更多“按照唐律中有关“共犯罪”的规定,对共同犯罪中从犯的一般处罚标准是( )。A.与首犯同等处罚B.减首犯一等处罚C.减首犯二等处罚D.减首犯三等处罚”相关问题
  • 第1题:

    对从犯的刑事责任认定,我们通常采用()

    A.同等处罚说

    B.必减说

    C.得减说

    D.加重说


    参考答案:C

  • 第2题:

    我国刑法把共同犯罪中的犯罪分子分为( )。

    A.主犯、胁从犯、预备犯、教唆犯

    B.首犯、胁从犯、未遂犯、帮助犯

    C.主犯、实行犯、帮助犯、从犯

    D.主犯、从犯、胁从犯,同时还规定了教唆犯


    正确答案:D
    解析:本题考核点是共同犯罪人的种类。

  • 第3题:

    我国《刑法》把共同犯罪中的犯罪分子分为( )。

    A.主犯、胁从犯、预备犯、教唆犯

    B.首犯、胁从犯、未遂犯、帮助犯

    C.主犯、实行犯、帮助犯、从犯

    D.主犯、从犯、胁从犯、教唆犯


    正确答案:D
    我国刑法按照各个共同犯罪人在共同犯罪中的地位和作用将他们分为:主犯、从犯、胁从犯和教唆犯。故选D。

  • 第4题:

    对于自首犯,( );犯罪较轻的,( )。

    A.可以从轻或者减轻处罚可以免除处罚

    B.应当从轻或者减轻处罚应当免除处罚

    C.应当从轻或者减轻处罚可以免除处罚

    D.可以减轻或者免除处罚应当免除处罚


    正确答案:A
    解析:参见《刑法》第67条第1款的规定。

  • 第5题:

    下面说法中,正确的是(  )。
    A.从犯是在共同犯罪中起次要作用的犯罪分子
    B.从犯是在共同犯罪中起辅助作用的犯罪分子
    C.对于从犯,应当从轻、减轻处罚或者免除处罚
    D.对于从犯,可以比照主犯从轻、减轻处罚或者免除处罚


    答案:A,B,C
    解析:
    依据我国《刑法》第二十七条第二款规定:“对于从犯,应当从轻、减轻或者免除处罚。”

  • 第6题:

    简述特别自首的成立要件及对于自首犯的处罚原则.


    答案:
    解析:
    特别自首,亦称准自首,是指被采取强制措施的犯罪嫌疑人、被告人和正在服刑的罪犯,如实供述司法机关还未掌握的本人其他罪行的行为.成立特别自首.应当具备以下条件,一是成立特别自首的主体必须是被采取强制措施的犯罪嫌疑人、被告人和正在服刑的罪犯.二是必须如实供述司法机关还未掌握的本人其他罪行.这是成立特别自首的关键性条件.被采取强制措施的犯罪嫌疑人、被告人和已宣判的罪犯,如实供述司法机关尚未掌握的罪行,与司法机关已掌握的或者判决确定的罪行属不同种罪行的,以自首论;如实供述司法机关尚未掌握的罪行,与司法机关已掌握的或者判决确定的罪行属同种罪行的,可以酌情从轻处罚;如实供述的同种罪行较重的,一般应当从轻处罚.
    依我国《刑法》第67条第1款和有关司法解释,对于自首犯应分别不同情况予以从宽处罚:(1)对于自首的犯罪分子,无论罪行轻重,均可以从轻处罚或者减轻处罚.但对于极少数罪行极其严重的犯罪分子,也可以不从轻或者减轻处罚.(2)对于犯罪较轻的自首的犯罪分子,不仅可以从轻处罚或者减轻处罚,而且可以免除处罚.此外,根据《刑法》第68条第2款规定,犯罪后自首又有重大立功表现的,应当减轻或者免除处罚.

  • 第7题:

    (2009年真题)按照唐律中有关“共犯罪”的规定,对共同犯罪中从犯的一般处罚标准是(  )。
    A.与首犯同等处罚
    B.减首犯一等处罚
    C.减首犯二等处罚
    D.减首犯三等处罚


    答案:B
    解析:
    解析:《唐律疏议·名例律》规定:“诸共犯以造意为首,随从者减一等”,意思是,共同犯罪的,以造意犯为首犯,随从者减首犯一等处罚。故选B项。

  • 第8题:

    按照唐律中有关“共犯罪”的规定,对共同犯罪中从犯的一般处罚标准是( )。

    A.与首犯同等处罚
    B.减首犯一等处罚
    C.减首犯二等处罚
    D.减首犯三等处罚

    答案:B
    解析:
    唐律对共犯罪区分首犯和从犯,即“以造意为首,随从者减一等”。即从犯减首犯一等处罚。

  • 第9题:

    下列情节中,可以从轻或减轻处罚的情节有()。

    • A、意外事件
    • B、双目失明的犯罪人
    • C、中止犯
    • D、自首犯

    正确答案:B,D

  • 第10题:

    根据共同犯罪人在共同犯罪中所处的地位和所起的作用,可以分为()。

    • A、胁从犯
    • B、主犯
    • C、首犯
    • D、从犯

    正确答案:A,B,D

  • 第11题:

    多选题
    下列情节中,可以从轻或减轻处罚的情节有()。
    A

    意外事件

    B

    双目失明的犯罪人

    C

    中止犯

    D

    自首犯


    正确答案: A,D
    解析: 暂无解析

  • 第12题:

    判断题
    唐律规定共同犯罪中确定首犯的一般标准为“以造意者为首”
    A

    B


    正确答案:
    解析: 暂无解析

  • 第13题:

    根据刑法的规定,应当免除处罚的情节是( )。

    A.没有造成损害的中止犯

    B.犯罪以后自首又有重大立功表现的

    C.犯罪较轻的自首犯

    D.行贿人在被迫诉前主动交代行贿行为的


    正确答案:A
    解析:本题旨在考查量刑情节。对于中止犯,没有造成损害的,应当免除处罚;造成损害的,应当减轻处罚。对于自首的犯罪分子,可以从轻或者减轻处罚。其中犯罪较轻的,可以免除处罚。犯罪后自首又有重大立功表现的,应当减轻或者免除处罚。行贿人在被追诉前主动交代行贿行为的,可以减轻处罚或者免除处罚。

  • 第14题:

    下列对共同犯罪人的处罚原则说法不正确的一项是( )。

    A.对组织、领导犯罪集团的首要分子,按照集团所犯的全部罪行处罚

    B.对于从犯,可以从轻、减轻处罚或者免除处罚

    C.对于被胁迫参加犯罪的,应当按照他的犯罪减轻处罚或者免除处罚

    D.对教唆不满18周岁的人犯罪的,应当从重处罚


    正确答案:B
    对于从犯,应当从轻、减轻处罚或者免除处罚。这里的“应当”,就是必须从宽,而不是“可以”。

  • 第15题:

    我国刑法对共同犯罪的犯罪分子分为( )。

    A.主犯、胁从犯、预备犯、教唆犯

    B.首犯、胁从犯、未遂犯、帮助犯

    C.主犯、实行犯、帮助犯、从犯

    D.主犯、从犯、胁从犯、同时还规定了教唆犯


    正确答案:D
    《刑法》第26规定:“组织、领导犯罪集团进行犯罪活动的或者在共同犯罪中起主要作用的,是主犯。三人以上为共同实施犯罪而组成的较为固定的犯罪组织,是犯罪集团。对组织、领导犯罪集团的首要分子,按照集团所犯的全部罪行处罚。对于第三款规定以外的主犯,应当按照其所参与的或者组织、指挥的全部犯罪处罚。”第27条规定:“在共同犯罪中起次要或者辅助作用的,是从犯。对于从犯,应当从轻、减轻处罚或者免除处罚。”第28条规定:“对于被胁迫参加犯罪的,应当按照他的犯罪情节减轻处罚或者免除处罚。”第29条规定;“教唆他人犯罪的,应当按照他在共同犯罪中所起的作用处罚,教唆不满十八周岁的人犯罪的。应当从重处罚。如果被教唆的人没有犯被教唆的罪,对于教唆犯,可以从轻或者减轻处罚。”

  • 第16题:

    唐律规定共同犯罪中确定首犯的一般标准为“以造意者为首”


    参考答案:对

  • 第17题:

    根据共同犯罪人的分工情况,可将共同犯罪人分为(  )。
    A.主犯、从犯、胁从犯
    B.首犯、教唆犯、帮助犯
    C.组织犯、教唆犯、实行犯、帮助犯
    D.教唆犯、主犯、从犯


    答案:C
    解析:
    考查要点是共同犯罪人的分类。共同犯罪人按照作用可以分为主犯、从犯、胁从犯。根据分工的不同可以分为组织犯、教唆犯、实行犯和帮助犯。故应当选C项。

  • 第18题:

    关于共同犯罪人的种类及刑事责任的下列说法中,错误的有(  )。
    A.共同犯罪中,所有的主犯都是实行犯
    B.共同犯罪中,从犯也必须是实行犯,只是在共同犯罪中起次要作用
    C.对于从犯,可以从轻、减轻处罚或者免除处罚
    D.对于胁从犯,应当按照犯罪情节减轻处罚或者免除处罚


    答案:A,B,C
    解析:
    解析:共同犯罪中,主犯既可以是实行犯,也可以是组织犯或教唆犯,A错误。共同犯罪中,从犯既可以是起次要作用的实行犯,也可以是辅助他人实行犯罪的帮助犯,B错误。对于从犯是“应当”从轻、减轻处罚或者免除处罚,而非“可以”,C错误。对于胁从犯,应当按照犯罪情节减轻处罚或者免除处罚,D正确。故正确选项为A、B、C。

  • 第19题:

    依照唐律规定,对家长参与的家庭成员共同犯罪的处理原则是

    A.以造意者为首犯,随从者减一等
    B.以尊长为首犯,他人减一等
    C.只坐尊长,卑幼无罪
    D.不分首从,一体论罪

    答案:C
    解析:
    唐律中把二人以上的共同犯罪,称为“共犯罪”。其中心环节是对共犯罪区分首犯和从犯:“以造意为首,随从者减一等”。造意是指“倡首先言”的行为,造意者为首犯,随从者是从犯,其罪减首犯一等。但是在家庭成员的共同犯罪中,不论谁是“造意者”,均以家长为首犯;在职官参与的共同犯罪中,不论谁是“造意者”,以长官为首犯。可见唐代的共犯原则体现了家族主义对刑法的影响,浸透了礼教和宗法观念。

  • 第20题:

    关于共同犯罪成员的刑事责任,说法正确的是

    A.对于主犯,应当按照集团所犯的全部罪行处罚
    B.对于从犯,可以从轻、减轻处罚或者免除处罚
    C.对于胁从犯,应当按照他的犯罪情节减轻处罚或者免除处罚
    D.如果被教唆人没有犯被教唆的罪,应当对教唆犯从轻或者减轻处罚

    答案:C
    解析:
    对组织、领导犯罪集团的首要分子,按照犯罪集团所犯的全部罪行处罚;对于其他主犯,应当按照其所参与或者组织、指挥的全部犯罪处罚。A选项说法错误。对于从犯,应当从轻、减轻或者免除处罚:B选项说法错误。对于胁从犯,应当按照他的犯罪情节减轻处罚或者免除处罚。C选项说法正确。如果被教唆人没有犯被教唆的罪,教唆犯独自构成犯罪,但可以从轻或者减轻处罚。D选项说法错误。

  • 第21题:

    对从犯的刑事责任认定,我们通常采用()

    • A、同等处罚说
    • B、必减说
    • C、得减说
    • D、加重说

    正确答案:C

  • 第22题:

    共同犯罪中,对于胁从犯,应当()

    • A、比照主犯从轻或者减轻处罚
    • B、按照他的犯罪情节从轻或者减轻处罚
    • C、比照主犯减轻或免除处罚
    • D、按照他的犯罪情节减轻或免除处罚

    正确答案:D

  • 第23题:

    单选题
    对于自首的犯罪分子,下列做法错误的是()。
    A

    对于自首的犯罪分子,一般都不可以从轻或减轻处罚

    B

    自首的犯罪分子若犯罪较轻的,可以免除处罚

    C

    自首的犯罪分子若有立功表现,可以从减轻或者减轻处罚

    D

    自首犯罪分子若有重大立功表现,可以减轻或者减轻处罚


    正确答案: D
    解析: 暂无解析

  • 第24题:

    单选题
    对从犯的刑事责任认定,我们通常采用()
    A

    同等处罚说

    B

    必减说

    C

    得减说

    D

    加重说


    正确答案: D
    解析: 暂无解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