某市新建一座综合性公共建筑,一级耐火等级,平屋面面层标高为31.4m,女儿墙高度为0.6m ,室外设计地面标高为-0.6m,首层室内地面标高为0.9m。该建筑按照国家消防工程技术标准设置了全建筑统一的消防设施,并全部采用不燃和难燃材料进行装修。该建筑整体呈 L 型布置,东侧沿街长度为70m ,南侧沿街长度为150m,沿南、北两侧设置了消防车道,沿东、北侧连续设置了长度为150m 的消防车登高救援操作场地,并在登高救援操作场地对应的建筑外墙上间隔20m 设置有符合规范要求的消防救援窗。综合楼内地上一至三层为

题目
某市新建一座综合性公共建筑,一级耐火等级,平屋面面层标高为31.4m,女儿墙高度为0.6m ,室外设计地面标高为-0.6m,首层室内地面标高为0.9m。该建筑按照国家消防工程技术标准设置了全建筑统一的消防设施,并全部采用不燃和难燃材料进行装修。该建筑整体呈 L 型布置,东侧沿街长度为70m ,南侧沿街长度为150m,沿南、北两侧设置了消防车道,沿东、北侧连续设置了长度为150m 的消防车登高救援操作场地,并在登高救援操作场地对应的建筑外墙上间隔20m 设置有符合规范要求的消防救援窗。综合楼内地上一至三层为综合商场,经营服饰、鞋帽、箱包等商品,每层层高为5m,每层建筑面积为6000 ㎡。地上四至八层整体设置为酒店式公寓,每层建筑面积为1000 ㎡,酒店部分在地上一层课通过专用电梯直达,并设置有独立的疏散出口。综合楼东侧和北侧设置有高12m、进深4m 的附属裙房,并采用防火墙同主题建筑完全分隔,该裙房共地上3 层,地上一层设置为敞开式接待展示中心,地上二至三层为带卡拉OK 功能的商务娱乐会所,主体建筑及裙房均按国家规范要求设计了相应的防火分区、疏散设施。建筑保温材料整体采用外墙保温系统(无空腔),所有位置顶棚均采用轻钢龙骨纸面石膏板吊顶、所有房间、包厢内的墙面均采用彩色阻燃人造板进行装饰、商场、接待中心内底板采用大理石装修、酒店式公寓、商务会所内底板采用PVC 卷材底板装修。
关于建筑防火分区,以下说法中正确的是( )

A.商场部分每层应至少划分为2 个防火分区
B.酒店式公寓部分每层可划分为1 个防火分区
C.商场部分地上一层可划分为1 个防火分区
D.接待展示中心防火分区最大允许建筑面积不应大于500 ㎡
E.商务会所防火分区最大允许建筑面积不应大于3000 ㎡

相似考题

2.某市新建一座综合性公共建筑,一级耐火等级,平屋面面层标高为31.4m,女儿墙高度为0.6m ,室外设计地面标高为-0.6m,首层室内地面标高为0.9m。该建筑按照国家消防工程技术标准设置了全建筑统一的消防设施,并全部采用不燃和难燃材料进行装修。该建筑整体呈 L 型布置,东侧沿街长度为70m ,南侧沿街长度为150m,沿南、北两侧设置了消防车道,沿东、北侧连续设置了长度为150m 的消防车登高救援操作场地,并在登高救援操作场地对应的建筑外墙上间隔20m 设置有符合规范要求的消防救援窗。综合楼内地上一至三层为综合商场,经营服饰、鞋帽、箱包等商品,每层层高为5m,每层建筑面积为6000 ㎡。地上四至八层整体设置为酒店式公寓,每层建筑面积为1000 ㎡,酒店部分在地上一层课通过专用电梯直达,并设置有独立的疏散出口。综合楼东侧和北侧设置有高12m、进深4m 的附属裙房,并采用防火墙同主题建筑完全分隔,该裙房共地上3 层,地上一层设置为敞开式接待展示中心,地上二至三层为带卡拉OK 功能的商务娱乐会所,主体建筑及裙房均按国家规范要求设计了相应的防火分区、疏散设施。建筑保温材料整体采用外墙保温系统(无空腔),所有位置顶棚均采用轻钢龙骨纸面石膏板吊顶、所有房间、包厢内的墙面均采用彩色阻燃人造板进行装饰、商场、接待中心内底板采用大理石装修、酒店式公寓、商务会所内底板采用PVC 卷材底板装修。 根据以上材料,回答下列问题: 以下说法中,正确的是( )。 A.该建筑为一类高层公共建筑 B.该建筑为二类高层公共建筑 C.该建筑应设置防烟楼梯间 D.该建筑课设置封闭楼梯间 E.该建筑室内外高差可不计入建筑高度

3.某综合商场,长边80m,短边40m,该建筑为平屋面和坡屋面的组合建筑,平屋面标高48m, 女儿墙标高50.25m,坡屋面檐口标高47.2m,屋脊标高52.2m,室外设计地坪为-0.3m。该 商场沿建筑物周边设置了环形消防车道,宽度6m,距建筑物3m,北侧与公路相接。由于美 观要求,该建筑物沿东南侧每段间隔40m 布置了消防登高面,登高场地大小分别为南侧场地 1#长15m 宽8.5m,场地2#长25m 宽8.5m、东、东侧场地3#长35m 宽10m。为了方便救援, 该建筑地上每层沿登高面设置了救援窗,每个防火分区均布置了不少于2 个,救援窗的间距 为30m,救援箇长2m,宽0.8m,下沿距室内地面1.6m。 该建筑按照国家工程建筑消防技术标准配置了室内外消火栓,自动喷水灭火系观,火灾 自动报警系统。设置了1 部消防电梯,该部电梯能够承重It,首层至顶层的运行时间不超 过45s,在首层通过长度35m 通道直通室外。消防电梯井采用耐火极限不低于1.00h 的防火 隔墙甲级防火门同相邻管道井进行分隔,底部设置有10m3排水泵的排水量为2L/s。 由于特殊商务要求,该建筑物在平屋面屋顶设置了直升机停机坪,并采用红色“H”符 号进行了标记,商场只有一个宽0.8m 的疏散出口直通直升机停机坪,距停机坪3m 处设有 设备机房。 据以上材料,回答下列问题: 1.指出该建筑物消防车道的布置存在的问题。 2.该建筑物是否能够间隔布置消防登高面,若能够布置,指出登高面布置中存在的问题。 3.指出该建筑救援窗布置中存在的问题并说明理由。 4.该建筑物消防电梯设置是否合理,若不合理,指出相应改进措施。 5.简述哪种建筑宜设置屋顶直并杌停机坪,指出该建筑直升机停机坪设置中存在的问题。

参考答案和解析
答案:A,B,D
解析:
根据《建筑设计防火规范》GB50116-2014.5.3.4-1,一、二级耐火等级高层建筑内的商店营业厅、展览厅,当设置自动灭火系统和火灾自动报警系统并采用不燃或难燃装修材料时,其每个防火分区的最大允许建筑面积不应大于4000 ㎡,该商场部分每层建筑面积为6000 ㎡,应至少划分为2 个防火分区,A 选项正确,C 选项错误;根据表5.3.1,当设置自动灭火系统时,高层民用建筑的防火分区最大允许建筑面积不应大于3000 ㎡。公寓每层建筑面积为1000 ㎡,每层可划分为1 个防火分区,B 选项正确;根据表5.3.1 注2,裙房与高层建筑主体之间设置防火墙时,裙房的防火分区课按单、多层建筑的要求确定,即裙房部分防火分区最大允许建筑面积不应大于5000 ㎡,D 选项正确,E 选项错误。本题答案为ABD。
更多“某市新建一座综合性公共建筑,一级耐火等级,平屋面面层标高为31.4m,女儿墙高度为0.6m ,室外设计地面标高为-0.6m,首层室内地面标高为0.9m。该建筑按照国家消防工程技术标准设置了全建筑统一的消防设施,并全部采用不燃和难燃材料进行装修。该建筑整体呈 L 型布置,东侧沿街长度为70m ,南侧沿街长度为150m,沿南、北两侧设置了消防车道,沿东、北侧连续设置了长度为150m 的消防车登高救援”相关问题
  • 第1题:

    某市新建一座综合性公共建筑,一级耐火等级,平屋面面层标高为31.4m,女儿墙高度为0.6m ,室外设计地面标高为-0.6m,首层室内地面标高为0.9m。该建筑按照国家消防工程技术标准设置了全建筑统一的消防设施,并全部采用不燃和难燃材料进行装修。该建筑整体呈 L 型布置,东侧沿街长度为70m ,南侧沿街长度为150m,沿南、北两侧设置了消防车道,沿东、北侧连续设置了长度为150m 的消防车登高救援操作场地,并在登高救援操作场地对应的建筑外墙上间隔20m 设置有符合规范要求的消防救援窗。综合楼内地上一至三层为综合商场,经营服饰、鞋帽、箱包等商品,每层层高为5m,每层建筑面积为6000 ㎡。地上四至八层整体设置为酒店式公寓,每层建筑面积为1000 ㎡,酒店部分在地上一层课通过专用电梯直达,并设置有独立的疏散出口。综合楼东侧和北侧设置有高12m、进深4m 的附属裙房,并采用防火墙同主题建筑完全分隔,该裙房共地上3 层,地上一层设置为敞开式接待展示中心,地上二至三层为带卡拉OK 功能的商务娱乐会所,主体建筑及裙房均按国家规范要求设计了相应的防火分区、疏散设施。建筑保温材料整体采用外墙保温系统(无空腔),所有位置顶棚均采用轻钢龙骨纸面石膏板吊顶、所有房间、包厢内的墙面均采用彩色阻燃人造板进行装饰、商场、接待中心内底板采用大理石装修、酒店式公寓、商务会所内底板采用PVC 卷材底板装修。
    关于防火分隔,一下说法中正确的是( )

    A.楼梯间疏散门应采用乙级防火门
    B.接待展示中心内通过加长的疏散走道直通室外,其加长的疏散走道两侧隔墙采用耐火极限不低于0.75h 的不燃性轻质隔墙
    C.商务会所内的包厢采用耐火极限不低于2.00h 的防火隔墙,包厢疏散门采用耐火完整性不低于1.5h 的C.类防火门
    D.商务会所内的厨房采用耐火极限不低于2.00h 的防火隔墙,乙级防火门进行防火分隔
    E.酒店式公寓的疏散走道上设置常开式防火门

    答案:A,D,E
    解析:
    根据《建筑建筑设计防火规范》GB50016-2014 6.4.2-3,高层建筑、人员密集的公共建筑,人员密集的多层丙类厂房、甲、乙类厂房,其封闭楼梯间的门应采用乙级防火门,并应向疏散方向开启;其他建筑,可采用双向弹簧门,A 选项正确;该建筑的耐火等级为一级,根据表5.1.2,一级耐火等级建筑的疏散走道两侧的隔墙的耐火极限不应低于1.00h,B 选项错误;根据5.4.9-6,歌舞娱乐放映游艺场所与建筑的其他部位之间,应采用耐火极限不低于2.00h 的防火隔墙和1.00h 的不燃性楼板分隔,设置在厅、室墙上的门和该场所与建筑内其他部位相通的门均应采用乙级防火门,C 类防火门不能替代乙级防火门,C 选项错误;根据6.2.5-5,除居住建筑中套内的厨房外,宿舍、公寓建筑中的公共厨房和其他建筑内的厨房应采用耐火极限不低于2.00h 的防火隔墙与其他部位分隔,墙上的门、窗应采用乙级防火门、窗、确有困难时,课采用防火卷帘,D 选项正确;根据6.5.1-1,设置在建筑内经常有人通行处的防火门宜采用常开防火门,E选项正确。本题答案为ADE。

  • 第2题:

    某市新建一座综合性公共建筑,一级耐火等级,平屋面面层标高为31.4m,女儿墙高度为0.6m ,室外设计地面标高为-0.6m,首层室内地面标高为0.9m。该建筑按照国家消防工程技术标准设置了全建筑统一的消防设施,并全部采用不燃和难燃材料进行装修。该建筑整体呈 L 型布置,东侧沿街长度为70m ,南侧沿街长度为150m,沿南、北两侧设置了消防车道,沿东、北侧连续设置了长度为150m 的消防车登高救援操作场地,并在登高救援操作场地对应的建筑外墙上间隔20m 设置有符合规范要求的消防救援窗。综合楼内地上一至三层为综合商场,经营服饰、鞋帽、箱包等商品,每层层高为5m,每层建筑面积为6000 ㎡。地上四至八层整体设置为酒店式公寓,每层建筑面积为1000 ㎡,酒店部分在地上一层课通过专用电梯直达,并设置有独立的疏散出口。综合楼东侧和北侧设置有高12m、进深4m 的附属裙房,并采用防火墙同主题建筑完全分隔,该裙房共地上3 层,地上一层设置为敞开式接待展示中心,地上二至三层为带卡拉OK 功能的商务娱乐会所,主体建筑及裙房均按国家规范要求设计了相应的防火分区、疏散设施。建筑保温材料整体采用外墙保温系统(无空腔),所有位置顶棚均采用轻钢龙骨纸面石膏板吊顶、所有房间、包厢内的墙面均采用彩色阻燃人造板进行装饰、商场、接待中心内底板采用大理石装修、酒店式公寓、商务会所内底板采用PVC 卷材底板装修。
    以下关于疏散设计做法中,符合规范要求的是( )。

    A.商场营业厅内最不利点至最近直通室外安全出口的直线距离为35m
    B.酒店式公寓房间内任意点至房间疏散门的直线距离为20m
    C.酒店式公寓袋型走道两侧的房间疏散门至最近安全出口的直线距离为18m
    D.接待展示中心内通过加长的疏散走道直通室外,该疏散走道长度为12m
    E.商务会所内包厢内任意点至包厢疏散门的直线距离为10m

    答案:A,C,D,E
    解析:
    根据《建筑设计防火规范》GB50016-2014 5.5.17-4,一、二级耐火等级建筑内疏散门或安全出口不少于2 个的观众厅、展览厅、多功能厅、餐厅、营业厅等。其室内任一点至最近疏散门或安全出口的直线距离不应大于30m;当疏散门不能直通室外地面或疏散楼梯间时,应采用长度不大于10m 的疏散走道通至最近的安全出口。当该场所设置自动喷水灭火系统时,室内任一点至最近安全出口的安全疏散距离可分别增加25%,30*1.25=37.5m;接待展示中心按照敞开式营业厅考虑,此处加长的疏散通道距离可为10*1.25=12.5m ,AD 选项正确;酒店式公寓按照高层旅馆考虑,根据5.5.17-3,房间内任一点至房间直通疏散门至最近安全出口的直线距离,不应大于表5.5.17 规定的袋形走道两侧或尽端的疏散门至最近安全出口的直线距离不应大于15m ,当设置自动喷水灭火系统时,可增加25%,即15*1.25=18.75,B 选项错误,C 选项正确;上午会所
    按歌舞娱乐放映游艺场所考虑,根据表5.5.17,位于袋形走道两侧或尽端的疏散门至最近安全出口的直线不应大于9m,设置自动喷水灭火系统时,可增加25%,即9*1.25=11.25m,E 选项正确。本题答案为ACDE。

  • 第3题:

    某市新建一座综合性公共建筑,一级耐火等级,平屋面面层标高为31.4m,女儿墙高度为0.6m ,室外设计地面标高为-0.6m,首层室内地面标高为0.9m。该建筑按照国家消防工程技术标准设置了全建筑统一的消防设施,并全部采用不燃和难燃材料进行装修。该建筑整体呈 L 型布置,东侧沿街长度为70m ,南侧沿街长度为150m,沿南、北两侧设置了消防车道,沿东、北侧连续设置了长度为150m 的消防车登高救援操作场地,并在登高救援操作场地对应的建筑外墙上间隔20m 设置有符合规范要求的消防救援窗。综合楼内地上一至三层为综合商场,经营服饰、鞋帽、箱包等商品,每层层高为5m,每层建筑面积为6000 ㎡。地上四至八层整体设置为酒店式公寓,每层建筑面积为1000 ㎡,酒店部分在地上一层课通过专用电梯直达,并设置有独立的疏散出口。综合楼东侧和北侧设置有高12m、进深4m 的附属裙房,并采用防火墙同主题建筑完全分隔,该裙房共地上3 层,地上一层设置为敞开式接待展示中心,地上二至三层为带卡拉OK 功能的商务娱乐会所,主体建筑及裙房均按国家规范要求设计了相应的防火分区、疏散设施。建筑保温材料整体采用外墙保温系统(无空腔),所有位置顶棚均采用轻钢龙骨纸面石膏板吊顶、所有房间、包厢内的墙面均采用彩色阻燃人造板进行装饰、商场、接待中心内底板采用大理石装修、酒店式公寓、商务会所内底板采用PVC 卷材底板装修。
    下列关于总平面布局的说法中,正确的是( )

    A.该建筑消防车道在确有困难的情况下设置符合规范要求
    B.该建筑消防车登高救援场地设置符合规范要求
    C.该建筑消防车登高救援场地可以间隔布置
    D.该建筑可以不设置消防车登高救援场地
    E.该建筑消防车登高操作场地的宽度不应小于15m

    答案:A,B,C
    解析:
    根据《建筑设计防火规范》GB50116-2014.7.12,高层民用建筑,超过3000 个座位的体育馆,超过2000 个座位的会堂,占地面积大于3000 ㎡的商店建筑、展览建筑等单、多层公共建筑应设置环形消防车道,确有困难时,可沿建筑的两个长边设置消防车道,A 选项正确;根据7.2.1,高层建筑应至少沿一个长边或周边长度的1/ 4 且不小于一个长边长度的底边连续布置消防车登高操作场地,该范围内的裙房进深不应大于4m 。建筑高度不大于50m 的建筑,连续布置消防车登高操作操作场地确有困难时,可间隔布置,但间隔距离不宜大于30m,且消防车登高操作场地的总长度仍应符合上述规定,BC 选项正确,D 选项错误;根据7.1.1,消防车登高操作场地的长度和宽度分别不应小于15m 和10m,E 选项错误。本题答案为ABC。

  • 第4题:

    某市新建一座综合性公共建筑,一级耐火等级,平屋面面层标高为31.4m,女儿墙高度为0.6m ,室外设计地面标高为-0.6m,首层室内地面标高为0.9m。该建筑按照国家消防工程技术标准设置了全建筑统一的消防设施,并全部采用不燃和难燃材料进行装修。该建筑整体呈 L 型布置,东侧沿街长度为70m ,南侧沿街长度为150m,沿南、北两侧设置了消防车道,沿东、北侧连续设置了长度为150m 的消防车登高救援操作场地,并在登高救援操作场地对应的建筑外墙上间隔20m 设置有符合规范要求的消防救援窗。综合楼内地上一至三层为综合商场,经营服饰、鞋帽、箱包等商品,每层层高为5m,每层建筑面积为6000 ㎡。地上四至八层整体设置为酒店式公寓,每层建筑面积为1000 ㎡,酒店部分在地上一层课通过专用电梯直达,并设置有独立的疏散出口。综合楼东侧和北侧设置有高12m、进深4m 的附属裙房,并采用防火墙同主题建筑完全分隔,该裙房共地上3 层,地上一层设置为敞开式接待展示中心,地上二至三层为带卡拉OK 功能的商务娱乐会所,主体建筑及裙房均按国家规范要求设计了相应的防火分区、疏散设施。建筑保温材料整体采用外墙保温系统(无空腔),所有位置顶棚均采用轻钢龙骨纸面石膏板吊顶、所有房间、包厢内的墙面均采用彩色阻燃人造板进行装饰、商场、接待中心内底板采用大理石装修、酒店式公寓、商务会所内底板采用PVC 卷材底板装修。
    关于消防救援设施,以下说法中正确的是( )。

    A.该建筑主楼应至少设置1 部消防电梯
    B.该建筑主楼至少设置2 部消防电梯
    C.该建筑宜设置直升机停机坪
    D.该建筑可以不设置消防电梯
    E.该建筑消防救援窗布置符合规范要求

    答案:D,E
    解析:
    该建筑主楼的高度为32m,根据《建筑设计防火规范》GB50016-2014 7.3.1 该建筑主楼可不设置消防电梯,AB 选项错误,D 选项正确;根据7.4.1,建筑高度大于100m 且标准层建筑面积大于2000 ㎡的公共建筑,宜在屋顶设置直升机停机坪或供直升机救助的设施,C 选项错误;根据7.2.5,供消防救援人员进入的窗口间距不宜大于20m 且每个防火分区不应小于2 个,设置位置应于消防车登高操作场地相对应,E 选项正确。本题答案为DE。

  • 第5题:

    某住宅建筑,室外设计地面至平屋面的高度为53.6m,室外设计地面标高为-0.2m,建筑首层室内地面标高为±0.00m,首层设置高度为1.5m的储藏室,该住宅建筑的高度为( )m。

    A.53.8
    B.53.4
    C.52.1
    D.51.9

    答案:D
    解析:
    根据《建筑设计防火规范》GB 50016—2014(2018年版)附录A.0.1—6,建筑屋面为平屋面(包括有女儿墙的平屋面)时,建筑高度为建筑室外设计地面至屋面面层的高度;对于住宅建筑,设置在底部且室内高度不大于2.2m的自行车库、储藏室、敞开空间,室内外高差或建筑的地下或半地下室的顶板面高出室外设计地面的高度不大于1.5m的部分,可不计入建筑高度,题中的建筑高度53.6—1.5-0.2=51.9m。P36-39

  • 第6题:

    某民用建筑,首层为商业服务网点,二到九层为住宅,住宅平屋面面层标高为27.4m,室外设计地面标高为-0.300m,首层地面标髙为0.400m,外墙外保温材料的燃烧性能等级为B1级,下列做法,正确的是( )。

    A.建筑的外墙外保温系统采用不燃材料在其表面设置防护层,防护层首层厚度为12mm
    B.建筑的外墙外保温系统采用不燃材料在其表面设置防护层,建筑二层及以上防护层的厚度为4mm
    C.每层设置水平防火隔离带,防护隔离带高度为250mm
    D.外墙上的门、窗耐火完整性为0.25h

    答案:D
    解析:
    参《建规》附录A,对于住宅建筑,设置在底部且室内高度不大于2.2m的自行车库、储藏室、敞开空间,室内外高差或建筑的地下或半地下室的顶板面高出室外设计地面的高度不大于1.5m的部分,可不计入建筑高度。故该建筑高度为27.4-0.4=27m,建筑类别为多层住宅。
    参《建规》6.7.7除本规范第6.7.3条规定的情况外,当建筑的外墙外保温系统按本节规定采用燃烧性能为B1、B2级的保温材料时,应符合下列规定:
    ???1除采用B1级保温材料且建筑高度不大于24m的公共建筑或采用B1级保温材料且建筑高度不大于27m的住宅建筑外,建筑外墙上门、窗的耐火完整性不应低于0.50h。D项正确
    ???2应在保温系统中每层设置水平防火隔离带。防火隔离带应采用燃烧性能为A级的材料,防火隔离带的高度不应小于300mm。C项错误。
    参《建规》6.7.8建筑的外墙外保温系统应采用不燃材料在其表面设置防护层,防护层应将保温材料完全包覆。除本规范第6.7.3条规定的情况外,当按本节规定采用B1、B2级保温材料时,防护层厚度首层不应小于15mm,其他层不应小于5mm。A、B项错误。

  • 第7题:

    某办公建筑,标准层建筑面积为1000㎡”,室外设计地面标高为-0.2m,建筑首层室内地面标高为1.5m,屋面面层的标高为24.6m,顶层设有高度为1.6m,面积为260㎡的排烟机房,该公共建筑的高度为( )m。

    A.24.8
    B.27.7
    C.26.1
    D.26.4

    答案:D
    解析:
    根据《建筑设计防火规范》GB 50016—2014(2018年版)附录A.0.1—5,局部突出屋顶的瞭望塔、冷却塔、水箱间、微波天线间或设施、电梯机房、排风和排烟机房以及楼梯出口小间等辅助用房占屋面面积不大于1/4者,可不计入建筑高度。公共建筑高度为24.6+1.6-(-0.2)=26.4m。P36-39

  • 第8题:

    某U形建筑物,正面长边沿街,长度为140m,两个侧翼部分长度分别为50m和40m,关于建筑消防车道设置的说法,正确的是( )。

    A.沿建筑物正面长边布置消防车道
    B.沿两个侧翼部分分别布置消防车道
    C.沿50m长的侧翼部分布置消防车道
    D.设置穿过建筑物的消防车道

    答案:D
    解析:
    2020版教材P 244
    该建筑总长度为140+50+40=230m,根据《建筑设计防火规范》(GB50016—2014,2018年版)7.1.1,街区内的道路应考虑消防车的通行,道路中心线间的距离不宜大于160m。当建筑物沿街道部分的长度大于150m或总长度大于220m时,应设置穿过建筑物的消防车道。确有困难时,应设置环形消防车道。

  • 第9题:

    (2019年真题)某3层展览建筑,建筑高27m、长160m、宽90m,建筑南、北为长边,建筑北面为城市中心湖,湖边与建筑北面外墙距离为10m, 建筑南面临城市中心道路。该建筑消防车道的下列设计方案中,正确的是()。

    A.沿建筑的南、北两个边设置消防车道,建筑南、北立面为消防车登高操作面
    B.沿建筑的南、东两个边设置消防车道,建筑南、东立面为消防车登高操作面
    C.沿建筑的南、北两个边设置消防车道,并在建筑中部设置贯通南北穿过建筑物的消防车道,建筑南立面为消防车登高操作面
    D.沿建筑的南、东、西边设置消防车道,建筑东、西立面为消防车登高操作面

    答案:C
    解析:
    P189-191
    根据《建筑设计防火规范》(GB50016-2014(2018版))中第7.1.2条规定,高层民用建筑,超过3000个座位的体育馆,超过2000个座位的会堂,占地面积大于3000m2的商店建筑、展览建筑等单、多层公共建筑应设置环形消防车道,确有困难时,可沿建筑的两个长边设置消防车道; 根据《建筑设计防火规范》(GB50016-2014(2018版))中第7.1.1条规定,当建筑物沿街道部分的长度大于150m或总长度大于220m时,应设置穿过建筑物的消防车道。
    根据《建筑设计防火规范》(GB50016-2014(2018版))中第7.2.1条规定,高层建筑应至少沿一个长边或周边长度的1/4且不小于一个长边长度的底边连续布置消防车登高操作场地,该范围内的裙房进深不应大于4m。建筑高度不大于50m的建筑,连续布置消防车登高操作场地确有困难时,可间隔布置,但间隔距离不宜大于30m,且消防车登高操作场地的总长度仍应符合上述规定。

  • 第10题:

    某住宅建筑,二级耐火等级,室内设计地面标高为±0.000m,室外设计地面标高-0.700m,平屋面面层标高50.600m,矩形平面尺寸为60m×40m,沿建筑周边设置环形消防车道,下列关于布置消防救援场地的说法,正确的是( )。

    A.可间隔布置,但间隔距离不宜大于10m
    B.可间隔布置,但间隔距离不宜大于30m
    C.可间隔布置,但间隔距离不宜大于40m
    D.不可间隔布置

    答案:D
    解析:
    根据《建筑设计防火规范》GB 50016—2014(2018年版)7.2.1,建筑高度不大于50m的建筑,连续布置消防车登高操作场地确有困难时,可间隔布置,但间隔距离不宜大于30m,且消防车登高操作场地的总长度仍应符合上述规定。本题中建筑高度为50.6m,超过50m,不可间隔布置P189-191

  • 第11题:

    某建筑高度为19.8m的综合建筑物,地下1层(标高为-5.100m,室外地面标高为-0.600m),地上4层,建筑耐火等级为一级,每层的建筑面积约为8830m2,该建筑按国家规范规定设置了相应的消防设施。开发商拟在其中设置一个大型娱乐城,营业面积约为6200m2。 根据以上材料,回答问题: 该大型娱乐城室内装修对材料有什么要求?


    正确答案: 该娱乐城室内装修材料应满足以下要求。
    (1)1~3层的装修应当满足以下要求:
    1、顶棚采用燃烧性能等级为A级的材料,如玻璃、金属、合金、石膏板、石灰制品等。
    2、墙面隔断采用燃烧性能等级不低于B1级的材料,如纸面石膏板、彩色阻燃人造板、难燃墙布等。
    3、窗帘采用燃烧性能等级不低于B1级的材料,如经过阻燃处理的各类难燃织物。
    4、地面采用燃烧性能等级不低于B1级的材料,如大理石、瓷砖、硬PVC塑料地板、水泥木丝板、氯丁橡胶板。
    5、固定家具采用燃烧性能等级不低于B2级的材料。
    (2)4层的装修应当满足:顶棚采用燃烧性能等级为A级的材料,其他部位采用燃烧性能等级不低于B1级的材料。
    (3)负1层的装修应当满足:顶棚、地面采用燃烧性能等级为A级的材料,其他部位采用燃烧性能等级不低于B1级的材料。

  • 第12题:

    问答题
    某建筑高度为19.8m的综合建筑物,地下1层(标高为-5.100m,室外地面标高为-0.600m),地上4层,建筑耐火等级为一级,每层的建筑面积约为8830m2,该建筑按国家规范规定设置了相应的消防设施。开发商拟在其中设置一个大型娱乐城,营业面积约为6200m2。 根据以上材料,回答问题: 该建筑物的消防车道应当如何设置?

    正确答案: 因为该建筑物每层的建筑面积约为8832m2,属于占地面积大于3000m2的多层公共建筑,因此应当设置环形消防车道,确有困难时可沿建筑物的两条场边设置消防车道。
    解析: 暂无解析

  • 第13题:

    某市新建一座综合性公共建筑,一级耐火等级,平屋面面层标高为31.4m,女儿墙高度为0.6m ,室外设计地面标高为-0.6m,首层室内地面标高为0.9m。该建筑按照国家消防工程技术标准设置了全建筑统一的消防设施,并全部采用不燃和难燃材料进行装修。该建筑整体呈 L 型布置,东侧沿街长度为70m ,南侧沿街长度为150m,沿南、北两侧设置了消防车道,沿东、北侧连续设置了长度为150m 的消防车登高救援操作场地,并在登高救援操作场地对应的建筑外墙上间隔20m 设置有符合规范要求的消防救援窗。综合楼内地上一至三层为综合商场,经营服饰、鞋帽、箱包等商品,每层层高为5m,每层建筑面积为6000 ㎡。地上四至八层整体设置为酒店式公寓,每层建筑面积为1000 ㎡,酒店部分在地上一层课通过专用电梯直达,并设置有独立的疏散出口。综合楼东侧和北侧设置有高12m、进深4m 的附属裙房,并采用防火墙同主题建筑完全分隔,该裙房共地上3 层,地上一层设置为敞开式接待展示中心,地上二至三层为带卡拉OK 功能的商务娱乐会所,主体建筑及裙房均按国家规范要求设计了相应的防火分区、疏散设施。建筑保温材料整体采用外墙保温系统(无空腔),所有位置顶棚均采用轻钢龙骨纸面石膏板吊顶、所有房间、包厢内的墙面均采用彩色阻燃人造板进行装饰、商场、接待中心内底板采用大理石装修、酒店式公寓、商务会所内底板采用PVC 卷材底板装修。
    关于建筑装饰材料,以下说法中正确的是( )。

    A.所有场所的顶棚装饰材料均符合规范要求
    B.除疏散走道、楼梯间外,所有房间内墙面装饰材料均符合规范要求
    C.商场、接待中心底板装饰材料符合规范要求
    D.酒店式公寓内底板装饰材料不符合规范要求
    E.商务会所内地板装饰材料不符合规范要求

    答案:A,B,C
    解析:
    根据《建筑内部装修设计防火规范》GB50222-95(2001 年版)2.0.4,安装在钢龙骨上的纸面石膏板,可作为A 级装修材料使用,A 选项正确;由于该建筑设置有自动喷水灭火系统及火灾自动报警系统,主楼中除吊顶外所有材料可降一级,PVC 卷材底板的燃烧性能为B2 级,BC 选项正确,DE 选项错误,本题答案为ABC。

  • 第14题:

    某市新建一座综合性公共建筑,一级耐火等级,平屋面面层标高为31.4m,女儿墙高度为0.6m ,室外设计地面标高为-0.6m,首层室内地面标高为0.9m。该建筑按照国家消防工程技术标准设置了全建筑统一的消防设施,并全部采用不燃和难燃材料进行装修。该建筑整体呈 L 型布置,东侧沿街长度为70m ,南侧沿街长度为150m,沿南、北两侧设置了消防车道,沿东、北侧连续设置了长度为150m 的消防车登高救援操作场地,并在登高救援操作场地对应的建筑外墙上间隔20m 设置有符合规范要求的消防救援窗。综合楼内地上一至三层为综合商场,经营服饰、鞋帽、箱包等商品,每层层高为5m,每层建筑面积为6000 ㎡。地上四至八层整体设置为酒店式公寓,每层建筑面积为1000 ㎡,酒店部分在地上一层课通过专用电梯直达,并设置有独立的疏散出口。综合楼东侧和北侧设置有高12m、进深4m 的附属裙房,并采用防火墙同主题建筑完全分隔,该裙房共地上3 层,地上一层设置为敞开式接待展示中心,地上二至三层为带卡拉OK 功能的商务娱乐会所,主体建筑及裙房均按国家规范要求设计了相应的防火分区、疏散设施。建筑保温材料整体采用外墙保温系统(无空腔),所有位置顶棚均采用轻钢龙骨纸面石膏板吊顶、所有房间、包厢内的墙面均采用彩色阻燃人造板进行装饰、商场、接待中心内底板采用大理石装修、酒店式公寓、商务会所内底板采用PVC 卷材底板装修。
    关于建筑保温材料,以下说法中正确的是( )。

    A.该建筑外墙保温材料可采用B1 级材料
    B.该建筑外墙外保温材料应采用A.级材料
    C.该建筑应在每层楼板处设置300mm 的防火隔离带,外墙门窗均应采用耐火极限不低于0.5h的防火门、窗
    D.该建筑上人平屋面屋面板可采用B2 级保温材料
    E.该建筑上人平屋面屋面板应采用A1 级保温材料

    答案:B,D
    解析:
    该建筑为人员密集场所,根据《建设设计防火规范》GB50016-2014 6.7.4,设置人员密集场所的建筑,其外墙保温材料的燃烧性能应为A 级,A 选项错误,B 选项正确;根据6.7.7,该建筑采用A 级保温材料时,外墙可不设置防火隔离带和耐火完整性不低于0.5h 的外墙门、窗,C 选项错误;该建筑的耐火等级为一级,其楼板的耐火极限不应低于1.5h ,根据6.7.10,建筑的屋面外保温系统,当屋面板的耐火极限不低于1.00h 时,保温材料的燃烧性能不应低于B2 级,D 选项正确,E 选项错误。本题答案为BD。

  • 第15题:

    某市新建一座综合性公共建筑,一级耐火等级,平屋面面层标高为31.4m,女儿墙高度为0.6m ,室外设计地面标高为-0.6m,首层室内地面标高为0.9m。该建筑按照国家消防工程技术标准设置了全建筑统一的消防设施,并全部采用不燃和难燃材料进行装修。该建筑整体呈 L 型布置,东侧沿街长度为70m ,南侧沿街长度为150m,沿南、北两侧设置了消防车道,沿东、北侧连续设置了长度为150m 的消防车登高救援操作场地,并在登高救援操作场地对应的建筑外墙上间隔20m 设置有符合规范要求的消防救援窗。综合楼内地上一至三层为综合商场,经营服饰、鞋帽、箱包等商品,每层层高为5m,每层建筑面积为6000 ㎡。地上四至八层整体设置为酒店式公寓,每层建筑面积为1000 ㎡,酒店部分在地上一层课通过专用电梯直达,并设置有独立的疏散出口。综合楼东侧和北侧设置有高12m、进深4m 的附属裙房,并采用防火墙同主题建筑完全分隔,该裙房共地上3 层,地上一层设置为敞开式接待展示中心,地上二至三层为带卡拉OK 功能的商务娱乐会所,主体建筑及裙房均按国家规范要求设计了相应的防火分区、疏散设施。建筑保温材料整体采用外墙保温系统(无空腔),所有位置顶棚均采用轻钢龙骨纸面石膏板吊顶、所有房间、包厢内的墙面均采用彩色阻燃人造板进行装饰、商场、接待中心内底板采用大理石装修、酒店式公寓、商务会所内底板采用PVC 卷材底板装修。
    关于疏散设计,以下说法中正确的是( )

    A.商场地上三层疏散人数可按1800 人计算
    B.接待展示中心疏散人数可按0.43 人/ ㎡考虑
    C.商务会所疏散人数可按1 人/㎡考虑
    D.商场每百人最小疏散净宽度指标应按1m/百人考虑
    E.商务会所每百人最小疏散净宽度应按0.75m/百人考虑

    答案:D,E
    解析:
    根据《建筑设计防火规范》GB50016-2014 表5.5.21-2,商业营业厅地上第三层的人员密度为0.39-0.54 人/㎡,当按下限取值市,6000*0.39=2340 人,A 选项错误;接待展示中心应按展览厅考虑人员密度,根据5.5.21-6,展览厅的疏散人数应根据展览厅的建筑面积和人员密度计算,展览厅内人员密度不宜小于0.75 人/㎡,B 选项错误;商务会所应按歌舞娱乐放映游艺场所考虑,根据5.5.21-4,歌舞娱乐放映游艺场所中录像厅的疏散人数,应根据厅、室的建筑面积按不小于1.0人/㎡计算,其他歌舞娱乐放映游艺场所的疏散人数,应根据厅、室的建筑面积按不小于0.5 人/ ㎡计算,C 选项错误;根据表5.5.21-1,建筑层数大于等于4 层的一、二级耐火等级的建筑,其每百人最小疏散净宽度为1m /百人,建筑层数为3 层的一、二级耐火等级的建筑,其每百人最小疏散净宽度为0.75/百人,DE 选项正确。本题答案为DE.

  • 第16题:

    某办公建筑,室外设计地面标高为-0.2m,建筑首层室内地面标高为±0.00m,室外设计地面至平屋面的高度为24.6m,首层设置了高度为1.5m的储藏室,该公共建筑的高度为( )m。

    A.24.8
    B.24.6
    C.23.3
    D.23.1

    答案:B
    解析:
    根据《建筑设计防火规范》GB 50016—2014(2018年版)附录A.0.1—2,建筑屋面为平屋面(包括有女儿墙的平屋面)时,建筑高度应为建筑室外设计地面至其屋面面层的高度。P36-39

  • 第17题:

    某办公建筑,室外设计地面标高为-0.2m,建筑首层室内地面标高为±0.00m,平屋面的标高为24.6m,首层设置了高度为1.5m的储藏室,该公共建筑的高度为( )m。

    A.24.8
    B.24.6
    C.23.3
    D.23.1

    答案:A
    解析:
    根据《建筑设计防火规范》GB 50016—2014(2018年版)附录A.0.1—2,建筑屋面为平屋面(包括有女儿墙的平屋面)时,建筑高度应为建筑室外设计地面至其屋面面层的高度,该公共建筑的高度为24.6-(-0.2)=24.8m。P36-39

  • 第18题:

    某住宅建筑,标准层建筑面积为400㎡,平屋面的标高为53.6m,室外设计地面标高为-0.2m,建筑首层室内地面标高为1.5m,顶层设有高度为1.6m,建筑面积为110㎡的排烟机房,该住宅建筑的高度为( )m。

    A.55.3
    B.55.4
    C.56.9
    D.53.8

    答案:B
    解析:
    根据《建筑设计防火规范》GB 50016—2014(2018年版)附录A.0.1—6,建筑屋面为平屋面(包括有女儿墙的平屋面)时,建筑高度为建筑室外设计地面至屋面面层的高度;对于住宅建筑,设置在底部且室内高度不大于2.2m的自行车库、储藏室、敞开空间,室内外高差或建筑的地下或半地下室的顶板面高出室外设计地面的高度不大于1.5m的部分,根据附录A.0.1—5,局部突出屋顶的瞭望塔、冷却塔、水箱间、微波天线间或设施、电梯机房、排风和排烟机房以及楼梯出口小间等辅助用房占屋面面积不大于1/4者,室内外高差不大于1.5的部分不计入 此题高出1.5+0.2 =1.7米 则计入。标高(从零算起)为53.6 (已包括1.5需要再把0.2加上)屋顶突出部分超了1/4 所以 53.6+0.2+1.6=55.4 P36-39

  • 第19题:

    有一商店建筑首层室内设计地面标高为±0.000m,室外设计地面标高为-0.500m,平屋面标高为23.2m,标准层建筑面积为2000㎡,屋顶突出的电梯机房、水箱间建筑面积为120㎡,层高2.3m,关于消防车道的说法,下列正确的有( )。

    A.应设置环形消防车道
    B.消防车道靠近商店建筑一侧边缘距离建筑外墙不宜小于5m
    C.架空管道可以穿过消防车道,但穿越处最低点距地面的高度不应小于4m
    D.消防车道靠近商店建筑一侧边缘距离建筑外墙不应大于10m
    E.栽植在净宽度为4m的消防车道两侧的行道树,株高为2.7m,其树冠不应侵入车道

    答案:B,C
    解析:
    2020版教材P 244
    局部突出屋顶的嘹望塔、冷却塔、水箱间、微波天线间或设施、电梯机房、排风和排烟机房以及楼梯出口小间等辅助用房占屋面面积不大于1/4者,可不计入建筑高度。120/2000=1/17<1/4,该建筑的建筑高度为23.2+0.5=23.7m。根据7.1.2,高层民用建筑,超过3000个座位的体育馆,超过2000个座位的会堂,占地面积大于3000㎡的商店建筑、展览建筑等单、多层公共建筑应设置环形消防车道,确有困难时,可沿建筑的两个长边设置消防车道,该建筑可不设置环形消防车道,A选项错误;根据7.1.8-4,消防车道靠建筑外墙一侧的边缘距离建筑外墙不宜小于5m,B选项正确,D选项错误;根据7.1.8-1,车道的净宽度和净空高度均不应小于4.0m,C选项正确,E选项错误。

  • 第20题:

    某住宅建筑,室外设计地面至平屋面和女儿墙的高度分别为36.6m、37.8m,首层室内地面标高为±0.00m,室内外地面高差为1.5m,则该住宅建筑的建筑高度为()m。
    (1分)

    A 36.6
    B 37.8
    C 35.1
    D 36.5

    答案:C
    解析:
    2020版教材P 48
    建筑屋面为平屋面(包括有女儿墙的平屋面)时,建筑高度应为建筑室外设计地面至其屋面面层的高度;根据A.0.1-6,对于住宅建筑,设置在底部且室内高度不大于2.2m的自行车库、储藏室、敞开空间,室内外高差或建筑的地下或半地下室的顶板面高出室外设计地面的高度不大于1.5m的部分,可不计入建筑高度。则该建筑的建筑高度为36.6-1.5m=35.1m。

  • 第21题:

    下列关于消防车道的设置,不符合规范要求的是( )。

    A.占地面积为5000 ㎡的煤粉制备厂房,设置环形消防车道,且车道有两处与其他车道连通
    B.建筑高度为30m 的办公楼,沿建筑物的长边布置尽头式消防车道,回车场面积为15mx15m
    C.建筑高度为32m 的医院,设置环形消防车道,消防车道边缘距取水点1.8m
    D.沿街长度为160m 的L 形商业建筑,在建筑中间合适位置设置穿过建筑物的消防车道

    答案:B
    解析:
    根据《建筑设计防火规范》GB50016-2014(2018 年版)
    7.1.3 工厂、仓库区内应设置消防车道。高层厂房,占地面积大于 3000m2的甲、乙、丙类厂房和占地面积 大于 1500m2的乙、丙类仓库,应设置环形消防车道,确有困难时,应沿建筑物的两个长边设置消防车道。故不 选 A。
    7.1.2 高层民用建筑,超过 3000 个座位的体育馆,超过 2000 个座位的会堂,占地面积大于 3000m2的商店 建筑、展览建筑等单、多层公共建筑应设置环形消防车道,确有困难时,可沿建筑的两个长边设置消防车道, 故选 B
    7.1.9 环形消防车道至少应有两处与其他车道连通。尽头式消防车道应设置回车道或回车场,回车场的面 积不应小于 12m×12m;对于高层建筑,不宜小于 15m×15m;供重型消防车使用时,不宜小于 18m×18m。
    7.1.7 供消防车取水的天然水源和消防水池应设置消防车道。消防车道的边缘距离取水点不宜大于 2m。故 不选 C。
    7.1.1 当建筑物沿街道部分的长度大于 150m 或总长度大于 220m 时,应设置穿过建筑物的消防车道。故不 选 D。

  • 第22题:

    该综合楼的周围已设有环形消防车道,但因该建筑的沿街长度超过150m,故还应在该建筑的适中位置设置穿过建筑的消防车道。()


    正确答案:错误

  • 第23题:

    单选题
    某二类高层建筑临山地建造,下列关于该建筑消防车道的设置做法不正确的是(  )
    A

    该建筑并未设置环形消防车道,仅仅沿建筑的一个长边设置消防车道

    B

    设置消防车道的长边为临街,总长度150m,未设置穿过建筑物的消防车道

    C

    仅将消防车道对应长边所在建筑立面设计为消防车登高操作面

    D

    该建筑消防车登高操作场地间隔布置,且间隔距离不大于30m


    正确答案: D
    解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