJ 3—2010)第3.9.1条第1款规定,乙类建筑6度时,抗震措施应按本地区抗震设防烈度提高一度的要求加强,而位于Ⅳ类场地抗震构造措施也应按7度要求考虑。
    根据《高规》第3.9.1条表3.9.3可知,7度抗震,H=60m的框架-剪力墙结构,剪力墙按二级考虑抗震措施,框架按三级考虑抗震措施。
    根据《高规》第8.1.3条第3款规定,框架部分承受的地震倾覆力矩大于结构总地震倾覆力矩的50%,但不大于80%时,按框架-剪力墙结构进行设计,其最大适用度可比框架结构适当增加,框架部分的抗震等级和轴压比限值宜按框架结构的规定采用,故而框架应按二级考虑抗震措施。

  • 第22题:

    单选题
    对构件进行抗震验算时,以下哪几条要求是正确的?    Ⅰ.结构构件的截面抗震验算应满足S<R/γRE    Ⅱ.框架梁端混凝土受压区高度(计入受压钢筋)的限值:一级x≤0.25h0,二、三级x≤0. 35h0    Ⅲ.框架梁端纵向受拉钢筋的配筋率不宜大于2.5%    Ⅳ.在进行承载能力极限状态设计时不考虑结构的重要性系数
    A

    Ⅰ、Ⅲ、Ⅳ

    B

    Ⅰ、Ⅱ、Ⅳ

    C

    Ⅰ、Ⅱ、Ⅲ

    D

    Ⅰ、Ⅱ、Ⅲ、Ⅳ


    正确答案: D
    解析:

  • 第23题:

    问答题
    简述框架节点抗震设计的基本原则。

    正确答案: 节点的承载力不应低于其连接构件的承载力;
    多遇地震时节点应在弹性范围内工作;
    罕遇地震时节点承载力的降低不得危及竖向荷载的传递;
    梁柱纵筋在节点区内应有可靠的锚固;
    节点配筋不应使施工过分困难。
    解析: 暂无解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