更多“关于唐朝刑罚适用原则的表述,正确的是()。A.共犯不分首从B.斩等减刑为绞C.自首者原其罪D.化外人处 ”相关问题
  • 第1题:

    关于资敌罪的表述下列哪些是正确的?( )

    A.本罪主体要求一般是中国公民

    B.外国人可以构成本罪的共犯

    C.本罪客观方面包括非战时提供武器及军用物资等

    D.本罪只有在战时才能构成


    正确答案:ABD
    【考点】资敌罪的犯罪构成
    【解析】资敌罪,是指在战时供给敌人武器装备、军用物资的行为,客观方面表现为在战时供给敌人武器装备、军用物资的行为,非战时即使有供给敌人武器装备、军用物资的行为,或者虽然是战时但是供给敌人的不是武器装备、军用物资,也不按照本罪论处,构成何罪就按何罪处理。

  • 第2题:

    按照唐朝的法律规定,下列选项中,适用自首减免刑罚原则的犯罪包括

    A.私习天文 B.强盗 C.谋杀 D.损坏官印文书


    正确答案:BC

  • 第3题:

    下列关于唐朝刑法适用原则的表述,正确的是( )。A.十恶大罪。罪犯本人一律适用死刑B.共同犯罪以造意为首,随从者减一等C.出罪者举轻以明重D.自首减免刑罚,但自首不尽、不实者,不适用自首


    正确答案:B

    十恶大罪,罪犯本人一律适用重刑,但未必适用死刑。故A项错误。入罪者举轻以明重,出罪者举重以明轻,C项表述正好反了,故错误。自首减免刑罚,但自首不尽、不实者,也适用自首,只不过以不实、不尽之罪处罚。故D项错误。

  • 第4题:

    关于唐律自首原则,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

    A.唐律的自首与现代自首原则不同,是以犯罪未被举发而能到官府交待罪行的,才称为自首

    B.唐律的自首原则不适用于造成严重危害后果无法挽回的犯罪

    C.唐律规定自首者如果对犯罪情节交待不彻底,则以未交待的罪行来论罪,至于如实交待的部分,不予追究

    D.唐律规定,在审问他罪时,即使犯罪人自首了其他罪行的,也不能免除其他罪行


    正确答案:D
    [考点]唐代的自首原则
    [答案及解析] D。唐代自首原则严格区分自首与自新的界限,以犯罪未被举发而到官府交待罪行的,叫做自首;如果犯罪被揭发或被官府查知逃亡后,再投案者,称为自新。而现代自首包括一般自首和特别自首。一般自首是指犯罪以后自动投案,如实供述自己罪行的行为与唐代自首十分相似;而特别自首,是指被采取强制措施的犯罪嫌疑人、被告人和正在服刑的罪犯,如实供述司法机关尚未掌握的本人其他罪行的行为,与唐律自首大不同,因此A项正确。唐律中规定对谋反重罪或造成严重危害后果无法挽回的犯罪不适用自首。因此8项正确。自首不彻底的叫“自首不实”,对犯罪情节交待不彻底的叫做“自首不尽”。对自首不实及自首不尽者,各依不实不尽之罪处,至于如实交待的部分,不再追究,因此c项正确。唐律还规定,审问他罪时能自首其他罪行的,可以免除其他罪行,因此D项错误,当选。

  • 第5题:

    关于唐朝刑罚适用原则的表述,正确的有( )。

    A.三犯流罪,升格加一等处刑

    B.伤害不死,限内保辜

    C.共同犯罪,造意为首

    D.公罪从重,私罪从轻


    正确答案:BC
    解析:考查要点是唐朝的刑罚适用原则,唐朝对三犯流罪的,如果都属于盗窃、强盗犯罪的,则升格加一等处刑;如果不属于盗窃、强盗犯罪的,则采取以重者论。可见,A项表述错误。唐朝对伤害罪实行保辜制度。所谓保辜,即在伤害行为发生后,确定一定的期限,限满之日根据被害人的死伤情况决定加害人所应承担的刑事责任。在法定期限内加害人可积极救助被害人,在挽救被害人的生命的同时,以减轻自己的罪责。可见,B项是正确答案。唐朝对于共同犯罪的,以造意犯为首犯,即造意者是首犯。可见,C项是正确答案。唐律中的公罪是指因公事犯罪的,私罪是指因私利犯罪的,公罪从轻,私罪从重。因此,b项表述错误。

  • 第6题:

    下列关于秦朝的刑罚适用的说法不正确的是:( )。

    A.重视区分故意犯罪与过失犯罪

    B.对共犯罪与集团犯罪加重处罚

    C.区分公罪与私罪

    D.未成年人犯罪不负刑事责任或者减轻处罚


    正确答案:C

    【考点】秦朝的刑罚制度
        【解析】区分公罪与私罪是唐律中的刑罚原则,其他各项为秦朝的刑罚适用原则。

  • 第7题:

    关于唐朝刑罚适用原则的表述,错误的有( )。A.公罪从重,私罪从轻B.类推制度就是指“轻其所轻,重其所重”C.犯十恶者,累犯加重处罚D.共同犯罪,以造意为首


    正确答案:ABC
    公罪即官吏因公事而犯的罪,私罪即官吏因私事或者假公济私而犯的罪。公罪从轻惩处,私罪从重惩处。故A项错误。唐律规定:“诸断罪而无正条者,其应出罪者,则举重以明轻;其应入罪者,则举轻以明重”。这就是有关类推制度的规定,该规定称为“轻,重相举”或者“举轻以明重,举重以明轻”。“轻其所轻,重其所重”是指在有违伦常教化犯罪处刑上明显偏轻;而对于直接危害封建统治、封建君主的犯罪,处刑都普遍加重。这是明朝的刑罚适用原则。注意:不要把“举轻以明重,举重以明轻”混淆记忆成“轻其所轻,重其所重”。故B项错误。唐朝对犯盗罪或重于盗罪的犯罪,且犯三次以上的盗罪或重于盗罪的犯罪采取累犯加重原则。故C项错误。唐朝对于共同犯罪,以造意犯为首犯,故D项正确。

  • 第8题:

    下列哪些属于唐朝定罪量刑的主要原则( )

    A.共同犯罪,以造意为首
    B.合并论罪从重
    C.自首减免刑罚
    D.贵族官员犯罪减免刑罚

    答案:A,B,C,D
    解析:
    唐朝定罪量刑的主要原则有:区分公罪与私罪;共同犯罪,以造意为首;合并论罪从重;自首减免刑罚;类推原则;老幼废疾减刑;累犯加重;贵族官员犯罪减免刑罚;同居相隐不为罪;良贱相犯依身份论处;化外人有犯;疑罪各依所犯以赎论。

  • 第9题:

    秦统治者总结前代法律实施方面的经验,结合本朝特点,形成了一些刑罚适用原则。对于秦律原则的相关表述,下列哪一选项是正确的?( )(2017年)

    A.关于刑事责任能力的确定,以身高作为标准,男、女身高六尺二寸以上为成年人,其犯罪应负刑事责任
    B.重视人的主观意识状态,对故意行为要追究刑事责任,对过失行为则认为无犯罪意识,不予追究
    C.对共犯、累犯等加重处罚,对自首、犯后主动消除犯罪后果等减轻处罚
    D.无论教唆成年人、未成年人犯罪,对教唆人均实行同罪,加重处罚

    答案:C
    解析:
    秦律以大约六尺五寸的身高为成年标准,故A项错误。在秦律,过失犯罪也要承担刑事责任,只是从轻处罚而已,故B项“对过失行为则认为无犯罪意识,不予追究”的说法错误,故C项正确,不赘述。教唆未成年人犯罪的才加重处罚,故D项错误。

  • 第10题:

    秦统治者总结前代法律实施方面的经验,结合本朝特点,形成了一些刑罚适用原则。对于秦律原则的相关表述,下列哪一选项是正确的

      

    A.关于刑事责任能力的确定,以身高作为标准,男、女身高六尺二寸以上为成年人,其犯罪应负刑事责任

    B.重视人的主观意识状态,对故意行为要追究刑事责任,对过失行为则认为无犯罪意识,不予追究

    C.对共犯、累犯等加重处罚,对自首、犯后主动消除犯罪后果等减轻处罚

    D.无论教唆成年人、未成年人犯罪,对教唆人均实行同罪,加重处罚

    答案:C
    解析:
    选项 A 错误。秦律规定,凡属未成年犯罪,不负刑事责任或减轻刑事处罚。秦律以身高判定是否成年,大约六尺五寸为成年身高标准,低于六尺五寸的为未成年人。选项 B 错误。秦律重视故意与过失犯罪的区别。故意诬告者,实行反坐;主观上没有故意的,按告不审从轻处理。选项 C 正确。对共犯和累犯要加重处罚,而对于自首的可以减轻处罚,若犯罪后能主动消除犯罪后果,可以减免处罚。选项 D 错误。秦律规定,教唆未成年人犯罪者加重处罚。

  • 第11题:

    属于唐朝刑法适用原则的有( )。(  )
    A.类推
    B.自首
    C.累犯加重
    D.同居相为隐


    答案:A,B,C,D
    解析:
    解析:唐朝的刑法适用原则包括区分公罪与私罪、共同犯罪与合并论罪、自首原则、类推原则、刑事责任年龄和老幼废疾者减刑原则、更犯和累犯加重原则、数罪并罚和合并论罪原则、特权原则、化外人的处罚原则、“同居相为隐”的原则等。

  • 第12题:

    下列选项中,体现罪责刑相适应原则的刑罚制度有()

    • A、累犯
    • B、自首
    • C、缓刑
    • D、减刑

    正确答案:A,B,C,D

  • 第13题:

    关于唐代的自首原则,叙述正确的足:( )。

    A.严格区分自首与自新的界限

    B.规定谋反等重罪或造成严重危害后果无法挽回的犯罪不适用自首

    C.自首者可以免罪,但赃物必须按法律规定如数偿还

    D.轻罪已发,能首重罪免其轻罪


    正确答案:ABCD
      【考点】唐朝的自首原则
      【解析】唐朝的自首原则有以下特点:一是严格区分自首与自新的界限;二是规定谋反等重罪或造成严重危害后果无法挽回的犯罪不适用自首;三是规定自首者可以免罪,但“正赃犹征如法”,即赃物必须按法律规定如数偿还,以防止自首者非法获财;四是自首不彻底的叫“自首不实”,对犯罪情节交待不彻底的叫“自首不尽”;此外,唐律规定,轻罪已发,能首重罪免其轻罪;审问它罪而能自首余罪的,免其余罪。可见,四个选项全部符合题意。

  • 第14题:

    关于唐律中的类推原则,下列表述正确的是(  )。

    A.其应出罪者,举重以明轻

    B.其应入罪者,举轻以明重

    C.其应出罪者,举轻以明重

    D.其应出罪者,举重以明轻


    正确答案:A,B
    A.其应出罪者,举重以明轻

      B.其应入罪者,举轻以明重

     

  • 第15题:

    关于唐朝刑罚适用原则的表述,正确的是( )。A.共犯不分首从B.斩等减刑为绞C.自首者原其罪D.公罪从重,私罪从轻


    正确答案:C

    唐律规定,共同犯罪以造意为首,即对于共同犯罪,采取区分首从的处断原则。故A项错误。按照唐律规定,斩等减刑一等,应当减为流刑三千里,而不是绞刑。故B项错误。唐律规定,自首者原其罪,即对于自首的,不追究刑事责任。故C项正确。唐律规定,公罪从轻,私罪从重。故D项错误。

  • 第16题:

    关于共犯,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A公司和B公司,B公司是A公司的子公司非法吸收公众存款,A公司和B公司成立共同犯罪

    B.车队的总经理明知道朋友拐卖妇女,仍为其提供汽车,成立拐卖妇女罪的共犯

    C.为组织卖淫的人招募、运送卖淫女的,成立组织卖淫罪的共犯

    D.购买淫秽物品者与贩卖淫秽物品者构成共犯


    参考答案:B

  • 第17题:

    关于唐朝刑罚适用原则的表述,正确的有( )。

    A.公罪从重,私罪从轻

    B.类推制度就是指“轻其所轻,重其所重”

    C.犯“十恶”者,不适用“八议”

    D.共同犯罪,刑不累加


    正确答案:CD
    解析:考查要点是唐朝的刑罚适用原则。唐律规定:“缘公事致罪,而无私曲者”的行为为公罪,即官吏囚公事而犯的罪。对“不缘公事,私自犯者”,或者“虽缘公事,意涉阿曲”的行为定为“私罪”,即官吏因私事或者假公济私而犯的罪。公罪从轻惩处,私罪从重惩处。可见,A项表述错误。《店律疏议.名例律》规定:“诸断罪而无正条者,其应出罪者,则举重以明轻:其应入罪者,则举轻以明重。”这就是有关类推制度的规定,该规定称为“轻重相举”或者“举轻以明重,举重以明轻”。“轻其所轻,重其所重”是指在有违伦常教化犯罪处刑上明显偏轻;而对于直接危害封建统治、封建君主的犯罪,处刑都普遍加重。这是明朝的刑罚适用原则。注意:不要把“举轻以明重,举重以明轻”混淆记忆成“轻其所轻,重其所重”,可见,B项表述错误。按照唐律规定,犯“十恶”者,不在议、请,减、赎之列,即“十恶”大罪不适用“八议”,因此,C项表述正确。唐朝对于共同犯罪,采取“以重者论”的原则,即采取重罪吸收轻罪、刑不累加的处断原则,因此,D项表述正确。

  • 第18题:

    唐律中把“诸断罪而无正要,其应出罪者,则举重以明轻;其应入罪者,则举轻以明重”的原则称为( )。

    A.共同犯罪处罚原则

    B.自首原则

    C.类推原则

    D.累犯加重原则


    正确答案:C
    解析:唐朝的类推原则即为“举重以明轻,举轻以明重”,又称为“轻重相举”。

  • 第19题:

    汉朝刑罚适用的两项重要原则( )

    A.上请
    B.区分故意与过失
    C.自首减轻处罚
    D.亲亲得相首匿

    答案:A,D
    解析:
    上请和亲亲得相首匿是汉朝刑罚适用的两项重要原则。所谓上请,是指对于一定范围内的官僚贵族及其子孙犯罪,不交普通司法机关处理,而是奏请皇帝裁决,给予其减免刑罚优待的特权制度。

  • 第20题:

    关于唐朝刑事立法中自首减免刑罚的规定,下列表述错误的是( )

    A.严格区分自首和自新的界限
    B.所有的犯罪都可以享受自首的待遇
    C.自首者虽然可以免罪,但“正赃犹征如法”,即赃物须按规定如数偿还,以防止自首者非法获财
    D.对自首不彻底行为作了严格规定,分为自首不实和自首不尽

    答案:B
    解析:
    在唐朝,不是所有的犯罪都可以享受自首的待遇:凡“于人损伤、于物不可备偿”“越渡关及奸,并私习天文者,并不在自首之列”。即对侵害人身、毁坏贵重物品,偷渡关卡、私习天文等犯罪,即便投案也不能按自首处理。因为这些犯罪的后果已经不能挽回。

  • 第21题:

    下列有关中国古代刑罚适用原则,表述正确的是、()

    A、秦朝对共犯罪与集团犯罪实行加重处罚的原则,在处罚侵犯财产罪上共犯罪较个体罪处罚从重,集团犯罪(3人以上)较一般犯罪处罚从重
    B、唐代区分了公、私罪,并规定公罪从重,私罪从轻。目的是打击某些官吏假公济私,以权谋私的行为
    C、化外人原则指的是、同国籍的外国侨民在中国犯罪的,由唐王朝按照其所属本国法律处理,不同国籍侨民在中国犯罪的,实行属地主义原则,按唐律处罚
    D、明朝对盗贼及有关钱粮等事,较唐律处罚为轻;对谋反等犯罪则加重处罚。这是“重其所重,轻其所轻”原则的具体体现,也是“明刑弼教”这一立法思想在明朝的具体表征

    答案:C
    解析:
    秦朝对共犯罪与集团犯罪实行加重处罚的原则,在处罚侵犯财产罪上共犯罪较个体罪处罚从重,集团犯罪(5人以上)较一般犯罪处罚从重,所以A错误;唐代区分了公、私罪,并规定公罪从轻,私罪从重。故B选项表述错误,这里需要注意的就是区分公罪和私罪的范围;化外人原则是唐代的刑罚原则,其具体含义是:同国籍的外国侨民在中国犯罪的,由唐王朝按照其所属本国法律处理,实行属人主义,不同国籍侨民在中国犯罪的,实行属地主义原则,按唐律处罚。所以C正确;明朝对盗贼及有关钱粮等事,较唐律处罚为重;对“典礼及风俗教化”等一般犯罪,明律处罚轻于唐律。这是“重其所重,轻其所轻”原则的具体体现,故D项表述错误。

  • 第22题:

    (2008年真题)按照唐朝的法律规定,下列选项中,适用自首减免刑罚原则的犯罪包括(  )。
    A.私习天文
    B.强盗
    C.谋杀
    D.损坏官印文书


    答案:B,C
    解析:
    解析:唐律采用。“自首原罪”的做法,但同时规定,对于谋反等重罪,伤害、强奸、损坏官文书、官印等后果无法挽回的犯罪,以及私习天文等,都不适用自首。

  • 第23题:

    关于唐朝刑罚适用原则的表述,正确的有(  )。
    A.共犯不分首从
    B.斩等减刑为绞
    C.自首者原其罪
    D.公罪从重,私罪从轻


    答案:C
    解析:
    【精解】唐律规定,共同犯罪以造意为首,即对于共同犯罪,采取区分首从的处断原则,故A项错误。按照唐律规定,斩等减刑一等,应当减为流刑三千里,而不是绞刑,故B项错误。唐律规定,自首者原其罪,即对于自首的,不追究刑事责任。故C项正确。唐律规定,公罪从轻,私罪从重,故D项错误。